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春秋历史,有关于春秋历史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几个呢?
成语里的春秋历史,有关于春秋历史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几个呢?
成语里的春秋历史,有关于春秋历史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几个呢?
****************
成语里的春秋历史,有关于春秋历史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几个呢?
作者:余小明同学说娱乐
发表时间:18-09-0414:37
春秋五霸是发生在公元前770年。邹武王他把他自己的国家搬到了今天的河南洛阳,然后在我国历史上就进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大概就是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那个时候完全没有什么很强大,而且皇帝不是一个人统治国家,所以说算得上是王权衰落,在那个时候,诸侯的地位没有那么高,而且他的地位可是很悬殊,还有他的权利,也是没有那么强大。可谓是一天比一天低一天比一天衰弱。
其实他还没有权利去控制出口,而且在每个分地他们的权利都是很强大的,所以说他也算是失去了控制诸侯的能力,许多诸侯他们不会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兵力,还有一些权利。
哎!就是因为这样,还是有很多诸侯不在周王放在眼里,叫他们上朝诸侯也是不听,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权利,不会再把周王放在眼里了,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朝会更别提了,当然是不会去的了。一些诸侯对周天子上供的一些礼物更是越来越少,还有一些供奉屋里也是变得越来越少,更别提车马?更是不放在眼里。支撑着王朝的分子更是很难维持下去了,所以说,当初周天子指定分封制已经不在强大,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衰落下去了。在周天子的权力慢慢衰弱下去,一些诸侯国的权利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强大,在王权衰落的同时,他们却变得越来越强大,就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还有一些财产,还有一些人民,因为他们长时间管理了一些兵力,可谓是非常的大胆。
他们想争霸天下,然后支撑国家的霸主。甚至还想帮助别的国家的人想比他们在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已经开始了一些计划,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就是因为周天子的分封制。其实在历史上,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他们都是先后做过霸主的也是非常霸道。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其实齐桓公他是第一个争霸的了,他是在。今天的山东北部的一个地方建立起了他的国家,就是名叫齐果,是东方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大国。
他自己也采用了非常多的一种策略,他发展一些生产改革自己的一些朝廷的一些方式,整顿一些自己的军队,把自己的军队变得更加强大,让齐国里面的兵力更加强盛。其实说起来,齐桓公和管仲就是一对敌人,他们曾经就是一对冤家路窄的人。所以才说他是第一把周王当国家的了,不能失去百姓。这个人才,但是管中这事打动了齐桓公,因为管仲这个人,别的不好,他的嘴可是非常厉害的。
他可以让一个想把它杀死的人突然改变主意,在这一历史事件当中,管中就是知道了最新情况,然后鲁国就把他送回国。其实齐桓公他还是比较尊敬周天子的。他虽然说自己争霸这个国家,但是他还是会防止周边的人侵略周天子的国家,虽然说他有一点私心,但是他还会团结一些诸侯国,在北山上阻止一些外族对本国的一些侵略。齐桓公虽然说很霸道,但是他还以国家的身份,在现在的河南那一边,他还会召集一些诸侯国派人去一些国家慰问一些大臣。齐桓公只是曾把的一个人还有许多人和他一样想要争霸,不过经过几番周折之后齐桓公死了所以说他的分国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衰弱。
****************
历史上最有故事的名将:这30个成语都与他有关
作者:中国青年网
发表时间:01-0108:00中青网新媒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他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赞他:“战必胜,攻必取”;楚汉时期,人们评价他“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奉为他为“兵仙”、“神帅”……他是韩信——他在军事上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同时,也留下了与之相关的30个成语。
1class胯下之辱
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哪个人裤裆钻过去。
指极大的侮辱。
2class一饭千金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厚报,韩信衣锦还乡时赏赐她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class解衣推食
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
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经典历史成语故事典故(一)
作者:历史筱佰科
发表时间:18-12-2320:25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经典历史成语故事典故,今天先说前5篇小故事。
(一)、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二)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三)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四)盲人摸象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五)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
历史典故里的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作者:说说那些过去的事
发表时间:18-05-0817:37
毛遂自荐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而作为成语主人公的毛遂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成语典故由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至楚国后,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
人物结局: 平原君回至赵国,感叹道:“我一向自以为能够识得天下贤士豪杰,不会看错怠慢一人。可毛先生居门下三年,竟未能识得其才。毛先生于楚朝堂之上,唇枪舌剑,豪气冲天,不独促成约纵,且不失赵之尊严,大长赵之威风,使赵重于九鼎之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胜再不敢以能相天下之士自居了。”遂待毛遂为上客。
公元前255年,秦国有吞并赵国之意。毛遂也因楚廷约纵名扬史册。然而,就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公元前256年),燕国派大将栗腹率兵攻打赵国,未等毛遂张嘴,赵国之相平原君力荐毛遂为帅迎敌。未料昌都一战,赵军被杀得片甲不留,赵军主帅毛遂亦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
成语每日一荐|书本中常说的以貌取人,来自哪一个历史故事?
作者:百闻教育科普
发表时间:18-02-2709:30
1.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基本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典故: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相关成语:表里如一 量才录用 任人唯贤 量材录用 量才录用
2.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基本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韩公平昔奉公守法;廉于公谨。”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一切事务。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相关成语:循规蹈矩 安分守己 奉公不阿 惹是生非 横行霸道 为非作歹
3.祸国殃民 [huò guó yāng mín]
基本释义:祸、殃:损害。 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出处:清·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相关成语:蠹政害民 病国殃民 蠹国害民 保国安民 安邦定国 成仁取义
4.守身如玉 [shǒu shēn rú yù]
基本释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出处:《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相关成语:守身若玉 洁身自好 洁身自爱 人尽可夫 同流合污
5.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
基本释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相关成语:忠孝节烈
****************
历史成语故事:“按兵不动”一词的由来!
作者:波姐的日常八卦娱乐
发表时间:18-02-0415:34
按兵不动
春秋末,晋国东部的卫国是个弱小的诸侯国。被迫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听命于晋国,不住地给晋国进贡财物。当时任国君的卫灵公不愿长久处于屈辱的地位,便与齐景公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晋国执政的卿赵鞅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出发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去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不料,一个月过去了。史默没有按时回国。赵鞅不知出了什么事,心神不定。有人猜测,可能史默已被卫国人拿住杀掉,又建议说,卫国是个小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晋国的大军一到,卫国的国君会不战自降,为此请赵鞅下令出兵。赵鞅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于同盟国断绝往来,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坚持等史默回来再考虑出兵的问题。
过了半年,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在卫国呆了这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说:“要想得到利益,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已任命受到过陷害的贤臣蘧伯为相国,这就使他在国内赢得了民心。”接着,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的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人送到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声和一片愤恨声。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打到底,宁死不屈。史默还提供了一个动向:孔子已来到卫国,他的弟子子贡给灵公出谋划策。最后史默说:“卫国现在的贤臣很多,民气旺盛。国君非常重视贤臣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拍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赵鞅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再说。
****************
一个成语,一个历史故事,我敢说你们都不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作者:话谈千年古今史
发表时间:18-09-1308:28
乱七八糟:
[释义]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乱七:指的是西汉时期,汉景帝著名的七王之乱;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各地方诸国势力和汉王朝中央集权的矛盾,当时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兵引起之内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汉景帝派窦婴、周亚夫平定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基础。
生动的七王之乱绘图
八糟:说的就是八王之乱啦,八王之乱比七王之乱的规模还要大,是西晋时期,共历时十六年。主要是以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场面
兔死狐悲:
释义: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感到伤心
典故一,传说古时候,兔子和狐狸它俩是一对好朋友,他俩经常一起出去游玩,有时候会遇到到山里面来涉猎的猎人,这可是它俩的天敌啊,于是兔子和狐狸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猎人!后来由于它俩势单力薄,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猎人,兔子不幸中箭身亡,兔子的好朋友狐狸看到兔子就死在了自己的眼前,生无可恋啊,眼见着自己也要落入猎人的手里,狐狸就大哭,表示自己的伤心。兔子死了,狐狸也因为失去盟友而悲伤。狐狸是真悲伤。
兔亡狐狸悲痛欲绝
典故二,宋朝时期,金朝统治下的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起义军反抗政府,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杨四娘率领起义军继续斗争。杨四娘和李全结为夫妻,这样的话,两支部队融合在一起了!公元1218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现在的淮安市。此后,李全抱又继续发展壮大,9年后被南下的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后来宋朝实在是没办法了,就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淮安,杨四娘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后来就有了“兔死狐悲”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
西施抚胸蹙眉图
东施效颦:
大家都知道西施是古代的四大美女,在乡里乡亲的都是有名的大美人!而东施呢,是西施的邻居,但是长相普通,经常嫉妒于西施的美貌,希望有一天能变得和西施一样美丽优雅。有一天西施在路上正在行走,突然觉得心口不舒服,就把手放在胸口处,黛眉微蹙,旁人看了,好生怜惜,被乡里乡间的传为美谈!自然东施也是听到了这个事情,也希望能够跟西施一样得到大家的另眼相待,于是就故意在人多的路口处做出一副蹙眉捂胸口的样子,路人看到以后吓得纷纷跑了,被大家传为笑柄,至此以后,东施没脸见人了,整日里就在家里待着!
东施效仿图
****************
历史上的成语故事这两个你听过吗?
作者:历史故事小百科
发表时间:18-10-1614:39
历史上的成语故事这两个你听过吗?
孟母三迁:古人云:“孟子生来便有淑质,幼时被其母亲三迁故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时候孟子的父亲很早便离开了他,只留下母亲一个人照顾他而且母亲也没有想过改嫁他人这件事只能含辛茹苦的将孟子拉扯大,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孟子家里很穷只能买得起墓地旁边的家,孟子便小时候的玩伴一起学着那些上坟的大人们哭丧、下跪的样子,还提议要一个小伙伴装死剩下的对他哭丧,就在他们玩的不亦说乎的时候,孟母刚好从集市上回来,看到这一幕孟母大发雷霆说道:“不行,我不能再让我的孩子住在这了。”
于是孟母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换到了集市附近一个屠杀牛羊的地方去住,本以为可以安安心心的在此居住,没想到孟子竟天天看屠夫杀羊宰牛的,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屠杀牲畜,这可吓坏了孟母,孟母皱了皱眉头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她担心以后孟子会不会变成粗狂之人,天天只会杀来杀去没有体统,于是孟母带着自己的担心,连夜抱着孟子搬家了,这一次孟母倾家荡产的把房子迁到了学校附近,孟子看到官员们到庙里面行礼跪拜,礼貌相待,便都学了起来并回家演示给孟母看,孟母很是欣慰,连连点头夸孟子聪明并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如今,“孟母三迁”来形容人要接近美好的事物才能学到好的习惯。
画地为牢:古时候有一个叫武吉的孝子,有一天他出门砍柴路过南门的时候,偶遇文王的马车,但因为市集道路太拥挤准备换担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塌陷了一头,武吉很苦恼就准备把担子翻一边再用的时候不小心把掌管城门的侍卫打到了,当场死亡,这可吓坏了武吉,他撒腿就跑,后来被侍卫抓到压倒在文王面前,文王看他知道自己犯了错,便命人在南门口的地上永树枝画一个圆圈作为牢房,在竖一根木头作为狱吏,说完他就被带走了。
三天后,一个人路过此地,看见了正在抱头痛哭的武吉,便上去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母亲七十岁了,她没有了丈夫只有我这一个儿子,而我现在因为杀了人犯了错无法回家给她做饭,她又不会做,怕是会活活饿死去”这个人听后随即去王宫找了文王,说:要不您先放武吉回家,等他赡养完母亲再回来请罪您看如何?”文王想了想,念在他一份孝心上,文王准了。
相传在古时候的旧社会里面,人们都是很有自律性,在古代,如果有人不小心犯下了错误,官员便会效仿文王在地上给他画一个圆圈限制他的人生自由来惩罚他,而人们也很自觉,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不会想着要逃跑。画地为牢就是比喻一个人只能在别人所规定的地方内活动不能超出所给的地方以外。
****************
历史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暗渡陈仓”二词的由来!
作者:波姐的日常八卦娱乐
发表时间:18-02-0415:41
按图索骥
春秋时,秦国的伯乐很善于鉴别马匹。他把自己识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马匹。他儿子熟读这本书后,以为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到处去按图索骥。有次他见到一只癞蛤蟆,前额刚好与《相马经》上的好马特征相符,便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马上跑去告诉父亲。伯乐知道儿子愚蠢,戏谑地回答说:这匹马太会跳,不好驾驭。骥:好马。按图索骥比喻机械的照搬书本知识,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不再回关中了。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的样子,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趁守将不备袭击了陈仓,进而攻人咸阳,占领了关中,揭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
历史成语故事:“别开生面、别无长物”二词的由来!
作者:波姐的日常八卦娱乐
发表时间:18-02-0509:14
别开生面
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表彰24位开国功臣,命人在皇宫凌烟阁里面上这些人的肖像。70多年后,这些画像的颜色都已黯淡了。唐玄宗听说曹操的后代曹霸擅长画人物和马匹,就命他重新设色描摹,使24位功臣重现光彩,玄宗看后非常高兴,下诏封曹霸为左武卫将军。安史之乱后,曹霸流落到成都,靠卖画度日。诗人杜甫听说后,找到曹霸,写了一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以表深切的同情。
别无长物
别无长物这则成语的长物是指多余的物品。表示除此外别无他物。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身无长物。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忝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
历史成语故事:“别开生面、别无长物”二词的由来!
作者:波姐的日常八卦娱乐
发表时间:18-02-0509:14
别开生面
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表彰24位开国功臣,命人在皇宫凌烟阁里面上这些人的肖像。70多年后,这些画像的颜色都已黯淡了。唐玄宗听说曹操的后代曹霸擅长画人物和马匹,就命他重新设色描摹,使24位功臣重现光彩,玄宗看后非常高兴,下诏封曹霸为左武卫将军。安史之乱后,曹霸流落到成都,靠卖画度日。诗人杜甫听说后,找到曹霸,写了一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以表深切的同情。
别无长物
别无长物这则成语的长物是指多余的物品。表示除此外别无他物。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身无长物。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忝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
- 情感故事:关于温暖的5则小故事
-
2023-08-27 04:31:03
-
- 影评《南极大冒险》讲述八条雪橇犬在残酷大自然中努力求生的故事
-
2023-08-27 04:28:17
-
- 13则短故事短小说
-
2023-08-27 04:25:31
-
- [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_林海音的故事
-
2023-08-27 04:22:45
-
- 国外经典童话故事
-
2023-08-27 04:19:59
-
- 幼儿童话故事
-
2023-08-27 04:17:13
-
- 我的育人故事演讲稿
-
2023-08-27 04:14:27
-
-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
2023-08-27 04:11:41
-
- 三只小猪的寓言故事
-
2023-08-27 04:08:54
-
- 爱情的寓言故事
-
2023-08-27 04:06:08
-
- 古代励志故事
-
2023-08-27 04:03:22
-
- 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事
-
2023-08-27 04:00:36
-
- 西方经典童话故事精选三篇
-
2023-08-27 03:57:50
-
- 花木兰的故事:观《花木兰》有感
-
2023-08-27 03:55:04
-
- 睡前哄女朋友童话小故事
-
2023-08-27 03:52:17
-
- 儿童睡前童话故事
-
2023-08-27 03:49:31
-
- 寓言故事
-
2023-08-27 03:46:45
-
-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2023-08-27 03:43:59
-
-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
2023-08-27 03:41:13
-
- 红色经典电影,看到不一样的电影故事,在电影故事中理解人生
-
2023-08-27 03: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