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故事 > 正文

​以人为镜共三句是什么(以人为镜讲的故事赏析)

2023-06-26 10:29 来源:学河网 点击:

以人为镜共三句是什么(以人为镜讲的故事赏析)

做了这些年的心理工作,听到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 我改变了他不改变怎么办?”。我们的眼睛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向外探索。随着能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大,看到的视角越来越广,看到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相信眼睛看到的世界。

那如果我说,你会选择性的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世界,你会相信吗?就像是,你会选择性的听到你想听到的内容一样。每一个人都会囿于自己的思维,困于自己的认知而选择你想要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创化出你想要的世界。

image.png

比如说,三个人同时经过一条街,街上的东西一模一样,街道的场景一模一样,甚至遇到的人都是同时遇到,同时经过。等走过这条街道时,你去询问这三位都看到了什么东西,什么人,相信他们的回答都不会一样。不是亲自经历,甚至会怀疑他们刚才走的是不是一条街。

因为他们每个人关注的点不同,关注的方向不同,在意的人的特性不同,所以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他们有选择性的方向和目标。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个人会遇到什么人,遇见什么事,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其实都是源自于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因为你的认知模式,会引导你去关注你想要关注的部分。

如果把那条街比喻为人生,那里面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每个人进去了,都会寻找或关注自己喜欢的,在意的东西。而你的喜欢形成于你的认知和习性。

就像山里的大妈不知道LV,Prada,Gucci是潮流,或许在她们眼里这些还不如大红大绿的花袄子。再就像一个追求农庄大自然丰硕的拓荒者,可能几车大粪好过什么鸽子蛋钻石,珠光宝气的首饰。

每个人的意识流,就像是牵引你前进的无形的能量波。你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觉得很多场景不可逆,那么这些场景就永远是你的死结。你认为一切都会改变,那么你的意识流,你的心流就会带领你走向一切皆可转化的风口。

这不是迷信,这是信仰。回到文中第一句话的那个问题上来看,“我改变了对方不改变怎么办?” 在你把这种认知和这种认知背后的模式传递出来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是:你看到的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或者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你看到的,只有你认为的别人如何对我,却没看到我是如何对别人的。再说的细一点儿,就是你看到的只是你对别人的付出,却没看到别人对你的付出。

或者还可以说,你只在乎别人是不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对你,并不在乎你对别人的方式是不是别人喜欢的。

直白的说,你的眼里只有别人的错,别人是如何用你难以接受的方式对你。而从来没有思量你对别人的方式,别人是否能够接受。

人啦,总是活在自以为——是里。你以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你说街上有一个包子馆,就不相信街上还有咖啡店,因为你刚走过,你没看到,可能还会质疑“ 怎么可能呢?我怎么没看到”。

人生就是这么怪,你没看到真的不代表没有。上个月跟先生路过一段狭窄的小路,走到尽头想要配把钥匙。先生说刚才路过的地方就有,我坚定的说“怎么可能呢,那么窄的小路,刚才路过时两边什么都没有啊!”可是他坚持说有。

等返程回来又经过时,还果真就看到了一个破旧的小推车,小推车上挂了一个不起眼的牌子写着“配钥匙”。那一刻我忽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那个车是突然从天而降的。刚才明明什么都没有。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眼里见的,耳朵听的,包括要去感受的,都会尽可能的去选择让自己舒服的,让自己容易接纳的,或者说是顺应身体心理各种机制的。

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身体就会产生应激防御。首先升起防御机制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就像一个孩子在被家长质疑时,会评判事情发展去向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最终选择撒谎来进行自我防御。

那么反之,孩子爱撒谎的背后是没有获得家长的认可和肯定,并且在被否定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可控的被攻击的体验。于是为了自保,他只有撒谎。

想起台湾作者张德芬说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你从来没有见过的自己。以人为镜,以正其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