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1、《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教材,理清文章的脉络。
3.朗读教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孩子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课前准备:
1.让孩子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初读教材。
2.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教材《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教材,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设计意图:导入教材比较精当简练,在孩子交流资料中,既帮助孩子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教材,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教材,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教材读通顺。
2.默读教材:(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孩子从整体入手,自孩子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材,思考: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教材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孩子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孩子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孩子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
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孩子在学文的基础上,从教材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教材,背诵第一自然段。
2、《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士标:
⑴ 学会本课7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演奏、赞歌、光彩夺目”等词语。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⑵ 训练学生朗读、背诵文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⑴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待演奏的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写出一支春天的赞歌。”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读中体味。
【教学准备】
vcd盘:《小燕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整体感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小燕子》。(打开vcd,播放歌曲)
大家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观察图画、明确重点
春天就像童话一样: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如诗如画。小燕子就好比童话中的小精灵,让人喜爱无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春光美景图,请同学们看着图、有顺序地把这副画面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描述图意,弄明白画面主体是燕子。)
三、品味语言、景中学文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这副春景,尤其是那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现在,让我们一道来看课文《燕子》。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相信,只要大家用心去读,一定能读懂课文,看到那机灵的小燕子在春风里翩翩起舞的情景。读懂了、看到了,请停下来。
(学生自由读文)
1、你从语言文字中看到那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把看到的燕子画出来。
(课件画燕子外形图)
2、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春燕呢喃着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请同学蜜察下面两段话,那段表达效果更好?好在哪?
(课件出示)
“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3、同桌讨论交流,汇报意见。
4、让我们也加入这春天的盛会,用声音去歌颂它吧。师领读、生自由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我想,你们确实看到了那生机盎然的春天。那么,你们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在广阔的田野上、在清澈的湖面上、在黄绿的柳树间是怎样的飞翔吗?你有什么感受呢?谁读懂了,请站起来说一说。
6、停歇的燕子又让人感觉如何呢?请女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电杆……春天的赞歌。”
学生讨论“落、停”、“痕、根”用词的精妙之处。
(课件演示电线和五线谱之间的动画变化)
小结: 蓝天作衬,细线作谱,停着的燕子远远望去多么像黑色的音符,一个自然天成的巨大曲谱展现在我们面前,多么令人惊叹。让我们从朗读中体会一下这如歌似曲的美景。
(生朗读)
7、学生自由畅想一下“春天的赞歌”。
四、歌中升情、总结全文
是啊!它们要歌唱这充满生机的春天,歌唱这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歌唱这蓬勃向上的无穷力量。听,它们唱起来了。
(播放《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板书设计】
燕子:掠 落 沾
3、《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1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 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
(4)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
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1.燕子)
2.教师范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
读生字组词,注意读准字音。
三、初读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春天的特色?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
(这一段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
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燕子外形的美丽。)(板书: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
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应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同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段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小燕子?
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板书:凑成燕子)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主要词语画下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体会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这样一段话: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春天。请同学们将课文上写的和小黑板上的内容相比较,讨论哪句话写得更好。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两句话对比着朗读,促使学生自己分辨。教师也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上的雨、风、柳丝、草、叶、花等,提问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柔柳、什么样的花和草等。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写出这些景物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显得很干巴巴的。
雨前面加上细而且是蒙蒙细雨,这样就写出春雨的特点,比单纯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过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丽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课文中用一个什么比喻句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它们比作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这样写突出春天树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满生机。)(板书:赶集)
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小燕子也赶来,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生趣呢?
指导学生理解生趣一词,很有生气,很有情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很招人喜爱,现在小燕子又飞来,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说是增添生趣。(板书:生趣)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学们可以把这段话分成四个层次来背诵: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教师小结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为春光增添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什么样的生趣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认真看书上是怎样写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
(快、美)
课文中哪些词写出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找同学回答,教师抓住重点词板书。(板书:掠、叫、飞、横掠、沾)
五、学习第四段。
上一段描写燕子飞行的美,实际上燕子停歇时同样很美。请同学蜜察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个情景像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为什么说几对燕子飞倦,落在电线上。这个落字用停来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为落字把燕子从高处到低处,伶俐轻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
(板书:落)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描写成几痕细线像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书: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
齐读第四段,试着背诵。
六、总结全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从燕子飞行的美,动态美;写到燕子停歇的美,静态美。春天因为有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趣,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书:动态美静态美)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板书背诵课文。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感彩浓厚。教学时要不断地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
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1、燕子)
2、教师范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
读生字组词,注意读准字音。
三、初读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6、《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教材,理清文章的脉络。
3、朗读教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孩子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课前准备:
1、让孩子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初读教材。
2、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教材《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教材,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设计意图:导入教材比较精当简练,在孩子交流资料中,既帮助孩子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教材,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教材,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教材读通顺。
2、默读教材: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孩子从整体入手,自孩子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材,思考: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教材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孩子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孩子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孩子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孩子在学文的基础上,从教材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教材,背诵第一自然段。
7、《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并掌握“俊俏、掠、偶尔、唧、荡漾、光彩夺目、赞歌”等生字词;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二)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三、教学难点:切实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经常听到你们唱一首歌——《小燕子》。现在,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唱一下这首歌。(出示歌词)——《小燕子》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而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在此给学生设置疑问:春天最美丽在哪呢?大家心目中的小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燕子》。(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二)具体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内容,时间为3分钟。并提出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不懂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
2、由学生说出不懂的生字,详细学习。从拼音、笔画、结构、部首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分析。
jún qiào lüè ǒu ěr jī dàng yàng guāng cǎi duó mù zàn gē
俊 俏 掠 偶 尔 唧 荡 漾 光 彩 夺 目 赞 歌
3、 范读课文。这个步骤建立在学习完生字词之后,范读课文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生字词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了解。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作基本的必要的准备。
接着,采用分组朗读的方法,每组朗读一自然段,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这个步骤起到把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上的作用。
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以及对课文的理解。
4、指导看图。燕子在空中飞着,有时飞到树枝上,一会儿又飞到到电杆上,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
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翠绿的柳树,黑色的燕子,既能让学生认识燕子,又能唤起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这时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让学生口述。
5、讲读课文第一节。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指名朗读第一节。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读完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最后整理出以下内容:
全身的羽毛,翅膀,尾巴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同时,把生词的具体意思放在这个情景里分析,学生较容易理解。
俊俏——即“样子好看”。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几个词说明了什么?——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
再让我们来想一想,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在本节中起了概括的作用。
最后,总结——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现在我们再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感受小燕子的美和可爱
8、《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教学目标
1闭莆毡究10个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备形蜓嘧庸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课前准备
1庇owerpoint制成的有关燕子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生活习性介绍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一。
2庇uthorware制成的有关大海及表现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多媒体。课件二。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课件一。
评点课前休息时间内播放。课件一,让学生在轻松、随意的浏览过程中,捕捉有关燕子的背景知识,酝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做认识、态度、情感上的铺垫。
一、谈话揭题(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最难记住的一个词语在本子上写二遍。
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由出题者批改。
3。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评点有效的预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预习应具有开放性,学生预习时设计的字词练习,既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体现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
三、整体感知课文
听课文录音,交流:你觉得燕子过海____________。(辛苦、艰难)(板书)
四、学习第一、二段
(一)理解燕子过海的艰辛。
1毖嘧庸海为什么那样辛苦、艰难呢?读课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毖生自学,小组交流。
3毖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板块一:诵读“海有多大,天边水,水边天,望也望不到边。”
(1)体会并读出海的大。
(2)领悟通过对大海的描写,
反映燕子过海的艰辛。
板块二:诵读“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领悟并读出句中蕴涵着的燕子过海时气候之复杂、路程之遥远、时间之漫长的艰辛。
(2)借助个人经验及。课件二,想像燕子过海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带着想像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继续诵读句子。
评点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因此,这里安排了板块式而非线性教学,同时十分珍视学生的特感受,课文上有的,引导学生读深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课文上没有的,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经验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过海是那样辛苦、艰难”。
(二)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1一只坚强、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吗?
师: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勇敢地起飞了。(学生表演)(演示。课件二)2北硌葜校师生对话,老师追问燕子飞越海上时的感受,并及时鼓励。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请你们来告诉老师:海上没有休息的地方,你们害怕吗?”
3北硌莺螅交流体会:现在你们对小燕子除了喜爱,还多了些什么呢?
4比梦颐腔匙啪磁逯情,一起来读课文第一、二段。
评点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本环节通过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真实的表演,感人的音乐、画面等情境的创设,把课本上的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生命价值。
9、《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观看有关描写春天的文字和录像等。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文;之后,运用朗读加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朗读,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地读懂长句子。感受课文描述的美好画面。
教学媒体: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小燕子》的课件。可以让学生一起跟唱。
小同学们,春天到了,燕子又要从南方飞回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燕子》这一课,看看春天里的小燕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同桌互读,每人一段,让对方提醒字音。
三、播放《燕子》的课件。
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谈谈对小燕子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
1、提醒学生注意体会生字生词的含义。
2、充满感情地朗读,将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五、解决生字生词。
要注意生字和读音。
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读;fú;,不要错读成;fó;。
生字方面,你要注意以下的字:
燕;的上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
演;的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
漾;的下面是;永;,不要错写成;水;。
六、布置作业
1、默写生字。
2、熟读课文。
10、《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思考】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曾经用无数个句子想解读我们的语文,诠释我们的语文,但总不如一句话来得贴切,那就是:语文胜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曾扎扎实实地训练,我们正如火如荼地感悟,这好像两阵风,把我们吹得有点迷糊。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前是训练太多,现在则觉得感悟太多,如果这样一味地感悟下去,那么不知若干年之后,我们拿什么来感悟?
其实,课程标准一开始就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特点胜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是这样一个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和谐地统一?我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燕子专列》的课堂的。
【学习目标】
在品词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在相关句式的训练中提升情感,深刻体会瑞士人民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关爱,从而激发对弱小生命的同情。
【预设过程】
一、复习词语,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有一件事始终让我们揪心,那就是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在这件事情的叙述中,有这样一些词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
2、出示:
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3、师:请你自由读读这些词?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深入研读,训练感悟
1、师:同学们,成千上万的燕子飞到瑞士时,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此时的燕子由于长途跋涉,饥寒交迫,已经濒临死亡。此刻,你觉得这些燕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同学们,轰轰烈烈的救护燕子的行动已经开始了。请你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瑞士人民的哪些举动令你感动,请你把相关的词语用笔圈出来。
2、交流。随机出示:
于是,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指名读,评价:是呀,小小的燕子竟然惊动了府,谁能再读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瑞士府在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吗?评价:瑞士的人民已经准备行动了,谁能让人们赶快行动起来?指名读!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冒着、顶着、踏着:(当学生说出冒着、顶着、踏着时出示上面句子,并把三个动词随机变色。)请你自由地读读这句话,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四处寻找:其他同学有没有从不同的词中受到了感动?你看到人们到哪里去寻找了?
居民们:师:同学们,在料峭的春寒中,在满天飞舞的大雪中,在冻得坚硬的山路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救护燕子的人,这其中也许会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师出示句子并读:听到消息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出了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在这人群中,肯定还有其他人,请你想一想,你又看到谁走出了家门?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填进去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交流,评价:谁来了,还有谁也来了?
3、(前面学生已提到贝蒂)导语:对呀,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小贝蒂也走出了家门,赶快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吧,想一想,贝蒂的哪些举动又让你感动了?
(前面学生没有提到贝蒂)导语:同学们,在这救护燕子的人群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也走出了家门,赶快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吧,想一想,贝蒂的哪些举动又让你感动了?
4、重点交流:(出示图片和句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老师想和同学合作来读这个句子。对读: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
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能说说贝蒂只在乎什么吗?出示:
句式:贝蒂不在乎 ,只在乎 !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三、换位体验,写中悟情
1、师:同学们,其实每个人都不在乎一切困难,只在乎冻僵的燕子。在贝蒂的帮助下,在人们的努力下,这些濒临死亡的燕子终于获救了,它们坐上了漂亮舒适的列车。(出示: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2、齐读。
3、师: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你听到了吗?它们仿佛在说些什么呢?请你拿出作业纸,把燕子们说的话写下来吧!
4、出示: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
5、学生自由写作,交流。
四、各抒己见,提升情感
1、师:同学们,此刻,你觉得燕子专列上装的是什么?
2、结课。
11、《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优美句子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欣赏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渗透环保教育。
2、学习第一、三、四自然段,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为什么要增添燕子?
(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学习第一段
1、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写小动物外形也不成问题。
2、学生画。
3、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副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乌黑光滑的羽毛。
(乌黑说明颜色黑。“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可见他非常──)
剪刀似的尾巴。
(形状)
4、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看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5、请大家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美美地来读一读,并找一找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
(凑这个字用的好,让我们觉得小燕子活泼可爱,十分伶俐,用其它词就没有这样的形象,不能刻画得这样惟妙惟肖。)
6、可见,作者十分喜爱燕子,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吧!
7、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吗?
8、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习第三段
1、师:燕子的外形真美,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领略燕子的其它美,你们想吗?
2、请细细品读第三节,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4、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其它词语呢?写出了什么?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有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恶劣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高柳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四、学习第四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荒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
估计:
⑴ 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⑵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为什么天空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师:是颜色浅?是蓝得透明?是天空也充满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
⑶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什么?远远看上去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五线谱。我们来看看曲谱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家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三、四段,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还有停歇在电线杆上时的音乐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六、课外延伸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关于燕子你还知道写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课外找到的资料与小朋友共享?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燕子……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短文。
【板书】
春光 飞行
美
外形 停歇
12、《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燕子,谁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呢?
齐背第1节
这小家伙可真是活泼机灵(板书:外形活泼)那它什么季节和我们见面呢?
二、教学第2节:
1、师述:暖风扑面,大地更新。瞧,春姑娘悄悄的向我们走来了。(观看录象)
2、师:同学们,春天美吗?那你想用哪一句最美的话来夸赞她呢?
3、师:这迷人的春景的确令人陶醉。如果能给这幅画面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那就更美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轻读一读课文第2节,找找哪几句话描写了这迷人的春光?
(学生自由轻声读第2节)
4、(出示第2节前三句)师:作者笔下的春天美吗?先别急着回答,这文字的美呀,可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必须细细的读,细细的品才能感受到。下面就请大家好好的把这一段话读一读、品一品,然后把你感觉最美的地方介绍给同桌。
5、学生自由读,同桌相互介绍
6、师:谁愿意把体会到的美介绍给大家?
7、学生交流朗读
Δ从“吹拂”“洒落”感受到春风、春雨的柔和
那你觉得怎样读,才能把这种意思表达出来?(学生评议)
Δ从“展开”感受到柔柳的生机和变化
你理解的太好了,相信你会读的更好。
如果能边读边做动作,那就更形象了。大家一起来,好吗?(齐读)
Δ从“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感受到花草长的旺盛、热烈。
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百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你能把这种闹盈盈的感觉读出来吗?
谁来向他挑战?
8、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这样的春天就是(烂漫无比)的。(齐读生词)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深深的记在心间。(学生齐读)
9、下面我们就用这段话为刚才的录象配上音。注意:1、不能看书2、要跟画面合拍
(学生齐背第2节)
师激趣:同学们深情并茂的配音给春天增色不少。瞧,小燕子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它的到来会为春光增添更多的生趣。
三、教学第3节:
1、自由读,思考:小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板书:飞行轻快)
3、默读第3节,分别找出描写小燕子飞行“轻”和“快”的句子读一读
4、(出示第3节)谁把燕子飞的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评议:听了xx同学的朗读,你们感受到“轻”了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5、理解“小圆晕”
Δ板画:◎
Δ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晕”是什么意思?
师描述: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在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和小圆晕的“美”。
6、学生齐读
7、谁再来读读燕子飞的快的句子?
8、学生评议:在xx同学的朗读中,你听出“快”的特点吗?
理解:掠动作演示
9、学生齐读
四、教学第4节:
1、师述:呀!我免顾着看小燕子飞行啦。瞧,那边有几对小燕子已经飞倦了,正落在电线上休息呢。
Δ(出示插图1):你们看,小燕子休息时的姿势怎样?(板书:休息:优雅)
Δ看到这幅情景,令你联想到了什么?(五线谱)
Δ(出示插图2):你们看,像不像?
填空:( )像( ),( )像( )
2、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4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出示第4节,师生接读)
3、师:呀,这段话中有一个词用错了,明明是“几根”细线,怎么能说是“几痕”呢?(学生回答)
哦,老师懂了,谢谢你让我知道了用词准确,文章才更生动、真实。
4、(鸟叫声):听,这些小家伙在快乐的歌唱呢。你能听出它们在唱些什么吗?
5、怪不得作者要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就让我们和着春天的赞歌,深情的诵读2、3、4节,再来感受一下春光的明媚和小燕子的可爱。(配乐朗读)
五、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一群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呢,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和它交上好朋友。好了,就让我们在一曲《小燕子》的优美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播放歌曲)
六、作业:
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外形:活泼
七、附板书:
燕子 飞行:轻快
休息:优雅
13、《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跟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跟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跟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
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大问题为学习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学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跟燕子的可爱。培养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跟想象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跟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跟“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
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跟“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跟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14、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感悟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课前准备
1.用powerpoint制成的有关燕子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生活习性介绍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一。
2.用Authorware制成的有关大海及表现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多媒体课件二。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课件一。
评点课前休息时间内播放课件一,让学生在轻松、随意的浏览过程中,捕捉有关燕子的背景知识,酝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做认识、态度、情感上的铺垫。
一、谈话揭题(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语。
2.把你认为最难记住的一个词语在本子上写二遍。
3.练习。(选自学生预习作业 )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由出题者批改。
4.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评点有效的预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预习应具有开放性,学生预习时设计的字词练习,既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体现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
三、整体感知课文
听课文录音,交流:你觉得燕子过海____________。(辛苦、艰难)(板书)
四、学习第一、二段
(一)理解燕子过海的艰辛。
1.燕子过海为什么那样辛苦、艰难呢?读课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板块一:诵读“海有多大,天边水,水边天,望也望不到边。”
(1)体会并读出海的大。
(2)领悟通过对大海的描写,
反映燕子过海的`艰辛。
板块二:诵读“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领悟并读出句中蕴涵着的燕子过海时气候之复杂、路程之遥远、时间之漫长的艰辛。
(2)借助个人经验及课件二,想像燕子过海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带着想像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继续诵读句子。
评点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因此,这里安排了板块式而非线性教学,同时十分珍视学生的特感受,课文上有的,引导学生读深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课文上没有的,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经验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过海是那样辛苦、艰难”。
(二)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1.你愿意自己也成为一只坚强、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吗?
师: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勇敢地起飞了。(学生表演)(演示课件二)2.表演中,师生对话,老师追问燕子飞越海上时的感受,并及时鼓励。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请你们来告诉老师:海上没有休息的地方,你们害怕吗?”
3.表演后,交流体会:现在你们对小燕子除了喜爱,还多了些什么呢?
4.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一起来读课文第一、二段。
评点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本环节通过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真实的表演,感人的音乐、画面等情境的创设,把课本上的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生命价值。
15、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一)课标分析
1.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2. 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句的行为动词为“知道”“了解”,意为“学生能够描述出、说出、辨认出、区分出、比较出”就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内容以化学反应中可逆反应、化学平衡为基础,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原有认受在这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水的电离教学把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究都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水的电离的原理是学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及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对测定溶液pH的方法的要求层级相对提高,对于pH的计算,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够进行简单计算”,那么在这个要求下,结合高考考点要求,将pH计算分为4类进行计算。另外,通过课下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要让学生体验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并能举例说明。
(二)教材分析
第1课时主要解决3个问题: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H+]与[OH -]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 。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OH - ,而是其中的[H+]> [OH -];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H+]< [OH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 -,而是[H+]= [OH -],最终引领学生理清溶液中H+浓度与OH -浓度的关系,明白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第2课时主要探讨pH的测定、应用及计算。教材上只是简单涉及pH计算公式以及一个典型例题展示溶液pH计算过程,没有进一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溶液该如何进行计算。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实际例子来总结规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一般实例一步步揭示pH计算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相关知识,具备了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总结规律、提炼观点的能力,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基础。
2. 学习障碍点分析
(1)水的离子积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区别。
(2)酸、碱溶液中H+ 和OH -的来源。
(3)对pH的计算公式应用不灵活。
二、教学目标及评价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的研讨,学生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
2. 通过对课本中提供的表格的一系列变型以及对一系列问题探究,学生能利用Kw计算溶液中[H+]或[OH-], 理清H+或OH-的来源,归纳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二)评价设计
目标1评价:学生能根据设计问题,计算常温下Kw;根据提供数据,归纳温度对水的电离的影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加酸、碱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并最终90%的学生顺利完成目标评价1。
目标2评价: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回答设计的问题,总结规律。并最终90%的学生顺利完成目标评价2。
三、教学方法及策略
因为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第1个教学目标中的内容,难度相对较小,可以通过设置与化学平衡类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立思考方式自主学习。
第2个教学目标中的内容较抽象,特别是酸碱溶液中H+或OH-的来源,是本课时最大的教学难点。
这部分采用采用启发式和问题驱动教学法,对课本上基础表格进行一系列变型,每一个变型表格跟进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实现思维上的碰撞,用具体数据解决抽象原理。
四、教学过程
详细请见附件
五、教学反思
1. 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知识的归纳和演绎、认识方式的建构,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去认识水的电离平衡、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上注重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教学处理时注意概念的层次性。
水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物质, ①根据水是一种弱电解质的事实,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堂中采用层层递进教学法,形成知识规律。②溶液的酸碱性与pH,本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问题驱动教学法。
2.课堂生成:
问题一:室温下,稀的酸或者碱溶液,水的离子积是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乘积,还是指整个溶液体系中[H+]和[OH-]的乘积?
解析:水的离子积也适用于稀溶液,对于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指整个溶液体系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但最初推算离子积是从纯水出发的。
问题二:加入金属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为什么不是升高温度正向移动或者生成NaOH而使其逆向移动?
解析:分析水与金属钠反应忽略,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Na消耗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促进作用。
3. 同伴点评:
①以问题驱动课堂,体现了深入研究新课标,问题设计合理,注意层次性,注重细节的处理。
②注重小组合作,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课堂容量适中,结构紧凑。重视落实,课堂练习针对性强。
③教师教态自然,板书清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备课充分、详细。
④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热烈,有效。
⑤学习目标、对应的目标评价细化并分别呈现,使整堂课的思路更清晰。
4.思考感悟:
本节课中亮点有两个,一是问题设计有层次性,重视认知的构建过程,如溶液酸碱性的得出,举了一组数据让学生计算[H+]、[OH -],让学生自己归纳溶液中酸碱性的判断。由于非常扎实的铺垫,学生很容易的得出[H+]、[OH -]与溶液中酸碱性的关系。二是习题定位准确,对教材的处理具匠心,题目还能折射出对pH的一些细节方面的理解。比如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吗?不仅说明了pH要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同时还说明了[H+]、[OH -]与溶液中酸碱性的关系。
不足之处,本节课有三处利用小组讨论,学生参与意识强,讨论热烈,但是教师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要求不够明确,指导不够到位。
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今后教学中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交流互动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化学学习思想,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16、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
一、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二、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教师归纳、明确。)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初读课文,思考完成:
1、划出文中生字词。
2、给题目添加修饰词,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4、本文写了作者作者与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三、阅读完毕,检查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教师进行归纳,提示要点。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4)遗民:
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③大礼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8)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12)瞥(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声叫好。
(15)决意:拿定主意,。
(16)发髻(jì):挽束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学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具有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离开仙台后。
(4) 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四、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与写藤野先生的内存联系。
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
1、想一想,这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语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这些内容与写藤野先生的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3、这些内容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课文除了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还写了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第一部分),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课堂上看电影,鲁迅弃医从文等事(第二部分)
这些事从表面上,与写藤野先生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处处是写藤野先生(板书):
清国留学生 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写藤野先生的缘由;
有联系 日本“爱国青年” 反衬日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
(社会背景) 弃医从文 写鲁迅与藤野先生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五、齐读第三部分课文,讨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
1、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认为哪一是他最为敬佩的感动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正直无私。从第37自然段中)
2、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1、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即讲稿)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自己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
“正人君子”:那些为阀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自由、、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六、讨论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含义
1、在本文中,除了着重描写藤野先生、清国留学生、日本“爱国青年”外,还多处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谁能说说都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哪些经历?
(先在东京留学,后到仙台学医,最后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2、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这种空虚、无聊的生活的感到憎恶、失望和不满。带到这儿不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
(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失望和不满的感情。)
3、鲁迅为什么要学医?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决心弃医从文?
(“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鲁迅。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4、这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鲁迅的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板书:
去仙台学医 寻求强国强民道路,强壮民族体质
弃医从文 改变国民的精神、唤醒民众的斗争觉悟
七、总结全文,请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
2、抓住特征和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描绘人物。
(由上内容均可由学生根据研习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八、揣摩语句含义,讨论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二题: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这是日本“爱国青年”带有民族偏见的逻辑,表达日本国主义歧视弱国弱民的傲慢思想,这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
2、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的痛恨。正是发现中国民众精神麻木,使鲁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这是鲁迅决心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根本原因。
3、瞥见了藤野先生的照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的思想受到了触动;决心把对藤野先生的仰慕、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勇气和力量,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自由、、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17、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彩。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先生深切感受到蘑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藤野先生的师德,颂扬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线索。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扫清字词障碍。
3、进行理解性阅读,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有感情的地朗读第一部分。
(2)讨论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3)讨论有关句子、词语的意思和预习提示,体会课文的语言。
(4)理解这一部分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讨论第3段的作用。
4、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1)学生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
(3)讨论为什么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处地名。
(4)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如下问题:
①仙台的生活条件怎样?鲁迅对此抱什么态度?
②仙台医专的职员和先生对鲁迅的态度怎样?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鲁迅是怎样理解学校对他的“优待”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5)讨论这一层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了理解性整体感知,明确了按照见到先生的缘由——和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对先生的怀念这样的叙事线索。
学过本节课后,着重加深对鲁迅先生愈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二、三、四层。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怀念的顺序来记叙的。课文还有一条内在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
(1)默写有关拼音和词语,指名学生回答词解。
(2)提问有关副词的作用。
(3)提问上节课的作用。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1)学生默读这一层。
(2)讨论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写与蘑野先生相处又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
(3)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的目睹、耳闻,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层。
(2)讨论这一层写了哪两件事。
(3)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这两件事各侧重给了鲁迅什么刺激,作者的语言中包含了哪些感情,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4)讨论这一层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四层。
(1)教师范读这一层。
(2)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这一层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感情。
5、小结归纳课文的第二部分。
(四)总结、扩展
本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叙述了自己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着重交待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这也是告别先生的原因。这是鲁迅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也是他战斗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三部分;总结归纳全文。
(二)整体感知
本部分主要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把与先生的深情厚谊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统一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治斗争结合在一起,从而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轻声跟读这一部分。
(2)讨论这一层的各段所写的内容。
(3)结合有关词语和句子,体会这一部分语言中所包含的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赞颂之情,理解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藤野先生的,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哪些具体行动,课文的
结尾对深化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4)师生齐谨第37段。
(5)小结第三部分。
2、总结归纳全文。
3、讨论课后练习一。
4、诵读第37段,争取能够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课文的语言富有浓厚的感彩。文章写的是作者终身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入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
课后写一篇记叙文,介绍你的一位长辈的经历,动笔之前,要向这位长辈和熟悉他的人了解情况,对材料要精心剪裁;要运用概括介绍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方法,使读者既能了解他的概况,又能具体了解他的主要经历。
八、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1、诵读课文。
2、整理笔记,注意“无非”“实在”“大概”“居然”等副词的作用。
3、抄写有关拼音的词解。
第二课时:
1、复习课文,整理笔记
2、预习课文第三部分。
第三课时:
1、整理笔记和有关练习题。
2、背诵第”段。
3、预习下文。
18、第17课《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
本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更直观地让学生对麋鹿与普通鹿的外形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中引领学生用解说词的形式将书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真切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清课文层次。
3、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用解说词的形式介绍麋鹿。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旧引新
1、谈话: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在课本上学过的珍稀动物吗?(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另一种珍稀动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提醒“鹿”的笔顺)
【设计意图:本设计在于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为新知的学生做好准备。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终生学习着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课题预测课文的内容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通句子。
3、交流检查:
出示课件:麋鹿:俗称“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骑,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由来已久,曾在汉朝时销声匿迹,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后惨遭厄运,或遭杀戮或颠沛流离,幸英国贝福特公爵的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回归故土,种群发展到近千头,悄无声息地生活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导书写:沛、殖、涉。
4、理清课文脉络: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主要介绍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5、验证预测
过渡:想对麋鹿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走近麋鹿。
【设计意图:出示包含课文中生字词的一段文字,既能检测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更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随后安排用更简洁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三个生字的指导环节不容忽视,识清形、写好字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素养。先预测课文内容再进行验证,能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三、细读2—4自然段,走近麋鹿
1、默读第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麋鹿生活习性的句子。
2、交流
(一)、麋鹿外形特点
(1)出示麋鹿图
提问:你们认识它吗?你认为它长得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奇特来的?(四不像)
(2)课件演示对比验证“四不像”
(3)它的外形的奇特还表现在哪?
(出示课件)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长尾巴、宽大的蹄子、毛随着季节变颜色
(4)提问:
雄性麋鹿和雌性麋鹿一样吗?(课件)
(5)总结:齐读麋鹿外形特点的语句。
(二)、麋鹿的生活习性:
过渡:除了写麋鹿外形的.奇特外,还有它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
(1)指名说:
“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课件)“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2)补充课外的资料: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3)齐读。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朗读。
4、休会说明文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在介绍麋鹿外形、生活习性的奇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迁移练说:
设计情境: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一片林草丰茂之地,看一大群麋鹿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身边出现了一批游客,他们对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不了解,你们能不能当一回热心的小导游给他们介绍一下?
自由练说,上台展示。(结合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麋鹿外形的奇特和生活习性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说明性文章语言的特点。同时学习有顺序地介绍事物、把握住特点,最后设计小导游的环节是激发学生把刚学的知授化成自己的语言,形成积累。】
四、深化延伸,升华感知
1、介绍其他的珍稀动物(出示课件)
2、齐读警语
3、听录音、激趣
这里到底是哪儿?曾经是麋鹿的栖息地,为何它还要适应这里的环境呢?到底在麋鹿身上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走近麋鹿,揭开谜团。
【设计意图: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已知的,要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从而产生对麋鹿传奇经历的期待,从麋鹿的命运中获得到更多的感悟。】
五、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我了解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主题活动,自行选定动物,将自己搜集到的素材,从特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加以整理,制作成卡片,张贴在班级展板上。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先概括再具体叙述的写作能力。图配文,激发学生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张贴展示环节既能起到宣传作用,还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信。】
附:板书设计
17麋鹿
外形特点奇特作比较
生活习性与众不同列数字
传奇经历
-
- 《春》教案20篇
-
2023-06-22 01:34:15
-
- 公开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一等奖
-
2023-06-22 01:31:28
-
- 《观沧海》教学设计一等奖
-
2023-06-22 01:28:42
-
- 《瑞恩的井》说课设计
-
2023-06-22 01:25:54
-
- 赣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 巧镶妙嵌说课
-
2023-06-22 01:23:08
-
- 牛津英语的说课稿一等奖
-
2023-06-22 01:20:21
-
-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
2023-06-22 01:17:34
-
-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
2023-06-22 01:14:47
-
- 《奇异的植物世界》说课稿一等奖
-
2023-06-22 01:12:00
-
- 幼儿园大班语文教学计划
-
2023-06-22 01:09:13
-
- 生物教学教案15篇
-
2023-06-22 01:06:26
-
- 小学新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2023-06-22 01:03:39
-
- 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2023-06-22 01:00:53
-
- 《装饰色彩》教学设计一等奖
-
2023-06-22 00:58:06
-
- 手拉手 地球村说课稿一等奖
-
2023-06-22 00:55:19
-
- 《逐梦令》第四章梁燕无主攻略
-
2023-06-22 00:52:32
-
-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3-06-22 00:49:45
-
- 《趣味文学》说课稿一等奖
-
2023-06-22 00:46:58
-
- 《前任攻略》第4章攻略
-
2023-06-22 00:44:11
-
- 节能降耗方案(精选16篇)
-
2023-06-22 0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