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范文 > 正文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学设计

2023-07-01 02:37 来源:学河网 点击: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文内容分析:《画杨桃》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题材各异的课文。本课是一篇儿童故事,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同学们觉得好笑,而老师却注意观察,坐到我的位置上去审视杨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杨桃,杨桃确实会不一样。通过这件事情老师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

image.png

仅针对的是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本课共有18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把杨桃画成了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2至11自然段主要写看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老师和同学的不同做法。12至18自然段写老师先让几个同学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然后教育我们: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一是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对比。当看到我的画时,同学们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是换位观察,坐在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二是同学们前后态度的对比。学生们开始是哈哈大笑、嘻嘻地笑,当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文本的最后虽然没有写到学生的表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肯定不再有笑声,而是同学们的沉思。三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神情由严肃到和颜悦色,随着同学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但对问题进行判断时往往习惯从自我出发,就像课文中的同学一样,看到“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就会发笑。本课教学时,要像文中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画杨桃事件受到启发:从不同角度看杨桃,样子是不一样的;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同时,本课的人物对话比较多,学生之前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会借助标点、人物神态、动作等进行朗读。这篇课文的对话文字不长,但很多地方省略了说话人和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要想读好对话的语气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好对话的语气。

教学目标:1.认识“靠、而”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0个词,能积累“靠、视、抢、悦”拓展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走入人物内心。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惊喜地)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这是什么?(杨桃)

2.教师高举杨桃让学生观察,然后请他们说说对杨桃的了解。

(1)颜色:成熟的杨桃黄中带绿。

(2)形状:一般有5条棱。(教师补充:所以杨桃又叫“五敛子”)

(3)味道:像是葡萄、芒果和柠檬的集合体。

(4)产地:产于热带亚热带杨桃树上,所以叫杨桃,又叫洋桃,表示是进口的洋水果。

3.过渡:围绕杨桃,还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呢,故事发生在一节普普通通的图画课上,故事的主人公就和你们差不多大,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独立读。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60页,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想想:课文围绕杨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得好夸夸他,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集体认读。

(1)检查朗读。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真好!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

(2)相机正音。出示字卡指名认读,提示注意平翘舌音:审 视 肃。

4.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第一类:联系生活识字

生字“班 页”,出示班级指示牌和书中页码进行识记。

第二类:借助偏旁识字

生字“悦 诲 晌 座”,“悦”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诲”的言字旁表示说话,教导之意。“晌”可联系词语“半晌”引导学生明白“晌”和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用比较法认识“座”:“坐”是动作,“座”的广字旁像房子,表示人在房子里有座位。巩固练习“填出正确的汉字”: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

第三类:语境识字

(1)读好文中词语。

图画 老师 讲桌 哈哈大笑 五角星 然后

神情 喜悦 角度 抢先 靠近 注视 嘻笑

(2)画横线的字你还会组别的词语吗?

在学生自主组词的基础上,读记课后第3题提供的词语,进行积累。

(3)根据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倒不如 倒下(四声:表示上下颠倒,方向相反或意思转折;三声:表示立着的东西横躺下来)

4.游戏巩固:摘杨桃。(课件出现一棵杨桃树,树上长着很多杨桃,杨桃上有生字,谁读对了,就可以摘下杨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但是老师和我们的做法不一样。)

四、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我”画杨桃的过程

1.指名一个同学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把写“我”看到杨桃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1)交流杨桃样子的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抓住“根本不像……而像……”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咦,怎么和我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我该怎么画呢?是按照平时看到的?还是……)

(3)读出“我”当时奇怪、犹豫的心情。

2.“我”又是怎样画的?(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引导学生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在这里的意思,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3.齐读第1自然段,抓关键语句“根本不像”“觉得画得很准确”读出“我”的情感变化。

五、抓住关键笔画,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课、摆、哈、抢、嘻;上下结构的字:交;独体字:页;半包围结构的字:座;全包围结构的字:图。

2.本节课书写左右结构的5个字。看比例: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

看关键笔画:

(1)“课”右边果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木”,“木”字的撇要穿插到言字旁的下面。

(2)“哈 嘻”的口字旁在左上格,给右边的笔画避让位置,“哈”右边的“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嘻”右边有一笔长“横”也要注意穿插。

(3)“摆 抢”提手旁的“横”和“提”很短,起到避让作用,便于“摆”右边的“横”和“抢”右边的“撇”穿插进来。

3.教师范写“摆”,学生书空。

4.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5.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积累语言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齐读课题。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倒不如(多音字) 严肃(平舌音) 教诲(注意声调)

半晌(日字旁说明和时间有关,读shǎng)

2.读一读,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干干净净 结结实实 ……)

二、学习2至11自然段,体会老师和同学们做法的不同

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自由读2至11自然段。读后同位交流,然后集体讨论。

(一)交流2至5自然段

1.学生的做法是什么?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问:从问号读出了什么?(杨桃不是这样的,这里是反问句,指导学生读好反问、指责的语气,声音稍大)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问:从感叹号读出了什么?(觉得我的“画”很好笑,指导读出嘲笑的语气,语调稍高)

(3)全班把2至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出了什么?(同学们认为“我”画错了,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嘲笑)(4)带着理解,学生练习朗读,同座配合读,读好这两个句子的语气。

2.老师的做法是什么?用波浪线勾画相关句子。

(1)交流勾画的句子,读一读。(第5自然段: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

(2)说说老师的做法,重点理解“审视”: “视”是一般的看吗?抓关键字“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审视”的意思是对照“我”的画和讲桌上的杨桃认真仔细比较着看)

3.想一想,老师和同学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学生没有弄清楚事实就随意嘲笑,而老师是什么都没有说,坐在“我”的位置上去看画,审视杨桃。)

(二)交流6至11自然段

1.导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开始和同学们对话。看6至11自然段,先自己练读,再同位合作读。

2.指名读对话中学生的三次回答。( “不像!”“像五角星!”“好——笑!” )你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读出了什么?

(1)都有感叹号。(2)他们非常肯定我把杨桃画错了。

3.指导朗读。这三个带感叹号的句子,前面两次回答读出果断的语气,后面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气延长,学生故意拖长语音起哄。

4.指名读对话中老师的三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它像什么?”“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从老师的问话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重点读第10自然段,体会第三问: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1)前两问看不出老师的态度,第三问 “严肃”看出老师的神情发生了变化。(2) “半晌”才说的第三问,说明老师在想什么。(3)老师在想什么呢?此处可以不急着回答,到后面再了解。

5.学生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好对话的语气。

三、学习12至18自然段,了解老师的做法和说的话

(一)学习12至16自然段

1.读文:课文中的学生并没有明白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发生变化,老师接下来又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找相关句子读。

2.比较:刚才这三个同学的说话好像很熟悉但是又有些不同,请看课件。对比读,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1)老师和同学们两次对话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2)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刚才肯定,现在结结巴巴;刚才认为“我”画错了,现在发现“我”画得是对的,心里难为情。(3)提示学生思考文本中没有写到的内容:前面对话时发出嘻嘻的笑声,后面还会有学生发出笑声吗?

3.体验:请三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去体验,然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杨桃,把一端给全班看,进一步体验原来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是不一样。

4.思考:(1)为什么学生态度前后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这几个学生经历了坐在“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再来评价“我”的画,进行了换位思考)。(2)回扣前面的疑问“半晌”“严肃”,体会老师这样做的用意?(引导学生站在我的角度看杨桃,学会换位思考)

5.再读:师生角色体验读对话,要求读出结结巴巴、难为情的语气,语调稍低与之前说话的语气不同。

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读得很好,看来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同学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刚才我们读的都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文中画杨桃的我呢?他在这件事情上有收获吗?

1.出示句子:“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体会 “教诲”的意思?(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2.老师的教诲是什么?出示老师的话。

(1)读一读。

(2)说说你的理解。(老师的话包含两层意思:从不同角度看杨桃,结果会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3.指导朗读。

(1)通过扩词的方法理解“和颜悦色”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是和气,“悦”是喜悦,“和颜悦色”指态度和气高兴。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老师的耐心,读出他为学生认识的转变而感到欣慰、高兴的语气。

4.启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还有更多的收获呢!联系第1自然段想。

(1)当时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样实事求是去做事是正确的。

(2)当已有的经验或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实际不一致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去面对。

(3)文本补白。这篇课文的作者叫岑桑,在老师的影响下,他最后成长为一个作家,曾经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80年代在他出版的《岑桑作品选》后记中曾经这样写道:“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小时候父亲和老师对我的教诲。”

四、总结全文,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谈看法

(1)画杨桃的故事学完了,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谈谈简单看法。

学生角度:从不同角度看杨桃,结果会不一样;当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一致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老师角度:这是个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我”的角度:当已有的经验或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实际不一致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去面对。

(2)我们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于“画杨桃”这样的事,和大家交流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图、交、页、座,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1)“图”是全包围,书写要领: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合适,先里头,后封口。

(2) “交”上下结构, 上部稍小,下部撇、捺要舒展。

(3)“页”是独体字。起笔横写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间。第二笔撇的长短、角度要适当。最后一笔是点。

(4)“座”是半包围结构。

2.重点指导。教师示范“座”:广字旁的撇写得舒展,藏住里面的“坐”;“坐”字上面两个“人”的捺笔都变成了点,最后写“土”,注意最后一笔横写得长一点,这样半藏半露才好看。

3.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4.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