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一等奖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一等奖
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教案
导教新概念:
这是一篇传统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B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非浅。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3、阅读鲁迅《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输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2、《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探讨,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意义。
2、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3、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 科学观 。
【教学重点】
1、通过问题探讨,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意义;
2、分析文章思路以及表达方式、语言和整体风格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作者对科学的认识及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慨叹于西方科学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与知识经济的巨大发展,让我们总觉得,东方科学要好好学习 西方科学文明来加快发展,缩小与西方科学文明之间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文明的呢?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相信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三、解题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四、字词积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
五、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本论
主备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论(第1-3节)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
本论(第4-9节)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结论(第10节)提出“希望和前景”。
六、问题探讨
1、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用意是什么?)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2、仔细阅读本论部分(第4-9节),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离开东方的人文理念,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
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4、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东方科学和思想思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计。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七、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科学的种子——实验数学、科学——来自东方
东方科学——(哲学思想、人文怀念)——西方科学
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把握好,除了字音,还讲了词语手册上的成语,花在这些字音和成语上的时间太多了,以致后面探讨问题的时间也少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的4个问题: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时什么?2.作者介绍文化传统的内容大大超过了介绍传统文化的,这是为什么?3.既然讲到目的,那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既然中心论点是“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要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那作者为何要用大篇幅介绍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第一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熟悉文本,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后面三个问题都是和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关的,但是很显然设计有点杂乱。第2个问题的答案是由于文化传统对现实生活、现代文化影响更大,所以作者予以重点介绍,这是有其现实目的的。由此我过渡到了第3个问题,但是实际上学生还是很难得出这个答案,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对文本的研究不够深入,按照第4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作者的论点是在整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的。如果没有前面的深入剖析,就没有后面令人信服的观点。”很显然,要回答3、4两个问题,还是得好好研究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水到渠成地得出问题的答案了。
4、《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 背景介绍
(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 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 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 小结:
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5、《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新课推进
一、自主学习
(一)识记词语
重蹈覆辙(chóngdǎofùzhé) 衰(shuāi)亡 盛(shèng)气凌人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气势汹汹:盛怒凶狠貌。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二)介绍作者
乔治。萨顿:美国科学史学家。生于比利时。著有《科学史导论》等。他将科学史视为沟通科学与人文最好的桥梁,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他为创立科学史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史学之父”。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二、自主学习,文本研读
1、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东方科学是种子,是母亲;西方科学是父亲。即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古希腊有什么“覆辙”?
明确: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
3、列举古希腊人的例子有何用意?
明确:(1)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而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说明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2)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
(3)说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辉煌,也会慢慢衰亡,从而使人们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4、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
明确:第一问:用了美国的历史记载短暂来强调必须谦虚,同时也与上文提到的古希腊的例证对照。第二问:“骇人听闻”,除了二战时美国为了逼迫日本投降而在广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外,还能指什么呢?这不正是“科学方法”“被错误地应用”吗?第7段的比喻其实也是暗指这一点。
5、为什么西方文化离不开东方文化?
明确:作者认为东方的人文理念可以拯救西方文化。因为西方科学实验偏于方法的应用,而忽视了思想。而离开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这种局限表现为:其一,许多思想领域不能使用它;其二,“科学方法”容易被错误地应用。
三、引读提高
1、“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
明确: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2、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明确: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课堂小结
本文阐述了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关系,主要是指出东方对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性,指出西方文明和科学的缺陷,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帮助,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日两个方面,西方应该采取谦虚的、正确的态度来学习。
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练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6、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鲁迅
1924年4月1日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7、《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理解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深沉、含蓄的语言风格。
3、阅读方法指导,写作技巧分析及借鉴,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
这篇课文,由于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作家语言风格等原因,对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阅读上难点较多,涉及到深层阅读问题,或者说,涉及到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精读习惯,在阅读中自觉地质疑解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优化学生的思维流程。
【教学设想】
1、学习这篇课文,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借鉴成功写作方法的好教材。
2、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才作必要的点拨、提示,要让学生去发现,而不要轻易奉送结论。
3、在教学中,应找到一个既能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设计】
1、课型:
讨论课。
2、课时:
3课时。
3、教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积累整合词语的音、形、义。
2、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3、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和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教师板书课题)。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作者)。
二、阅读课文注释①,并筛选文中提及的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信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复习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鲁迅的作品,并了解鲁迅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
2、了解刘和珍。
(读印发的文章《刘和珍生平》《无花的蔷薇(之二)》)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噩耗(è) 羽翼(yì) 屠戮(lù) 浸渍(zì) 菲薄(fěi)
2、释词:
⑴ 寥落:稀少。
⑵ 深味:深深地体会。
⑶ 广有羽翼:到处有帮凶。
⑷ 长歌当哭:用文章来代替哭泣。
⑸ 微薄:依稀、淡薄。
⑹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强化积累意识,制作词语卡片)
五、速读课文,把握线索,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把握线索:
⑴ 给课文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两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同桌交流、比较、归纳)
明确:
① 写作缘起,纪念死者。
② 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③ 刘和珍概况。
④ 刘和珍遇害。
⑤ 刘和珍遇害经过。
⑥ “三·一八惨案”教训。
⑦ 惨案的意义。
⑵ 合并归纳:表明写作目的的是第一、二部分;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的是第三、四、五部分;总结教训和意义的是第六、七部分。(学生概括、展示、交流)
⑶ 默读第一、二部分,思考: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还有其他“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采取方式:
① 筛选信息。
② 同桌交换意见。
③ 小组讨论。
④ 展示讨论结果。
⑷ 教师设疑: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什么?
提示:悲痛──愤怒──理智的思考。
(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词来回答)
2、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指导:文章的思路,显示的是对布局谋篇的安排。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悲愤感情线索的基础上,理清全文思路。
3、找准切入点,探求主旨,品味情感:
切入点: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讨论总结)
可供参考:
“此”的内容包括:
⑴ 对爱国者的崇敬;
⑵ 对执政府的愤怒;
⑶ 对反动文人的憎恨;
⑷ 对麻木民众的失望;
⑸ 对社会现状的忧愤;
⑹ 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和歉疚之情;
⑺ 对社会未来寄予希望……
六、合作探究
1、学生再默读课文一、二部分:
课文一、二部分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后发言,相互补充,完成此题目)
提示: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第2节写了什么?思路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个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
(齐读第2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之间的思路安排)
提示:第1段共5个句子,第1句说明什么人是“真的猛士”。第2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3、4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第2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节思路流程应该定位为: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此环节指导学生背诵,分析后齐读一遍,体会感情)
七、课堂小结
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
1、整体把握文意(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⑴ 理清脉络。
⑵ 把握主旨。(特别要注意文章的背景、标题、开头、结尾、过度句、不时出现的抒情议论语句,注意整合段落大意)
2、回答问题时尽量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方法,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效果)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2节。
2、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事迹,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板书设计〗
三类人 感情线索 思路
爱国青年 悲 写作缘起
反动势力 纪念主体
庸人 愤 教训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局部思路,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2、写作技巧分析及借鉴,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学生上黑板)。
2、检查背诵第2节(指名提问)。
二、导入新课
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永远不再醒来。
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在黑暗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了这篇悼念文章,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牢记血债!
三、速读课文第二大部分,探讨分析
1、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学生默读课文,筛选有关表示思路的语句,概括归纳)
明确: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速读课文,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学生读课文,在课本上匀画并标记有关刘和珍的事迹,展示筛选的事件)
学生读课文明确:
⑴ 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 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⑷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⑸ 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⑹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⑺ 中弹牺牲。
(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人物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性格特点)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四、合作讨论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请讨论作者运用的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
⑴ 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⑵ 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⑶ 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
⑷ 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⑸ 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2、以第二部分为例,说明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何综合运用?
(学生讨论明确)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五、写作素材积累
1、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课内经典:
⑴ 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⑵ 创新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3、相关经典:
⑴ 鲁迅的经典散文──《战士和苍蝇》: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⑵ 鲁迅诗一首: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六、布置作业
1、片断练习:
选用下面一个题目,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注意突出人物的个性:
⑴ 某老师走上讲台;
⑵ 父亲严厉的目光看着我。
2、背诵第4节。
〖板书设计〗
人物 事件 顺序 方法
生活中 时 细节
刘和珍 学潮中
惨案中 间 肖像
追求进步、善良谦和、勇于反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4节
二、导入新课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语句,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三、跳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语言
(师点拨)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抒发作者悲愤情感和表达作者对死难意义理智思考的词语,在文中起着“点睛”的作用。──应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解读关键语句。
(教师示范分析其中一二例,其余由学生质疑,学生讨论分析,师仅作指导)
1、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的“哀痛者”“幸福者”如何理解?
明确: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对烈士热情讴歌。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分析:抓关键词“尤”“出离”“浓黑的悲凉”“快意”“奉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动派,血债是一定要用血偿还的。
3、“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分析: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分析: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学生推荐或质疑或赏析,自己试着总结一下理解语句含义的方法)
四、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8、《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纪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讲读课文,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熟悉字音,熟记字形。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勇敢果决的精神。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诵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勇敢果决的精神。
2.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而教学难点在于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三、 说学生
初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这个阶段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从内心激发学生们为自己所坚持所梦想的东西而读书,而崛起。
四、教学方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我会采用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方法来教学。在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我会先进行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围绕“记念”,引导学生认识第3、4、5节为叙述的主体,介绍了刘和珍君生前与遇害的情况,第1、2节交待了写作的缘由,第6、7节揭示了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③结合课后练习二,整体感知,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
④探究“真的猛士”、“沉默”段与“当三个女子”句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激励的感情。
⑤课堂小结。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总结。作者通过纪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最后,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六、说板书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9、《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背景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内容繁多、感情复杂,再加上语言冷峭含蓄,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在教授这一课时,传统课堂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机会,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对鲁迅先生在文中的情感的体验也是肤浅的。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利用中央教科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一试验平台,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对这一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希望以全新的学习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探讨鲁迅文章的新学法、新教法。
这篇文章的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体课堂进行,以整体感知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并设置了“刘和珍事迹研究”、“《记念刘和珍君》思路研究”、“《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目的研究”、“《记念刘和珍君》情感研究”四个研究课题,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承担了一个研究课题。第二阶段在虚拟课堂进行,教师把四个课题以论题的形式发布在网络论坛上,每位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成为论题版块的版主,组织组员以发贴、跟贴的形式在网上交流、讨论。
前一阶段的教学完成后,我发现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利用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研究结果缺乏文本依据的支持。针对前期的教学状况,第三阶段的教学回归实体课堂,以学生汇报研究成果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完成对文本的细致深入的解读(本教学设计为第三阶段的单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1、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题。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来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社会才得以步步前进,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去纪念为国家的前行而殒身不恤的英灵。
二、发言交流,研讨课题
活动规则:
由论坛版主推荐一名或几名同学进行主报告,主报告人可以打开网络论坛,结合论坛文章发言,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的成员如果对此课题的研究报告有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质疑,而这个课题的发言人及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应予以必要的回答与解释。
活动程序:
课题组代表发言──学生质疑、询问──课题组成员答疑──教师引导、启发──教师总结、板书
预计问题:
根据学生网上讨论、交流的情况,预计学生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1、不能清晰的把握本文的思路,把整理行文思路等同于归纳段落大意。
2、学生将本文的写作目的归纳为三点:赞颂刘和珍君,揭露社会黑暗,唤醒苟活世人。但对当时社会“浓黑的悲凉”缺乏深刻的认识,对“苟活者”的理解有偏差。
3、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真切的情感,学生能把握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但一般看不到作者表现在文中的理性的思考。
设问引导:
1、文章的第一、二部分有一句话前后出现了两次,是否重复罗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在悲痛的哀悼、忆想中,愤怒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为什么作者用如此激愤的话语?写“庸人”、“中国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等,表现鲁迅对中国人有那些独到的认识?
3、怎样理解“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持什么态度?
三、课堂反馈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虚拟课堂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或有争议,或理解不到位。在实体课堂上,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再认识反馈课堂效果。例如: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话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真的猛士”,应怎样理解?又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四、课堂小结
学生朗读陶潜的《挽歌》。
教师小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青山处处埋忠骨,愿烈士与青山同在,愿忠魂长存在你我心间。
五、布置作业
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你怎么看青年学生的请愿运动?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发布在网络论坛上,与同学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思路研究 事迹研究 目的研究 情感研究
写作缘起 和蔼善 悼念刘和珍君 爱
生平事迹 渴求真理 揭露社会黑暗 恨
惨案意义 热血青年 唤醒苟活世人 思
五、教学流程图
(略)
六、教学效果评价
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不再只注重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学生是否能搜集、整理资料,是否能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都成为评价学习、教学效果的参考。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通过课堂反馈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初步理解,但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更深入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如果一堂课能让教师感到鲁迅作品不算太难教,学生觉得鲁迅是可以亲近的大师,我想,也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10、《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1、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2、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3、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4、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详见参考)
板书提示:
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
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五、作业
思考课后1、2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三、小结
1、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⑴ “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⑵ “愤怒的控诉”(4、5部分)
2、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第三课时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1、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2、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七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三、小结
1、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⑴ “深沉的思索”(6部分)
⑵ “热烈的讴歌”(7部分)
2、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3、《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⑴ 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⑵ 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①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③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 ┌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3·18死难 ┘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1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由于自己对这首诗一知半解,参照教参的相关内容,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去给自己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说很不错,但有些地方还是模模糊糊的。比如说对第一组意象的解读还停留在表面,只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而已。
诗歌教学,我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应该把整首诗读透,至少,对这首诗自己要有一定的解读,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2、《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三、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
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五.文言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
译文: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13、《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以匕首投枪式的犀利而名满天下,声震江湖,,江湖黑白两道闻之丧胆,步步惊心。真所谓倚天一出,谁与争锋。先生由于受黑色的熏染太多,总是千方百计的掩藏自己的容颜行迹,不想让对手看到自己的受伤的心灵,宁可像一个黑色的魔鬼一样,站在死敌的面前,让他们感到如坐针毡,无地自容。像纪念刘和珍君这样大袒露、大悲怆、大流泪、大嚎叫、大滴血、大矛盾,实属罕见,此祭文只能反复诵读,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进入鲁迅的凝练沉郁,翻滚回旋的内心世界。
师:出示民国时候女大学生的照片,其中有著名才女林徽因的照片。
师:这些是当时女神级的人物。民国时的女生有什么特点?
生:当时女生的打扮以黑白为主,很朴素。白衫黑裙,
生:像中国水墨画中的人物,很自然,不造作,
师:黑白,最常见的色彩,是如此的协调,美丽。白面黑发,白衫黑裙,白袜黑鞋。你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美,一种纯真的美,朴素的美,自然的美,永恒的美。作家孔庆东这样热烈的歌颂,那美中包含着太多的快乐与哀伤,理想与幻灭,刚强与柔弱,激越与平静……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那美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一般,几乎是不可再现的。
师:阳光依旧浪漫,花儿正在怒放,青春如此妩媚,美好正被憧憬,有谁能料到,罗网正在张开,恶魔露出狰狞,八十八年前的春天,是如此的寒冷和罪恶。刺穿耳膜的警笛,寒光闪闪的大刀,阴森怕人的棍棒,还有呼啸四飞的子弹,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在鲜血迸裂中凋谢,温和清婉的微笑,在魔鬼的笑声中化做冰冷。目不忍视的惨像叠加,耳不忍闻的流言中伤,你忍无可忍,横眉冷对,写下了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诅咒,写下了祭奠青春消逝的不朽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老师全文朗读,此文必须要全文朗读,慢慢的,学生跟着朗读,走进鲁迅)
师:读完这篇用血泪写成的祭文,老师想起了1999年《南方周末》的一段新年献词(师生共同朗读,出示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南方周末》1999年新年献词)
师:是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位女子身上到底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力量,能说一说你心中的刘和珍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很爱国,勇敢,乐观积极)
师:写刘和珍的事迹的片段,能从文中找出来吗?(学生迅速找出)
师:第一次出现刘和珍是——
生:通过程君的回答,刘和珍生前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是说刘和珍是个文学青年,文学爱好者。
师:仅仅是文学爱好者吗,为何强调很爱看先生的文章,鲁迅的文章是怎样的文章?(停顿)后面提到鲁迅编的杂志
生:《莽原》
师:《莽原》,按照鲁迅自己的说法,是怎样一本杂志?
生:有始无终,销行寥落。杂志生存艰难,
师:是鲁迅编写的水平不高还是——?
生:刊登的文章是反对政府,揭露黑暗统治,跟反动政府唱反调,是进步的杂志。
生:所以遭到了政府的封杀。
师:刘和珍订杂志前有个修饰语?
生:毅然
生:别的学生不敢,也不愿意订。
生:“毅然”说明刘和珍的勇气,追求真理的勇气。
师:这是一位追求梦想追求真理的进步青年,集中写刘和珍事迹在第三部分,有哪些事?
生:反抗校长,跟校长做斗争,
生:并且是广有羽翼的校长叫做杨荫榆的。
师:老师我是不敢和校长闹矛盾的,杨荫榆是谁(老师介绍了杨荫榆的事情,杨绛的姑妈,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在抗战中,激于正义死于苏州,保持气节)
师:后杨荫榆和刘百昭勾结,率领男女武将,男女武将是谁?
生:打手
师:这是鲁迅先生的一贯笔法,讽刺手法,就是北京街头的地皮流氓。这也可以说刘和珍的另一次毅然抗争。后来斗争取得了胜利。
师:注意,斗争胜利后,刘和珍有一个很出乎意料的表情
生:黯然
师:什么黯然?
生:很忧愁,伤心
师:斗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应该高兴才对,(出示刘和珍的英语日记Now our school being more comfortable than beforeI am preparing to make myself quiet in studying.But it is heard the new minister of education,Mr.Ma Chun Wuwill be contriving to disturb the educational circle.The peaceful condition,as present time,will not be keep(kept)by us.Oh,how horrid it is!……”
“现吾校已比较安静,我正预备静心求学。但是又风闻新教育总长马君武氏又正在阴图扰乱教育界。若今日之安宁,我们又不能享受了。啊,这是何等可怕!” )
师:她和一般的学生不同
生:看问题比较远。想的很周到,全面。并且有担当,有责任心。
师:鲁迅用毅然和黯然两个形态的修饰词语,刘和珍的形象一层层的鲜明起来了,这个人物就立了起来。最后,关于流血牺牲,刘和珍留给世人最后的一个经典的表情是
生: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师:当去参加游行情愿的时候,鲁迅用了另外一个然?
生:欣然
师:什么是欣然
生:很乐意,是自己愿意。
生:为国家出力,感到幸福。
师:可能对反动派的凶残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比较天真。
师:很精辟的三个然,毅然、黯然和欣然,好比这位进步女青年留给我们三个深深的脚印,还有一个经典的表情
生: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师:这些永不消失的影象,停留先生的脑海中。就是这样的美丽温和追求进步的女性,却发生了人间的惨象,时间那么短暂,一切如此突然,上午请愿,下午噩耗传来。这是一段很残忍的文字,怎样写,写什么?这确实是个大难题。
师:有些地方写得很简略,有些地方相对详细,能说一说。各有哪些词?
生:张静淑君,立仆,杨德群君也立仆,刘和珍于是死掉了。这些文字很简洁。
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相当血腥的,惨不忍睹的。
师:你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简单的几个字(学生模仿的朗读,感情沉重而悲愤,揪心而苦痛)
师;为何不做详细的描绘呢?就是因为不忍心再叙述一遍,对死者是伤害,对生者是痛苦。有没有没相对详细的描绘?
生:有
师:你认为这是一次怎样的杀戮。
生:很残暴,手段很卑鄙
生:有预谋的暴行。
师:预谋,这两个词很贴切,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生:罗网
师:对,多么形象而残酷的比喻,鸟儿钻入罗网不是死亡就是被杀戮。哪些词语看出这次杀戮是罗网?
生:并且从背部入,从背后开枪,枪枪致命,不择手段,卑鄙无耻。
生:工具有手枪,棍棒,还有步枪扫射,可能还有机关枪,能用杀人武器全部用了。
生: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手段很残忍,置人于死地。
师:我有个疑问,子弹从左肩入,怎么会偏右出呢?(老师模拟,学生沉思)
师:只有一种极大的可能,
生:学生倒地后,敌人是用枪顶着学生的肩膀开的,学生已经到在地上,
师:残暴,卑鄙,毫无人性,这样的杀人就是
生;虐杀,
师:令人发指,兽行。
师;鲁迅是学过医科的,从医生的角度来检验伤痕和尸体。这段文字多用短句,字字分明,铁证如山,证据确凿,。因为要揭露滔天罪行,所以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尽量如实的记录,
师:更惨的是发生的地点是在
生:执政府面前
师:什么是政府
生:政府就是为人民做主的,为人民服务的,更何况当时已经不是封建王朝。
师:那是
生:中华民国。
师:关于中华民国,鲁迅有话说:(出示相关‘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的中华民国。““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了,虽然还只有十四年。在当日的写下了”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
师:这里的民国就有
生;讽刺的意思,民国还在不断的制造惨案,跟封建和帝国没有区别。
师:在追悼会上有这样一付对联(出示,赤化赤化,有些学者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帝国主义与革命政府原是一样东西,)革命政府民国政府,原来也不是个东西。
师:任何的青春的消逝是令人感伤的,短暂而光辉的足迹是那样匆忙,这样的死亡到底引发怎样的社会触动呢?这次流血有没有价值,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下节课再见。
第二课时
师:任何作家的作品总是在情感平静下来,然后进行创作,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长歌当哭,艰于呼吸视听的文字,文字大量充斥了鲜血,红色的液体在他的头脑中始终出现,在文中我们可以找出血的字眼(学生可以迅速找出,共10处)
师:当时社会上的各类人,对这次流血的态度是怎样的?先说说文中出现了哪些人?
生:文人学者,
师:注意前面的修饰语
生:所谓的文人学者。
生:真的猛士,还有庸人
生:杨荫榆女士,刘百昭,段祈瑞政府。
生: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总结起来就是
生:当局者 流言家、中国女性。
师:流言家这个词太妙了,属于鲁迅制造。制造流言居然能成家的,这也是一种能耐。强烈的讽刺。哪些是流言家?
生:有恶意的闲人,
师:也就是
生:所谓的文人学者。
师;那么无恶意的闲人是
生:庸人。
师:我们来看看当局者和流言家的表现
生:而此后几个所谓的文人学者的阴险的论调,注解告诉我们指陈西滢称学生和群众是受人利用,
师:言外之意
生:学生的死亡咎由自取,为执政府开脱罪行。
生:当局者和流言家相互勾结,是狼狈为奸
生:说他们是暴徒,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朗读第四部分中两个表示转折的但(学生朗读,充满愤恨),对,这些凶手从幕后走到幕前,(师生激情朗读朗读惨象一节)
师:这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文字,哪些词语要重读,铿锵有力而沉痛(学生体会,反复朗读)
师:两者比较,谁更可恶?
生:流言。
师;鲁迅对反动政府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一向是凶残的,视民如草芥。然而更感到痛恨的是帮凶,鲁迅对这些流言家有精彩的描绘:(出示自在黑暗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真是入木三分。
师;我懂得了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作者认为我们这个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生:当局者制造的惨象和反动文人散布的流言。用武力和用言论控制老百姓。
师:数千年来统治者杀戮百姓有时用钢刀,有时用软刀,这样继续维持,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对于当局者和流言家,作者的选择是——?
生:爆发!
师:无论当局者怎样残暴和流言家何等的污蔑,“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饱含鲁迅先生无限的痛心和殷切的期望,这既是对敌人的警告,也是对民众的号召,号召民众起来摧毁这黑暗、腐朽的社会。人们真的要活下去,就应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只有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才是真的猛士。什么是真的猛士?鲁迅的回答——
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地鲜血。
师: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指代
生:真的猛士
师:这是个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生:真的猛士是很伟大了不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师:哀痛者和幸福者怎么解释?
生;猛士看到惨淡的人生,百姓生活痛苦,反动政府的黑暗而感到痛苦,因此是痛苦者。
生: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猛士认为这样死得其所,能唤醒普通百姓,认为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又是幸福者。
师:很好,幸福和哀痛看似矛盾的放在一起,体现猛士的崇高和对国家爱的深沉。真的猛士指的就是
生:革命者,包括牺牲的学生。
师:是鲁迅热情歌颂的对象,也是鲁迅理想中的英雄。以刘和珍为代表的猛士们,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描绘,我们来朗读体会(当三个女子从容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这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虽然倒地牺牲是一瞬间的事情,为何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跟用的手法有关吗?
生:用了对比手法,三个女子的勇敢友爱伟大和杀人屠夫的凶狠无耻对比,来反衬三位女性在表现出的勇毅、伟大。
生:反语和讽刺的运用,他们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弱小的妇女儿童,却说他们是武功和伟绩,就是嘲讽。是愤怒、是憎恨。
生:三位女子的仅仅的几缕血痕,让所谓“伟绩”“武功”相形见绌,显示出渺小和虚弱。
师:两相对照,无处藏身,作者这段话的重心是高度赞扬三女子的大无畏勇气,尽管反动派凶残,可是,却有毫不畏惧的女子视死如归,让反动派嚣张的杀气也黯然失色。作者用“不幸”一词,饱含嘲讽蔑视之意。正可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生: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师:活着的猛士对牺牲的烈士是极力的歌颂,用来激励自己,勇敢前进。那么庸人呢?
师:庸人的相关特点是
生:随着时间流逝,忘却了流血。苟且偷生,不敢直面面对,逃避现实。
生:他们把流血作为饭后的谈资,很麻木、自私、
师;庸人习惯把震撼和崇高当作一场游戏,淡漠流血。鲁迅文章经常出现庸人看客这类特殊人群,《祝福》中有,孔乙己中有,《药》中也有,就是现在也还存在。自身的怯懦也会将一些人异化成恶魔的帮凶。
师:鲁迅属于哪一类人?
生:猛士
生:庸人。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明显说自己就是庸人。
师:这段文章有明显的矛盾之处,一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又说不是我的学生?
生:不矛盾,两者角度不一样,我的学生,他们确实是师生关系,无法否定。不是我的学生,是刘和珍的英勇的行为震撼了鲁迅,要奉献自己的悲哀与尊敬,这已经超越了学生,甚至可以说是我的老师。
师:很好,说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那是鲁迅对刘和珍的尊敬,对自己的反省和批判,更严厉的解剖自己,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和人性的弱点。用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这就是
生:真的猛士。
生:鲁迅用文字来揭露黑暗,歌颂死者。这也是真的猛士。
师:鲁迅曾经愤怒的写道,(出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鲁迅。3.18日晚
师:鲁迅对徒手情愿的态度是(出示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1961)记载了“三一八”那天的经过。 我还记得“三一八”那天清早,我把手头抄完的《小说旧闻钞》送到鲁迅先生寓处去。我知道鲁迅的脾气,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好预定的工作的,在大队集合前还有些许时间,所以就赶着给他送去。放下了抄稿,连忙转身要走。鲁迅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我说:“要去请愿!”鲁迅听了以后就说:“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要抄呢。”那明明是先生挽留的话,学生不能执拗,于是我只得在故居的南屋里抄起来。写着写着,到十点多的时候,就有人来报讯,说铁狮子胡同段执政命令军警关起两扇铁门拿机关枪向群众扫射,死伤多少还不知道。我立刻放下笔,跑回学校。)
师:鲁迅的态度是
生:不主张请愿,反对请愿。
生:第四部分,这实在不过是徒手请愿。但情愿是不在其中的,鲁迅是反对请愿的,
师;怎样来说明这个观点?
生: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很小。不主张情愿。对政府凶残有着清醒的认识。
生:不要做得不偿失的事情,做事要讲究策略和成本。
师:鲁迅说过,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样方法的战斗。改革自然免不了流血,但流血不等于改革。革命并非叫人死而是教人活的。
师:但既然发生血案,尽管有流言家的污蔑造谣,但意义还是有的(朗读“然而有了血痕”一节)
师:引用了陶潜的诗歌的用意和本身有何不同?
生:陶潜的诗说明死是无所谓,对死亡的豁达和坦然。
生:希望人们都好好的想一想,要珍惜生命,对刘和珍牺牲的惋惜,但革命的精神永存。。
师:这里是重在托体同山阿,是对牺牲者的歌颂,烈士的精神将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苟活者”,在无奈中看到了希望,“真的猛士”,那些革命者,将会更加奋然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播放丁香花,有学生流泪。)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当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的走来
留给我一生牵挂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满山遍野
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城市间多少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
日子里栽瞒丁香花
开满制胜美丽的鲜花
我在这里陪着她
一生一世守护她
14、《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写错了吗?
《记念刘和珍君》题目中的“记念”一词,教材注释为:“记念,现在写做‘纪念’。”这里“纪念”和“记念”两词,是完全可以通用,还是仅此一例呢?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纪念”:动词,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记念”见“纪念”。似乎说得很明确,“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记念”和“纪念”在单独使用或不构成词组时基本等同。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应该不是,如“他心里记念着家乡的亲人”“时间再久也改变不了他对这份情感的记念”“我底前途,望你记念;我底往事,愿你忘却”等,这里的“记念”都是惦记、挂念的意思,不可以用“纪念”。
再如古文“数年不见,音信皆无,也不知他得官也未,使我心中好生记念”(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中的“记念”是“怀念、记挂”的意思。这说明,在古代,“记念”就有挂念、牵挂、惦念等含义。当然古文中“记念”也有“纪念”的含义,“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之为后日记念”(《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这里的“记念”是“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的意思。看来,在古代“记念”就可以替代“纪念”了。
但前文已述,“纪念”则不可随便代替“记念”,“记念”的含义更为丰富,而且“记念”一词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
《记念刘和珍君》中有“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一句,说明鲁迅打算以文章来告慰亡魂,自然是“纪念”之意;文中还有“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句,鲁迅写文章是为了避免“忘却”,所以此中应该有“记念”之意。故而,文题用“记念”比用“纪念”合适,两意兼得;再如鲁迅另一篇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念》,文末有“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一段,这里面的“记念”除了有以诗文“纪念”之意外,还有“记起”即“记挂起”的意思,使用“记念”似乎比用“纪念”更准确!同是鲁迅,在“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中,就很明确是用“纪念”而非“记念”。所以这种写法应该是鲁迅先生斟酌后有意而为之,并非特例,也不能简单认为二者是通用的关系。
15、《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明确刘和珍是“谁”,理解文章内容。
2.体悟作者的写作缘起。
3.以刘和珍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的入世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体悟作者的写作缘起。
2.引导学生认同刘和珍的爱国行为,欣赏刘和珍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的入世情怀。
教学设想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文集――《华盖集续编》中的一篇极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先生为在段政府于1926年制造的“三一八”惨案中殉难的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中国有为青年写的一篇经典的悼念性文章。
本单元是记人叙事的散文,所以教授者试图从简单的纪念导入,以“刘和珍是谁”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重点分析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缘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纪念缘于什么心理和鲁迅先生怀念过哪些人导入。
二、一读――粗读筛选
问题:刘和珍是谁?
请学生迅速浏览文章,找出不同的人对刘和珍不同的看法定义。
学生陈述。
明确:
刘和珍是谁――
鲁迅先生如是说:可爱的学生,忠实的读者,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段政府如是说:暴徒;
有恶意的闲人如是说:受人利用者;
无恶意的闲人如是说:饭后的谈资。
三、二读――细读质疑
探究:刘和珍不是“谁”?
1.问题: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暴徒”?又是一个怎样的“受人利用者”?请学生读文章的第3、4、5节内容,找出赞成或是反对的理由。
学生陈述观点。
明确:
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刘和珍的殉难――她是被虐杀的。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在执政府前中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刘和珍的请愿――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所以,刘和珍不是“受人利用者”,更不是“暴徒”。
2.问题:刘和珍又是一个怎样的无意义的只能作为“饭后谈资”的人?请学生阅读文章的第6、7节内容,找出赞成或是反对的理由。
学生陈述观点。
明确:
刘和珍的证明――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中国女子的办事干练坚决,气概百折不回;中国女子的勇毅,临难的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事实没有消亡。
所以,刘和珍不是无意义的只能作为“饭后谈资”的人,更不是可以被遗忘的人。
四、三读――细读明确
问题:刘和珍究竟是“谁”?请学生通读文章陈述观点。(重点阅读文章1、2节内容)
学生陈述观点。
明确:
鲁迅先生为刘和珍正名:
刘和珍之于鲁迅先生而言:是可爱的学生,忠实的读者。
理由:(1)“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刘和珍之于中国而言:是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理由:结合书下注释的写作背景明确刘和珍们请愿的缘由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的主权,她们的请愿是一种爱国行为;并且她们又是那么从容地辗转于枪林弹雨中。
小结:刘和珍本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暴徒”“受利用者”,甚至被一些庸人只当作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至此我们也许就明白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在文中反复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明白了鲁迅先生那种既怒且悲的心理了。
五、四读――体悟内涵
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探究: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缘起又是什么呢?结合已理解的内容,请学生再读文章进行概括
体悟。
学生陈述观点。
明确:
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缘起――
其一,刘和珍君生前是先生的学生,并且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刘和珍的遇难,先生理所当然要纪念,要换得一种内心的安慰,于非人间显示他最大的哀痛;
其二,给予段政府、有恶意的闲人对刘和珍君的恶意诽谤以有力回击,表达先生“出离的愤怒”,揭穿他们“墨写的谎言”,为刘和珍君正名;
其三,唤醒苟活者,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行,并且激励更多的真的猛士愤然前行,破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重建一个真正的人的世界。
六、课堂小结
学生者,自古以来就是本分读书,安心学问之人,而当天下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时候,他们就会愤然而起,为民主、为自由、为民族、为国家而呼号奔走,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也就是学生的入世情怀。
七、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是谁 ?不是“谁” !究竟是“谁”?
八、推荐阅读
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
石评梅《痛哭和珍》 九、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话题为“刘和珍君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
十、教学反思
有人戏言,当代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说到周树人,鲁迅先生,学生怕,原因有三:一、鲁迅文章本身含蕴深刻,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读不懂,难。二、时代带来的隔阂,在一个娱乐休闲至上的年代,让整日嘴里哼唱着流行歌曲的年轻的时尚达人们,来读鲁迅的文章,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不愿意不主动。三、读鲁迅的文章,没有坐的下静的住的心是没办法读的,说白了,慢功出细活。而当下学生活动之多、数理化外语冲击力之大,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可能是诸学科中学生投入时间精力最少的,不喜欢鲁迅也就在情理之中。
人教版的初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篇目入选的最多的,从数量上远远的超过了现当代的任何一位作家,且从题材上,几乎涵盖了先生创作的各个文体,小说、散文、杂文等。
最近刚有消息称人教社新版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将大幅减少甚至将被剔出语文教材,就引发了鲁迅先生是否过时的争论。很快,人教社就出面否认了鲁迅将被剔出语文教材的传言,说只是修订时对篇目有所调整。
抛开争论,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无庸讳言,鲁迅是伟大的,但你永远也不可能让每个都去喜欢鲁迅,人人都去读鲁迅。对于有的人来说,只阅读过鲁迅一篇作品,他就会喜欢上鲁迅,会主动找鲁迅的其他作品去读,去品味。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即使教材中有再多的鲁迅作品,也不会喜欢上这个作家,更不会主动去找来看,不得已学了,之后就会不可避免的又都还给先生。所以,我认为,教材中选多少作品都无关紧要,不会因为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少选先生几篇作品甚至将先生剔出教材,就影响先生的伟大,更不必断言这样做会影响当下的中学生,怕就没有人再去读先生的作品了。大可不必。反之亦然。
一种版本的教材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接受可能,但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其他版本的教材等等途径接触到他们想接触的作家,去翻看,去阅读。教材中选的篇目仅起到引导的作用,也就是给学生埋下一颗读书的种子。即是种子,那就要精选。种子发芽开花的时候,就是学生去主动找作家的书来细细的读耐心地读的时候。这让我想起了,我上完公开课《<呐喊>自序》后,一位也很喜欢鲁迅的听课老师说:“验证这节课的功效,就看学生会不会主动找鲁迅的书来看了!”
一九二五年一月间,《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鲁迅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
言犹在耳,如先生地下有知,真不知道先生会说些什么……
也许先生会说,肩住因袭的闸门,放学生到自由的地方去……
16、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全文七个部分,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本节课要讲的是第二、三、四、五部分,即的写作目的和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精神品质。课文第二部分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在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在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在第三、四、五部分,作者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此外,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技巧,这对学习本课有帮助作用。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从第二节归纳出的两个写作目的。
(2)根据刘和珍的行为、事迹,并结合课文注释、补充资料,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朗读中感受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社会现实,感受爱国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精神、品质,感受作者情感。刘和珍的生平事迹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应该作为重点来学,同时还应感受作者寄托在刘和珍身上的情感。
难点:归纳的两个写作目的。特别是唤醒庸人,牢记血债这个写作目的,是难点中的难点,疗救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国民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因此,应结合鲁迅对庸人的情感态度来思考。
五、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六、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出示学习目标,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的放矢。
3、归纳的两个写作目的
老师提问: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两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写作目的?学生自读第二节,联系上下文思考、交流讨论。老师可以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提示:对非人间的制造者反动势力,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庸人有什么特点?鲁迅对他们是什么情感态度?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可以做点拨、引导,并让学生阅读鲁迅《自序》中的关于弃医从文原因的句子,从而明确这两个写作目的,并朗读第四节、第六节有关内容。朗读是为了强化对这两个写作目的的认识、理解。让学生阅读鲁迅《自序》中的关于弃医从文原因的句子,也是为了增加本课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精神、品质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
第一梯度的思考题:(1)口述刘和珍的故事。(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
(2)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的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根据第一、三、四、五节对刘和珍的言行事的描述,概括出刘和珍的性格特征,并找出能反映其性格的关键词语。
(3)朗读第三、四节有关内容,感受鲁迅对刘和珍的情感。(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4)学生阅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有关语句。明确刘和珍的形象及其伟大意义。
5、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学习鲁迅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点文字。
老师展示中国西安留法学生李恒的“我们宁愿自己多受一些委屈,也不愿祖国受一点点委屈”这句话。让学生以论坛发贴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爱国心声。学生以论坛发贴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爱国心声。社会现实,感受爱国青年的爱国热情。
17、高一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特色鉴赏
1.《记念刘和珍君》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和抒情交错起来,熔于一体,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如对刘和珍生平和死难时的情况,作者都作了简要的叙述,描绘了刘和珍坚毅英勇、和蔼可亲的形象;对烈士的悲哀与尊敬,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则抒发了非常悲痛、愤怒的感情;对斗争的方法和烈士死难的意义,也有深刻的议论和分析。这三者,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虽有所侧重,复习方法,但基本上是三者交错运用的。如第二部分,作者讴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在第三部分则集中笔墨描写了刘和珍在女师大学潮中的高大形象,让刘和珍这座“猛士”的丰碑矗立在读者眼前。
第五部分,先记叙了刘和珍等遇难的情景,描绘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接着反复抒写“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这是在记叙之后,作者悲极愤极的感情的总的抒发,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对死难烈士的悲痛。“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又是与记叙和抒情相交错的议论,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由此看来,记叙可给抒情和议论作基础;而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可引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以事实作根据的议论,则把记叙的内容加以深化和升华,从而把读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2.语言简练,深刻有力。文章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感情色彩浓烈,悲、愤、赞、斥,字字鲜明。文中有很多警策性语句,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力量和艺术感染,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例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干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它仿佛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昭示我们奋力前行。“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发自肺腑的呐喊恰如晨钟暮鼓撞击我们的心灵。此外,文章成功地运用“反语”、“反复”、“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也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18、《记念刘和珍君》课内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追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刘和珍,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作为一篇传世之作,内容没有仅限于此,而是以“三一八”惨案的评述为中心,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爱国青年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本文可以从如下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素材挖掘,并应用于相关作文:
素材一:
鲁迅先生用他冰冷的笔触写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有些方面——封建迷信、凶残粗野、阴暗嫉妒、无知健忘等——我们是否做过或正在做着令人扼腕的蠢事?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以最虔诚的心态反省自己。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自省
2、丑陋的中国人
3、勇于解剖
4、对恶习敢于说“不”等
素材二:
鲁迅先生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国自古以来的美学是信奉“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的,由此有了“沉默是金”的人生箴言。于是,社会上“昏睡”着的人固然“沉默”;“较为清醒”的人也往往不胜“叫醒昏睡的人”之累,也选择了“沉默”。还有另一种沉默,那就是路见不平,就装作没看见,绕着道走,然后继续风花雪月、歌舞升平的游戏。这种“明哲保身”的沉默其实比不开口的抗争更加可怕。不开口的抗争还隐伏着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沉默则是对不平的一种默认。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沉默”,深入反思社会上“选择沉默”现象的实质。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正确对待“沉默”
2、“沉默”真的是“金”吗?
3、选择
4、唤醒等
素材三:
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是没能力或者说没有机会说话。而今天,处在“网络社会”的我们有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发言”机会,可是这铺天盖地的言论,有多少声音,能够真正代表我们民族的忧虑、沉思、兴奋乃至骄傲?又有多少支撑起这个国家的人真的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而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反思
2、草根的力量
3、忧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4、作人民的代言人等
19、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具体如下,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高中阶段学习理解的重难点,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一、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老大,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
本课的生字词的语音、字形及部分字词的含义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具体内容请点击了解: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
三、必背语段
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课文,其背诵的段落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重点。
具体内容请点击了解: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
四、重点句子理解
掌握本文的重点语句有助于大家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及文章特点。
具体内容请点击了解: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句子理解
五、全文结构
文章结构可以帮助大家清晰的了解文章脉络,方便大家分开段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学习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一定不要忘记对《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20、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
学习语文课文第一步是对字词的辨认和理解,下面这些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大家都掌握了吗?同学们赶紧来看看吧~~
一、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寥liao落 长歌当dang哭 菲fěi薄 踌chou躇chu(蹰) 诧cha异 桀jie骜ao
赁lin屋 不惮dan 攒cuan射 喋die血 尸骸hai 绯fēi红 浸渍zi
二、掌握下列字形
斐然 翡翠 悱恻 诽谤 惨淡 淋漓 洗涤 造化 黯然 噩耗 推测
虐杀 衰亡 欣然 呻吟 辗转 屠戮 惩创 抹杀 蜚短流长
屡次 气概 勇毅 干练 编辑 徘徊
三、词语解释
1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虑。
2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3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4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大家一定要及时查字典解决,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大家一定都掌握了吧,恭喜大家迈出了学习本课的第一步!!
21、《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必修五)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活动单
主备人:
(一)预习
一、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搜集整理作者的资料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查字典并结合书下面的注解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寥落( ) 黯然( ) 攒射( ) 喋血( ) 浸渍( ) 噩耗( )不惮( ) 立仆( ) 菲薄( ) 踌躇( ) 血痕( ) 赁屋( )长歌当哭( ) 殒身不恤( )桀骜( ) 屠戮( ) 尸骸( ) 虐杀( ) 创伤( )
绯红( )
(将自己需要补充的字词写在此处)
活动三:将文章中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并将疑惑记录,课堂上提出解决。
活动四:了解文章大意
(二)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2、鲁迅笔下刘和珍的特点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的精神,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字音、朗读)
活动二:课文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提示: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中的哪些部分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以及其写作顺序?其他部分各写什么?)
活动三: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下面我们不妨 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例:预定《莽原》全年——“毅然”—— 坚定追求进步思想
总结:刘和珍:
活动四: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提示: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一处: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另一处:
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三)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
2、重点、难点句分析
3、本文写作特色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 探究鲁迅感情悲在何处?愤又在何?( 提示:作者的笔触涉及了哪几类人,悲与愤的感情所指.)
活动二:结合文章,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补充:学生言所疑,师生互动、讨论解决)
活动三:仔细研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 第三部分第一句话,作者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第三句话又否定,这样是否矛盾?为什么?
2、 第五部分:重点理解“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至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3、 第六部分:1、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 2、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活动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堂反馈:
(一)基础知识
1. 默写第二部分第一段、第四部分第五段,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
2.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 )
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 )
C.到处都是帮凶。( )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 )
3.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5.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句子成分。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主语是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6.选出解释“以”字和“为”字有误的各项[ ]
A.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介词,把)
B.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连词,为了)
C.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介词,用)
D.她的名字一次为我所见。(介词,被)
E.为庸人设计。(介词,被)
F.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动词,用)
7.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
A.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
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
-
-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58:38
-
- 正数与负数的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55:51
-
-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53:05
-
-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50:19
-
-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一等奖模板
-
2023-05-24 19:47:33
-
- 张衡传获奖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44:47
-
- 守财奴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42:01
-
- 热爱生命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39:15
-
- 阿房宫赋教案一等奖
-
2023-05-24 19:36:29
-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大全
-
2023-05-12 23:50:18
-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优质课
-
2023-05-12 23:47:32
-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精选
-
2023-05-12 23:44:46
-
- 大班数学教案40篇合集
-
2023-05-12 23:42:00
-
-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精选
-
2023-05-12 23:39:14
-
-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50篇大全
-
2023-05-12 23:36:29
-
- 幼儿园优秀教案50篇精品
-
2023-05-12 23:33:43
-
- 幼儿园优秀教案50篇大全
-
2023-05-12 23:30:57
-
- 幼儿园优秀教案50篇公开课
-
2023-05-12 23:28:11
-
- 幼儿安全教案100篇通用
-
2023-05-12 23:25:25
-
-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100篇优选
-
2023-05-12 23: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