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故事 > 正文

​孔门七十二贤之子路的故事

2023-08-27 11:17 来源:学河网 点击:

孔门七十二贤之子路的故事

孔门七十二贤之子路的故事

子路的故事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其追随孔子的时间也非常的长,甚至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辞官陪伴着孔子,可以说与孔子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多次的顶撞孔子,发表自己与孔子的不同意见,孔子也非常重视子路的意见,多次因为子路改变了自己的计划。当听说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赶去的时候,孔子说,子路死矣!可见其对子路的了解。

image.png

子路画像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比孔子小九岁,出身比较贫寒,早年就以为亲负米而闻名,即使是在后来为官之后还是想念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孔子评价其“生事尽力,死事尽思。”

子路被孔子说服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对其也因材施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孔子并没有改变子路的本性,所以孔子说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是直性子,对孔子有了看法也不会因为其是老师而不说出来,子路总是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孔子也很看重,所以可以说两人亦师亦友。

子路具有不错的政治才能,自己也称自己可以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万乘之国,不仅仅可以使得民众勇敢,而且还可以使得他们知道礼仪,子路曾经在鲁国做了很大的官,在蒲邑做邑宰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子路具有爱民如子的心情,在鲁国做地方官的时候,民众开凿运河生活艰苦,子路拿出自己家里的粮食给他们吃,孔子听说了派子贡去砸破了煮饭的锅,子路急的跳脚。

后来子路在卫国做蒲邑的邑宰,并且在听说政变后着急的赶去,明知道去了之后可能会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路,是一个豪爽的人,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有才干的人,但是这样一个人却死的有点不值得。

子路是谁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子路是其字,名字为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是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时期鲁国卞人,也就是今天的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子路早年生活比较清贫,事亲至孝,是《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故事的主人公,比孔子小9岁,是孔子的弟子中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人。

子路比较勇猛好武,在孔子问子路喜欢什么的时候,子路直接说,喜欢长剑,一开始的时候子路并不想拜孔子为师,并且对于柔弱的孔子表现出了傲慢与不屑,但是一旦是看到孔子的智慧,马上改正了自己的态度,拜谢孔子,表示自己“敬受教”。

子路曾经做过很大的官,在早年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卫国大夫孔俚的宰,可以说也是荣极一时,具有相当不错的政治才能。子路曾经在邵做首长,那个时候掌权者季要求百姓在五个月内开凿一条运河,子路看到了百姓的辛苦,甚至将自己的薪水贴补上,并且从自己家里拿出粮食给做工的百姓吃,孔子知道了让子贡跑去砸破了做饭的锅。可见子路是爱民如子的。

子路为了追随孔子,当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是辞掉了高官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可见子路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子路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是比较自信的,子路曾经说给自己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千乘之国,自己三年就可以治理得人民勇猛能战,并且知道礼仪。

但是终其一生,子路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在子路做卫国大夫孔悝的宰的时候,子路被政变的蒯聩杀死并且剁成了肉泥,可谓惨烈。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关系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非常民主而且平等的,子路有事会对孔子说,孔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也说明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像是朋友一样共同的探讨一个问题,孔子不会用自己师长的身份去压迫子路,子路也不会因为孔子是自己的老师就谦让孔子,不直言相告。

子路与孔子

《论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子路让自己的师弟子羔做费的地方官,孔子说,这个孩子还没有完成学业,让他这么早就主持一个地方的事物,这是害了他呀。子路回答说,那里有人民,也有供奉神明的社稷,子羔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没有必要非通过读书来学习。孔子生气了,说,我讨厌那些伶牙俐齿的人,就像你这样。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与孔子在对一件事的意见相左的时候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子路更加注重的是实践,而孔子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德行学问的学习,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这是一个人修为的两个途经,不能说有了实践就更加的好,也不能说学习书本知识就一定好。一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对于子羔来说,我个人认为是读书更加的重要,因为孔子作为万代师表,对每个弟子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孔子也是会做到因材施教的,所以孔子说让子羔做费的地方官是害了他,肯定不是毫无根据的。

子路有闻

子路是一个豪爽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当懂得了一个道理的时候就一定要积极的去实践,甚至认为实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没有必要一定读书学习,完全可以一边干一边学,这从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并且与孔子辩论就可以见到一斑,孔子不能辩过子路,于是就生气的说,我讨厌伶牙俐齿的人,有点赖皮的表现哦!

子路画像

《论语》中有一句话,这样评价子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路一旦是听说了一个道理就会立刻去施行,立刻去做,如果这个道理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就会非常害怕再听到新的道理。这一方面说明了子路是一个能够做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的运用的而一个人,也说明了子路是一个非常能够自省的人,如果不能将善行实行到底,如果不能够将自身的缺点或者是错误及时的改正就会内疚和惭愧的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子路的可爱,可以看到子路是善于学习,并且善于实践的人。

孔子对于评价子路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见在孔子看来子路的学问和修养还远远没有达到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孔子又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见对子路的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子路可以说学业成绩并不怎么好,但是实践能力却是非常强的一个人。我想着肯定是得益于子路能够做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所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一个诚心向学的人。

子路问事君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也是一个莽撞的人,一个好勇斗武的人,孔子在问他喜欢什么的时候子路毫不避讳的说,喜欢长剑。也就是喜欢武力。这与孔子的思想是非常相悖的,这样的一个人被孔子收归门下,也对孔子产生了尊敬,并且将自己不懂的事情经常请教孔子,孔子也能够根据其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孔子教学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意思也就是说,子路问怎么与君主相处,孔子说,不要欺骗自己的君主,也不要害怕得罪君主,应该在君主犯错误的时候做到敢于进谏。我想后者是子路非常容易做到的,以子路豪爽、伉直的性格,子路是完全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做到犯颜进谏的。但是子路是勇武过人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所以可能并不能做到将事情了解清楚就直言相谏,有可能不能做到自己了解全部的真相,所以其所谏之事存在着偏差,甚至会因此因此造成君臣误解。对于不能了解全部的事实之后所做的进谏自然也就不是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欺骗了君主,所以对于子路来说做到“勿欺也”比“犯之”更加的困难。所以孔子才将“勿欺也”放在前面,是意在提醒子路,“犯之”的前提一定要“勿欺”才好。

从上面这则小故事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是非常了解的,对其作出的忠告也是非常恰当的,可以说是能够作为子路事君座右铭的。

子路的志向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久的学生,如果说这样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志向,我想大多数人会不相信,其实子路的志向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改变的,从一开始的简单的物质需求慢慢转变,转变,最后变成了君子之道。

子路塑像

子路的出身比较贫寒,甚至衣食都是问题,所以在自己的生活没有温饱情况下,孔子问子路的理想,子路说,我想要与我的朋友一起分享我的好车和好衣服,即使是弄坏了也无所谓。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这个时候的理想还是简单的,这与子路的生活条件相关,子路这样说,不怕别人笑话,因为这确确实实就是子路的志向。

当子路跟随孔子的日子久了,自己也在鲁国当上了官,甚至是当上了当权者季的宰之后,子路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不愁吃喝,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了,这个时候的子路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己当初的志向,这个时候子路的志向是什么了呢?从子路的行为上就可以见到一斑,子路这个时候辞掉了官职,去陪着孔子周游列国,可以说走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的路。我想这个时候子路的理想就是孔子的理想,想要实现儒家的治国理念。

子路曾经率真的表示如果给自己一个有着内有外患的大国,只需要三年的时间自己就可以让那里的人们变得勇敢,并且知道礼仪。这个时候我想子路的的理想是治理好一个国家。

后来子路在陪着孔子周游列国后来到卫国当上了大夫孔悝的宰,并且在治理蒲邑的时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起志向获得一定程度的实现。

当孔悝与蒯聩发动政变赶走了卫出公的时候,子路赶去城里,子路明明知道自己此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还是去了,当帽子掉下来的时候,子路不顾生命捡起帽子,称“君子死,而冠不免。”,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时候能够成为一个君子已经是子路的志向。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公伯氏,名寮。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与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历史上关于公伯寮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的故事。

孔子画像

关于“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中具体讲述的是关于公伯寮与同学之间的故事。当时公伯寮在季孙面前大力毁谤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很是替子路打抱不平,想要将他除掉。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说道:“季孙现在已被公伯寮所迷惑了,即使便是这样,但我的力量依旧可以把公伯寮杀了并将他陈尸街头,用以示众。”孔子听后却不同意他这样的做法,并向子服景伯说道:“现在我们所奉行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至于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它自有天命的主宰。而这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像是历史的车轮一样。在这里,对于公伯寮个人对他人人身的毁谤,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就像是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想要螳臂挡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孔子才不会同意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对公伯寮取过激的行动。

而在“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的故事故事当中,当孔子知道了公伯寮在季孙斯面前肆意诋毁子路时,并没有过多的埋怨公伯寮,而是阐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不论是怎样,孔子都没有埋怨或是怪罪公伯寮,而是通过公伯寮的这个事件对其他人讲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子路从而后

子路作为孔子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子路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大道不行的时代,但是仍然积极的去做一些努力,去积极的改变这种状况,即使是不能够奏效,但是也可以使得自己的心获得安稳,使得自己不违背君子之道,所以对于隐士,子路是不赞同的。

子路从而后

《论语》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子路的小故事,子路跟随着孔子出行,但是自己落在了后面,找不到孔子了,看到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路过,子路于是问老人,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老师?说完之后,老人就去除草了,于是子路拱手站立在一边等候,老人留子路在家里住,杀了鸡,做好小米饭给子路吃,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追上自己的老师,并且说了自己遇到的事情,孔子说,这是一个隐士啊,叫子路再回去看看,子路回到老者家里的时候老人已经出门去了。子路于是让家人转告老人说,不出来从政,不积极的做一些努力是不对的,长幼的顺序不能废止,君臣之道也不可以废止,不能只是为了自身的清白就不去为官,面对这个混乱的世道,大道不行的道理我是知道的,但是也不应该破坏了君臣之道。

从这则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所提倡的积极的入世态度,即使是明知大道不行,也一定要积极的努力,正是因为世道混乱,才需要有人去改变,这是儒家的思想,也是子路的想法,也正是鉴于这样的想法,子路才积极的去做官,直至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中丢失了自己的生命。

子路怎么死的

子路是勇猛的,也是伉直的,是豪爽的,也是仗义的,但是就其死因来说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值得,所以后世对于子路的评价是,子路多少有点有勇无谋,子路的形象可以说代表了当时的一大部分士,其死亡更是代表了当时士的死法,“士为知己者死”。甚至是死亡的时候也不能违背君子之道,让人感觉多少有点中了“君子”的毒。

子路之死

《史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子路的死亡。卫灵公的时候,卫灵公有一个妖冶的女人,与太子蒯聩有染,太子蒯聩害怕被诛杀,所以逃亡在外,于是卫灵公死了之后,蒯聩的儿子姬辄被拥立为国君,就是卫出公,卫出公继位后丝毫没有将国君的位置让给自己的父亲的想法,并且对逃亡在外的父亲没有任何的表示。十二年后,蒯聩越想越觉得心理难以平衡,于是悄悄的回到卫国,与大夫孔悝一起发动政变,赶走了儿子卫出公。子路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的气愤,于是赶去城里要求国君不要用参与政变的孔悝,甚至在被拒绝后,要放火烧国君与孔悝站立的高台,于是蒯聩让石乞、壶黶攻击子路,子路以一当二进行战斗,战斗中帽子的带子被割断,帽子掉在了地上,本来子路可以不管帽子继续战斗,但是子路却停止了战斗,弯腰捡起帽子,并且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因为捡帽子,子路被杀死了,子路死后被砍成了肉泥,死的实在是太惨了。孔子听说卫国发生了政变,哭道:“子路死矣!”可见对其学生是非常了解的。

子路的死有点不值得,所以我们觉得子路有点迂腐,如果说这就是子路追求的君子之道,那么一定是君子之道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