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范文 > 正文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6-22 05:27 来源:学河网 点击: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1、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并发展数感。

image.png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小数》整体感受课及尝试研究课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知识的首次课,因此安排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创设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认识小数。

2、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

3、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4、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讲小数的故事: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

小数点十分活泼可爱,成天的跑来跳去,并且时不时地还闯下祸来。这不!今天又偷偷的跑出去玩了,他漫步在数学大街上,十分无聊。对了!他想:我不如去小音乐剧院听歌吧!但音乐剧院里的门票需要不少钱呢,小数点犯难了,因为他并没带多少钱,他十分懊恼,突然,他发现0也来了。而0也没带够钱,正站在门前叹气。这时3也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剧院前,他同样也面临没钱的烦恼。怎么办,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对策,突然小数点灵机一动,大喊一声:“有了!”他让3站在前边,自己在中间,0跟在后边,形成了3.0,而他们把所有的钱掏出来买了一张票。他们三个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剧院门口。检票员“x”大声地说:“请出示一下门票!”小数点递上了一张票,“x”纠正说:“对不起,请出示三张票。”小数点连忙分辩道:“根据小数的性质,一个数加上小数点后,后面就可以有无数个0,所以,我们是一个数,只需要付一张票!”“x”号哑口无言,只好放他们进去了。

怎么样啊,小数点够聪明吧!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剧院里享受优美的音乐呢!哈哈!

【设计意

图】:激发学生认识小数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研究

尝试研究一(课前)

1.说出上面各种物品的价钱。

2.元”为单位的商品的价格中的小圆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右边的第一位、第二位各表示什么?

7、25

尝试研究二(课前)

1、我们以前学过的12、35、15等数字属于整数,商品标签中的表示物品价钱的数,如:7.25元、8.80元、11.30元等都叫做。我会自己写出一个小数:(),我会试着读一读它。

2、小数和整数有什么不同?

3、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部分。

尝试研究三(课上)

1、试着读出下面的小数

0.63.09

我是这样读小数的:

先读()部分,再读(),最后读()部分。

我们在读小数时应注意:

2、试着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八三点二零四点五九

我是这样写小数的:

先写()部分,再写(),最后写()部分。

我们在写小数时应注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引向深入,总结概括。

尝试研究一、二:教师点拨:什么叫小数。

尝试研究二:讨论:怎样读写小数?读写小数应注意哪些问题?

3、互相纠错。

同桌或者同组内的同学检查一下,尝试小研究中的题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授化于心。

五、挑战自我。

51页练一练1、2、3题

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连线并试读,然后进行交流,重点关注0.55元、3.60元和2.05元分别是怎样判断的。

第2题:先让学生立完成,再交流。

第3题:立完成后交流怎样想的、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六、梳理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是怎样学到新知识的?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拓展延伸。

试着读出超市海报上商品的价格,选择其中一种商品,在身边的超市对其价格进行调查并比较,哪个更便宜些。

2、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小数的含义。

2.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1/10米之间的关系。

3.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环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1/10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帖0.1元 铅笔 0.45元

书包 21.5元 火腿肠 10.08元

饼干68.90元 娃娃 88.88元

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我们学过的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的家就安在整数的右下角。(板书小数.小数点)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表示帖价格和铅笔价格的这两个小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0.1小数部分有一位数,0.45小数部分有两位数。

师:同学蜜察的真仔细,我们把0.1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位数字的数叫做一位小数,0.45这样的小数部分有两位数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同学们明白了吗?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读写小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是小数。老师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试读第一个小数。

生:指生读刚才的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小数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生总结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按照我们学过的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的依次读出。就像我们读电话号码一样。

师: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我说你写”的小游戏,准备好了吗?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师:5.3 2.60 0.07

师:他们写的小数对吗?小数点的位置准确吗?它们是几位小数呢?怎么读呢?

生:5.3是一位小数,读作五点三 。2.60是两位小数,读作二点六零。 0.07是两位小数,读作零点零七。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会读小数,也会写小数了,看到这些价格你们知道怎么用元、角、分来表示吗?

生:指生报价格。

师:小数点左边的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

生作答,教师相机板书:元角分。

师:再次巩固小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2.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适时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用小数可以表示价格。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呢?

生:生1生2生3···(生想用小数来表述什么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回应)

师:同学们,它虽然叫小数,可是它的功能可一点也不小啊!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吧。

师: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分米米···

师: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出示课件1米)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你总结的真准确。也就是说1/10=0.1。

师:根据上面的规律,你能把相应的小数填在括号里吗?

师: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1厘米=1/100米=0.01米。

3厘米=3/100米=0.03米。

18厘米=18/100米=0.18米

师:同学们,参照1分米=1/10米=0.1米,我们知道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那么分母是100的我们可以写成几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

师:1/100=0.01

(3)表示长度的时候,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的是?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第二位表示的是?

(4)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小数可以表示长度,那么我们怎样用小数来表示我们的身高呢?

师:1米30厘米超过一米不足两米,整数部分是一,30厘米等于0.30米,所以1米30厘米等于1.30米。

(三)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是否会熟练使用小数。

(1)完成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汇报集体订正)

(3)把日记里的数改写成小数。

三、拓展练习,我创意我做主。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3、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蜜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4、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习本小节后,对后面学习较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推导能力有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能够背诵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掌握“读作”“写作”的不同要求并能够理解每个乘式的含义。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而在此后,又要学习更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所以这节既有承前的作用,又有了启后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 五五() 四五( ) 三三( )

二二( ) 三四() 三五( )二五() 四四( )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

×5=10

×5=25

×2=10

4×=20

1×5=

×5=15

×5=20

×=25

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5、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目标导学

1. 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师:(出示三小校门照片—主题图)走进我们整洁美丽的校园,隐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的小旗子、长方形的匾额……这么多的图形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角(板书),你能找到角吗?

生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二、合作探究 互动雅学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 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立思考、同桌互查、全班汇报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4.折角(出示学习指南卡)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折的角?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2组上台汇报,展示一组奇形角)是角吗?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三、点拨指导 提升领悟

反思小结:到这里,我们和小精灵的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和角有关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四、检测反馈 博学拓展【出示分层实践卡】

6、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 边

顶点

( 尖尖的) 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 ),再画( )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 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 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欣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7、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8、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烬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师:同学蜜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蜜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6、比较角的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9、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活动角、三角板等。

学具:制活动角的学具、三角板等。

 设计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贯穿始终的问题情景,运用设疑、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师:这节课,老师从图形王国带来了4个图形朋友,瞧,他们是谁?(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师:三角形有三条边,如果把三角形的一条边擦掉,,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指名学生回答)

3、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小朋友们预习的真仔细,这节课就让我貌同走进图形王国,认识新朋友——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三角形去掉一条边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达到了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 引导探究

1、初步感知角。

(1) 师:这些角可喜欢玩捉迷藏了,它们到底躲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比比看谁找得多?

(2)师生群动,找寻教室里的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我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角?

(4)师:其实,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快来看 (课件出示),找一找剪刀、可乐瓶、水管上哪儿有角?

(5)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表面上的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长什么样?(学生互相交流,选派组长汇报。)

生:角都是尖尖的,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小结:这个尖尖的地方数学里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6) 摸一摸

师:拿出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用自己小手摸一摸,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1)学生摸角

(2)汇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把学生对角的认识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蚀源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判断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点,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是不是能用刚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要求学生判断所出示的图形是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及时巩固练习辨别角,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3、画角

(1)学生自由画角,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生汇报画角的方法。(方法一、先画边,再画顶点。方法二、先画顶点,再画边。方法三、先画一条边,接着画顶点,最后画另一条边。)

(3)(课件演示画角方法)

师:老师请了电脑博士教大家画角,仔细看看吧。注意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

(4)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画角。

(5)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6)课件展示《画角儿歌》,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眼看、手动、心记、脑思、口说去感知角,并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角的几何形体,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游戏。

(一)数角。

(课件展示数角练习)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还会画了角,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玩数角游戏。看谁眼力好。

(二)做角游戏,讨论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学生拿出做活动角的学具,做一个活动角。

2、把角的两条边拉一拉,合一合,在玩的过程中,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3、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对角大小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眼、脑、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玩,逐渐领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比一比哪个角大?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角。

设计意图:

(练习由浅到深逐层深入,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五、拓展练习。

沿着一条直线划去长方形的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10、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和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 图形中辨认出角。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尽最大努力体现到因材施教及坡度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深化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意图。

 学情分析

1、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二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画角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或者长方形等,误将这些演示的图形当作了角。

5、通过作业批改情况来看,有些同学在画角的时候没有用直尺,使角的两边不是直线,还有的同学把角的两边没有与角的顶点连接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做活动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直接导入

在黑板上画好学生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黑板上有一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学习过的,老师现在想考考同学们,看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点名叫同学回答)

师:没错,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角

(1)师出示剪刀、吸管,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直观建立角的初步概念。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

生:剪刀

师:剪刀这个位置形成的图形就是角。现在老师把剪刀形成的角画出来。接着看,老师手里还拿了什么?(吸管)

师:同学们,你在这根吸管中看到了角吗?(看到)

师指名回答,让学生用手具体指出来角的形状,也在黑板上画出吸管形成的角。

师:像这些形状的图形都是角,角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

(2)师通过开展猜角游戏,总结角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向同学们提一个要求:待会游戏开始之后,请每一个同学都保持安静,闭上你的小嘴巴。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闭上眼睛摸出有角的物体。讲台上有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生:举出三角形,长方形

师:你是凭什么感觉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刺手,尖尖的点;直直的边。

师:谁想上来再摸一摸?(摸不出来,拿出来看看)

生:半圆形有一边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圆滑的。

师:那你们觉得符合什么条件的图形是角?/角有什么特点?(尖尖的点;直直

师:看来有角的地方总是有尖尖的点,直直的边。我们把尖尖的点叫顶点,直直的线叫边。

在黑板上角的相应位置板书:顶点、边

师:所以角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通过让学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构成。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吗?(想)老师为每一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好了吗?行动吧!

等学生做好角以后,指名叫学生上台说出角的组成部分。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生讲完后,师:下面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相互讲讲你做的角,并且用手指比画出角的形状。

(4)师通过出示活动角,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

师:刚刚同学们自己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手里也有一个角,它很特别,叫活动角,它能变魔术,它能变成你们手中的任何一个角。你们相信吗?不信的话,我请一个同学拿出他的角,我来变变看。

师运用活动角,变成生手中角的大小。

师:刚刚看了老师变的魔术,你们知道其中的秘诀了吗?

生回答。

师:如果我想把角变大,我就把角的两边张开,如果我想把角变小呢,我就把角的两边合拢。所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画角

师边说边演示:前面我们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因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所以在画的时候,先画顶点,然后再用三角板或者尺子从顶点出发,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完后,再又从顶点出发,换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下面,请同学自己动手画一画角。(画得快的学生,可让其写出顶点和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知道了角由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3)学会了画角。

11、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或关键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根据咱蜜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a)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

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 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人)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c) 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一样。)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师:数一数,这是几个几相加?(5个3相加,4个6相加,7个2相加。)

(3)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里面有几个2,

(4)每人几只眼睛?20人呢?怎样列式?学生说老师写?看到老师写你们有什么感受?科学家也觉得太麻烦,

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人们就用乘法来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

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个2相加,和是14。)

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

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

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

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6×4=24,4×6=24,指名读算式。

二、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观察,你还能找出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的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算式的。

2、课件出示例2气球图。

(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5个)有几组(3个)你能连起来说成一句话吗?(每组有5个气球,一共有3组)让学生多说几遍。

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示计算?

你能列加法算式吗?5+5+5=15

相同的加数是几?(5)有几个(3)(3个5)

列出乘法算式3×5=15或5×3=15

(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请你猜一猜“×”前后的两个数,分别叫什么?(学生试说)

教师揭示:5和3在乘法算式3×5=15或5×3=15中叫乘数,15是这两个乘数的得数,叫“积”。(板书)

三、积累应用

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小结:求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今天我们游玩了游乐园,你们开心吗?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12、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P47-48

备课时间

10.11

授课时间

10.12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

符号意识 模型思想

数学思想

符号化思想 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游乐场。小火车、小飞机等)

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1.玩小飞机的有多少人?

2.做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板书计算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师:那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法

创设情景,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游乐设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几个几相加”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乘法做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师:大家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连加?

(这几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绍: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做乘号,乘号的写法是“×”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5+5+5=15

5×3=15

3×5=15

乘数乘数积

师: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们以

3+3+3+3+3=15为例

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

相同加数是3,就写在乘号的前面。

再数一数,是几个3连加?

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

3×5表示5个3连加,5个3得15,因此算式是3×5=15,读作3乘5等于15。或者也可以写成5×3=15,读作5乘3等于15。你们能把另外两个加法写成乘法算式吗?谁可以读一读?

生:6×4=24 4×6=24

2×7=14 7×2=14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几,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订正。

2.判断对错,错的更正,为什么?

4+4+4=4×3()

2+2+2+2+2=2×5()

7+7+4=7×3()

6+6+6+6=6×4()

(相同加数,乘法计算)

第一题,让学生在习题中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由几个几,引出加法,再变为乘法。

第二题,强调只有相同加数,才可以用乘法计算。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教学反思

13、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习本小节后,对后面学习较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推导能力有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能够背诵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掌握“读作”“写作”的不同要求并能够理解每个乘式的含义。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而在此后,又要学习更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所以这节既有承前的作用,又有了启后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 五五() 四五( ) 三三( )

二二( ) 三四() 三五( )二五() 四四( )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

×5=10

×5=25

×2=10

4×=20

1×5=

×5=15

×5=20

×=25

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14、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新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稻香小镇——望亭,鱼米之乡美景尽收眼底。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问:看,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经学过的图形?

师:小明同学也有发现,听,他发现了什么?

问:你们发现角了吗?角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角、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课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视频《稻香小镇——望亭》动感的画面,震撼的音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冲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并再现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画面中藏着要认识的新的图形——角,如此忆“形”引“角”,顺其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二、探索悟新

(一)认识角

1.指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问:这是角吗?

师: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指角呢?(边示范边讲解)先指这里的一个点,再沿着两条边指,最后像这样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这就是角。

生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课件中物体上的角。

师:这些物体上有很多的角。为了把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物体上的一些角移下来(课件演示角下移过程)标上角的标记,它们就成了数学上的角。

(设计意图:多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不准确的指角方法进行纠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向“数学化”的过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指角活动,不断强化对角的形状的感知,为之后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角的顶点和边。

师: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征,使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巩固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辨析,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太湖风景区,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看美丽的油菜花海吗?那必须通过稻草人的考验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稻草人1: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油菜花海,请跟我来吧!

稻草人2:小朋友们,我要先考考你们的判断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师:是角的,我们用这个手势表示(√),不是的用这个手势(×)。

学生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稻草人3:你们的判断力真强,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跟我来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们,角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到身边物体上的角吗?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数一数图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题)

稻草人5:小朋友们,想进入油菜花海大门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是由每幅图角的个数组成的数,看你们是否能顺利找到密码,进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你们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开门大吉”,好吗?

课件出示油菜花海视频,视频最后有绿化带工人在修剪树枝。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富有层次。通过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图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角的认识,明晰角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作为图形中的一部分,是隐含在很多图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师:为了使景区更美,油菜花海路边的绿化带里,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树枝。(课件出示绿化带工人修剪树枝的两张图片,一把剪刀张开得大,一把剪刀张开得小。)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角了吗?仔细观察剪刀上的角,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也就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

问: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饯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学生活动。

启发:我们做出的角称为活动角。现在我们就好好地来利用这个活动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请听要求——

师:这是老师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举给大家看一看。

问:你是怎么做的?

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还小很多的角。做好的举起来。

问: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做角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把角变大,再大一点,变小,再变小一点。

问: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一些,谁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变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师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情况,教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举起角。

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意见不一。

师: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指名学生上台来演示比较的过程,发现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把顶点对齐,再把一条边对齐。

课件出示边长不一样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呢?哪个大,哪个小?怎么比?

师: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课件演示重合。

课件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慢慢拉长,问: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会变大吗?

课件演示把角的边慢慢缩短,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问:所以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

生: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剪刀张开的大小初步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活动角,并用活动角分别做出比老师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通过同桌做角、比角,结合课件比较了边长一样、边长不一样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对角的大小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最近油菜花海管理人员想在长方形油菜花地地里建一个儿童游乐场,如果割掉一个角把剩下的地用来建造游乐场,猜一猜,这块地还有几个角?

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同步演示。

问:你们还能想到不一样的剪法吗?可不可以拐着弯剪?

师:看,这样拐着弯剪,就会剩下6个角。如果这里拐的弯越来越多,剩下的角就会越来越多。你看我们数学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又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习,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交流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的猜想,愉悦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用一个手势来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悦。你看到角了吗?

师:因为有了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究角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成功的喜悦,有人用V字,有人画√,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数学的眼光。)

15、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16、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册第38--39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彩纸、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乐学善启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这不,它们正在玩“猜图形”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猜完取出这个圆形)接着再依次出示一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一个正方形、三角形,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测。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把它猜成圆形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 “角娃娃”交个朋友,认识角这个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乐学善思,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师:在图形娃娃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在大家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校园去找找,看看角都躲在哪? (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角,教师总结。

老师这儿也有几种物体,你们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 (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学生上前指出哪些部位藏着角。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剪刀、吸管、水管里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课件演示)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那么在数学中我们学习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套,看看变成这什么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师: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大家看看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

①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做:用角的顶端轻轻扎扎我们的手心,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然后再摸一摸角的这边和这边,是怎样的呀。(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②师: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围成一个角,这两条边所夹的这个部分就是角,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表示。

③请同学们说出屏幕上三个角各部分的名称(点击课件)。观察一下,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3、乐学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问:大家看,这张纸上有角吗?(没有)你能用你会变魔术的小手将手中的纸做一个角吗?(小组比赛)

? (学生小组活学生"折角"活动)。

师:老师看到各组同学折出了各种各样的角,有这样的吗? (教师一手持折出的黄色"直角")

举起来让同学看看。

②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顶点不变。试试看!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让学生比较大小。

③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也是顶点不变。试试看!

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师:可见角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它还有更有趣的特点呢!

(2)认识角的大小

①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这个角的边是可以动的,我们就叫它活动角。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吗,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吗?试试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超级变变变”。 好,听老师的口令,举起你们的小手,先摆一个角。跟着老师说:变大,变大,再变大。问:“这个角是怎么变大的?” 师:现在把它变小,变小,再变小。怎么会变小了呢?

想一想,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板书: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③比大小:

师:(出示师摆的角),谁敢跟老师的角比大小?(请一名学生上来)你们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跟学生的角重合)

? 师: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角的两边刚好跟这个角的两边怎么样?(紧靠)为什么老师的边这么长,跟她的角却一样大呢?

(学生的角张开一些后,问:现在谁的角大?为什么你们的边这么短,却比林老师的角大呢?

??师:那说明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板书: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乐学善画。

(1)观察画角

师:请看黑板,我们先来学习怎样画角。( 教师示范)

师:谁能说一说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动手画角

师:你觉得画角时要注意什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画的时候要把尺子按紧,否则线画歪了,就不是一个角的图形了。)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智力闯关)

(1)辨一辩

(2)排一排

(3)数一数

(4)摆一摆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娃娃,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儿歌出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五、作业:

1、画一个角,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欣赏生活中的角。

17、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新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稻香小镇——望亭,鱼米之乡美景尽收眼底。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问:看,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经学过的图形?

师:小明同学也有发现,听,他发现了什么?

问:你们发现角了吗?角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角、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课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视频《稻香小镇——望亭》动感的画面,震撼的音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冲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并再现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画面中藏着要认识的新的图形——角,如此忆“形”引“角”,顺其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二、探索悟新

(一)认识角

1.指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问:这是角吗?

师: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指角呢?(边示范边讲解)先指这里的一个点,再沿着两条边指,最后像这样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这就是角。

生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课件中物体上的角。

师:这些物体上有很多的角。为了把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物体上的一些角移下来(课件演示角下移过程)标上角的标记,它们就成了数学上的角。

(设计意图:多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不准确的指角方法进行纠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向“数学化”的过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指角活动,不断强化对角的形状的感知,为之后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角的顶点和边。

师: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征,使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巩固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辨析,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太湖风景区,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看美丽的油菜花海吗?那必须通过稻草人的考验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稻草人1: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油菜花海,请跟我来吧!

稻草人2:小朋友们,我要先考考你们的判断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师:是角的,我们用这个手势表示(√),不是的用这个手势(×)。

学生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稻草人3:你们的判断力真强,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跟我来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们,角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到身边物体上的角吗?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数一数图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题)

稻草人5:小朋友们,想进入油菜花海大门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是由每幅图角的个数组成的数,看你们是否能顺利找到密码,进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你们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开门大吉”,好吗?

课件出示油菜花海视频,视频最后有绿化带工人在修剪树枝。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富有层次。通过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图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角的认识,明晰角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作为图形中的一部分,是隐含在很多图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师:为了使景区更美,油菜花海路边的绿化带里,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树枝。(课件出示绿化带工人修剪树枝的两张图片,一把剪刀张开得大,一把剪刀张开得小。)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角了吗?仔细观察剪刀上的角,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也就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

问: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饯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学生活动。

启发:我们做出的角称为活动角。现在我们就好好地来利用这个活动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请听要求——

师:这是老师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举给大家看一看。

问:你是怎么做的?

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还小很多的角。做好的举起来。

问: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做角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把角变大,再大一点,变小,再变小一点。

问: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一些,谁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变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师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情况,教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举起角。

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意见不一。

师: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指名学生上台来演示比较的过程,发现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把顶点对齐,再把一条边对齐。

课件出示边长不一样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呢?哪个大,哪个小?怎么比?

师: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课件演示重合。

课件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慢慢拉长,问: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会变大吗?

课件演示把角的边慢慢缩短,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问:所以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

生: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剪刀张开的大小初步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活动角,并用活动角分别做出比老师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通过同桌做角、比角,结合课件比较了边长一样、边长不一样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对角的大小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最近油菜花海管理人员想在长方形油菜花地地里建一个儿童游乐场,如果割掉一个角把剩下的地用来建造游乐场,猜一猜,这块地还有几个角?

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同步演示。

问:你们还能想到不一样的剪法吗?可不可以拐着弯剪?

师:看,这样拐着弯剪,就会剩下6个角。如果这里拐的弯越来越多,剩下的角就会越来越多。你看我们数学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又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习,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交流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的猜想,愉悦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用一个手势来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悦。你看到角了吗?

师:因为有了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究角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成功的喜悦,有人用V字,有人画√,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数学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