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范文 > 正文

​小学语文《凡卡》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10-06 15:07 来源:学河网 点击:

小学语文《凡卡》教案一等奖设计

1、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image.png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难点

体会插叙部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习凡卡写信和写信后的内容,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听听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什幺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

①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出示幻灯片(凡卡跪在地上写信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想起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来乡下生活怎么样?(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幺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结果深化主题

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

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幺?

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五)启发想象渗透教育

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

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幺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懂得了什幺?(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思路】

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

2、要合作探究与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

1、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

2、自由探究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态度。

3、联系生活,培养坚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生立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或由授课教师自行调整安排。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检查预习情况

1、作家作品:

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出生于1955年6月27日。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曾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底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现为江苏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创作室主任。从1973年在上海《朝霞》丛刊发表处女作《补考》起,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作品:《新乱世佳人》、《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

2、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课文探究

1、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⑴主要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⑵插叙手法的运用。

2、插叙的好处是什么?

自然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以连接过去和现在,使读者概念清晰。

3、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

1、李京京对于《凡卡》的文章有什么样的情感?(请你从文章中划出)

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第24段。

2、李京京躲在树林里偷偷的读课文,回忆了什么内容?并概括一下。你知道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回忆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以及和妮儿摘桑果、吃桑果的快乐时光;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

3、该部分有一处心理描写请找出?谈谈它的作用?

第24段;点明喜欢的原因。

4、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5、文章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神态、语言、心理、动作。

6、《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7、李京京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所有的人。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你怎样看待程老师做法?

感情投入;自由发挥。

8、结合全文思考,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表层含义:想朗读课文。

深层含义:

⑴要求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⑵渴望家庭和谐。

四、质疑评价

1、对这篇小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完这篇小说,谈谈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感受、体会?

3、李京京的心声我们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心声又是什么呢?老师也很想知道?

五、练一练,看一看我的收获

1、根据拼音将词语填写完整,并解释该词:

⑴连她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

zhǎn

jié

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⑵你说什么?赵小桢惊讶地问。京京有点发

jiǒn。

⑶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神情

huǎn

hū。

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相应的横线上:

⑴一声呵斥,京京吓了一跳,赶紧扭回脸来。程老师的目光不满地__(看望盯)住他。

⑵讲义从他的手指间

(滑落飘落飞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

⑶京京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

(跟响追)了上来。

3、程老师以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为由,断然拒绝了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这时,李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这段文字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李京京怎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由此,小说中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声?

〖参考答案

1、⑴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⑵发窘:为难。

⑶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⑴盯;

⑵滑落;

⑶追。

3、心理描写。表现了李京京执著、倔强的性格。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征是由于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离,与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后回到父母身边,又成了父母不和的牺牲品,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由此,小说中表达了李京京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的心声。

六、作业

以京京的口吻给爷爷写一封信,600字左右。

3、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凡卡》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适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

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

悲惨 痛苦

4、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思路】

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

2、要合作探究与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

1、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

2、自由探究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态度。

3、联系生活,培养坚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生立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或由授课教师自行调整安排。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检查预习情况

1、作家作品:

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出生于1955年6月27日。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曾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底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现为江苏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创作室主任。从1973年在上海《朝霞》丛刊发表处女作《补考》起,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作品:《新乱世佳人》、《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

2、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课文探究

1、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⑴主要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⑵插叙手法的运用。

2、插叙的好处是什么?

自然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以连接过去和现在,使读者概念清晰。

3、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

1、李京京对于《凡卡》的文章有什么样的情感?(请你从文章中划出)

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第24段。

2、李京京躲在树林里偷偷的读课文,回忆了什么内容?并概括一下。你知道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回忆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以及和妮儿摘桑果、吃桑果的快乐时光;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

3、该部分有一处心理描写请找出?谈谈它的作用?

第24段;点明喜欢的原因。

4、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5、文章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神态、语言、心理、动作。

6、《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7、李京京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所有的人。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你怎样看待程老师做法?

感情投入;自由发挥。

8、结合全文思考,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表层含义:想朗读课文。

深层含义:

⑴要求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⑵渴望家庭和谐。

四、质疑评价

1、对这篇小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完这篇小说,谈谈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感受、体会?

3、李京京的心声我们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心声又是什么呢?老师也很想知道?

五、练一练,看一看我的收获

1、根据拼音将词语填写完整,并解释该词:

⑴连她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

zhǎn

jié

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⑵你说什么?赵小桢惊讶地问。京京有点发

jiǒn。

⑶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神情

huǎn

hū。

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相应的横线上:

⑴一声呵斥,京京吓了一跳,赶紧扭回脸来。程老师的目光不满地__(看望盯)住他。

⑵讲义从他的手指间

(滑落飘落飞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

⑶京京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

(跟响追)了上来。

3、程老师以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为由,断然拒绝了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这时,李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这段文字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李京京怎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由此,小说中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声?

〖参考答案

1、⑴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⑵发窘:为难。

⑶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⑴盯;

⑵滑落;

⑶追。

3、心理描写。表现了李京京执著、倔强的性格。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征是由于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离,与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后回到父母身边,又成了父母不和的牺牲品,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由此,小说中表达了李京京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的心声。

六、作业

以京京的口吻给爷爷写一封信,600字左右。

5、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素材: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2.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

3.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

①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

②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卡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爷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1)(2)。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

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

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3),第6题(3)。

4.指导片断。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

(2)想象作文:(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3)读后感:我和凡卡比童年。

6、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素材: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2.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

3.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

①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

②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卡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爷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1)(2)。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

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

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3),第6题(3)。

4.指导片断。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

(2)想象作文:(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3)读后感:我和凡卡比童年。

7、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师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词语解释。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深化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展开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

(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思考: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时,冻了的山林怎么样?爷爷和凡卡冷得怎么样?要砍圣诞树时爷爷怎么样?被砍的树什么样?砍树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爷爷说了些什么?……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砍圣诞树实际上是一种挨冷受冻的苦活,可是为什么凡卡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和痛苦。)

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作业。

8、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谁来说说凡卡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

(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2、“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啊?哪个自然段集中写出了他“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

二、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屏幕出示)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好,开始读(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挨打(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a、哪个镜头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哪些动作词可以看出是一顿毒打?

b、此刻,你似乎能看见什么?似乎又能听见什么?再来读一读?

c、面对老板的凶狠残,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指名读学生评价分组读小结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师:因为常常遭这样的毒打,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除了挨打,还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屏幕出示)

(2)挨饿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a、读到“稀粥”这个词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而旁边的老板呢?

b、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凡卡一天吃的东西还没有我们一顿吃的多。所以,他感叹道:吃的呢?简直没有。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赛读男女生读)

c、这样怎么活得下去啊!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受冻(屏幕出示)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a、什么数道?在你的想象中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凛冽的寒冬里,大家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而凡卡仍然在睡?

b、可怜的凡卡哪能好好休息啊!难受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

c、从哪个词你能猜想凡卡在过道里也不能自由入睡?(别想、只好)难怪凡卡要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孤(屏幕出示)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就连穷人也欺侮弱小的凡卡,从中可以看出凡卡是多么的孤啊!

3、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深刻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孤的凡卡不仅挨打挨饿,还要挨冻!他唯有向他远在乡下的爷爷诉说。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再一起来感受凡卡如此非人的生活。注意听清楚老师的提示,然后大家齐读相应的句子。(屏幕出示)

(1)夜,如此的凄凉,凡卡浑身的伤口仍隐隐作痛,他强忍泪水向爷爷诉说着这些伤口的来由:

(2)夜,如此的孤寂,伤口再痛,伙计们也不会来安慰他,因为:

(3)夜,如此的冷清,凡卡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有气无力地诉说:

(4)夜,如此的静谧,凡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疲惫地写道:

(5)夜深了,心凉了,凡卡向爷爷呼喊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说,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什么情景?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三、拓展想象,指导说话。

(屏幕出示):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片段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我教学的这个片段主要是抓住课文重点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来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信的内容,并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从中找到凡卡写信的主要目的和原因。接着,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让学生采取自读探究、抓住重点词语领悟、朗读体会的方式学习第八自然段,从挨打、挨饿、受欺负和睡不好觉四个方面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然后,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可能看到凡卡哪些悲惨的生活情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9、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凡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提醒部分要十分注意的读音

别墅(shù)邮差(chāi)窜(cuān)过 似(shì)的 逮(dǎi)住 挨(ái)打 摩(ā)平

3、快速浏览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想想它们都是凡卡信里的内容吗?

(不是,有的是凡卡的回忆,有的是作者的叙述,有的是凡卡信的内容)

4、再读课文,分别找出哪些是作者的叙述,哪些是凡卡信的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并做上标记。

三、认识作者,自学生字

教师介绍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

10、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师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词语解释。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深化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展开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

(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思考: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时,冻了的山林怎么样?爷爷和凡卡冷得怎么样?要砍圣诞树时爷爷怎么样?被砍的树什么样?砍树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爷爷说了些什么?……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砍圣诞树实际上是一种挨冷受冻的苦活,可是为什么凡卡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和痛苦。)

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作业。

11、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凡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提醒部分要十分注意的读音

别墅(shù)邮差(chāi)窜(cuān)过 似(shì)的 逮(dǎi)住 挨(ái)打 摩(ā)平

3、快速浏览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想想它们都是凡卡信里的内容吗?

(不是,有的是凡卡的回忆,有的是作者的叙述,有的是凡卡信的内容)

4、再读课文,分别找出哪些是作者的叙述,哪些是凡卡信的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并做上标记。

三、认识作者,自学生字

教师介绍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

12、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谁来说说凡卡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

(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2、“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啊?哪个自然段集中写出了他“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

二、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屏幕出示)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好,开始读(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挨打(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a、哪个镜头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哪些动作词可以看出是一顿毒打?

b、此刻,你似乎能看见什么?似乎又能听见什么?再来读一读?

c、面对老板的凶狠残,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指名读学生评价分组读小结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师:因为常常遭这样的毒打,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除了挨打,还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屏幕出示)

(2)挨饿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a、读到“稀粥”这个词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而旁边的老板呢?

b、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凡卡一天吃的东西还没有我们一顿吃的多。所以,他感叹道:吃的呢?简直没有。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赛读男女生读)

c、这样怎么活得下去啊!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受冻(屏幕出示)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a、什么数道?在你的想象中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凛冽的寒冬里,大家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而凡卡仍然在睡?

b、可怜的凡卡哪能好好休息啊!难受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

c、从哪个词你能猜想凡卡在过道里也不能自由入睡?(别想、只好)难怪凡卡要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孤(屏幕出示)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就连穷人也欺侮弱小的凡卡,从中可以看出凡卡是多么的孤啊!

3、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深刻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孤的凡卡不仅挨打挨饿,还要挨冻!他唯有向他远在乡下的爷爷诉说。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再一起来感受凡卡如此非人的生活。注意听清楚老师的提示,然后大家齐读相应的句子。(屏幕出示)

(1)夜,如此的凄凉,凡卡浑身的伤口仍隐隐作痛,他强忍泪水向爷爷诉说着这些伤口的来由:

(2)夜,如此的孤寂,伤口再痛,伙计们也不会来安慰他,因为:

(3)夜,如此的冷清,凡卡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有气无力地诉说:

(4)夜,如此的静谧,凡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疲惫地写道:

(5)夜深了,心凉了,凡卡向爷爷呼喊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说,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什么情景?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三、拓展想象,指导说话。

(屏幕出示):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片段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我教学的这个片段主要是抓住课文重点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来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信的内容,并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从中找到凡卡写信的主要目的和原因。接着,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让学生采取自读探究、抓住重点词语领悟、朗读体会的方式学习第八自然段,从挨打、挨饿、受欺负和睡不好觉四个方面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然后,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可能看到凡卡哪些悲惨的生活情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3、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难点

体会插叙部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习凡卡写信和写信后的内容,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听听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什幺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

①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出示幻灯片(凡卡跪在地上写信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想起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来乡下生活怎么样?(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幺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结果深化主题

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

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幺?

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五)启发想象渗透教育

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

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幺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懂得了什幺?(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14、小学语文《凡卡》教案设计

《凡卡》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适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

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

悲惨 痛苦

15、小学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师思考: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七、课外建议:

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请爸爸妈妈帮忙继续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交流。

16、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计划学时为两课时。

本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先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然后,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是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积

⑵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过程与方法:

⑴借助多媒体课件,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原则,采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方法体会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伙伴帮助及教师的个别指导下,会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的学习者为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和简单的写作手法,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具有立的朗读能力,对阅读等语文活动很感兴趣。

3、学生开始学习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层次清晰,讲授时主要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策略,通过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教学目标。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教室

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处很著名的自然景观,你知道在哪里吗?(出示中国地图课件)广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风光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想”好!那就一起来欣赏桂林的自然风光吧!(出示课件)

2、刚才看了图片,谁来说一说桂林最美的是什么?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陈淼写的《桂林山水》,看他是怎样写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时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文后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读。

2、交流

随机板书:

甲天下

画中游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三)、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结

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导语:同学们,刚才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围绕山和水来写的。那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

a按要求自由读第2自然段。(要求:A说一说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B作者是怎样写出水的特点的?C找出体现漓江的水与众不同的句子。)

b汇报学习情况。

●说一说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相机板书:静清绿

●(出示小黑板)作者是怎样写出水的特点的?(让学生体会先用感叹句概括,再具体描述的表达方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感叹概括)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哪是一块翡翠。(具体描写)

(2)、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出示课件)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几个“啊”的读音。(真静啊(ā)!真清啊(ā)!真绿啊(yà)!)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4)、引导学生观察“漓江的……漓江的……漓江的……”这个句式的特点和认识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导分号的用法和书写。

(5)、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样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及赞美之情。”

(6)、分组读:一组读感叹句概括的,另一组读具体描述的。

(7)、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悟写法,感情朗读,想象仿写。

2、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结学法。

(2)、出示学习要求。

(3)、学生自学,教师个别指导。

3、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出示课件)我蜜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请看第4自然段是怎样写的。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的重点词、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为什么用“单引号”

(3)、再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四)、总结写法,感悟作者情感

1、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的感受相同吗?

(我们随同作者欣赏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我们就像是进入了画卷,进入了仙境。)

2、说说你对课题中“甲天下”的理解。

3、体会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美?(因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自由读课后“阅读材料”与课文比较,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六)、总结全文

17、小学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师思考: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七、课外建议:

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请爸爸妈妈帮忙继续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