学河网 > 故事 > 正文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完整版

2023-05-17 18:24 来源:学河网 点击: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完整版

image.png

1、杨柳颠倒民间故事

在荆楚大地的一些地区,通常把杨树称柳树,柳树称杨树。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隋末,炀帝昏庸贪游,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就强令国人开挖运河,以便舟游。河形成后,两岸光秃秃的,又强令两岸马上绿化成林。当时哪有那么多的树苗?智慧的民工只有大量砍插最易成活的柳枝。因为柳枝、柳杆砍断后,就是倒插,节节都能长根发叶。因此,运河两岸马上柳荫成林。炀帝见后大喜,美中不足的此林叫“柳林”,夫心动,马上改令叫“杨林”。树赐御姓,寓意杨家江山象柳树一样,生命极强,流传万代,因而杨柳换名颠倒了。直至现在,江河两岸的防护林,还是叫“杨林”。

可是憨厚的农民,把自己池塘边的垂柳,仍旧叫垂柳,并没趋炎附势叫垂杨,野外杨树虽被改叫柳树,可是今天杨树上有一种叫“杨辣子”的害虫,并没因权势的压力,而改名叫“柳辣子”。而且荆楚大地的文人照常讲述:“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仍旧保持着真相。荒无道的隋炀帝,自己不施仁,虽然逼人口头上颠倒了杨柳,但因早已失去人心,因而导致十八路反王起义,很快推翻了隋炀的社稷。

往事转眼越一千,杨柳何时能倒颠。权横行虽一时,植物也蒙千载冤。世风仍旧存恶习,虚假吹说是真的,善良被污是恶的,红朝凭权乱颠倒,可晓天象灭炀帝?

2、嫦娥奔月民间故事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诗中的两句。嫦娥奔月的故事,早在我国古代就广泛地流传着。

传说嫦娥是天帝的侄女。她长得漂亮,天帝很喜欢她,她要什么,天帝就给她什么。她在天宫中过着优裕的生活。

后羿是天帝手下的一员大将,练就一身好武艺,射箭的技术很高,百步之外,百发百中。

当时,天狼为害天廷,天帝很害怕,派了几员大将去,都未能平定。天兵天将,个个惊恐,不敢出门。后羿自告奋勇,要去射杀天狼。他身背长剑,腰悬箭壶,手持彤弓,驾起火轮车,飞奔向前,与天狼搏斗了几天几夜,最后,一箭把天狼射死。从此,天廷安宁了。天帝封后羿为护卫大将,掌管护卫的大权。

嫦娥见后羿得到天帝的信任,长得威武英俊,就打定主意要嫁给他。

嫦娥知道,要成就这段婚姻,必得天帝做主。她就让侍者到银河里弄来一千颗明珠,再把明珠镶嵌在一顶王冠上。她自己拿了这顶王冠做为礼物给天帝送去,请求天帝成全她和后羿的婚事。

天帝知道后羿爱上了伏羲的女儿洛神,本来不想管这些闲事,但架不住嫦娥一再请求,又收了她这样贵重的礼物,就不好推辞,他又想,嫦娥是自己的亲侄女,和后羿结了亲,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后羿就更会成为自己的贴心人。想到这些,就对嫦娥说:“这事待我慢慢地想办法。”

过了些日子,天帝借故把洛神调离天宫,让她去管理洛水,不许她再返回天廷。

又过了几天,天帝吩咐摆酒宴,请后羿来吃酒。他暗中让人在后羿吃的酒里放上一种叫忘情草的药。后羿吃了这酒,就把以前和洛神相爱的事全忘了。等到后羿吃酒吃到微醉时,天帝命嫦娥出来给后羿敬酒。嫦娥在天宫也算得上是美人,加上打扮、穿戴的光彩照人,又增加了几分美色。天帝指着嫦娥对后羿说:“这是我侄女,人们都说她长得好看,手艺还极灵巧。我这顶王冠就是她亲手做的。我想把她嫁给你,不知将意下如何?”

后羿喝了忘情酒,此时又喝得醉醺醺的,他看了看嫦娥,呆呆地向天帝点了点头。

就这样,嫦娥成了后羿的妻子。

一次,天帝得到下界尧帝的报告,说人间有许多恶兽为害。这些恶兽中有(ya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豕等,很是厉害。的形状就十分吓人,它长了一个龙头,四只爪子象猛虎,吼叫起来象狂豹,这只凶兽不知吃了多少人,凿齿也是个怪物,它长着野兽的头,毒蛇的身体,牙齿象锐利的锯齿。九婴是个九头水怪,它行凶的时候,左边的四个头能吐火,右边的四个头能喷水;大火能把庄稼烧死,大水能把村庄淹没。这些恶兽同时在各地为害,老百姓不能生产,无法生活。

上界天帝得到下界尧帝的报告,就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去除害,派了好几批去,都被恶兽吞食了。天帝很是害怕,让后羿好好保卫他和天廷的安全。

后羿说:“恶兽不除掉,人间不得安宁,天廷也难保安全。”后羿主动要求去除掉这些害人的猛兽,天帝怕恶兽危及天廷,就同意了后羿的请求。

后羿背上彤弓,挎着箭袋,来到人间。凭着他的神箭,在畴华之野射杀凿齿,在凶水之上除掉了九婴,在青丘之泽射死大风马。他跟踪的足迹,转战南北,终于把它射死。在桑林擒获了封豕,又在洞庭之畔除掉了害人的大毒蛇。

后羿为人民除了大害,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天帝又加封了后羿的官职。

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又受到天帝的加封,嫦娥自是欢喜。但她感到很不满足,因为后羿常到外面去为大家办事情,很少在宫中陪伴她。

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开始,十个太阳还都很规矩,他们每天一个个轮流着出来。百姓们的生产生活很正常。后来,有些太阳仗恃着老子的势力,逐渐地骄横跋扈起来。有时八九个一起出去,胡作非为。江河湖汉里的水干涸了,龙王对他们又怕又恨。地面上的庄稼苗干枯了,老百姓恨得要命。可天帝是他们的老子,人们有苦到哪里去诉!

这十个太阳中,只有最小的一个心肠好。他常劝说九个哥哥收敛些,不要一起出去胡闹。可哥哥们不听,他也无可奈何。

十个太阳成群结伙地出去胡闹,百姓们怨声载道。下界尧帝打来的报告,到不了天帝的手里,就被半道上压下了。

这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知道了。

一天,后羿走出天宫,到外面去办事,恰好碰见一群太阳乘坐着火轮车子到处闲逛,一个个指手划脚,吵吵闹闹。他们把太阳老十夹在中间。太阳老十低着头,好象被抓的俘虏。

后羿见这些太阳横行无忌,给人间带来灾害,很为难过。他知道,他们是天帝的骄子,自己只是天帝手下的一员将官,管不了他们的事。可再看看老百姓受的罪,又觉得不能不管。他又想,如果出来制止,还牵涉到嫦娥的关系,也有一层难处。不管倒省事,可是刚除掉了各种猛兽,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又遇上这些太阳的残,怎么受得了!他决定去用好言劝他们一劝。

谁知后羿刚一开口,就受到几个太阳的嘲骂。后弄耐着心性继续劝他们:

“我劝公子们回去歇歇吧,你们看,老百姓都快要热死了。”话音还没落,就听到一阵叫骂声:“滚开,滚开!我们愿意这样,百姓的冷热管你什么事!”

后羿想拿出弓来吓一吓他们:“公子们,回去吧,别再胡闹了。再胡闹我可当真不客气了。”

“你敢!你是什么东西!再多管闲事的话,我去告诉我爸爸,抽你的筋,剥你的皮!”

这一下可把后羿激怒了。可他还是忍着性子劝:“公子们,不要太任性了!再不听劝说,我可真的要放箭了。”

太阳老十也小声地劝哥哥们:“咱们回去吧,后羿将的话有理。再说,那次要不是他射死天狼,我们也活不到今天。”九个哥哥不仅不听小弟弟的劝告,反而并排地站在一起,把强光射向大地。还把他们的一部分热集中成一个小白点,象银针一样向后羿刺去。

太阳老十见哥哥不听劝告,任意胡行,和后羿的关系闹得十分紧张,就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

后羿忍无可忍,他举起神弓,搭上箭,对准太阳老大,“飕”的一箭射去,那箭不偏不斜,直穿太阳老大的心窝。霎时之间,天空中一团火球裂开来了,流火乱飞,金色的羽毛纷纷飘散,接着一团红亮的东西坠落在地上。

人们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只金色的三足乌鸦。

此时空中还有八个太阳,他们仍不肯收敛,继续在那里捣乱,后羿想,要为民除害,就顾不得许多,况且祸已经闯开了头,一不作,二不休,于是又连着开弓放箭。他一连又放了八支箭,八个太阳又应弦坠地。

不久,地面上渐渐凉爽起来,尧帝和下界的百姓都跪在地上行礼,感谢后羿救命之恩。有的人担心:“还有一个太阳没射死,他会不会来报复?”

后羿解释说:“大家放心。太阳老十心地善良。他常劝说他的哥哥们不要为害人民,自己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他是有功于人民的,大家不要怀疑他。”

从此,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他无法同时遍照整个大地,就把时间安排好:

每天从东海扶桑树下出发,经过一天漫长道路的跋涉,到西边的昆仑山那边落下;然后再转到扶桑树下,睡一觉,再从东方升起。就这样,日复一日,把光明和温暖送给人间。他成了人间最敬爱的太阳神。

天帝得知后羿射死了他九个儿子,很为恼怒。一气之下,把后羿赶出天廷,贬谪到人间受苦。

后羿心想,你身为天帝,应该主持公道,没想到你也这样护短。你的儿子成天在外面为非作歹,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后羿很伤心,这倒并不单是为了自己遭贬,还因为他从没想到,天帝竟也有这样的私心。

嫦娥嫁给后羿,本来想跟着享一辈子荣华富贵,没想到后羿竟失去了天帝的欢心,被贬到人间,还把她也连带着赶出天宫。她天天把一肚子不高兴往后羿身上撒。

后羿知道嫦娥从小没受过什么委屈,如今受到自己的连累,被贬出天宫,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不论嫦娥怎么埋怨,他也不计较,还尽可能想法安慰她。

谁知嫦娥的脾气越来越大,骂后羿道:“天帝看得起你,让你当了天官,你不体谅天帝的心意,自己逞能,被贬出天廷,连我也跟着你受苦!”

后羿小心地向她解释:“不是我有意逞能,实在是他们把百姓害苦了,我怎么能看到人们受苦而不管呢?再说……”没等后羿再往下说,嫦娥又哭又叫,和后羿大吵大闹起来。

后羿为民除害,遭到贬谪,已经很难过,嫦娥又天天埋怨他,心中异常烦闷。好在他心地开阔,又是个不愿在家里闲坐的人,于是每天背上弓,骑上马,到山林中去打猎。他常常借着与野兽的搏斗来暂时忘掉心中的不快。

嫦娥却天天坐在家里哭一阵,又发一阵脾气。后羿回来安慰她,她却只是向后羿发脾气,诉委屈。后羿说:“现在的生活虽然比不上天宫,可也不算错。你看,百姓为照顾咱们,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瓜菜送给咱们吃。”嫦娥愁眉不展地说:“百姓对咱们好有什么用?失去了天帝的欢心,从此再也回不了天宫,可不就全完了吗?”

“在这里有苦也有乐,和百姓在一起不也很好吗?”

“好什么!在人间,过几年就会变老。人失去了青春和美丽,还有什么意思?”

“我们在这里可以帮着百姓做些事情,比在天宫闲着好。年老有什么可怕!”

“你不怕,我还怕呢!你有本事,就想个长生不老的法儿!”

就这样,嫦娥天天在后羿的耳边絮絮叨叨,后羿实在听得烦了。

这天,后羿打猎回来,嫦娥絮叨了一番,说道:“我想起来了,在天宫时我听说西王母会配制长生药,你去求求她,弄几剂来吃。”

“西王母在哪里?”后羿漫不经心地问。

“在昆仑山,虽说远,你为这事去跑一趟,也费不了多少事。”

“好吧,西王母既有这样的灵药,我明天就去弄些来和你吃。”

嫦娥高兴了。这天,她除了几次催促后羿早动身,没说别的抱怨话。

昆仑山是西方的一座大山,传说是炎帝和黄帝的帝都之所,西王母也住在这里。昆仑山的下面有很深的弱水环绕着,弱水深不见底,即使一片羽毛掉在水里也会沉底,载人的船在水上更浮不起来。弱水的外面又有火山围着,火山上的火昼夜不息。无论什么东西,一碰到这火,立刻化为灰烬。西王母虽有长生灵药,因为一般人进不来,所以还没有谁得到过这种药。昆仑山的风景很美,气候适宜,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山上高大的绿树,一年四季长青,遍山开着各种鲜艳的花朵。林中的鸟儿,宛转啼鸣,十分悦耳。

后羿来到山脚下,凭借着他的神力和不屈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通过了水火的包围,登上了山顶,进了西王母的宫门,见到了西王母。

西王母衣着华丽,有三只青鸟在左右飞来飞去。西王母早就听说后羿为人间除了大害,对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很为赞赏,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得知后羿的来意,就拿出一包药来,说道:“这药是从不死树上采下的果子,经过提炼之后制成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三千年才成熟。这果子很稀少,这药也很少。你把它拿去,如果你一个人吃了,就可以升天。要是分开两个人吃,虽不能升天,却都可以长生不老。”

后羿求到长生灵药,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准备回家和嫦娥一起吃。

后羿一到家,就把灵药拿给嫦娥看,说道:“现在你该满意了吧?明天是好日子,我们一起来吃。”他还把一个人吃了可以升天,两个人分开来同吃,都可以长生不老的话,详细对嫦娥讲了。

嫦娥看了看那包药,心里很是高兴。再看看后羿,后羿的脸又黑又瘦,看他那疲倦的样子,就知道他这次去吃过大苦,受过大累。

后羿的确是疲劳得厉害。他一到家,饭也没顾上吃,水也没顾上喝,坐在那里,一会儿竟睡着了。

嫦娥看到丈夫疲劳成这个样子,不由想起他去昆仑山走后的日子:自从后羿走后,尧帝和当地的百姓常来看她,常常给她送来米面瓜果蔬菜之类好吃的东西,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了。可是嫦娥总觉得人间比天宫差远了。她一心一意想回天宫。

“两个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一个人吃了,可以升天。”后羿的这句话在她的耳边回荡,脑海中同时浮现出天宫中仙女跳舞,乐宫奏乐,厨人进膳等等场面,她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人间生活虽好,怎么能和天宫相比?”

嫦娥的手不由向那个药包伸去。手刚触动了一下那包药,心就不由得怦怦地直跳。她再看看后羿,后羿睡得死沉死沉的。

“该怎么办呢?回到天宫,还是留在人间?”嫦娥心中老是嘀咕着。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再看看后羿,后羿睡得正香,脸上露出了微笑。嫦娥一时感到自己脸上有些发烧。手颤抖了一下,又缩回来。

嫦娥镇静了一下,伸手取过纸包,刚要打开。“嫦娥……”后羿在梦中喃喃地说。这突如其来的一句,使嫦娥打了个寒噤。她看看后羿,后羿仍睡着,嘴里断断续续地说,“明天是吉日……我们两人一起吃……”后面的话听不清了。原来后羿是在说梦话。

嫦娥心神不定,她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一圈儿,然后坐在桌前,头也不抬地打开药包,迅速往嘴边一送。那药一入口,甜甜的,凉凉的,很快咽了下去。她走出房间,圆圆的明月挂在半天。她还没有决定此刻要干什么,就觉得身子轻飘飘地飞了起来,越升越高……“到哪里去呢?”嫦娥想。此时就回天宫是不妥当的。还没找人事先打点好,天帝不会原谅她,众神也会嘲笑她。嫦娥此时心中很乱,到哪里去呢?她拿不定主意。这时,她越升越高,已经离月宫不远了。嫦娥来不及多想。

忽然脑中闪出一个念头:“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先到月宫中躲藏几天再说吧。”

就这样,她一直向圆圆的月亮奔去。

月亮里有一座宫殿,名叫广寒宫。广寒宫外表虽然富丽堂皇,里面却极冷清。这里除了一只白兔,一个蟾蜍,一棵桂树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了。那时罚到月宫里砍树的吴刚还没有去。广寒宫这样冷清,是嫦娥没有想到的。

此时,面对着一片寂寞,嫦娥很失望,很灰心,但已经来了,只能在这里住下。可是时间越长,越感到这里冷清得难耐。此时她才想起丈夫给了她许多好处,想到家庭中的乐趣,觉得过去在人间的一切,都值得怀念。她懊悔,怎么当时在一起的时候却没有感到它的可贵呢!她又埋怨自己。假使当时心胸宽一些,两个人分吃了那药,两人都长生不老,岂不比自己来这里过这冷清的月宫生活好!

嫦娥这时才真正懊悔。她多么想重新回到人间和丈夫一起生活啊,然而,已经晚了。

从此,嫦娥孤孤单单地住在月宫里。成了月宫里的神仙。

3、智慧胜过黄金民间故事

有一天,商人和铁皮匠争论:财富和智慧,哪个更重要。商人说:

“如果穷得象田里的老鼠一样,智慧有什么用?”

“可是黄金也帮助不了傻瓜!”铁皮匠回答说。

“哼,你吹牛,”商人说,“黄金能够把一个人从任何灾难中救出来。”

铁皮匠不同意,说:

“没有智慧,黄金就一钱不值;有智慧,没有黄金,也能帮助人。”

“胡说!”商人生气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智慧比我的黄金强,我送你一千卢比;如果我的黄金比你的智慧强,你做我的奴隶。你答应吗?”

“我同意。”铁皮匠回答说。

“那么我门去找国王,把我们的争论告诉他,我们双方都不能反悔。”

接着,他们见到了国王,叙述了争论的情况。这个国王既残酷,又凶恶,他没有一天不杀人。这一天,他已杀了三个无辜的人。这时,国王看到商人和铁皮匠,想叫刽子手来把他们也杀了。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训:“一天杀人不得超过三个,否则没有人为你猎取大象,放牧你的马群,给你种棉花和大米。”

国王不敢违反父亲的遗训,但他又想出了下面一条奸计,他交给商人一封用棕榈叶写的信,上面加了三道封漆,说:

“你同铁皮匠到邻国去,把这封信转交给邻国的国王。你们回来时,我将要赏赐你们。”

商人和铁皮匠到邻国去了,把信交给了国王后,就等待国王说什么。国王去掉封漆,展开棕榈叶信,高声读了起来:

“我的强大邻居!你要过好日子的话,就把这两个人杀掉!”

商人一听到信中写的内容,吓得马上跪在国王面前,哀求说:

“大王饶命!我把黄金都给你,只要你给我活命!”

国王微笑了一下,说:

“我自己的黄金已够多了。卫兵!把这两人关押起来。一小时后,叫刽子手杀掉这两个外国人的头!”

卫兵们围住了商人和铁皮匠,牢牢监视着他们两人。商人哀求说:“放我走吧,我一定重重谢你们,每人给一千卢比!”

“我们把你放了,国王就要杀我们的头。”卫队长叹了一口气说,“没有头,黄金也不能增添快乐。”

还没过一小时,刽子手来了,后面竖王和宫廷官员。刽子手刚拿起刀,铁皮匠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没理智的人!”国王感到十分奇怪。

“国王,我告诉你我笑的原因:五天之前,在我铭王的王宫里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预言者,这个预言者看到我们,就对国王说只要在你的国家里还有这个铁皮匠和这个商人,你的国家就要遭到可怕的灾难!例如,鼠疫、干旱、雨、饥饿。除掉这两个人吧,但你要记住,如果你把他们杀死,你的国家里的各种灾难就会一齐发生。所以,你要想法让别的国王去杀死他们,这时一切灾难就降临到别的国土上。”

国王听了这个故事,勃然大怒,他狂叫道:

“这么说,你们的国王是想要毁灭我的国家!你们回去吧,告诉这个不守信义的家伙,三天后我的勇士们要踩毁他的土地,我要把他俘虏来,叫他在这里种田!”

铁皮匠和商人向国王行了礼,急急忙忙回去了,在路上铁皮匠对商人说:

“现在你明白智慧比黄金强了吧?要不是我,你现在头也没有了!快给我一千卢比!”

“我们先回家再说。”商人回答说,“到了家里后再看情况。”

商人舍不得一千卢比,他决心要谋害铁皮匠。

没有几天,他们就来到了国王面前,说:

“邻国国王向你宣战:三天后他的队要踏平我们的庄稼!”

国王听了,吓坏了,问:“国王怎么对我生气的?”

这时商人抢着说:“这都是由于铁皮匠不好,国王才对你发火的。”

于是商人把一切经过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从王位上跳起来,叫道:

“我要杀你们两个人的头!来人,快叫刽子手来!”

刽子手来了。商人跪在刽子手面前哀求:

“先生,饶了我吧!我给你一头大象,一袋黄金。”

国王听到后,叫道:

“你们两人叫敌人队来进攻我国,我非杀了你们不可!”

刽子手挥了一下刀,铁皮匠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也不断滚了出来。

刽子手感到奇怪,放下了刀,看着国王。

“没头脑的人,你笑什么?”国王问。

“我笑,是因为你要处死我。你却不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才能迫使敌人的队退回去。你杀了我,你自己必定要遭受灾难,所以我笑了……”

“我倒要看看你的话是否对!”国王说,“你听着:如果你不能使敌人的队逃跑,我要下令把你活活烧死。”

“你给我一匹马,敌人就不敢进攻你的国土。”

“给他一匹马!”国王下令说。

铁皮匠骑上马,迎着敌人队驰去。在国境线上,他看到了敌国的队,怒气冲冲的国王骑着马站在最前面。铁皮匠就骑着马走到国王面前,挡住了他的路,说:

“你先杀死我,然后踏坏我国田里的庄稼吧!要知道,只要我活着,士兵就没有一个能跨过边界线!”

国王想:如果我杀死他,那末可怕的预言就会实现。鼠疫、饥饿、旱灾就会降临到我的土地上!

“不能杀!”国王叫道,“让你的国王把你杀死吧,我不是你的敌人!”

于竖王命令队撤走了。

铁皮匠回来见国王,说:“我已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现在没有人威胁我们的国家了。”

国王非常满意,下令给铁皮匠一千卢比。铁皮匠把钱放进袋里,转身对商人说:“现在你把输了的钱给我吧!”

商人不得不付了一千卢比。铁皮匠背了钱袋,告别时对商人说:

“要记住:黄金帮不了傻瓜,聪明的人没有黄金也能驱除灾难!”

4、钟馗拜母民间故事

相传有一天,南海观世音驾着祥云来到江南,当地土地公公赶紧迎接。观音问:“此地是否有作恶多端的刁民?”土地公公回禀说:“据小神所知,钟家山有个名叫钟馗的人,对母亲很不孝。轻则骂,重则打,其行难以饶恕,望菩萨施恩点化他。”观音点了点头,驾着祥云飞走了。

钟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他样子生得十分丑陋,大脑壳,红头发,凸眼睛,鲢鱼嘴,络腮胡,身子又粗又壮,活像一头牛牯。他又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屠夫,人称他是“鬼见怕”。钟馗年过四十,还没娶上媳妇。因此,他常常抱怨母亲将他生得如此难看。母亲年岁已高,手脚没有以前灵便,伺候钟馗稍有不周,不是换来凶喝辱骂,就是拳打脚踢。虽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母亲还是怕他怕得不得了。

这一年五月初五,正是乡里善男信女朝拜观音的时候。钟馗站在道旁,呆呆地望着去观音庙朝拜的人群,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观音变成一位老翁,走到钟馗面前笑眯眯地问:“小兄弟,站在这里发什么呆?你怎么不去朝拜菩萨?”

钟馗见老者慈眉善目,连忙回答:“我也想去朝拜观音,怎奈天天帮人杀猪,去不得!”老者说:“朝善只需真心诚意,不必如此计较,不如你从今天起就吃斋吧。只要心意到了,观音是不会怪罪你的。”钟馗听老者之言很有道理,便想追赶朝圣的人群,转念一想,为难地说:“可……我的屠刀没有地方放。”老者又出主意说:“把屠刀投入那边的山塘不就得了。”钟馗听从了老者的话,丢下屠刀就跟一群朝拜观音的信徒们走了。

约莫走了十几里路,钟馗想:朝拜菩萨是为了忏悔过错、积德行善,而我把屠刀丢在山塘,倘若有耕牛下塘戏水,屠刀割破牛脚,牛受了伤不能耕田,岂不是害了农夫?还有,要是有小孩下塘摸鱼捉虾,被屠刀割伤了手脚,小孩的父母该多么伤心?那更是罪过。

于是,钟馗匆匆折回把丢弃在山塘里的屠堤上来,脱下身上血迹斑斑的围裙,把屠刀包好背在自己的背上,再匆忙去追赶朝拜的人群。

钟馗饿着肚子一直走到天擦黑,也没有赶上朝圣的人群。他前眺后望,只见四野暮色苍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不禁心里发怵,加快了脚步。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忽见山坡上有一座茅屋,从里面透出丝丝亮光。他走近一看,竹编的房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他看见一个衣着朴素、举止端庄的中年妇人坐在四方的竹桌旁,就着油灯的亮光正聚精会神地做针线活儿。

钟馗一看,妇人周身散发一股祥和之气,也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粗声粗气地讲话了,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如此这般轻声细语:“大嫂,我能不能进来歇歇脚,讨口水喝?”

那妇人既不停手,也不抬头,不紧不慢地问他:“你是什么人?”

钟馗道:“我要去观音庙朝拜菩萨,不想在路上耽搁了,没能赶上朝圣的人群。我对这里的山路不熟,不敢继续前行。如果大嫂能行个方便,就让我借宿一晚,明天天一亮我立刻上路。”

那妇人慢慢抬起头,见了钟馗那副“鬼见怕”的模样竟然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十分和蔼地说:“啊,原来是朝拜观音菩萨的香客,快请进来吧。茶壶里有茶,饭甑里有饭,橱柜里有菜,你尽管吃喝。”钟馗一听,喜出望外,连连拱手作揖,称谢不已。

等钟馗吃喝完毕,妇人站起身说:“奴家的男人外出做生意去了,晚上回不来了,你将就一下,在这张竹桌上歇息吧。”说完,就进内间熄灯歇息了。钟馗听从妇人的吩咐,伏在桌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睡到半夜,妇人忽然在内间大声呻吟起来,像是病了。钟馗被呻吟声惊醒,忙问:“大嫂,你哪里不舒服?”妇人说:“我有个老毛病,常常肚子痛,不想今天这病又发作了。”钟馗问:“那你平时都吃什么药,我帮得上忙吗?”妇人说:“往常我丈夫在家,用手轻轻揉我的肚皮就能止痛了。”

钟馗一听,为难了:“大嫂,你知道你丈夫在哪儿?我去请他赶回来。”妇人说:“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落脚处,谁知他今晚住在何处。”说罢,又不住地呻吟起来,听声音,她一定非常难受。钟馗在外面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站在门口,犹豫半天,心想:这深更半夜,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怎能进她的房间揉她的肚皮?唉!怎么办?她若这样痛到天亮,岂不痛死了?有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想到这里,他急中生智,忙道:“大嫂,我有办法了。”说着便推门进去,从衣兜里掏出朝拜用的黄表纸说:“我在你的肚皮上垫上七层黄表纸,然后给你揉肚止痛。这样,就不会冒犯你了。”妇人见钟馗一脸真诚,便点头同意了。钟馗放好纸,用手轻轻揉起来。这一揉,妇人立即安静下来,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钟馗因长途跋涉,身子疲惫,不知不觉歪倒在妇人的床上,也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钟馗起身一看,昨晚的妇人、茅屋、竹床、家什……一概无影无踪了,只有自己的手里握着一张黄表纸,纸上还有字。可他大字不识一个,不知写的是啥。这时,正好来了一个秀才模样的过路人。钟馗忙上前施礼,把昨晚的事跟这人讲了一遍,并把纸递给他看。秀才接过黄表纸,念道:“你已朝见真佛,不必上观音庙了,还是赶快回家朝拜家里那尊倒穿鞋的菩萨吧。”

听到这里,钟馗知道这售音菩萨在点化自己,于是他跪拜四方,叩谢菩萨。

黄昏时分,钟馗心神不定地往家赶,心想:我家除了老母,哪里供过什么倒穿鞋的菩萨?难道观音菩萨到我家去了不成?他想起自己以往对母亲的不孝,心里不免有些后悔。要是母亲把一切都说了,观音一生气,自己岂不要受到惩罚?他来到家门口,壮起胆子叫门。

话说他母亲昨天听人说,钟馗也朝拜观音去了,要三四天才能回家,这会儿听见儿子在外叫自己,心想怎么两天就回来了?准是他半路折回,对菩萨心不诚。

此刻,天已经黑了,钟母刚脱鞋上床打算睡觉,儿子在门外一叫,吓得她慌里慌张滚下床,把鞋都穿倒了。门一开,钟馗低头一瞧,母亲倒穿着鞋,晓得黄裱纸上所写的“倒穿鞋菩萨”就是自己的母亲。于是,钟馗扑通一声跪在母亲跟前,连连叩头,乞求母亲的宽恕。

从此,他孝敬母亲,不敢有半点差池。为赡养老母,他仍旧宰猪赚钱,但脾气与以往判若两人。就这样在母亲百年之后,钟馗放下屠刀,另谋生路。

天上一瞬,人间数年。观音在天上打了个盹,醒来突然发现受她点化的钟馗已放下屠刀,改邪归正。于是,她驾着祥云赶到钟家山,喊醒钟馗,将他升上天庭。因钟馗长相难看,众仙都不肯与他共事。观音只得把他遣回凡间,令他掌管妖魔鬼怪,保佑天下平安,于是,钟馗成了真正的“鬼见怕”。

5、乞巧节民间故事

七月七又叫乞巧节。每到这一天,七个姑娘凑在一起,兑面兑油兑钱,包饺子,炸麻花,买西瓜,买酥糖,夜晚在一起过节。姑娘们还唱乞巧歌:“小香炉,冒高烟,我请七仙下凡间。不爱姐姐好绒线,但求给双巧手段。”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卖糖人的老汉,老伴早死,只生一女,名叫乞巧。这姑娘丑得没法说:一头秃疮流黄脓,麻脸豁嘴,罗锅腰外加罗圈腿。谁看见谁恶心。别看她长得丑,可是她逢集赶集,逢会上会,常常在人前唱:“天皇皇,地皇皇,长大当娘娘。”谁听了谁笑话。

话说这年七月七日夜晚,乞巧姑娘睡得正甜,恍恍惚惚觉得有人叫她,睁眼一看,只见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面前,对她说:“我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你是上天的插花星,该当娘娘,明年是你出嫁之日,所以我特意来给你梳妆打扮。”说着,从怀里拿出一把小梳子,在乞巧头上一梳,秃头立刻长出满头乌发;又拿出官粉往她脸上一搽,麻脸立刻变得白嫩无比,赛过鲜花;拿件大红衣往她身上一披,罗锅腰立刻挺了;百折裙子往腰间一系,罗圈腿也直了,亭亭玉立;绣花鞋往脚上一穿,赛金莲花开,丑姑娘变成了一个美女。

七仙女又教给她各种活儿,这样一来姑娘不但变得美貌无比,而且心灵手巧,什么都会。第二天她走在大街上,人人见了人人惊。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朝廷里,第二年的七月七,皇帝就把乞巧姑娘迎进京城,封为正宫娘娘。

此后,每年七月七,天下的姑娘都希望七仙女赐给她们美貌和智慧,就成了后来的乞巧节,有的地方也叫乞俏节。

6、最牛三句话民间故事

胡来是县府的小车司机,给三任县长开过车,在县城是个人物,牛得很。很快,第四任县长来了,仍然沿用上一任的车子,自然也包括司机胡来。

这天,胡来载着新县长从市里回来,在县府外的一个路口,忽然看见前面有两个交警。走在后面的交警挡着他的路,胡来连按三声喇叭,谁知道那家伙竟然充耳不闻,仍然慢腾腾地走着。

胡来火了,要不是新县长坐在车里,照他平时的作风,准朝着那交警的屁股一头撞去。胡来压压火,放慢车速,眼看车头快到那家伙的屁股后了,可他依旧我行我素,连个头也没回。

胡来暗骂一声,只得一个急刹车,可车头还是蹭了一下那交警的屁股。那家伙吓了一大跳,这才回过头来,怔了怔,随即认出了这是县长的专车,于是噔噔噔跑过来,“啪”地立正敬礼。

新县长在后面说话了:“胡来,快给人家道个歉。”

胡来回头笑着答应:“唉。”其实肚子里一团火,要不是县长在,他早就下车先赏对方一个耳光再说。他才不把这些小交警放在眼里呢,连交警大队长都得叫他胡哥。

胡来一脸不情愿地扭头,冲外面的交警打了个哈哈:“怎么样,没撞痛吧?对不起了啊。”

前面的交警也跑了回来,一胖一瘦,挨撞的是瘦子。瘦交警恭恭敬敬地说:“知道,知道,您是胡哥。”

胡来一怔,加大力度说:“对不起了,要不要上医院瞧瞧去?”

瘦交警居然又点头又哈腰:“知道,知道,您是县长的人。”

胡来火了:“我没问你这个!”

瘦交警脸上顿时一片惶恐不安:“不敢,不敢,胡哥您走好啊!”

这家伙从头到尾答非所问,要不是他穿着警服,胡来真怀疑他是个神经病。他心下忽然一虚,慌张地回头看了一眼新县长。

新县长在后面听得清清楚楚的,觉得有趣,干脆走下了车,说道:“这位同志,没撞伤吧?”

瘦交警大概知道他是县长,却怔怔地望着他,不说话。胡来忍不住喝道:“这是新县长,问你话呢,你聋啦?”

瘦交警转而望着胡来,愣了一下,两只手一摊说:“胡哥,这我就不知道您说什么了?”

“你!”胡来差点忘了县长在场,气得扬起了巴掌。瘦交警惊得往后一躲,嘴里直嚷:“胡哥,我错了!”

新县长越看越是糊涂,赶紧喝止了胡来,指指瘦交警,问旁边的胖交警:“他怎么回事?”

胖交警这才啪一个立正敬礼:“报告县长,他是我同事,他耳朵听不见!”

新县长和胡来都是一愣,怪不得呢,和他简直是对牛弹琴。胡来更是嚷了起来:“聋子也能当交警?”嚷着转头望向新县长。

新县长也是一脸好奇,问瘦交警:“你听不到?那你刚才为什么那样回答呢?你知道吗,刚才我的司机在向你道歉呢。”

说完了,只见瘦交警木然地站着,脸上一片茫然。新县长这才想起,自己的话他同样也听不到啊,只得用求助的眼神望向胖交警。

“县长,我来翻译。”胖交警明白了县长的意思,走到同事跟前,两只手比划来比划去地打了一阵手势。

瘦交警恍然大悟:“啊,胡哥,原来你刚才是向我道歉啊!对不起,对不起,我听不见,还以为你又是问那三句呢,所以就那么回答了,哎呀,都怪我,都怪我!”

胡来脸上忽然一白,接着又是红又是绿的,心虚地说:“县长,我们回去吧。”

可新县长不依不挠,兴致勃勃地问瘦交警,什么那三句,那三句是什么,为什么他得那样回答。

经过胖交警的翻译后,瘦交警犹豫了一下,还是咳了两下,大声说道:“这城里的人都晓得啊,胡哥最爱说三句话,第一句是‘你知道我是谁吗’,第二句是‘我是谁的人’,第三句是‘有本事告我去’,叫做‘胡三句’,连小孩都知道的。”

胡来额头冒出了大汗,死死地盯着瘦交警,恨不得立刻把他吞进肚子里去。突然脑子一闪,他指着瘦交警吼了起来:“你不是聋子,我记得有一次你还查我的证件。”

胖交警把话翻译出来,瘦交警指指自己的耳朵:“胡哥,你忘了?上个月我查你的证件,你打了我两个耳光,后来,我的耳朵就渐渐听不见了。”

胡来差点瘫倒在地上,他是打过交警,可到底打过谁,一个也认不出了。

新县长听到这儿,忽然拉开车门钻了进去,坐到了驾驶位置上。

胡来扑到车窗前,颤抖着说:“县长……”

新县长淡淡地说:“明天你不用给我开车了。”说罢发动车子,径直把车开走了。

胡来傻了半晌,指着瘦交警骂道:“老子让你下岗!”

瘦交警哈哈一笑:“你什么时候再给县长开车,再来和我说这句话吧。”

胡来一愣:“你他妈不是聋子!好啊,你檬意陷害我!”

瘦交警和胖交警一齐大笑:“有本事告我去!”说完拍拍屁股,扬长而去。

7、智斗李刮骨民间故事

李财主为人狡诈,自以为识得一篮半箩“之乎者也”,凡释请长工、短工,总要立下字据,从中钻字眼,设圈套盘剥别人。长工、短工们常常被他寻找借口,东扣西扣,把工钱扣掉大半。人们恨透了他,背地里都叫他“李刮骨”。

有一回,李刮骨要翻拣房屋,放出话说:“哪个帮我拣瓦,每个工给他十块腊肉。”懂得底细的人,都知道他一肚子鬼名堂,不理睬他。有一个从外地来打工的黄老头,不知道李刮骨螺蛳肚里弯弯多,照他说的话立下字据,领了这门活路。

黄老头拣了三天瓦,李刮骨只给他三十块两指宽三指长、薄得吹口气就能飞上天的腊肉片。黄老头找李刮骨理论。李刮骨把字据往桌上一拍,说:“不是讲好了吗?一个工给你十块腊肉。三一得三,你数数,不正好三十块吗?字据上原先就没讲过一块腊肉多大呀!”吃了哑巴亏,黄老头只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地回家去了。

第二年开春,李刮骨要请人看牛。一个十五六岁的娃仔找上门来,对李刮骨说:“我给你家看牛吧!”李刮骨问:“工钱怎么算呢?”“好说好说!”娃仔十分爽快,说,“你每天包我两餐饭,到年底,你给我满满一鱼鼎谷子回家过年。”李刮骨想:划算划算,一个鱼鼎还装不完一箩谷子哩!他怕娃仔反悔,赶紧立下字据。

你猜这娃仔是谁?他就是黄老头的小儿子黄维勇。自从父亲吃了哑巴亏后,他发誓要整治李刮骨,为穷人出口气。

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转眼到了年底。黄维勇砍来六六三十六根竹子,破了三天竹篾,又花了三天三夜,编了一个大大的鱼鼎。他请人把鱼鼎抬到李刮骨的家门口,高声喊道:“老爷,我来领谷子回家过年啦!”

李刮骨暗自叫苦,后悔自己小看了这看牛娃仔,没有在字据上写明鱼鼎该多高多大。这下,岂不是眼睁睁地被他要去很多很多的谷子吗?他耍赖道:“这东西不是鱼鼎!街上有这样的鱼鼎卖吗?”

“好吧。”黄维勇两手叉腰,对李刮骨说,“你说这不是鱼鼎,我们就把它摆到街上去,让众人评评。如果大家也说这不是鱼鼎,我一颗谷子也不收你的!”李刮骨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

大鱼鼎摆到街上,立刻吸引了许多过往的行人。大家咂嘴咋舌,惊叹道:“呵哟,这鱼鼎真大呀!”恰巧地保经过这里,见人们你挤我拥,你喊我叫,以为发生了什么大案,连忙挤进去一看,不由得火冒三丈,吼道:“是谁把这么大个鱼鼎摆在这里的?搬走搬走!”

黄维勇笑了笑,对李刮骨说:“听清楚了吧?老爷,不光是众人说这东西是鱼鼎,连地保大人都说它是鱼鼎呢!”李刮骨无话可说,只好忍痛被黄维勇赚去了满满的一大鱼鼎谷子,少说也有一二十担。

自从李刮骨被黄维勇敲了一闷棍之后,心里很不服气,总想找机会挽回面子,赚回谷子。过了年,李刮骨找到了黄维勇,问道:“老弟,你今年还敢不敢帮我看牛?”黄维勇说:“怎么不敢?”李刮骨说:“仍要一鱼鼎谷子?”黄维勇说:“只要装满一鱼鼎谷子就行。”

两人又立字据,李刮骨这回鬼精了,在字据上写明:“鱼鼎高一尺,长一尺,宽五寸,口五寸。”他想,这回可算万无一失了!

雁来雁去,叶绿叶黄,转眼又到了年底。黄维勇肩头挎着一只小鱼鼎来找李刮骨,身后跟着父母兄弟和一大群穷人,一个个都挑着箩筐,排了一长溜。黄维勇站在粮库门前,对李刮骨说:“老爷,按字据上说的,给我把鱼鼎装满吧!”

李刮骨瞄了一眼那只鱼鼎,至多不过能装十来斤谷子。他捧着水烟袋,“咕噜、咕噜”地吸着,得意扬扬地吩咐管家:“给他量谷子!”

管家把谷子倒进鱼鼎里,倒了一撮箕又一撮箕,倒了一箩筐又一箩筐,娜子怎么也不能把鱼鼎装满。原来,黄维勇故意把鱼鼎织得稀稀疏疏的,放个鸡蛋也能漏出去。装进鱼鼎里的谷子全部漏到下面的箩筐里去了。黄维勇一个劲地吩咐跟来的人把谷子往外挑走。

李刮骨见大事不好,朝管家跳如雷:“只给他一鱼鼎谷子!混蛋,你怎么给他那么多担!”黄维勇不慌不忙地拿出字据说:“请老爷看清自己立的字据吧!上面写的是‘装满’一鱼鼎谷子啊,现在我的鱼鼎还没有装满呢!”

满仓的谷子从漏斗似的鱼鼎里源源不断地流出去。李刮骨目瞪口呆,心如刀割,只觉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

8、惊“死”诗人民间故事

南京是朱元璋定下的国都。南京城的东边有一座钟山,也叫紫金山,是 挺有名的一座山。

朱元璋找了不少读书人写诗赞美钟山,其实,这是朱元璋想让这帮人说 些好听的,夸夸自个儿。这么着,就有些爱溜须拍马的人,想借写诗的机会 吹吹朱元璋,要是皇上一高兴,自己不就能捞上一官半职吗?

这一天,有个叫邓伯言的要见皇上献诗。朱元璋就叫人把他请进了大殿, 让他当场写一首《钟山》诗。邓伯言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儿,就把预先想好 的诗写上了,交给了皇上。诗里的联句(这些联句,也常作对联用)是这么 写的:

鳌足立四极; 钟山蟠一龙。

这两句是说,用大龟的四只脚当作支柱,放在大地的四角[就是“四极”], 支起了天[这句诗是用了古代传说],雄伟的钟山上盘伏着一条巨龙。这里 面的含义是什么呐?是说钟山的地势可太好了,皇上建都南京太英明了,皇 上就是盘在钟山上的一条巨龙。

朱元璋看了这两句,美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念。后来光念觉得不过瘾[yǐn],就一边念一边用手拍打着桌子,念的声儿越来越高,桌子也“啪啪” 的越拍越响。就在朱元璋挺得意的当头儿,坏了,下边那位诗人“咕咚”一 声躺在地上,背过气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呐?

原来,朱元璋在上边正得意,可邓伯言误会了。他看皇上念着自己的诗,忽然使劲地拍起了桌子,以为写的诗得罪了皇上,皇上要大发脾气了,那自 己的小命还保得住吗?想到这儿,邓伯言脸发绿,眼发直,两腿“得得得” 的哆嗦开了。上边朱元璋拍得越响,底下邓伯言越哆嗦得厉害。突然,他觉 着眼前一黑,两腿一软,“嗡”的一下什么也不知道了。殿上的卫士赶紧把 邓伯言抬出去了,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又撅胳膊又窝腿的,好半天,邓伯言 才吐出了一口气,算是缓过来了。

朱元璋觉得邓伯言写的联句虽然不错,可自己拍了几下桌子,就把这位“才子”给吓死过去了,也太不中用了。到了儿,他也没给邓伯言官儿做。

据明·郎《七修类稿》卷十二《杨邓钟山诗》。

9、七岁驿童对太祖民间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明太祖。有关他的对联故事很多。下 面就讲几个。有一次他作战途中,带兵路过一个驿站[yìzhàn,古时候专管 府信差换马、歇脚、睡觉的地方],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听差,在里面正 忙活呐。朱元璋走过去问他在这儿干什么。小孩说:“我替爸爸在这儿当差 呐。”那会儿规定,老百姓都得替朝廷白当差,要白干好些天的活儿,这叫 做“差役”。朱元璋问他:“你能对对子吗?”小孩说:“能”。朱元璋就 说了个上句:

“七岁儿童当马驿;”

小孩马上对了个:

“万年天子坐龙廷。”

龙廷,指皇位。可这会儿,朱元璋还没统一中国、建立明朝,他还不是 皇帝。一听小孩这么捧自己,朱元璋高兴极了,马上免了小孩的差役,还提 拔他当了自己的小随从。

据清·褚人获《坚瓠集》卷一《驿童对》。

10、小町的传说民间故事

相传在平安朝时代曾经为京都贵族所仰慕的歌仙小野小町在年老的时候拖着日渐衰弱的身子游历各国。但是当她来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却不幸的染上了重病,虽然她往药师堂进行了恢复健康的祈求,可是始终没有灵验。在失望之下,小野小町投入了三杉川中。一代的歌仙就此离开了人间。她去世后,当地的人为小町立起了一座冢,同时筑起了石碑,这座冢就是今天的小町冢了。

11、威尔斯的秘密民间故事

威尔斯是个流浪儿。他白天乞讨,晚上便抱着心爱的小狗“点点”和爷爷住在桥洞里。

最近威尔斯有些烦恼,因为小狗吃得多,爷爷想把它扔到有钱人家的门口,但威尔斯认为那样不安全,为了让点点得到更好的照顾,他想到了一个地方——流浪狗之家。

流浪狗之家是一家专门收留流浪狗的慈善机构,有条件的居民可以登记后领养狗狗。威尔斯抱着点点,一进门就问道:“我叫威尔斯,我想把这条流浪狗放在这里,但请不要让别人领养,我以后会再来领养它,可以吗?”

工作人员玛蒂走过来,见是一个衣着破旧、有爱心的小流浪者,她蹲下身子笑着回答:“我叫玛蒂,我们当然可以收留它!我尽量不让别人看中它。”威尔斯同意后,玛蒂就抱走了点点,并作了记录。

从此以后,威尔斯想念点点了,就到流浪狗之家来看看。

一个多月后,威尔斯正在一个别墅区乞讨,忽见一个抱着狗的小女孩走了过来。她来到威尔斯面前,把两个硬币放到了他的碗里。威尔斯急忙说:“你好,我叫威尔斯,谢谢你。”小女孩笑着说:“你好,威尔斯。我叫汀娜。”说完就跑开了。

威尔斯心里热乎乎的,因为他乞讨几年来,从没有哪个人向自己问过好。谁会在乎一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呢?看着女孩的背影,威尔斯思索了半天,决心秘密地做一件事。

下午时分,威尔斯又来到流浪狗之家。玛蒂一眼就认出了威尔斯:“好久不见你来看点点了,瞧,它长大了!”

威尔斯顺着手指望去,只见点点正在熟睡,个子比原来大了好多。威尔斯上前摸了摸,点点忽然醒了,它舔舔威尔斯的手臂,直摇尾巴,又“汪汪”叫了两声。看得出,点点知道,是小主人来了!

威尔斯转身对玛蒂说:“我想领走点点,可以吗?我爷爷和小伙伴们想它了!”

玛蒂想了想说:“威尔斯,虽然你不符合条件收养,但看得出点点还是很喜汇,只要你们快乐,我同意你带走,它本来就是你的狗!”

笫二天,威尔斯抱着点点又来到别墅区乞讨,正四下观望,忽然身后传来一声问候:“你好,威尔斯。”他一转身,原来还是那个女孩汀娜,她身后仍然跟着那只小狗。

威尔斯还没回话,就见汀娜的父亲远远地在家门口喊她。于是,他悄悄跟着女孩来到一个大院子跟前,只见一个男人正在给自家草坪割草。

威尔斯眼珠一转,一伸手故意把点点撒开了。由于刚才点点看到了女孩的小狗,便向女孩家跑去。看两只小狗在一起打闹嬉戏,汀娜高兴地笑了起来。男人听到女儿的笑声,便走过来,看到门口站着一个流浪儿。

威尔斯大声说:“对不起,先生,它叫点点,刚从我怀里挣脱了。”

男人赶了几次点点,它都不愿意走,没办法了,只好把自家的小狗抱起来。汀娜这时有点不高兴了,埋怨道:“爸爸,让乐乐和点点一起玩吧,看它们多高兴!” 威尔斯见状,急忙说道:“先生,如果我的点点影响了您修剪草坪的进度,我愿意义务帮您修剪。我知道怎么使用割草机,我跟爷爷以前帮很多人家修剪过。”男人想了想,他本打算修完草坪处理工作的事,这下正好,可以提前处理了。于是他回屋,让威尔斯割起草来。

傍晚时分,草坪割了一大半。威尔斯正要呼唤点点离开,只见玛蒂出现在门口,汀娜喊了一声“妈妈”,威尔斯这才知道玛蒂原来是这家的女主人!

玛蒂听女儿说了事情的经过,便高兴地说:“威尔斯,谢谢你的帮忙。你不介意的话,欢迎明天再来,把房子后面的草坪也给修剪一下,好吗?”说着,递给威尔斯40美元:“这是报酬加小费,感谢你的服务。”

威尔斯接过钱,抱起点点回家了。

第二天,威尔斯准时带着点点来到。玛蒂把他带到房后,又拿来水果和面包,吩咐道:“你要饿了,就吃点面包,我带汀娜去趟超市,汀娜的父亲在屋里工作,你要有事就去喊他。”

看着玛蒂的车离开,威尔斯开始寻找起乐乐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乐乐已经跑出屋子,和点点追逐打闹起来。

两个小时过去,威尔斯正要吃点面包休息一下,玛蒂回来了。她把采购的东西放好来到屋后,一看草坪那么干净整齐,就夸奖起威尔斯的手艺来。玛蒂忽然问道:“听你说起过你的爷爷,你们每次出来,不在一起吗?”

威尔斯笑了笑:“我们现在住的桥洞,已经有积水了,于是,我和爷爷已分开寻找更好的安身之地了,大概这几天就要搬走!”

玛蒂点了点头,说:“如果你和爷爷有骚难,就到府的救助机构去,那里或许能更好地帮助你们。”

这时候,汀娜跑了过来问道:“威尔斯,乐乐哪去了?”

威尔斯说刚才还看到它们呢,于是四下里找起来。在一片蔷薇花下,威尔斯看到,点点和乐乐屁股对着屁股,正纠缠在一起。玛蒂明白了,两只小狗在相爱呢!

过了几分钟,两只小狗汪汪叫着,奔向各自的主人。威尔斯抱歉地要离开,玛蒂和汀娜送到门口,挥挥手说欢迎再来。

拐过街角,威尔斯露出了笑脸,他那个秘密的愿望实现了。其实,威尔斯第一次见汀娜就知道,她的乐乐是条小公狗,而且是名贵的约克郡犬。优质改良的或者较纯的约克郡犬,市场上一只能卖到3000美元。而点点则是一条普通的小母狗,如果点点和那只约克郡犬交配怀孕了,把生下来的小狗一卖,就能有一大笔钱了!于是,威尔斯便去流浪狗之家要回了点点,又去遇见汀娜的地方等待她的出现……

威尔斯来到了桥洞边,他骗了玛蒂,爷爷根本没有出去寻找其他住处,他得了疾病,已经很少外出流浪了。卖掉小狗的钱,就是为了给爷爷看病用的。威尔斯到药店给爷爷买了一些药,他倒了杯水,给爷爷喂下药后,小声说: “爷爷,点点被我领回来了,而且几个月后,它将要产下几只约克郡犬。虽然是杂交的,但也能赚一大笔钱了,到时候,咱们去找好大夫给你看病!”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点点果然生了四个小宝宝。出生没几天,威尔斯就抱着装狗的大箱子来到大街上叫卖,有的人看威尔斯可怜,但一看又是约克郡杂交犬,便出高价买走了。

等到最后一只,他正在叫卖,忽见玛蒂走了过来,威尔斯再躲已来不及了。

玛蒂认出了威尔斯,看到小狗,又想了想两个月前的事,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威尔斯小声说:“我是为了给爷爷看病才这么做的。”玛蒂并没有指责威尔斯,而是弯下腰,掏出500美元,买下了那最后一只小狗。

回到家,威尔斯拿出三千多美元,要给爷爷去看病。但一摸爷爷,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住在桥洞里的小伙伴们哭着对威尔斯说:“爷爷临走前,说再花钱也是白花,让你留着卖小狗的那些钱,好好地活下去!”

威尔斯听完,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流了下来。给爷爷穿好干净的衣服,威尔斯去找警察,求他们帮忙把爷爷火化了,之后,他把骨灰盒放进背包,又抱着点点第三次来到流浪狗之家。

玛蒂一看威尔斯脸色不对,还没问话,威尔斯就先开了口:“爷爷昨晚走了,因为我们没有私人医生,享受不到好的医疗条件,爷爷耽误了治疗时机……”

玛蒂听明白后,安慰道:“孩子,其实,你第一次来送点点时,我就意识到城市里对流浪者的安置设施和医疗保健都跟不上,所以,我给市长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昨晚,我把你的故事写成电子邮件,又给市长办公室发了过去,刚刚得到回复,说今天会有媒体来采访你和爷爷。真让人难过,你爷爷已不在了……”

威尔斯点点头,牵着点点放到了玛蒂买下的那只小狗的身边,点点似乎闻到了自己孩子的味道,一转身,让小狗吃起奶来。然后,威尔斯拿出500元钱还给玛蒂:“爷爷走了,这些钱没法给爷爷看病了,而且,最后那条小狗最多值300元,谢谢你买它。”

玛蒂拒绝接收:“孩子,你更需要钱,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威尔斯离开前,说道:“卖小狗的钱,足够我去买几架割草机了,我要教小伙伴们怎么修剪草坪,帮助他们结束流浪的日子。”

玛蒂听完,眼中闪出泪花……

12、仙人树民间故事

传说,在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深处生长着一种仙人树,这种仙人树白天可以日行百里,夜里可以捕捉野兽。据说,仙人树上结的果子虽然很少,却个个都是香气四溢,娇艳诱人……

一、采参人迷路,投宿荒野人家

记不清是哪个朝代了,有叫张大宝和李小根的两个采参人,结伴前往小兴安岭的森林里面去挖“棒槌”(当地人管野参叫作棒槌)。张大宝和李小根在大森林里面转了足足有一个多月,不仅没有找到“棒槌”,还不幸迷了路。

这天,两个人来到一处小溪边,正准备俯下身子捧起泉水喝个痛快,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女子铜铃般的笑声。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有女子呢?

两人循着女子的笑声找过去,在溪水的上游处,几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正在溪水间赤着身子洗澡、嬉戏。那几个女子见到陌生男子也不羞涩,她们嘻嘻哈哈地穿上衣服,便顺着一条林间小道跑去。

张大宝对李小根说:“看来这附近必然是有人家,我们不如前去借宿一宿,也好打听一下回去的路。”张大宝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顺着几个女子走过的小路,一路追寻过去。大约走了有两袋烟的路程,小路的旁边出现了几间造型奇异的小木屋。说这木屋奇异,首先它是用圆木和树皮编织、捆绑在一起搭建而成的,再就是这些木屋竟然是搭建在大树上面。

在大树下面,有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正眯着眼睛品茶。张大宝忙上前施礼,问道:“老伯,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老者慢慢睁开眼睛,说道:“这个地方没有名字,我是不习惯世间的尔虞我诈,才带着女儿们来到这里,图的就数个清静日子。”

张大宝和李小根便把他们如何到森林里面寻找“棒槌”,又如何迷了路的经过简单向老者说了遍。随后,两个人便请求老者能留下他们在这里暂住一宿。老者面卵色地说:“这里只有我和几个女儿住在一起,留你们两个青壮男人住下怕是多有不便。”

张大宝和李小根苦苦哀求。老者只好说:“你们如果一定要住下来,那么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一呢,一到天黑你们就必须上床睡觉;二呢,晚上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不准睁开眼睛。”这两个条件有什么做不到的,张大宝和李小根连忙爽快地答应下来。

二、夜半惊魂,张大宝神秘失踪

吃饭的时候,老者把自己那几个女儿叫出来,用野猪肉、麋鹿肉和狍子肉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张大宝和李小根。吃饭间,张大宝问老者:“你几个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为什么不趁早给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老者无所谓地笑了笑说:“山野村民图的就是个舒心自在,不结婚也罢。”

吃过饭,老者便把张大宝和李小根带到大树上的一个房间里面,并且叮嘱他们,天一黑就必须闭上眼睛睡觉。这一个多月在森林里面奔波,张大宝和李小根也的确是很累了,两个人头一碰到枕头就呼呼地睡着了。

睡到半夜,李小根让尿给憋醒了,他记得老者的叮嘱,于是闭着眼睛摸到房间门口处,就对着大树下小便。李小根刚尿到一半,突然被树下野兽的惨叫声惊吓得头皮发麻。李小根禁不住睁开眼睛,他看到几只已经看不清楚模样、血肉模糊的野兽,被树枝缠绕在大树下。李小根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慌忙跑回房间。他看了一眼还在床上酣睡的张大宝,然后用被子蒙住脑袋,倒在床上。

到了第二天,老者前来拍门叫他们起床的时候,李小根睁开眼发现,昨天晚上还睡在自己旁边的张大宝竟然不见了。李小根忙向老者打听张大宝去了什么地方。老者笑着说:“我今天早晨在大树下和溪水边发现了几个脚印,十有八九是你那朋友留下来的。我猜想,你那朋友是发现了‘棒槌’,又不愿意与你分享,才在昨天夜里偷偷地溜走了。”

李小根随着老者来到溪水边,果然发现了几个脚印。可惜的是,那个人似乎是顺着溪流趟水而去的,脚印到了溪水边,就再也看不到了。李小根感觉这个地方实在手异得让人感到恐惧,他借口要去追赶张大宝,便匆匆向老者告辞。

三、天黑惊变,李小根变成食肉怪树

李小根顺着溪水走出去很长的路,饿了吃几口背囊里的腊肉,渴了喝几口泉水,可是天马上就要黑下来了,依然找不到张大宝留下的一点踪迹。李小根决定砍几棵小树,搭起个窝棚,先睡一晚上再说。

天黑了。就在李小根准备点起篝火,烧些热水,暖暖身子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胳膊、腿和身体撕裂般地疼痛。李小根朝着自己的脚下一看,顿时吓傻了,他看到自己的脚趾已经穿破鞋袜,变成了树根,正在一点一点地向泥土里面钻去。而李小根的身体正在快速地变成树干,他的胳膊变成了树枝,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树叶。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则变成了树叶间的枝条。李小根变成了森林间一棵怪异的大树。

变成大树的李小根因为身体的疼痛开始哭泣,而他的泪水则变成树脂从大树上面流下来。树脂的香气又很快吸引来许多森林间的各种野兽,就在那些野兽贪婪地舔食树脂的时候,李小根不由自主地用胳膊变成的树枝把那些野兽紧紧地包裹起来……

到了天亮的时候,那些被李小根包裹着的野兽除了一把骨头,就只剩下一张外皮。野兽的血肉,已经被李小根吸食得干干净净。

惊魂不定的李小根再也没有心思去追赶张大宝,他决定返回去寻找那个花白胡子的老者,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等他赶到老者的小木屋,这里已经是人去屋空。

大约过了有个把时辰,李小根的身体又开始撕裂般地疼痛,和昨天夜里一样,李小根又变成了一棵怪异的大树。

从此以后,李小根就住在了老者和他的女儿们留下的木屋里。白天李小根在溪水里游泳、摸鱼,晚上就变成一棵可以捕食野兽的怪树。李小根发现,把木屋建在大树上还真的是有不少好处,白天既可以乘凉,还可以避免地面上野兽的袭击和骚扰。

李小根相信,总有一天那个老者会带着他的女儿们回到这里来。

四、重逢老者一家人,李小根娶妻成家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

这天,李小根正和往常一样在溪水间捉螃蟹。突然,森林间传来女子的说笑声,那些声音李小根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了一年多的老者和他的女儿们吗?

李小根抄起砍刀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等老者和他的女儿们靠近后,猛地从树后蹿出来,把老者一家人吓了一大跳。老者惊诧地问:“你怎么还没有离开?”李小根气愤地喊道:“我离开个屁!你这个老妖怪,到底是施了什么魔法,把我变成不人不鬼的样子?”

听完李小根的质问,老者释然一笑,说道:“我没有想到你竟然违背自己的诺言,这一切怪不得别人。要怪,也只能手你自己。”老者告诉李小根,他和自己的女儿们原本就不是人类,而是一种神秘的仙人树。这仙人树白天是人的模样,可以随意走动,而到了夜间就变成了怪异、的食肉树。仙人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靠近仙人树的野兽要死,而晚上看到仙人树的人,也会变成不人不鬼的仙人树。老者接着说:“这就是我那天晚上不愿意让你们留宿,和夜里一再要求你们不要睁开眼睛的原因。”

李小根听完老者的话大惊失色,他又问:“那么我的好朋友张大宝究竟去了哪里?”老者的一个女儿抢答说:“你的那个朋友不仅在那天晚上睁开了眼睛,还偷偷地摸到我的房间,企图对我不轨。在我们仙人树看来,内心奸、险恶、贪婪的人都是野兽,所以那天晚上我们姐妹吃了他。”李小根听到这里,手里的砍刀无力地滑落在地上。

李小根又不解地问老者的女儿:“你们……难道你们晚上不会变成怪树?”老者的女儿们笑着回答:“我们是爸爸身上的果实,白天我们是人的模样,晚上我们依旧是人的模样,只是不能像白天那样随意地走动罢了。”

老者看着傻了一般的李小根,说道:“既然你命已如此,我也不能让你太受委屈。我的这些女儿虽说是顽皮了些,可也都是纺纱织线、缝衣做饭,懂得妇道的女子。如果你不嫌弃,就从我的这些女儿中挑选一个做妻子吧,将来也能为我们仙人树家族传宗接代。”

事已至此,李小根也只好答应了。

直到现在,在小兴安岭有些地区老辈人,在儿孙晚辈进山林狩猎、采摘山货和“棒槌”的时候还不忘叮嘱一句,如果在山林里面遇到人家借宿,夜里可千万不能睁开眼睛。

13、尤里告状民间故事

过去有个老实人叫尤里,老实得见了人都不敢大声说话。尤里从祖辈那里继承了三亩地,勤勤恳恳地耕种,勉强养活一家老小。父亲死后,没有钱置墓地,他就把父亲葬在了这块地中间。

村里有个恶霸叫李虎,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叫李霸天。他有块地和尤里的地挨着,看到尤里这块地土质不错、水源方便,他就想占为己有。先是低价收买,不成便逐渐吞噬。每次耕地,他都往尤里的地这边翻过去一犁,“志石”也就往尤里这边挪半尺。日子久了,尤里这边的地就渐渐地少了,可尤里敢怒不敢言。又过了几年,连尤里父亲的坟也到了李霸天的地里去了,尤里还是忍着。谁知李霸天愈加嚣张,竟然让尤里限期把他父亲的坟迁走,否则他就将坟刨了。真是欺人太甚!乡邻们看不下去了,就鼓动尤里去告状。尤里犹豫不决,一是自己没钱,二是惧怕李虎和县太爷关系好,打不赢官司自惹是非,日后更加受他欺负。有个叫张聪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替尤里出主意,让他如此这般地去县衙告状,讨回公道。

尤里按照张聪的嘱咐,来到县衙大堂击鼓喊冤。县太爷升堂问:“尤里,你有何冤屈?”尤里战战兢兢地说:“小人不告别人,告俺那死去的父亲。俺父亲在世的时候,老实本分,是个好人。谁知死了好几年,竟干起坏事来。我埋他的时候,是把他埋在了俺自家地。可现在他私自将坟挪到人家地里去了。如今他在那里好好地住着,人家却找到我门上,要我重新给他做个新坟,把这个坟迁走。您来评评这个理,这不是为老不尊,给儿女惹麻烦吗?求县太爷处罚我父亲……”

县太爷听完,感到奇怪又好笑。看他举止和说话的口气倒是个正常人,就说: “纯属一派胡言!人世间哪有死人横行霸道的?你竟敢如此大胆,戏弄本官。拉出去重打四十大板!”尤里连呼冤枉:“请大老爷明察,小的说的句句属实。”县太爷见他一本正经,感觉事有蹊跷,就说:“也罢,这四十大板暂且记下。待我去看看,如果是真的,便判你无罪,还你一个公道。如果信口雌黄,定饶不了你……”

第二天,县太爷带领师爷衙役一行人去了尤里的地里。张聪也领着乡亲们赶去看“热闹”。县太爷看到尤里所说情况属实。他就纳闷,这坟怎么会跑到别人的地里去了?正在这时,手下的师爷看出了端倪,问尤里:“你埋父亲的时候,确实是埋在了自家中间?尤里说;“一点不假。不信有地契和乡邻作证。”

县太爷命尤里取来地契当场验证。尤里将事先准备好的原始地契呈上。县太爷命人照着地契和原来的标志一丈量,顿时明白了。他告死人霸地是假,转着弯告别人侵占他的地是真。他暗暗后悔自己行事草率了,事到如今,只好先弄清楚真正的被告是谁,才能着手办案。于是,他问:“这块地现在是谁家的?”“是李虎,李霸天家的。”尤里如实回答。“真是太欺负人了!”围观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为尤里抱不平。

县太爷一听是李霸天家的,不禁皱紧了眉头。这李霸天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出头告他的人几乎每天都有。只是他得了李霸天的好处,昧着良心将事情都给压下了。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他有心向着李霸天,可众目睽睽之下,铁证如山,身为县太爷,不能睁着眼说瞎话。众怒难犯,县太爷只好命李霸天把土地还给了尤里。

14、贞观儿戏民间故事

贞观六年,长安城外,虎头坊。三更时分,陆小七突然发现一个黑衣人飞快地跃进了范统所住的宅院。

早在除夕夜与破五日,栖身巷口客栈的陆小七便观察到,这个黑衣人曾先后来过几次。许是忌惮他的身手,踩完盘子便撤了,没有贸然行动。而今夜将是最后的机会,决不容错过。陆小七也深知这点,于是,在黑衣人入院的那刻,他也从客栈后窗跳出,一阵风似的追进了范家宅院。可仅仅慢了半步,黑衣人已痛下杀招,挥剑直击范统的咽喉。

范统伸手死死攥住剑身仓皇呼救:“陆小七,救命啊。你不是想杀老子吗?那快点救我啊!”

范统说的是实情,陆小七做梦都想剥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记得幼时,陆小七和父亲住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下县,因母亲去世前患过一场重病,欠下不少债务,素有 “滚刀肉”恶名的范统就强行拉拢陆父参,捞钱还债。进得场,十有九输,短短数日,陆父便输掉了祖宅和田产,走投无路下上吊自杀了。那年,只有9岁的陆小七流落街头,成了孤儿。

当时,他曾拎着杀猪刀去找范统拼命,半路遭受毒打,昏死路旁。等悠悠醒转,人已噪家乡,后在长安城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安下了身。救了陆小七性命的,是个名叫高立、功夫了得的中年男子。在高立的调教下,陆小七渐渐成长为一等一的高手。年前的腊月十六,陆小七奉命前来虎头坊暗中保护一个人,此人偏偏就是范统!范统似乎也发觉了他,吓得终日龟缩家中,足足29天没敢露面。再有半个时辰,就将满一个月。

听着范统哭爹喊娘的嘶叫,尽管恨在心头,陆小七还是挽个剑花刺向黑衣人的后心,试图逼其放弃攻击。孰料,黑衣人竟不管不顾,舍了性命也要置范统于死地:“禽兽不如的畜生,去死吧!”

是女人的声音。蒙面黑衣人是个年轻女子!陆小七收剑不及,剑尖戳中了她的后背,而她的手中剑也走了偏,扎进了范统的肩胛。

“快放下剑。你是什么人?”陆小七冷声喝问。黑衣人忍痛回头,斜睃着他回道:“我是他的债主。他欠我血债,我要让他血债血偿!”

“他也欠我一条命,但他今夜还不能死——”

“没商量,他必须死!”黑衣人突然加力,猛地一拧。长剑被范统攥着,还扎在他的肉里呢。这厢一较劲,范统登时疼得如杀猪般号叫不止。趁此机会,陆小七剑尖上扬,挑落了黑衣人的蒙巾。

借着皎洁的月光望去,陆小七不由脱口叫出了声:“你是……月娘?”

这位夜袭范统的黑衣人姓柳,闺名月娘,曾是陆小七幼年时一墙之隔的邻居,两小无猜的玩伴。

月娘禁不住眼圈泛红,咬牙切齿地道出了一桩昔日恩怨:在陆小七消失的第二年,范统酒壮恶胆,欺侮、逼死了月娘的母亲。月娘告进县府,县令却推三阻四地迟迟不抓人,故意放跑了范统。

此后,月娘拜了一个走江湖卖艺的武把式为师,边习武边寻找仇人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总算在毗邻京师的虎头坊瞄到了范统的影儿。可不等她出手,生性邪的范统便因与人争抢青楼头牌而行凶害命,被官府缉捕后打入死牢,审理完结准备处以斩首。哪承想,没过多久,月娘却得知,身负死罪的范统又被放回了家!

听着听着,陆小七也恨得牙根痒痒。可义父兼救命恩人高立有交代,要范统活着。念及此,陆小七劝道:“月娘,快住手,他的死期已不远了。”

“我不信!”月娘愤怒地打断了陆小七,“那年,他害了我娘,罪证确凿,最后却被县令放了。年前,他被判死刑,现在不也逍遥法外吗?陆小七,难道你忘了,你爹也是被他逼死的!”

杀父之仇,岂能不报?稍作思忖,陆小七垂下剑,转了身。显然,这是在给月娘机会。

范统见状,顿时吓破了苦胆:“陆小七,这么多天你没动我,我已经猜出是怎么回事。你别不管我,救命啊!”

恰在这时,陆小七忽听月娘大叫一声。他回头一看,只见月娘手臂受伤,倒退几步,长剑也落了地,断为两截。击伤她的人并非范统,而是不知何时抵达的义父高立!

“义父,你怎么来了?”

“陆小七,你太让我失望了。”高立脸色冰冷,扬手掴了陆小七一记响亮的耳光,“去,杀了她!”

陆小七大惊:“为什么?她为母报仇有错吗?”

“住口。”高立喝道,“别忘了入门那日,我教你的规矩。”

誓死尽忠,不问对错。这便是铁打的规矩。而对于这扇门,高立曾严令门下数百弟子,不得对任何人提及它的名称:丽竞门。

“义父,那总该讲王法吧?”陆小七急忙反驳。高立抬手指向范统和月娘,撇嘴哼道:“王法?哼,王法就是谁敢害他少一根毫毛,谁就得死!”

高立说,因为要他活着的人,恰是当朝天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正式登基,可文武百官仍对他存有戒心,更别提直言进谏了。一天,李世民批阅到了大理寺卿送来的奏折。奏折上说,年关将至,约有400名被科以大辟之刑的死囚日夜痛哭。问其缘由,众囚皆称不怕死,只是心中憾事未了:有的家中老母未曾安顿,有的一脉单传未留香火……大理寺无法阻止死囚哭闹,特奏请圣上准许提前用刑,以图耳根清静。李世民阅罢,突然灵机一动。为了改变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一个史无前例的想法瞬间在他的脑中形成:朕要纵囚!

所谓纵囚,意即把死囚全部放回家过年,等处理好后事再自动返回受刑,时限一个月。次日早朝,李世民这么一说,众臣当场炸了锅。这个说,死囚多是心狠手辣的凶犯徒,一旦放归,后患无穷;那个说,怎能超越法度跟恶徒讲信义?哪知,李世民坚持说:“给朕闭嘴,朕偏要放纵一回,让你们瞧瞧!”

就这样,十恶不赦的范统也被放回了虎头坊。

“义父,你是说,圣上早料及此举风险太大,死囚们会逃,也可能会遭被害人围攻,便派出我们丽竞门执行任务?难道,丽竞门是圣上秘密创建的杀手组织?”陆小七问。

陆小七猜得不错。想当年,为监视太子李建成的举动,清除明面上不方便除掉的人物,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就授命高立等人,收罗孤儿建起了秘密暗杀机构丽竞门。

高立说:“身为杀手,心里当只有任务,没有是非对错。圣上要范统之流活到正月十五,然后返回大理寺死牢,圣上就会赢得宅心仁厚的美誉,也可让那帮文武老臣们心服口服。万一范统死了,圣上丢了脸,我们丢的将是脑瓜子!”

陆小七得知内情,顿觉心痛阵阵。这时,范统突然抓起月娘的断剑刺向她的心口:“臭丫头,他舍不得杀你,老子来。哈哈,去阴间陪你爹娘去吧!”

“嗤”,刀剑入肉,声如裂帛——

长夜过去,天色放亮,上元节到了。近400死囚感念当今天子的仁慈,悉数归狱。大理寺卿屁颠屁颠跑上朝堂,直乐得语无伦次:“皇上,全回来啦,一个没少。真是皇恩浩荡,绝世奇观啊!”李世民龙颜大悦,命众死囚于当晚夜游长安,同赏花灯。

入夜时分,长安城内又上演了人间罕见的一幕:皇帝的宝辇在前,一群披枷戴铐的囚犯在后,浩浩荡荡行走于灿烂辉煌的灯会之中。全城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呼啦啦跪倒一大片,山呼万岁。见此宏大阵势,李世民感慨万千,当即下诏将这些重义守诺的死囚赦为流三千里,刑满附籍当地。一时间,圣明之声直贯云霄,经久不息。

在君囚同游的恢时刻,街旁,有个年轻女子满眼含泪,不停地向队伍中的一名男囚招手。

这对男女便是月娘和冒名顶替死囚范统的陆小七。昨夜,范统要杀月娘,生死关头,陆小七背弃门规抢先出了手。见范统脖颈处鲜血迸溅,顷刻毙命,高立勃然大怒,恨声叱骂陆小七不成器。但事已至此,唯有尽快想出补救之策。

恰在此时,一个个令人焦头烂额的坏消息接踵而至:黑松岭死囚牛二纵火烧屋,趁乱欲逃;潼南城死囚于得水在房中挖地道,想溜之大吉……大理寺卿也哭丧着一张老脸找来,说:“圣上纵囚本就是昏招,由大理寺负责监控的百余名死囚,从出去那天起就没安分过,今天这个想跑,明天那个行凶,密探也被打伤不少。高大人,放虎归山易,恶虎入柙难,局势即将失控,咋办?”

还能咋办?陆小七长剑一擎:“惩恶方能扬善,对死不悔改之徒,决不能姑息迁就!”

高立和大理寺卿很快达成共识:马上找人顶缸,凑数救场,助圣上演好这场千古大戏,并禀之戏到**,借机赦罪。

次日,流放途中,陆小七接到了高立的一封信函,称诸事已打点妥当,是回丽竞门还是逍遥山野,由他自行决定。那送信人冲他微微一笑,正是月娘。

15、农夫分鹅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老财主十分吝啬,农夫给他干了一年也不给工钱。要过年了,农夫找他讨要工钱,老财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指着院里一只大肥鹅对农夫说:“你把这只鹅杀了,依次分给我的家人,分好了给你工钱,分错了一文不给。”

农夫拿刀杀了肥鹅,首先剁下鹅头递给老财主,说:“你为一家之主,鹅头应该分给你。”接着剁下鹅的脖子递给财主婆,说:“你是老财主的帮手,脖子往哪扭,老财主两眼往哪瞅。”

农夫剁下鹅的两只翅膀递给俩闺女,说:“你们俩都长大了,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吧。”农夫又剁下两条腿递给老财主的两个儿子,说:“你爹一年一年变老了,以后跑里跑外就靠你们了。”

剩下的鹅身农夫往怀里一抱,说:“这无用的归我了。”

老财主气得干瞪眼,但又挑不出刺儿来,只好乖乖地给了农夫工钱。

16、两个大户民间故事

琴河镇上有两位远近闻名的有钱人,一位人称林大户,一位人称沈大户。林大户性格平和,沈大户却喜欢争强好胜。

这日天气晴好,林大户忙完生意后,在镇上转悠,转着转着,迎面碰见了沈大户。他张开嘴正想打声招呼,却见沈大户沉着个脸,冷冷地哼了一声,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林大户讨了个没趣,只得紧紧地闭上了嘴巴,心中暗想:沈大户这是咋了,怎么又是这么一副别人欠他钱没还的样子?难道他觉得又有谁抢了他的风头?

沈大户的脸上所挂着的那一副表情,林大户再熟悉不过了。多年来,沈大户总是觉得自己是琴河镇上日子过得最滋润的人,一点儿也不愿意看到别人过得风光,每当他觉得有人抢了他的风头,他总要想方设法将面子给挣回来。林家的富有与沈家不差上下,因此沈大户理所当然地常拿林大户跟自己比较,每当林大户遇上了倒霉的事情,沈大户就觉得非常高兴;而林大户若有了喜庆之事,沈大户则觉得难受。因为这个原因,几十年来,沈大户与林大户所闹的别扭,多得数也数不清。

转悠了一圈后,林大户回到了自家门前,给一盆牡丹浇起了水。3年前,林大户外出做生意,在一座大山里看见了一株牡丹,很是喜欢,于是他挖起那株牡丹,将它带回家中,栽在了一个大花盆里。平日里,林大户闲着无事之时,常为那盆牡丹松土、浇水,并以此为一大乐事。不久前,那盆牡丹第一次开了花,林大户十分高兴,一遇上晴好的天气,他就把牡丹搬到大门外,让它晒太阳,街坊邻居见了都惊奇地夸赞说,林大户不但生意做得好,没想到养花也是一把好手,真是难得,在镇上绝对无人能比。

浇完水,林大户抬起头,忽然看见沈大户正站在他家的门前,望着那盆牡丹花,脸色沉得更厉害了。沈大户与林大户是邻居,两家的房子紧挨着,见沈大户盯着那盆牡丹花的眼神直勾勾的,林大户吃了一惊。他转过身细细一想,心中豁然开朗:沈大户的脸色之所以那么难看,肯定是因为他觉得这盆牡丹花,让他的风头被抢了!

林大户猜得一点儿也不错,街坊邻居们夸赞他的那些话,传到沈大户的耳朵里后,沈大户便天天觉得浑身难受。为了把林大户比下去,10天前,沈大户曾亲自翻山越岭,在大山之上寻找到了一株牡丹,并把它挖回了家,栽在了一个大花盆里。沈大户一心指望街坊邻居夸赞他的那株牡丹比林大户的那株更好看,可他根本没想到,眼下不是栽树种花的季节,因此尽管他对那株牡丹精心养护,但没过几天,它还是落了个叶落枝枯的下场……

盯了一会儿林大户的那盆牡丹后,沈大户回到了自家的屋中。又生了一会儿闷气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既然我没能养活牡丹,那么,我不如买一盆比林大户的那盆更大、花开得更多的牡丹,一举把林大户给比下去。

说干就干。当天,沈大户就去了一趟县城,将一盆枝繁叶茂、开满了花朵的牡丹买回了家,并炫耀似地将它搬放在了自家门外。街坊邻居们一起围拢过来观看,沈大户很受用地等着他们的夸赞。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盆牡丹确实好看,但它是买的,而林大户的牡丹是他自己栽种的,那才有意思、有本事呢!”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沈大户犹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脸上的喜气一扫而光。他知道,这个风头他是抢不回来了。

转眼,日子过去了一个多月。这天,沈大户正站在自家门前苦苦思量着如何挽回面子,忽然他看见林大户请来了几位工匠,买来了一些木料、青瓦,他不禁眉头一展,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在他看来,林大户肯定是想翻修自家的房屋,而他也可以翻修他家的房屋,只要他家的房屋翻修得比林家的漂亮、气派,那么,他便算是占了一回上风。当天,沈大户便准备好了一笔银子,准备第二天去县城里,购买一大批上乘的木材、砖瓦。

工匠们在林家的房屋上忙碌了起来。第二天上午,沈大户出了门,正准备往县城里赶,忽然,他发现林家的房屋上没了动静,几位工匠正在收拾家什,一副已经做完了活儿、正要离开的样子。沈大户忍不住问一位工匠:“你们咋只花了这么短的时间便做完了活儿?”膜匠指了指林家的屋檐,回答道:“林家只是加宽了屋檐,自然花不了多少时间。”

沈大户抬头一看,见林家的屋檐果然被加了两尺多宽。他这才明白过来:林大户并没打算翻修房屋,他买来材料、请来工匠,只是为了加宽屋檐。可是,他为何要加宽屋檐呢?屋檐一加宽,便如同一顶帽子被加上了一个大不相称的大帽沿,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林大户这图的到底是啥呀?

这么一想,沈大户便又忍不住向那位工匠问起了原因。工匠道:“林大户是个好人呐!”好人?加宽屋檐与是不是好人有什么关系?林大户一愣,正想刨根问底,工匠们已收拾好家什,一起走了。

又望了几眼林家的屋檐,沈大户打消了翻修自家房屋的念头,因为他觉得林家的房子既然那么难看,那么实际上他已经把林大户给比下去了,他实在没有必要花费大笔的银子翻修自家的房屋。

从那天开始,沈大户逢人便说林家的房屋非常难看,然后夸耀他家的房屋有多气派。不过,他始终想不明白,那位工匠所说的那句话的意思。直到半个月后,他从一位街坊的口中听说了事情的原委,这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原来不久前,一大群迎亲的人经过林家门前,老天忽然下起了大雨,那群人急忙去林家避雨。林家的房子前半部分是店铺,后半部分是一个院子,住着林家十多口人。那群人涌进林家的店铺,挤不下,于是便有十多个人留在了店铺外的屋檐下。那天老天不但下雨,而且刮风,加上林家的屋檐窄,于是,雨飘进了屋檐,把屋檐下的人淋了个浑身透湿。这一切被林大户看在了眼里,于是,他决定加宽自家的屋檐,以便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个避雨之处。

得知这番详情后,沈大户乐得差点透不过气来:林大户竟然为了给别人避雨提供方便,将自家的屋檐加宽得那么难看,真是太傻了!可日子没过多久,沈大户便再也乐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经常有行人去林家的屋檐下避雨、小憩,那些人呆着呆着,竟常常走进林家的店铺买东西,林家的生意竟然因此更加红火了,这个结果沈大户连做梦也没能想到。他也有心加宽自家的屋檐,但因为担心别人讥笑他学林大户的样,所以只得作罢。

又被林大户比下去一回,沈大户的心里头更不是滋味了,从此,他更加留心起林大户的一举一动,以便能够找到一个占上风的机会。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个机会很快又来了。

琴河镇旁流着一条不小的河流,名叫“琴河”,林、沈两家的后院都紧挨着琴河。两个月后,沈大户忽然发现林家购买了一条能装得下十多个人的小船,林大户还经常与家人一起坐着船,在河面上划来划去。起初,沈大户想不明白林大户这是要干啥,但没过几天他便明白了:林大户这是在炫富,没事买条船划着玩呢!

为了把林大户比下去,沈大户很快就买回来了一条船,那条船比林家的船足足大了一倍,这还不算,十来天后,沈大户还命人在船头立起了一根高高的旗杆,并在旗杆上挂起了一面旌旗,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沈”字。做完这一切后,沈大户得意地想:这回,你林大户算是被我给比下去了吧!

就在挂起旌旗的当天晚上,一伙土匪冲进了琴河镇,撞起了林、沈两家的大门。林大户连忙携带着金银细软,领着一家人出了后院,登上了自家的那条小船,奋力划了起来。沈大户从睡梦中被惊醒,情急之下,他也携带着金银细软,领着全家人上了他家的那条大船,拼命划了起来。

林、沈两家的大门很快就被撞开了,土匪们搜寻了一会儿,没能搜到金银和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看见林、沈两家人,不禁感到非常奇怪。这时,一个土匪发现河面上划着两条船,便连忙招呼同伙,也弄来了一条船,追了起来。

琴河里有许多河汊,河汊里长满了芦苇。林大户领着一家人划了一会儿,然后把船头一拐,划进一条河汊藏了起来。沈大户也不傻,见土匪们的船飞快地追了过来,也急忙把船头一拐,拼命将船划进了另一条河汊,也藏了起来。土匪们见眼前的两条船忽然从河面上消失了,便四下里寻找起来。

林家的船小,便于隐藏,加上河汊里芦苇茂密,土匪们找来找去,竟然没能发现林家人的半点踪迹。沈家的船就不同了那条船大,划不进河汊深处,这就给土匪们留下了寻找到它的机会。更要命的是,沈大户在船头立了一根旗杆,挂上了一面大旗,它的一角露出了芦苇丛,很快就被土匪们发现。于是,土匪们将船靠了过去,将沈家的金银细软一抢而光。接着,土匪们继续寻找林家的小船,但哪里能寻找得到?

天光大亮,土匪们不敢继续寻找,他们上了岸,飞快地离开了琴河镇。林家秋毫无损,一家人划着船回到了家中。沈家人也都回到了家中,但被抢光了大半生心血的沈大户,瘫坐在自家门前,伤心得号啕大哭起来。街坊们围拢过来安慰他,林大户诚恳地说:“沈大户,我知道我买了船后,你肯定也要买条船,但我万万没想到,你竟然买了那么大的一条船,并在船上挂起了大旗。你……你这是害了你自己啊你想用那条船将我比下去,但正因为如此,你为你家引来了祸事……”

原来不久前,林大户发现有几个陌生的大汉,经常在林、沈两家附近转悠。林大户猜测,那几个大汉是踩点的土匪林、沈两家是琴河镇上仅有的两个大户,土匪如果想来琴河镇上抢劫,必定抢劫林、沈两家无疑。于是,林大户立即买了一条小船,以便在土匪们前来抢劫时,他能领着家里人藏进河汊深处。林大户知道,沈大户一心要与他相比,他买了船后,沈大户肯定也会买一条船,而那样一来,沈家人便也能及时地藏进河汊。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沈大户竟然买了那么大的一条船,并挂上了旌旗……

听完林大户的一番话,沈大户哭得更伤心了。林大户又道:“别哭了,你快去县衙报官吧……”

沈大户去县衙报了案。一年后,那伙土匪被官府剿灭,但沈家被抢走的金银细软,早已被土匪们挥霍一空。从此,沈家一蹶不振……

17、豆腐宴民间故事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总想借机作弄一下黄高。

几个月后,杨员外的老父亲死了。当地有个风俗习惯,谁家有丧事,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要去帮忙。如果主人家人多事杂顾不过来,就让别人办一桌宴席招待客人。杨员外便找来黄高,说:“你帮我招待一桌客人吧。”

黄高一听着实慌了:这样招待一桌,少说也得三十两银子,他哪来这么多闲钱?于是,黄高连连摆手说:“老爷,这事叫有钱人办吧!”

杨员外一听,瞪圆了眼睛说:“你不是‘小能人’吗?我有事求你帮忙,你竟推三阻四。那从今往后,咱就一刀两断,不要来往了!”

黄高是聪明人,一听这话,也明白了大概。他怕得罪杨员外,只好先应承下来。

黄高离开杨员外家,一路都在想怎么筹酒席钱。亲戚都是些穷亲戚,相比来说,就自己还算富有的。怎么办?怎么办……突然,他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他定睛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两手捂着肚子,面色蜡黄,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看样子病得不轻。

黄高赶紧俯下身,问他怎么了。

老头有气无力地说:“好人,救救我。”他见黄高一脸为难,又说,“我是想吃豆腐脑想出病了。你只要给我弄碗热豆腐脑喝就好啦!”

黄高一听,松了口气,赶紧说:“那好办,我家是卖豆腐的,你跟我回家吧。”说完,他将老头背起来就走。黄高背着老头回到家,正赶上老婆在磨豆腐。他立刻舀了半瓢豆腐脑服侍老头喝了。

老头喝下去以后,果然恢复了元气,没半袋烟的工夫,脸色就红润起来。

黄高却仍紧蹙眉头,一脸愁容。老头便问他:“什么事把你难住啦?要是我能帮,就搭把手;要是我帮不了,出个主意也好啊。”

黄高便把自己的烦心事和老头说了。老头听完,竟说:“这好办。你不是会做豆腐吗?就用豆腐招待客人呗。”

黄高只觉不可思议,问他:“光豆腐就能办成宴席?”

老头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把这桌宴席帮你办好了。”

虽然黄高对用豆腐办宴席仍是半信半疑,但眼前他也只好把死马当活马医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还不知道老头姓名家世。

老头只说自己姓蒋,别的不愿再多说。

到了宴席当天,黄高按蒋老头的安排,做了两包豆腐。一包老的,比砖块还硬;一包嫩的,比现卖的还嫩。然后,他又向邻居借了碗盘。一切准备就绪,蒋老头又拿出些粉粉面面当引子,烹、炸、炖、炒、蒸……他七弄八弄一番忙活,就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时辰一到,杨员外带着客人来了。其实,他原本只想为难一下黄高,让他出出丑,知道自己一个穷佃户配不上“小能人”这种名号。谁知道,黄高不仅答应招待宴席,还做得有模有样。只见桌上摆了满满一桌菜肴,香气扑鼻、刀工精湛、色泽诱人。

杨员外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没见过这样的菜色。但在吃之前,他还要鸡蛋里挑骨头。他问黄高:“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人能吃吗?”

黄高赶忙回答:“回禀老爷,这些菜全是用豆腐做的。我以身家性命担保,您尽管吃。”

杨员外听了,暗自吃惊,想不到这黄高还真是能人。但他还是虚张声势地说:“黄高,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糊弄谁啊?弄了一桌烂豆腐!”

黄高知道杨员外有钱有势,吃过各种山珍海味,不会稀罕这些豆腐做的菜。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老爷息怒。您先尝尝味道,再埋怨小的也不迟。”

杨员外听了黄高的话,就拿起筷子,就近夹了一筷,放在嘴里一尝,眉头就皱了起来。

黄高在一边看着杨员外的表情,心跳到了嗓子眼。难道这菜不合他口味?

杨员外又连尝了几盘后,才舒展开眉头,招呼其他人一起品尝。

客人们纷纷拿起筷子,他们尝完都瞪大了眼睛。这些菜肴看起来似肉非肉,似鱼非鱼,似花非花,吃到嘴里,却是清脆爽口,回味无穷。众人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好味道!”

杨员外本想借机找茬,没想到黄高还真有能耐。他只好就坡下驴,一边吃,一边和客人夸赞:“好味道!”送走了客人,杨员外向黄高打听:“你这桌菜花了多少银子?找谁做的?”

黄高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杨员外听完只觉惊奇,他想了想,吩咐说:“你叫蒋老头再给我做一桌,做好了我重重酬谢。”

黄高把杨员外的要求对蒋老头说了。蒋老头听了,哈哈一笑说:“行,叫他拿一百两银子来。”

这下,轮到黄高吃惊了。他问蒋老头:“这桌菜只用了两包豆腐,怎么好问他要这么多钱?”

蒋老头却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要的是手艺钱,他要不答应,那我就不去了!”

黄高只好传话给杨员外。杨员外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银子,当场拍板答应了。

第二天,蒋老头带着两包豆腐,由黄高带路来到杨员外家。

杨员外吩咐自家的厨子,寸步不离地陪在蒋老头左右。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是偷学手艺;二是要看看这桌菜究竟是不是用两包豆腐做出来的。

蒋老头对此心知肚明,却没有点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满满一桌子佳肴,除了调料,全是豆腐做的,色香味俱全……

这一次,杨员外特地请了好多贵宾来品尝。结果,大家仍是齐声赞好。杨员外这才心服口服。

杨员外送走了蒋老头,便迫不及待地问自家厨子,手艺学得怎么样。

厨子胸有成竹地说:“老爷,我伺候您这么些年,手艺怎么样您是知道的。我有以前的手艺垫底,再学他那点,还不是小事一桩?说不定我做出来的还更好吃呢!”他为了证实自己所言非虚,还说要当场露一手。于是,他依样画葫芦,开始做菜,结果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蒋老头做的味道好。

杨员外一看这情况,便吩咐自家厨子:“快,赶紧去把蒋老头请回来!我要雇他专门做豆腐菜。”

厨子一听就慌了。他心说:同行是冤家。要是这老头一来,还不抢了我的饭碗?想到这里,他就说:“老爷,不就是用豆腐做菜吗?您老要是喜欢,我以后慢慢琢磨,还愁做不出来?何必再去破费?而且您现在是图一时新鲜,觉得好吃,多吃两次就厌烦了……”

杨员外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安抚他说:“你放心,我先让他来做一段时间,等你把手艺学会了,再辞了他。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厨子听了这话,吃了定心丸,赶紧去请蒋老头。他走到半路,正巧遇到了蒋老头。他忙迎上前,传达了杨员外的意思。

谁料蒋老头急着赶路,怎么也不肯去。厨子没办法,只好一边装出可怜巴巴的样子,说自己奉命行事,办不好要挨罚,一边连拖带拽将蒋老头弄到杨员外家。

杨员外一见蒋老头,就开门见山地说:“老师傅,你年纪也大啦,别东跑西颠啦,留在我家做工,我绝不亏待你。要多少,你开个价!”

蒋老头看杨员外那财大气粗、趾高气扬的样子,不屑地说:“皇帝的御膳房都留不住我,就你一个土财主还想收买我?”说完,他扬长而去。

杨员外呆呆地看着蒋老头的背影,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怪不得!他尸里出来的,咱可得罪不起……

18、立夏胸前挂蛋民间故事

从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冬天睡觉,到第二年立夏才醒过来,一醒来后就带上瘟口袋,偷偷到人间来传播瘟疫,凡是染上瘟疫的人,轻的发热厌食,身疲肢软,重的日见消瘦,一病不起,民间称这种病叫"疰夏"。

小孩子最容易得这病。人间做娘的最疼自己的小孩,她们就到女娲娘娘庙里去烧香磕头,求娘娘保佑。

女蜗娘娘对瘟神说:"凡是我的嫡亲子孙,今后不许你伤害!"瘟神晓得娘娘法力无边,不敢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子孙?"娘娘说:"我手一翻就是五个,你看清了。"说完,两手翻动如飞。瘟神看得眼花,叹口气说:"娘娘不用翻了,小神数不过来!"娘娘说:"这样吧,我叫我的子孙到立夏这天在胸前挂上一只蛋袋,你见到挂蛋袋的孩子,不得伤害!”

第二年立夏,瘟神跑到人间一看,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都挂着小蛋袋,里面放着鸡蛋、鸭蛋、鹅蛋。瘟神见都是女娲娘娘的子孙,不敢加害,只好走开。

从此,民间就传下了立夏给小孩子胸前挂蛋的风俗。

19、蚯蚓公主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后生叫三郎,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孤身一人清清苦苦过光景,靠种一小块菜地为生,他每天顶着朝霞走,披着晚霞回,种的菜除去自己吃,其余的都送给众乡亲。

有一天,他打算把已经翻好的地再细细翻一遍,太阳一竿高,他已经把地翻了一半。突然什么东西动了一下,三郎弯下腰一看,原来是条小蚯蚓被锄成了两半。三郎见蚯蚓挣扎,赶紧斯下了一块衣片小心地把蚯蚓包扎好,拿回家里,回家以后他找了个花盆放了些土,把蚯蚓养在里边,每天总要看一看,说也怪,没有几天,两截蚯蚓就长在一起了,只要三郎一过去,蚯蚓总要摆动几下尾巴,三郎见了很高兴,打算过几天把它放回地里。

一天,三郎下地回来,一推门,一股香味扑鼻,桌上放满了他从来没有吃过的饭菜,他想门朝外锁着,是谁给他做的饭呢?他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饭就爬到床上睡了个痛快觉。鸡叫三遍,太阳出山,三郎翻身下床,嗨!奇怪,一桌热乎乎的饭菜又摆出来了,他看看门和窗户不像有人开过的样子,三郎越想越奇怪,就打算看个究竟。吃完饭,他钻到了床下面,过了一个时辰,只见从放蚯蚓的小盆子里放出一道金光,照得整个屋子亮堂堂的,三郎的眼睛一动也不敢动,只见从放蚯蚓的小盆子里跳出来一个小姑娘,眨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大姑娘。她长得十分美丽,穿着一身金黄色的轻纱,她把轻纱放在床上,就开始干活,不一会就把一间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三郎趁姑娘不注意,把轻纱拿在了手里,悄悄地走到姑娘背后,轻声说道:“你是谁家姑娘,到我三郎家干啥?”姑娘被三郎吓了一跳,马上去抢三郎手里的轻纱,三郎说:“只要你讲清楚,我还你的衣裳,送你回家。”姑娘被三郎问得羞容满面,笑盈盈地说:“我叫蚯娘,是蚯蚓国国王的女儿,瞒着父王外出玩耍,来到了你种的那一块菜地,我看你勤劳忠厚,又看你孤苦伶仃,就不愿意回家,每天和你作伴,谁想却受了伤,为感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帮你点小忙,今天我就要回家过了。”蚯娘说完,三郎鼻子一酸说:“自从父母下世,再也没有一个人疼过我,蚯娘你留下来和我一起过光景吧!”蚯娘说:“天上一昼夜,地上六百年;地上一昼夜,地下三百六十天。蚯蚓国的人在地上只能活一年,咱们不能白头到老,怕伤你一辈子心。”三郎说:“别说一年,就是一天,我三郎也决不后悔。”一句话说得姑娘羞羞答答,低下了头,当天,二人就成了亲。

成亲以后,小日子过得十分和美,他们不知不觉过了一百天。这一天,三郎像平时一样兴冲冲进了家门,不料妻子失去了以往的笑容,满脸泪珠坐在床上,手里拿着轻纱低头不语,三郎一惊,急忙问:“蚯娘,你为什么难过,出了什么事情?”蚯娘眼泪汪汪地指了指地,三郎往地上一看,只见几十条又壮又大的蚯蚓抬着一顶轿子,三郎说:“它们在干什么?”蚯娘说:“它们奉父王的旨意,接我回去!”三郎一听,眼泪像小河一样涌了出来,两个人抱头痛哭,依依不舍,蚯娘说:“不要难过,只要我们真心相爱,日后还能相见,不过需要你有智慧和勇气。你要有心,就到千里以外的黑龙湖畔找我,那里有一座黑龙王庙,庙里有一口钟,你敲三下,钟就会自己升起,钟下面有一个洞,从洞口下去就能到我们蚯蚓国,咱俩就能重逢,我送你三颗宝丹,遇到难处吃一颗,就能化险为夷。”说罢,挣脱了三郎的手,披上轻纱,霎时化成一条蚯蚓上了轿,走到了一片松软土地里就不见了。

蚯娘走后,三郎过一天赛过十年,他日夜想念着自己的蚯娘,于是,他带着三颗宝丹和一把斧子,朝着黑龙湖的方向不分昼夜走去,整整走了三天三夜,忽然前面断了路,下面是几百丈深的峡谷,中间流着滚滚江水,怎么办?他望着峡谷,想起蚯蚓公主的话,立刻吃了一颗宝丹,几天的劳累一扫而光,浑身有了无穷的力气,纵身一跳,竟然轻飘飘地跳到了对岸。他又走了三天三夜,遇到了一条两眼望不到边的大河,他又吃了一颗宝丹,跳下大河,奋力向对岸游去。上岸以后又走了三天三夜,眼前出现了一片大森林,黑茫茫一片没有边际,他走进林中,不一会就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宝丹只剩下一颗,如果吃了,以后有了事就过了不关,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他用斧头砍倒了一棵树,仔细看了看树轮,树轮稀的地方就是太阳的方向,树轮密的地方就是背阳,他认准方向后,走一程,砍一程,整整砍了九十九棵树,终于走出了大森林。

就这样,三郎千辛万苦,来到了黑龙湖畔,果然,黑龙湖旁有一座龙王庙,庙里果然有一口钟,三郎过去拿斧头“当、当、当”敲了三下,只听轰隆一声,钟离开了地面,露出来一个只有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一个人怎么能钻进去呢?这时他又想起了第三颗宝丹,他拿着宝丹自言自语的说:“我和蚯娘相会,就靠你帮忙了。”说罢,一仰头吃了下去,说也怪,三郎一下变成了一个只有三寸多高的小人,三郎钻进了洞,越走越宽,越走越亮,不一会就看见了一座城门,城门两旁站满了卫兵,三郎恭恭敬敬上去行礼,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蚯蚓国。”三郎说:“我叫三郎,是你毛主的丈夫,请您给我通报。”卫兵一听,慌忙拜倒:“原来驸马驾到,公主每天都要到城头观望,刚刚下城回宫。”说完,城门大开,鼓乐齐鸣,卫兵牵来一匹高头骏马让三郎骑,三郎也不推辞,翻身上马跟着卫兵进了城。他进城一看,人来人往,一个个和气善良,都穿着黄衣服,奇怪的是家家房门都是圆的。不一会,卫兵把三郎带到了一座金碧辉煌、小巧玲珑的宫殿面前,宫殿门前站着美丽的宫女,兵士通报以后,其中一个宫女飞也似地跑进宫门、

公主正在思念三郎,忽听宫女来报,真是喜出望外,急忙更衣,蚯蚓国国王一听贤婿临门,设国宴招待,三郎说:“我离不开劳动,我还要种菜。”国王成全了他的美意,让他每天出洞种田,晚间归家,从此,夫妻二人一个种菜,一个翻田,和和美美地过了一辈子。

因为农民和蚯蚓结过亲,所以,直到现在蚯蚓还是愿意帮助农民松土,农民也十分爱护蚯蚓。

20、核桃格格民间故事

从前蓝旗沟住着一家人,老两口子一生一世只生一个儿子,因为这孩子是太阳下山生的,老太太就给他起个名字叫顺多西哈。

顺多西哈三岁那年,老阿玛故世了,老额娘哭得死去活来,日子一长,两只眼睛就哭瞎了,左邻右舍看他母子俩怪可怜的,这家送盆米,那家送捆柴,就这样,勉勉强强地过日子。

“穷人出虎子”,这话一点也不假,孩子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能拉开弓使箭,上山打个小牲口什么的,长到十八岁那年,不但本事出众,长相、人品也百里挑一,就是因为太穷,娶不起媳妇。

有一天,顺多西哈打完猎往家走,走到一棵老核桃树下,忽然,一颗核桃掉在他眼前,他赶忙捡起来,乐呵呵地把核桃带回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他把核桃种到院子里,打那以后,天天浇水、松土,精心侍弄,转过年一开春,就长出一棵又高又壮的小核桃树来,顺多西哈侍弄得可上心啦,小核桃树每长高一点,他就跟额娘说:“额娘,核桃树又长高了!”

老太太眼睛看不见,可心里很喜欢这棵小树,儿子一出门,老人家总是坐在树旁,摸着小树叨咕着:“核桃树,快快长,结的核桃满筐装,核桃核桃快快长,结的核桃大又香。”说也怪,老太太叨咕一回,小树就长一尺,没有一年工夫,就长成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

第三年,这核桃树真的结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核桃,到秋天,核桃长的有饭碗那么大,可把娘俩乐坏了,这喜事儿一传开,左邻右舍都来看这个出奇的大核桃,有人说,这是娘俩福分大,才有这样奇事,也有人说,这核桃长得怪,不知里面什么样?

下霜的时候,顺多西哈把核桃摘下来放在桌子上,也舍不得吃,天天打猎回来,看它几遍,摸它几遍,喜欢得不得了。

天头一冷,老太太身板弱,顺多西哈怕他额娘累着、冻着,天起五更做饭,白天还得上山打猎,成天也不得闲,有一天早晨,日头出来才醒,顺多西哈赶忙披衣起来到厨房做饭,刚走到厨房一看,饭已经做好了,热乎乎的糕、香喷喷的饭,心想:这准是老太太起早做的饭,吃完了,就忙着上山打猎去了,一连七八天,天天如此。

在第九天晚上,顺多西哈对老额娘说:“额娘,你老身板不好,眼力又差,不要再起五更做饭了,还是我来做吧!”老太太一听,愣了一下说:“孩子,从打入冬我一顿饭也没做过,不都是你做的吗?”顺多西哈也纳闷,心想就娘俩过日子,这饭是谁做的呢?

有心眼的顺多西哈这天晚上回来,故意假装睡,看看到底是谁做的饭,在四更天时分,忽听桌子上“咔嚓”一声,小伙子偷偷一看,只见那个核桃一裂两半,从里面出来一个小人,跳到地上,一转身变成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到厨房不一会儿工夫就做好了饭,马上又回到了核桃里。

吃完饭,顺多西哈悄悄把老太太领到外面,小声说:“额娘,你猜每天早晚是谁做的饭?”

老太太说:“不是你吗?”

小伙子摇摇头,低声说了他早晨看到的情景,老太太一听,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忙说:“这是阿不凯恩都里打发下凡的仙女呀,要是老留在咱家有多好!”娘俩又核计了半天,小伙子才出去打猎。

第二天晚上,小伙子又假装睡觉,到四更天时候,果然那位姑娘又出来到厨房做饭了,小伙子悄悄起来,把核桃壳轻轻地揣在怀里,又上炕假装睡觉,姑娘做完饭,想要回去,到桌前一看,核桃壳不见了,东找西找,急得她团团转,明明知道是小伙子藏了起来,也没法要,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小伙子怕急坏了姑娘,赶快起来到姑娘面前,规规矩矩请了一个安说:“请格格放心,我没有坏意,这些日子你贪黑起早给我们做饭,实在感恩不尽。”说完又请了一个安,红着脸说:“姑娘,如果你不嫌我家穷,就留在我家吧!”老太太也再三挽留。

姑娘想了半天才说:“这位大哥有所不知,我本是长白山万年核桃玛发的小格格,因为练功睡觉,被佛托妈妈看见了,罚我下山再转一次生,做件好事才许回山,多亏你好心的阿哥和老额娘,精心培育才能使我转了一次生,为了报答你和老人家的好心肠,我就想偷偷侍候你们一年再回山。”说完,核桃格格又再三哀求把核桃壳给她,小伙子低下头,老太太掉下泪来,说:“好格格,可怜可怜我这瞎老太太吧!留在我家亏待不了你,做我的儿媳妇吧!”

姑娘打个唉声说:“我可以留下,可是,我本是一棵核桃,浑身有毒气,哪能和凡人成亲,你们这么苦苦留我,我倒有一个办法,只怕这位阿哥办不到。”

小伙子赶忙说:“只要姑娘肯留下,什么困难事我都能做。”

姑娘笑了笑说:“你在院子里支上一口大锅,添上水,把我放在锅里煮,压上大石头,一个劲烧火,不管我在锅里怎么叫、怎么哀求,你千万别开锅,一直烧到锅里一点动静也没有了再开锅,那我就能和你成亲了。”小伙子愣了半天,才说出话来:“行,我一定照你说的办!”

姑娘进锅前,还千叮咛万嘱咐,让小伙子照她的话去办,小伙子含着眼泪,盖上了锅盖,压上了石头生起火来。

锅水烧的滚开,就听姑娘在锅里喊:“小阿哥呀!快开锅,我在锅里受不得。”小伙子一声不出,还是烧火。

锅里水“咕咕”响,热气呼呼冒,小伙子心里嘭嘭跳,就在这时,姑娘又在锅里大声呼喊:“小阿哥呀快开锅,再要不打开,就要煮死我,小阿哥,太狠心,真要煮死我,怎能和你结成亲?”

顺多西哈一听,心里难受的了不得,要停火,打开锅,请出格格来,可又想起姑娘的话,含着眼泪,继续烧火,边烧火边向锅里说:“好格格,不要怕,我一定听从你嘱托我的话。”说完又一个劲地烧火。

锅里的水顶的锅盖直动弹,热气冒得像白云,姑娘有气无力地说:“顺多西哈呀,顺多西哈呀!真的一点怀念我的心都没有吗?我---快----不行了!”说完在锅里哭泣着,吓得小伙子赶忙撤了火、打开锅,扶出姑娘,轻轻放在炕上,半天,姑娘睁开眼睛,叹口气说:“好心的阿哥,可惜锅打开得早了,我只能跟你过五年日子。”小伙子后悔得了不得。

成亲以后,核桃格格精明灵巧,什么都会,炕上地下的活,样样精通,姑娘又用煮她的镍水,天天给老太太洗眼睛,没过一百天,老太太的眼睛也好啦。

第三年,还生了一个宝贝儿子。

第六年头,核桃格格浑身长出大泡,流脓淌水,起不了炕,顺多西哈每天耐心地给姑娘擦脓擦血,端屎端尿。

有一天,核桃格格把顺多西哈招呼到炕前说:“感谢你这样真心的侍候我,现在,我不行了,我死后,千万把我埋在北山口的小河旁。”说完咽了气,离开了顺多西哈,小伙子哭得死去活来,照着核桃格格的临终嘱咐,把核桃格格埋到北山口的小河边。

第二年,坟头长出一棵核桃树,打那以后,北山核桃树一年比一年多了,核桃每年采不败,用不完,据说顺多西哈到老的时候整天在核桃林里转悠,后来消失在核桃林里。

从此,人们把这个山沟就叫核桃沟,渐渐地人们都叫它胡家沟了,至今,吉林、宁古塔一带的老满族人都知道北山核桃个大瓤多,是最好的核桃。

21、六棵松进士民间故事

唐朝末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能人志士都想博取功名,一展才智,以解百姓倒悬之苦。申名会几十年寒窗苦读,本想放弃功名,可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想最后再博一把。

正值寒冬时节,申名会打算上路,进京参加殿试。唐时凡参加殿试的举子,皆称进士,不像后世考中了才如此称呼。这日,他的五个同窗到他家里拜访,申名会道出了心中的打算和志向。一番慷慨陈词,五位同窗齐身站起来,高呼一同进京赶考。原来,这五个同窗和申名会的遭遇一样,屡试不第。这次同来,也正是要劝说申名会重拾当年抱负的。谁知他早已有此想法,闲话不多,六进士立马准备赶路了。

三九严寒,雪下得正紧。申名会一行六人,穿山越岭,眼看盘缠用光,干粮也几近用完。路过湖北东义洲时,一座大雪山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望着眼前白皑皑的大雪,高高的山岭横在面前,急得申名会一拍大腿,“唉,天不作美,这下如何过得去啊?”其他五人思忖了片刻,将自己身上所剩不多的干粮解了下来,一并交给申名会,道:“眼下所剩干粮已经不够我们六人一同前往,我们五人已经商量好了,你考取的胜算最大,你把所剩的干粮都带上,请原谅我们不能一同进京了,只望兄弟他日博得功名,以解民生之苦啊!”说罢以手掩目。申名会见这几个情同手足的兄弟,把机会让给自己,说什么也不接受。他说:“我们六进士,一起进京赶考,一同前往,一同回来,谁也别想临阵脱逃!”六进士只好继续赶路。

行到大山处不到一半的路程,风雪更大了。只听一声闷响,一块巨石般的雪球向这边滚来,来不及躲闪,他们被这雪球撞飞了出去,不省人事。

也不知过了多久,申名会慢慢醒了过来,感觉通身一阵火热,先前的寒冷完全驱除殆尽。“这是哪里?”他以为自己会就这么死去。只听得一个姑娘的声音:“你醒了!你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申名会这才知道自己是被姑娘所救,正待要问,只听有人叫自己“兄弟”。只见走进来的是其他五个同窗,他们都是被这个姑娘所救,多亏了她给他们喝的老米酒,这才驱走了寒冷。申名会要跪拜行礼,被姑娘拦下,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其实救你的是家父,那天他上山采药,看到你们被雪压住,才一个个背了回来。回来后他给你们喂下了他珍藏多年的老米酒,你们才得以恢复元气。”

申名会要去拜谢老者,却见老者已经回来了。老者一脸慈祥,容颜上沟壑纵横。老者姓吕,夫人已去世多年,只留下一个女儿,年方二十。老者从小跟随其父酿造老米酒,在那一带十分有名。

又过了几日,申名会渐渐感觉恢复了元气,急着准备上路了。老者拿出仅剩的一壶老米酒,为他们饯行。申名会他们喝了一口,感觉酒香浓郁,口感柔和,微酸微甜。下肚之后,体内发热,通身顺畅。六进士一时兴起,作诗吟咏。申名会不经意地瞟了吕姑娘一眼,只见她双眸灵闪,不好意思地扭头转向了一边。申名会顿感体内血液汹涌,直奔头顶,脸颊一红,也羞得低下了头。

六位进士把酒言欢,申名会喝到兴奋时,提议他们六位进士每人栽一棵松树,以表谢意。他日博得功名时,一定到此拜谢老者。很快,六棵松树挺拔地立在了雪地里,围成一个半圆圈。申名会把它们称作“六棵松”。并在每棵松树上都刻了一个字,合起来叫“菊花春老米酒”。老者不解,问他为何叫这个名。申名会品了一口老米酒,说:“是老人家的老米酒救了我等性命,而且我喝这老米酒时,闻到一股菊花香,想必您酿造之时是加了菊花的,而且这酒温和,应该是在春天酿造而成,所以叫菊花春老米酒。这六棵松树,一是希望您老能如这棵松树一样长命百岁,二是也希望您能将菊花春老米酒发扬光大,流传百世!”老者听后,感激而泣。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山涉水,六位进士终于到了京城。申名会凭他的“菊花春老米酒”之作一举博得榜首,其他五位进士纷纷庆祝。申名会进士及第后,本欲为皇上献计献策,谁知朝中贼臣当道,让他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于是想回到东义洲,帮老者把菊花春老米酒发扬光大。

申名会一行六人快马加鞭,赶到东义洲。找到“六棵松”,不见老者,只见吕姑娘自一人呆坐在破烂不堪的木板凳上。吕姑娘见申名会来了,不由落下泪来。申名会看见正堂摆放着老者的灵堂,才知老人已经离开人世。吕姑娘哭着说:“爹爹那天要去山上采野菊花,我叫他喝口老米酒驱寒后再出去,可他舍不得喝,说眼下已经没有粮食再酿酒了,这酒是给你们留下的。谁知这一去,就……”说罢跪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申名会掩面而泣,和其他五位同窗跪在一棵松树前,为老者默哀。然后带着吕姑娘和仅剩的老米酒回到了京城。

很快,在申名会的帮助下,吕姑娘的“菊花春老米酒店”开张了,开张这天,前来庆贺的人不少,都想来品品当年救下六进士的老米酒。当然,开张这天还有个喜事,就是申名会和吕姑娘的大婚之日。

时至今日,东义洲的“菊花春老米酒”仍然在民间畅销,深得大众的喜爱,成为餐饮和馈赠之佳品。在当地素有“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数我”的说法。

22、乞丐罢宴满汉楼民间故事

阿贵进城后,一直打短工,这里干两天活,那儿干三天活,就像青蛙三跳两歇脚。昨晚,眼看太阳西斜了,阿贵饥肠如响鼓,胃里泛上一阵阵酸水,饿的滋味真难受呀!

阿贵急了,他决心豁出去当一回乞丐。反正这里是外乡,没人认得他。阿贵捡到半截粉笔,一横心在人行道上写下12个大字:

找不到活干,求乞5元吃晚饭。

谁料阿贵盘腿坐在人行道上等了老半天,要不来一文钱。过往行人像看怪物似的瞪了阿贵一眼,就从他身边一晃而过,气得阿贵直骂娘:“没肝没肺的城里人!”

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阿贵这一骂竟把一个贵人惊动了。谁?城建局林局长。此时林局长正徘徊在城建局大门口。他的铁杆哥们安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张老板在满汉楼设下饭局,他正在发愁不知该找谁替他赴宴?两天前,他觉得身体有点不适,到医院一查,得了脂肪肝。医生再三交待严禁吃鱼肉蛋之类高蛋白食物。不去,情面上讲不过去。林局长在大门前踱了好久,还没想出好办法,突然,林局长的目光锁定在阿贵身上,是阿贵那一声骂惊动了他。他见阿贵衣服虽旧,还算整洁,人看上去蛮精神的。林局长心中不觉一动,朝阿贵招了招手:“你过来!”阿贵似乎没听见,双眼呆呆地望着。

“要饭的!”林局长朝阿贵又喊了声,“我叫的就是你呀!”这下阿贵听清了,心中不由一喜:总算遇到贵人了。他忙站起身跟着林局长进入城建局。林局长把阿贵带入一楼更衣室内。

“把衣服脱了!”林局长发号施令。

阿贵不知所措,两眼依然痴呆地望着对方。林局长会心地笑了,从衣架上取下一套西装,和颜悦色地向阿贵说明来意:“我是说你脱了身上的衣裳,换上这套西装替我到满汉楼赴宴。”

阿贵这才弄明白:天上果真掉下馅饼来了!他往后退了两步,又惊又喜:“这怕不妥吧?”

“妥!妥!”林局长连声应道,忙掏出手机呼唤司机,“我让司机用车送你到满汉楼。别人问起,就说是我外甥,刚从北方回乡探亲。”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换了西装后,阿贵果然气派多了,也精神多了。这时,窗外响起了汽车喇叭声。

“这套西装就送给你了,以后你每天都到这里替我出场面。”言毕,林局长从抽屉中摸出一部手机递给阿贵,“喏,这个也给你。现在这年月连乞丐都有手机。”

小轿车平稳地停在满汉楼前。阿贵下车后拉了拉衣襟后昂首挺胸朝内走去,还没等阿贵伸手去推门,那门自动打开了。到了酒楼里,阿贵蒙了,两只眼睛不够用了。这是什么地方?天堂也没这么华丽吧?只见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小姐在迎来送往,轻飘飘软绵绵的音乐在他耳畔响着,天花板上,四面墙壁缀满了大大小小的吊灯壁灯,赛过那璀璨的天河。阿贵辨不清方向,正不知该往哪里走,一位浑身散发珠光宝气的小姐迎上前:“先生是102包厢的客人吗?”一阵浓郁的香气直冲阿贵的鼻子。

阿贵面朝天花板傲慢地应道:“是!”

“请跟我来。”那小姐莺声燕语,把阿贵领到102包厢中。

里面摆着一桌酒席,坐着四男四女。阿贵刚入座,带他来的那个小姐忙紧挨他坐下,紧接着把她大半个身子倚在阿贵身上。初次接触异性,阿贵感到很不自在,又不敢将她推开;再看看周围的几个客人,一个个搂着陪酒小姐的粉颈在喝酒谈天,阿贵也就坦然地入乡随俗了。

这时,只见张老板一手搂着身旁陪酒小姐的腰,一手指着面前的酒杯:“照规矩,迟到要罚三杯。你舅刚才交待,说你不会喝酒。这样吧,你喝一杯,另外两杯让李小姐替你喝了。”

阿贵一杯酒没喝完,身旁陪酒的李小姐两杯酒已落肚,脸上不见半点红。听旁边人说那酒叫XO,美国进口的,一杯要几十元呢,然而阿贵觉得像马尿似的,又苦又涩,不及自家酿的米酒香甜可口。

阿贵刚放下酒杯,热情好客的主人已将一大块肉夹到阿贵面前的盘子中:“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

阿贵饿了一整天了,还没品出什么滋味,那肉已囫囵吞枣似的滑进肚里。主人眨着眼故作神秘地一笑:“我敢说你猜不出来。”又含笑给阿贵夹了一块,“这是穿山甲。”言毕,竖起大拇指洋洋得意地自夸起来:“昨夜才捕到的。满汉楼的邱老板挺哥们的,一到手就给我打电话。”

穿山甲?阿贵顿时吃一惊:这竖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上了满汉楼的餐桌上了呢?他家那一带山区穿山甲很多,当地人非常爱护它们,有时爬进村里还把它们放回大自然。私自捕猎是要坐牢的,这可是违法的呀!不是说城里人很讲文明吗?怎么犯法的事也敢干!

主人又将一块穿山甲放在阿贵的盘子中:“再来一块,今天算你有口福。平常很不容易吃到穿山甲,一斤要200元呢。”

听说一斤穿山甲要200元,阿贵的眼珠子快瞪出来了。天哪,这一餐不知要吃掉多少斤大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个农民拼死累活干一年也挣不来今晚这一餐酒宴!想到自己目前凄惨的境况,阿贵不觉怒火中烧,心想:今天得想法子整一整这些发户,让他们吃了拉不出来。

这时,第二道菜又登席了。张老板照例先殷勤地夹了块放在阿贵面前:“再尝尝,这是什么?”又是那炫耀的口气。

阿贵尝了尝,有点像番鸭,但肉质远比番鸭细腻,味道也比番鸭鲜美,可能是野鸭,便应声:“野鸭!”

张老板又眨了眨眼,拍了拍阿贵的肩,随后发出一阵爽朗大笑:“野鸭能上满汉楼酒桌?这是白天鹅!”

阿贵又是一惊:白天鹅?白天鹅是珍禽,竖宝,这些利令智昏的家伙只顾自己一时痛快,竟视国法为儿戏,今天我倒要见识一下究竟是法大还是权大?阿贵的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后,主意来了。

只见阿贵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一声张老板,碰过杯后,他一仰脖子将那杯马尿全灌进嘴中,紧接着又借花献佛,顺时针跟桌上三个客人五个陪酒小姐碰了杯。

那洋酒后劲很大,九杯洋酒落肚后,阿贵浑身开始发烧起来,肚内也叽哩咕噜叫了起来。阿贵趁机装醉,连打数声酒嗝,眼看就要吐了,李小姐见状不好,忙搀起阿贵向洗手间走去。刚走到洗手间外边,只听一声“哇”,阿贵就将污秽之物吐了一地,还溅到李小姐裤子上。李小姐慌忙跑到女洗手间中擦裤子,阿贵趁机溜进男洗手间,掏出手机拨打了110与工商局的投诉电话。

阿贵吐了一通后,索性假戏扮到底,只见他搂着李小姐的粉颈,又跌跌撞撞地摆进102包厢中。

“我没醉,”阿贵一把将李小姐推开,满嘴唾液喷冒,“谁说我醉了?”身子一歪,从他口中吐出的污秽之物全喷在一盘刚上桌的“龙虎斗”中,紧接着连人也倒在地上。正在此时,两名警察和三名工商局执法人员领着满汉楼邱老板撞开102包厢的门……

23、从未听过的事民间故事

一天,国王觉得无聊,派人找来了阿凡提。

国王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给我讲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故事,我会赏给你一百枚金币。”

“好啊,一言为定!”阿凡提说。

“一言为定!”国王说。

阿凡提开始胡吹了起来:“从前,我家有一头骡子。一天,它挣断绳子逃了出去。我四处寻找,哪儿都没有找到。过了几天,我从集市上买来一个大西瓜,拿回家切开一看,我那头逃出去的骡子躲在西瓜里,正在给王后补破鞋子呢。”

国王听后,笑了笑说道:“这种故事我听得多了,并不新鲜。你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妻子说成了王后而已。”

这天,阿凡提又开始给国王讲述新的故事:“有一天,我和父亲乘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条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的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的肚子里。我悄悄对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件真实的事。有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字据。那字据是您亡故的父亲亲笔写的。您的父亲曾经借了先父一万枚银币。您的父亲原来应该把借先父的一万枚银币还给先父的。”阿凡提从容地说。

“阿凡提,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地喊道。

“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听说过的事。请您赏给我一百枚金币吧!”阿凡提笑了笑说道。

国王气得不得了,但又不能食言。只好把一百枚金币给了阿凡提。

24、穷人和法官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穷人,很聪明。他看到有些坏人犯了法,只要送些钱财和马匹,法官,就被宣布无罪释放。为此,他很生气,就想找个机会捉弄捉弄法官。

有一次,他夜里路过一个地方,正巧碰上那里有一家被盗。那些闻讯赶到的公差,不问青红白,就把他当贼抓走了,任他怎样分辩,也无济于事。他想:也好,干脆借机整治一下法官。

在去公堂的路上,他乘解手的机会拾了一块石头,用手帕包好,掖在袖子里。

到了公堂,见了法官,穷人跪在法官面前喊道:“冤枉啊!我的青天大老爷。请你秉公明断,分清黑白。我是路过那里,根本就没偷东西。”

法官一拍警堂木,喝道:“大胆刁贼,竟敢在本官面前胡说八道!”

穷人又往法官桌前跪了跪,说:“小的委实冤枉,还望大老爷明断。”边说边将袖子里的手帕包掏出来,悄悄塞进公案桌下,放在法官的脚背上,接着又说道:“我父亲也是个有名望的人,他说和你很熟悉,还跟你拜过把兄弟。你不记得了吗?他的脸上有雀斑,两个大耳朵,举止稳重,待人诚恳。如果你好好想一想,肯定会记起他来的……”

就在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