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120篇短篇
民间故事120篇短篇
1、魔鬼民间故事
从前,在某个村庄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农夫,他穷得老婆孩子们常常吃不上饭。他勤苦地工作,从早到晚地劳动着,但是,一切总是不顺利。他一点法子也没有,怎么也摆脱不了那种穷苦的生活。
“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我总是摆脱不了穷苦的生活呢?”
穷人这样想。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在他茅屋里的炉灶底下,住着一群魔鬼,他们总是跟他捣乱。
农夫得着一点什么,他们就完全给他破坏掉。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儿陷害他,给他带来灾害:把麦子烂掉,把牛折磨死,还把人家的猪引进农夫的菜园。
有一次过节,农夫弄来了一块牛油和一大块面包给孩子们吃。
这个农夫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喜欢拉小提琴,并且拉得还好,听起来还不错!
于是,在那天吃过午饭以后,他就取出小提琴,开始拉起来。
当孩子们听到音乐的时候,大家都起立,把手叉在腰间,开始跳起舞来!
孩子们跳着舞,父亲在旁边看着他们,心里非常高兴。咳!一瞧!怎么好象有些小东西跟他们一起在跳似的:那些小东西奇形怪状,身体很小,长长的手儿,细细的颈子,小脸又丑又凶恶。他们可多着呢,连数都数不清。
穷人猜想,这一定是些穷鬼。于是他就把小提琴放在一边,想去捉他们,可是这些小穷鬼立刻成群地向炉灶底下奔去。他们挤呀挤的,拚命向炉灶底下钻。
这时穷人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要把自己从他们的危害中解脱出来。当小魔鬼正向炉灶底下钻的时候,他问他们说:
“喂!你们在炉灶底下很挤,坐着不大舒服吧?”
但是,小魔鬼们回答说:“不,不坏!我们很好!舒服得很!我们到处可以安身!”
穷人拿出自己的牛角烟盒,闻了闻鼻烟,说:“在这牛角盒子里可以安身吗?”
“可以安身。”小魔鬼们回答。
“那么,试试吧,看你们怎么安身?”
说着,穷人就把那个开着盖的烟盒朝下面一放。
“呶,你们都在哪里?”
从烟盒里发出来的声音说:
“现在,我们都在你这个盒子里了!”
“还有谁留在炉灶底下没有?”
“一个也没有了,全在你的盒子里!全在这里!”
穷人正希望这样。他马上把烟盒子紧紧地关上,然后走到那个多年不用了的磨坊里去,把烟盒塞在一个很重的磨盘底下。
“请你们永远住在这儿吧,我不需要你们!”
放好以后,他就回家了。
从那一天起,穷人的生活就开始好起来。只要他想做什么,他都做得成,一切都很顺利。他变得富裕起来,孩子们不再挨饿了。他有很多牛和很多猪。人们看见他富了,都觉得非常奇怪。
就在这一个村子里,住着另外的一个农夫,他是一个财主,全村里再也没有人比他更富的了。他是一个极端嫉妒的人,真是世界上再也找不出象他那样嫉妒的人来!如果有人不贫穷,不奉承他,他就要大发脾气。
当他听到这个穷人摆脱了贫穷,变得和他一样富有的时候,他该是多么的恼恨,那就不用说了!
财主猜了很久,想了很久,那个苦命的农夫究竟是怎样富裕起来的。但是,怎么猜也猜不着,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于是有一天,他就到这个农夫那儿去串门,用各种各样的花言巧语跟他聊天,想用这个法子打听出来他是怎样变得这么富裕的。
“因为我勤劳地工作,所以我的生活就变得好了!”
“呶,难道你从前就工作得少些吗?”
“也不少,但是都给穷鬼破坏了:他们住在我的茅屋里,到处乱钻,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毁掉了。现在好了,我已经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了,我从他们的危害中解脱出来了!”
“你怎么弄明白的?怎么解脱的?”
“我把他们引进我的烟盒里紧紧地关上,再把这个装满了穷鬼的盒子,带到那个多年不用的磨坊里,把他们放在磨盘底下压着。”
“原来是这么回事哟!”财主说,“呶,再见吧!我该回家了!”
告别后,他就走了。但是财主并不是回家去,他一直到那个多年不用的磨坊里去了。到了磨坊里,他找到了那块农夫塞着烟盒的磨盘。他把磨盘搬开,取出烟盒。把盖子打开来说:
“喂!小魔鬼们,出来吧!到你们的主人那儿去吧!他可想念你们呢!”
财主心里想,小魔鬼们就会这样跑到农夫那儿去的。
但是,小魔鬼吱吱的叫着,“啊,不!我们不上他那儿去!我们怕!如果他再想出一个什么诡计来,恐怕我们就完蛋了,在世界上就活不成了!……你救了我们,你把我们放出来了,我们要到你家里去,你是好人!”
“嘿!这成什么话!”财主叫起来,“我要你们干吗,不要!不要!我不能带你们到我家里去!快给我滚开!”
滚开?所有的小魔鬼一下子都跑到这个嫉妒的财主跟前,把他团团围住,钩住他的衣服,使他脱不了身!他想摔脱他们,但怎么摔也摔不掉。没法脱身了,他只好带着这些小魔鬼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小魔鬼们从他身上跳了下来,四散跑开,到处乱钻,钻到哪里是哪里,找也找不到了!
从那时候起,小魔鬼们就在财主那儿住下来。他开始倒霉了:大黄牛死,母牛也死了;马给偷走了,猪羊丢了,田里的庄稼也不长了。后来房子起火了,院子也给烧了。这个嫉妒成性的财主,就变成了乞丐。
2、贪婪的女人民间故事
有个人有两个妻子,第一个有钱,第二个贫穷。她穷得连一根布条也没有,只好用树皮把孩子背在背上。她每天扫树叶卖掉来维持生活。
有一大,她像往常一样,背着孩子到树林里去扫树叶,她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走到林子深处去了。她走了不久,一只猴子抱起小孩,爬到树上,逗着他玩。女人回转来,不见了小孩,便放声大哭。这时猴子正抱着小孩,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闹着玩。小孩听见母亲的哭声,他也哭了,女人抬头一看,看见树上的猴子抱着她的小孩。女人便唱起一首歌,猴子听见歌声,便跳起舞来,慢慢从树上下来,把孩子交给他母亲。猴子问这女人:
“你怎么落到这个地步?你是这样一个美妙的歌手,可每天还到这里来扫树叶。”
女人回答说:“我太穷了,只能靠这个来糊口。”
这时猴子便说:
“沿着这条路走,你会看见左边有条小路,再沿着小路走,不久就会看见一棵树结满了果子,一些果子会朝你喊叫:‘摘下我!摘下我!’你不要摘它们,而要去摘下那些不作声的果子。”
女人按照猴子说的那样做了。
她走到了那棵结满果子的树旁,一些果子请求:“摘下我吧,摘下我吧!”
但是她没有摘它们,只摘下那些不作声的果子。然后她回来,把一切讲给猴子听,并且把摘的果子给她看。
猴子吩咐她:“你回到家里,关上门,把果子切开。”
女人回到家,把果子切开,果子里面尽是金子和银子。她把金子银子分成三份:她自己、她丈夫、她丈夫的第一个老婆各人一份。可那个女人嫌少了,并且说:“我自己知道怎样去拿的。”
第二天,她也带上孩子,走到丛林深处,扔掉背带,用根树枝系上孩子,像穷女人做的那样。然后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便到处闲逛去了,开头猴子不在,后来回来了,看见了孩子,觉得很奇怪,他心想:“难道这个女人是这样的忘恩负义,或者是那样贪得无厌?总之要弄清楚,她为什么又来了。”
猴子抱起孩子,爬到树上,逗着他玩。女人看见孩子不见了,就像前一个一样唱起歌,猴子也像那次一样跳着舞,来到地上。
随后猴子把小孩交给女人,问她:
“昨天给你的东西你嫌少了吗!”
有钱的女人不想承认昨天来的是另一个女人,便回答说:
“是的,太少了,我还想要多一些。”
于是猴子便像上次对那个女人讲的那样,叫她只拿那些不作声的果子。
但是女人来到树前,她想:“我才不呢,这猴子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没有这样笨!”
她就把那些喊“摘我,摘我”的果子摘下来,然后回来拿给猴子看,猴子叫她回去把果子切开。
女人照猴子说的做了。但果子切开以后,那里面不是金子和银子,而是各种各样的爬虫和猛兽,它们把女人一块一块撕碎吃掉了。
所以别人给你的东西,总是应该感到满足。
3、聪明的村姑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这完全是因为从童年时代起,人们就反反复复地对国王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因此他下决心找一个与自己相配的妻子,也就是要娶整个王国之中最聪明的姑娘。
一开头,正象当国王的应该做的那样,他在最显赫的贵族小姐当中选择自己的未婚妻。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名门贵族的姑娘们,身上珠宝钻石发出的光辉,远远地超过了她们的智慧之光。她们舞姿优美,穿着绸缎和丝绒制成的漂亮衣裳;她们口齿伶俐,永无休止他说东道西,对一切人评头论足;可是一旦国王谈起要动脑筋的事情,她们就堵住耳朵,强调说这种话题,高贵的小姐们连听都是不体面的。
于是国王决定在地主小姐当中寻求妻室。
地主们的姑娘也不反对靠打扮出风头,不过她们会讲的话,无非是谈论猎犬和纯种的良马。显然,地主们的闺女,正象地主们自己一样,智慧是有限的。一旦涉及到要动脑筋的话题,她们要说的话在她们的舌头上,就象鸡脚在乱麻里一样,翻来复去地纠缠不清。
国王怎么办呢?只好在村姑当中物色一位未婚妻了。
“她们穿粗布衣裳和木头鞋子,那是没什么关系的。”国王心中想,“只要能找到一位聪明的姑娘,宫中的裁缝和鞋匠就会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不亚于一个公主。”
不消说,国王有一座位于郊区的宫殿,他动身到那里去,既是为了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是为了仔细看看那些乡村姑娘。
正好这一天出了一件事,一个贫穷农民的一匹马跑到皇家的御田里,踩坏了皇家的庄稼。御田总管把这匹马关进自己的马厩,要求农民出一大笔赎金。农民没有钱,同时没有马,不消说,庄稼人的日子一天也过不去。农民只好来找国王请求庇护。
国王听完了农民的话,心中思忖:
“是不是一个巧机缘促使这个庄稼人来见我呢?想必他有一个女儿,而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女。我倒要看看,这个做父亲的够不够聪明。”
于是国王说:“好吧,就依着你吧,我免了你的赎金。不过你必须回答我三个问题。回答得对,领回你的马;回答不出,马留在我这里,你还要好好地吃一顿鞭子。怎么样,同意吗?”
农民搔了搔后脑勺,问道:
“那么您的问题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你告诉我:世界上最快的是什么?第二个: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最主贵的是什么?第三个:月亮有多大?我给你两天限期,你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回到我这儿来听候处理。”
农民忧郁不安地回到家里。女儿在门口迎接他,问道:
“怎么样,爹爹?你在国王那儿把咱们的马要回来了吗?”
“马儿没要回来,”农民回答说,“倒是讨到了一顿鞭子。看起来,国王自己不够聪明,他就打主意向别人借一点儿。他向我提出三个问题,给了我两天限期。如果我回答得出,就把马领回来;如果回答不出,就要尝尝皇家的鞭子。”
“那是些什么问题呢?”女儿问。
农民告诉了她。
“噢!这一点儿也不难!”女儿笑了起来,“我现在就回答你这三个问题。你只要听着,好好地记住,然后到国王那儿去,领回来咱们那匹马。”
农民听完女儿的话,马上进宫去见国王。
“哎哟!你可是有点儿过于性急了!”国王说,“我可不知道你来是为啥:来领马呢,还是来吃鞭子。”
“两样我都要。”农民回答说,“我打算骑着马回家去,那鞭子么,也许可以用来赶马。”
国王笑了起来,说道:“好吧,我们立刻就能看清楚的。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世界上最快的是什么?”
“人的思想最快。农民回答。
“这是谁告诉你的?我不相信你自己想得出来。”
“我的女儿告诉我的。”农民坦白他说。
“原来如此!那好吧。现在你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最宝贵的是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最宝贵的是梦。”农民回答说,“在梦里我们忘掉悲哀和烦恼。梦可以使疲倦的人恢复体力,可以安慰不幸的人。”
“这又是谁告诉你的?”国王问。
“我的女儿。”农民回答。
“看起来,你的女儿是一个聪明的姑娘。”国王说,“两个答案都对。
那么她有没有告诉你,月亮有多大?”
“当然告诉啦。月亮的大小是四个四分之一。”
“又说对啦。”国王说。
国王十分惊奇。那些最显贵的名门小姐和最富有的地主千金当中,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呀!她们光是笑,又说世界上没有能够回答这种问题的聪明人。可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竟然回答出来了!不过,也许这也不是她自己的才智所能做到的吧。还需要好好地考考她!
于是国王对农民说:
“你履行了规定的条件,带着你的马儿回家去吧。至于你的女儿,由于她的聪明智慧,我送一件礼物你转交给她。”
国王从御厨房里取来一个筛子,里边放了七只鸡蛋,然后交给农民。“告诉你的女儿,叫她在这个筛子里用这些鸡蛋孵出七只小鸡,明天就要派人送回来。”
农民走了。可是过了两个钟头他又回到王宫里。他背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大麦。
“这大麦,”农民一面把口袋扔在国王脚下,一面说,“是我女儿叫我给您送来的。她请您立刻把麦子种下去,日出以前要收割回来,碾成大麦米,在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的时候送来喂它们,以免它们饿死。”
国王开心得纵声大笑。
“你的女儿,实实在在是一个聪明的姑娘。我准备娶她。不过需要先预备好结婚穿的衣裳。你把这架纺车拿去,告诉你的女儿,叫她天明以前要纺成细线,再织成最好的亚麻布。”
农民拿起纺车回家去了。可是没过一个钟头,他就气喘吁吁地跑来见国王。他又背来了一只大口袋。
“在这只口袋里有最好的亚麻种子,”他对国王说,“我女儿请您把这些种子种下去,长成后打成亚麻,可是要快一点儿。不然的话,她就来不及在天明以前纺成线和织成婚礼服用的亚麻布了。”
姑娘的答复使国王十分称心满意。
“我明白,我明白,你的女儿真是伶牙利齿,对答如流。你告诉她,明天我就来向她求婚。”
第二天,国王来敲穷庄稼人的房门。
农民的女儿恭恭敬敬地鞠着躬请他进来。
“您的父亲在哪里呀?”国王问。
“父亲到水在生气的地方去了,为的是把好的东西做成更好的东西。”
“你的母亲在哪里呀?”
“母亲和妹妹正在同风捉迷藏。”
“噢,那么你的弟弟在哪里?”
“也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他正在拿着还没生下来的东西玩儿哪。”
国王笑了起来,说道:
“唉,你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叫我猜谜呀。”
“这有什么,”姑娘回答说,“陛下不是喜欢猜谜吗!您自己就叫父亲和我猜过谜的呀。”
“聪明的姑娘,我的谜语都被你猜中了。现在你自己出的谜语,你也回答得出吗?”
“也许回答得出的,如果您愿意,就考一考看吧。”
“好的。你告诉我,哪里的水在生气?你的父亲如何把好东西做成更好的东西?”
“磨坊的水在生气,因为那些轮子妨碍它流动,于是它就推它们转,推它们动。而我父亲就在那儿把粮谷磨成面粉和米粒。”
“是这样,是这样。那么,你的母亲和妹妹在哪儿同风捉迷藏呢?”
“当然是在田里喽。现在正是施肥的时候,因此她们就升起篝火把去年的落叶和枯草烧成肥料。这种时候不由自主地要同风捉迷藏,你不躲藏,它就一下子用烟呛坏你的眼睛。”
“噢,那么如果你弟弟既不在地上,也不在天上,他到底在哪儿呢?而且怎么能够和还没生下来的东西玩儿呢?”
“这可是再简单也没有的了。显而易见,他是在树上。他是我家的淘气鬼,有蛋的鸟窠他一个也不放过。”
国王又笑了起来,说道:
“你出谜语和解谜语可真是个能手!现在轮到我了”。听着,我来对你说:我已经来你家做过客了,你也要到我家来做客。可是你要注意,既不能穿着衣服来,也不能光着身子来;既不能步行来,也不能骑马、坐雪橇或坐车子来;既不能从路上来,也不能从路边上来。而你来到的时候,既不可以进屋,也不可以留在街上;你不要给我带礼物来,可也不要空着手不送东西来。”
“好的,”姑娘说,“明天您等着我来做客吧。”
第二天,姑娘用密密的鱼网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起来,手里攥着一只小麻雀,然后把鱼网的一端绑在一头公山羊的脖子上,赶着山羊紧沿着车辙驰向王宫。
在宫门前她解开了绑在山羊脖子上的鱼网,一只脚跨进门坎里面,另一只脚停在门坎外面。
“我来了,”她对国王说,“我按照您的意思都做到了。我到您这儿来,既不是光着身子,也没有穿衣服;既不是步行,也没有骑马;既不是走大路,也没有走路边;既没有进屋,也没有停在街上。这儿是给您的礼物。”
国王已经伸出手去接礼物,可是姑娘把手掌一张,小麻雀一抖翅膀就飞走了。
这样一来,国工并没有收到礼物,尽管姑娘并不是空手来见他的。
“我承认,”国王说,“这次斗智你又胜过了我。任何一位公主,任何一个地主的女儿,都不敢同你比赛智力。只有在美貌和服装方面,大概她们会胜过你。不过,服装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国王在女客人面前打开了通往隔壁房间的门,请她进去。在这间屋子里,到处都是姑娘们做梦也梦不到的那么漂亮的衣裳。年轻的村姑走进屋内,随手关上了门。
国王不得不等待相当久,因为即便是最聪明的姑娘也不大容易选中一套服装,这是由于在她面前衣服实在太多了,而且一件比一件漂亮。
可是等到这间邻室的房门终于又敞开的时候,姑娘在门口一出现,国王不由得惊叹起来。年轻的村姑身穿新衣比皇宫里最漂亮的女官还要美一百倍。
国王原打算立即带着姑娘去举行婚礼,可是他及时地想起来,他给自己寻找的,不是一个美丽的妻子,而是一个聪明的妻子,于是他决定再考她一次。
“你能不能告诉我,”他问道,“大地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姑娘抬起穿着新鞋的脚,朝着地板跺了一下,说道:
“就在此地!假如您不相信,请您自己去量量。”
国王笑了,说道:
“我看清楚了,我搞清楚了,你非常聪明,也非常美丽。”
“我可是根本不算怎么聪明,”姑娘回答说,“我倒是很想再聪明一百倍。”
“唉,你现在这样聪明已经足够了。”国王说,“现在你再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你愿意不愿意做我的妻子?”
姑娘垂下了眼帘,低声说:
“如果国王自己愿意的话,我为什么不愿意呢?”
国王不再拖延,立刻命令皇室总管准备好婚礼酒宴需要的一切物品。一个星期以后,举办了富丽豪华的婚礼。国王请来了新娘子的全体亲属,请来了自己的全体大臣和他们的妻女。
千金小姐们已经听人说起新娘子才智出众,因此婚礼宴席上她们一次也不曾开口,免得在新娘子面前出丑。
可是大臣们的夫人们都很难受,因为国王拒绝选娶她们的女儿,成为王后的荣誉落到了一个普通村姑的头上了。她们摇着头,彼此窃窃私语:“一家之中有了两个聪明的头脑,那是要坏事的。弄不好就要争争吵吵闹起纠纷来的。”
而且大臣们自己也在各个角落里交头接耳:
“今天我们同普通的庄稼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明天保不定我们不得不同他们一起坐在皇家会议室里。恐怕王后想叫自己的老子当上内阁大臣呢。
到那时候,连别的农民也不肯听话了。那么谁来给我们耕田种地呢?!”
当然,这些话都是悄悄说的。可是国王还是听见了。于是等到宾客们吃完喜酒纷纷散去之后,国王就对年轻的妻子说:
“你听我说,亲爱的妻子,我们现在就来个约法三章吧。第一,你不得再同你的亲人们会面,因为你现在是王后了;第二,你不得干预我的事务,因为我是国王;第三……这第三么,假如你违犯了我们的约定,我马上送你回到你父亲那里去。”
年轻的王后听完了丈夫的话,一句话也没回答他。丈夫则认为,既然妻子不讲话,这就意味着她同意了。
随后他们安宁幸福地过着日子。
这样过了一年,两年,到了第三年出了一件事:
王后的父亲带着自己的马到御田里去干活。他这匹马养了一头极好的小马驹。这一次,小马驹跟在母马后面在田里来来回回地走,觉得厌烦了,它就跑到邻近的草地上去玩。草地上皇家的一群母牛带着一群牛犊正在吃草。
楞头楞脑的马驹子一下子就同一个牛犊要好起来。它跟着牛犊在草地上到处游逛。牛犊走到哪儿,马驹也走到哪儿。
皇家的总管早就注意到了这头小马驹,他非常喜欢它。他一看到小马驹和皇家的牛群混在一起,马上命令牛倌快把全部牲畜赶进牛栏。
傍晚时分,农民发现马驹不在,就去寻找,可是连个影子也找不到。农民就去见总管。
如此这般,他请求他:“我们的马驹混在您的牛群里,请您下命令把它还给我。”
可是总管只是心中暗笑。
“如果你的马驹加入了牛群,这就表明它不是马驹,而是牛犊。可是牛犊你是没有的。因此你在脊背没尝到鞭子味道以前,还是赶快走开的好。”
有什么办法呢!农民又去见国王,请求庇护。
这一天正赶上国王心情不佳,不晓得是因为同邻邦的国王有了什么纠纷,还是由于皇家金库的司库官揩油超过了常规……丈人的请求他连听都不要听。
“总管怎么决定的,”他说,“就怎么办。”
结果是农民毫无所获。他转过身子往回走。走过皇家花园他几乎哭起来。
他实在舍不得这匹小马驹!年轻的王后恰巧在这个时候出来散步。她看见父亲就问他:
“父亲,你怎么这样伤心啊?”
“哎呀,女儿啊!”农民回答说,“我并不晓得你同国王相处得怎么样,我可是无论同国王,无论同他的总管,怎么也处不来。我对他们说这是黑的,他们偏说,不,是白的。”
“父亲,你讲清楚一些,到底你同国王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故?”女儿问。
“照我的心思,最好一辈子不同国王们打交道。”农民说,“是这么一回事,你知道,我们那匹母马养了一头极好的小马驹。它不晓得为啥要和皇家的牛群混在一起。总管就把它抓了去,不肯交出来。他说,‘如果马驹加入了牛群,这就表明它不是马驹,而是牛犊。’我去找国王请求庇护,国王也是这副腔调,他说,‘总管怎么讲的,就怎么办。’”
“好啦,你别难过。这件事还可以补救。”女儿说,“我来教你怎么办,使白的再变成白的,黑的再变成黑的。”
接着她就教会了他。
到了第二天,大清早农民就钻进皇家花园,拖来一面老大老大的鱼网,他把鱼网摊开在草地上,自己坐在一棵树下等着。
过了不久,国王从宫中走出来,要在皇家会议开会以前散散步。农民一看到国王,立刻跳起身来,使出全身力气拉拢鱼网,好象鱼网一直到顶都装满了鱼似的。
“你在这儿干什么哪?”国王感到奇怪。
“您自己看得见,我正在捕鱼哪。”农民回答。
“你可真傻!难道草地上会有鱼吗?”
“为什么不会有呢?!自从母牛生下马驹那个时候起,什么事都会有的。”
“啊哟,你倒是很聪明嘛!”国王说,然后命令把农民的马驹还给他。
农民收起自己的鱼网,带着马驹,高高兴兴地走回去了。
国王仔细一想:“哎呀,这不是丈人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看来这件事一定有我妻子插手。”
他想到这里,就马上进入宫中。
“喂,你告诉我,”他问妻子,“昨天在花园里你遇见过你父亲吗?”
“遇见过的。”妻子回答。
“这就是说,是你教他戏弄我的喽!”
“戏弄你我可没有教过他,至于如何使他摆脱窘境,那我是出过主意的。”
“不管怎么样,”国王喊叫起来,“你已经干预了我的事务!你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约定!因此我今天就送你回你父亲家里去,永远休了你。但是,由于你毕竟是我的一个好妻子,我允许你带走在整个王国里你认为是最宝贵、最可爱的东西。”
“就照着你的意思办吧,”王后回答说,“我立刻离开王宫。不过在分别的时刻,我想同你用一只杯子喝点儿酒。”
“好吧,”国王说,“拿酒来。”
王后拿来了一瓶陈年葡萄酒和一只水晶玻璃杯。她满满地斟了一杯酒,暗暗地放进去一些安眠药粉。然后她用嘴唇沾了沾,就把酒杯递给国王。
国王喝干了一杯酒,赞叹他说:
“多么香甜的美酒啊!我似乎从来没喝过比这更好的酒。”
他想再倒上一杯,忽然间他觉得困得厉害,当即坐在安乐椅中,鼾然入睡。
王后需要的正是这样。她立即叫来奴仆,命令他们把睡着了的国王抬到马车里去。她自己坐在旁边,马车行驶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已经来到农民家。王后把父亲喊出来,同他一起小心翼翼地把国王从马车里抬出来,然后把他放在床上。
第二天早晨国王醒过来,惊讶地观望着四周。他躺在简陋的农家的床铺上,并不是在自己的富丽堂皇的王宫卧室里,而是置身于一所贫寒的农舍之内。
“这是怎么回事?!”国王叫了起来,“也许我还没醒,这一切都是我在梦中看到的吧?”
“不,你已经醒了,这一切都是你在清醒的时候看到的。”王后走向床边对他说。
“那么我是在哪里?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呢?”
“你是在我父亲家,是我亲自用车把你拉来的。”
“你怎么敢这样做!”国王大声喊叫。
“难道你没答应过我,可以把我认为最可爱、最宝贵的东西带回父亲家里?”王后问。
“我答应过的。可那又怎么样呢?”
“你自己想想,”王后说,“对于妻子来说,还有什么比丈夫更宝贵、更可爱的呢?”
“原来如此!”国王惊叹他说,“你又用巧计战胜了我。不,不管怎么说,你实在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人。”
国王从床上跳起来,抱住了妻子,求她同他一起回宫去。
然而妻子推开了他,说道: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象你说的那样聪明。可是,很明显,即便是我所具有的智慧,在王宫里也是根本没有用处的。你自己总是愿意听最愚蠢的话,而一听到明智的话,你就要堵住自己的耳朵。我最好还是留在这里,在普通农民当中寻求一个夫婿吧。这样的丈夫不会由于我的亲属而感到羞耻,而且,如果我对他提出某种善意的忠告,他大概永远也不会说我在干预别人的事务。我同他将会共度患难和同享安乐。”
国王一再求她原谅自己,结果也是枉然,妻子连听都不想听。于是国王只好单独一个人回宫去了。
4、七兄弟民间故事
古时候,在高山下面,在大海旁边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老汉,他有七个儿子。七个儿子长得又高又大,又粗又壮。老大叫大壮实,老二叫二刮风,老三叫三铁汉,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五高腿,老六叫六大脚,老七叫七大口。
有一天,老汉对七个儿子说道:“咱们庄西是高山,咱们庄东是大海,出门太不方便了,你们把它搬远一点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出去了。过了一会,老汉走出去一看,海也望不到了,山也不见影啦,四周尽是一溜平川的坡地,黑油油的土不松也不紧,不湿也不于。
老汉又对七个儿子说道:“这么样的好地,哪能叫它闲着,你们把这上面种上些五谷杂粮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就动手耕种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一溜平的坡地上,长满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好庄稼,快熟的麦子沉甸甸,溜腰高的谷子金闪闪。老汉和七个儿子都欢喜得了不得。
可是,谁知道,好事引了灾祸来。京里的皇帝也知道了这个好地方,就派大臣拿着圣旨,去那里坐催皇粮。
老汉一听发了怒,他不觉叹了一口气,对儿子说道:“孩子,咱们不用再打算过好日子了,皇帝的贪心是个填不满的枯井呀!要是服从了他,那就要给他当一辈子牛马。”
七兄弟听了老汉的话,自然是都很生气,一齐说道:“爹,不用怕,我们弟兄七个进京去和皇帝讲理。”
七兄弟还没走到京城,把门的大将军老远就望到他们了,吓得连忙关紧城门,上上铁杠,嘎喊地锁上一把大锁,爬到城门楼子上躲了起来。
七兄弟到了城门跟前,老大大壮实喊道:“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是进京来跟皇帝讲理的。”
大将军躲在城门楼子里,仰着脸哆哆嗦嗦他说道:“庄户人怎么能跟皇帝讲理!”
大壮实一听火了,伸手一推,只听哗啦啦的一声,城门和城楼子一齐推倒了,尘土扬天,砖石乱滚,大将军也砸死了。
七兄弟又往里走,到了午朝门外,午朝门关得严丝合缝的。老二二刮风说:“大哥,你先歇歇,我去叫门。”他提起嗓子大声地喊道:
“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要进去跟皇帝讲理!”
二刮风叫了好几声也没人答应,不觉一阵生气,一口气喷出来,真好似刮起大风,午朝门和门两旁那盘龙的石柱连摇晃也没摇晃一下子就吹倒了。
满朝的文官武将都吓慌了,谁也不敢出头阻挡。弟兄七个到了金銮殿前,老三三铁汉说道:“二哥,你先歇一会,我去跟皇帝讲理!”
三铁汉向前一走,皇帝早吓得脸皮干黄,慌忙说道:“庄户人怎能和我皇帝讲理,快些推出去斩首!”
三铁汉听了,笑了一声说:“先给你个胳膊试试看!”
他把胳膊朝一个武将伸去,正碰在他那把明晃晃的刀刃上,只听“砰”
的一声,火星乱冒,刀就四分五裂地碎了。
皇帝吓得从龙座上滚了下来,好几个大臣好容易才把他架回了后宫。
皇帝见杀不了七兄弟,就连声地吩咐点火去烧。
一霎时的工夫,许多火球,冒着浓烟,滚到了七兄弟的眼前。老四不怕热说道:“你们先到后面歇一歇,这次由我来招架。”他一脚踏着一个火球,冷笑了一声说道:“我还冷,这点火是太小了。”
皇帝又吩咐千万兵将,一齐去把七兄弟推到海里淹死。
五长腿听了,说道:“不用费那些事啦,我正想着洗个澡啦。”他只几步就迈进了大海,蓝光光的海水,只没到了他的脚脖子,他摇摇头说道:“这太浅了,没法洗澡啦,已经下来一场,还是摸点鱼吃吧。”
他弯下腰去,两只手就不停地往海岸上扔鱼,黑鱼,白鱼,一丈长的,十丈长的,一百丈长的大鱼也叫他弄上来了,眼看着岸上的鱼就堆得好象小山一样。
兄弟们一等也不见老五回来,二等也不回来,老六六大脚说道:“我去把他叫回来。”他一脚就踏到了大海边,冲着五长腿说道:“五哥,正事还没说完,你怎么摸起鱼来了?”
六大脚话还没说完,七大口赶来,不耐烦他说:“皇帝怎么能讲理!讲理他就不当皇帝了。”
他连和兄弟们商议也没商议,一口就把大海里的水喝干了。他回过头来,又一张嘴,海水从他口里一股劲地喷了出来,海水浪滚翻腾地向皇宫冲去,冲倒了层层的高墙,把皇帝和文官武将都淹死了。
5、神鱼送屈原民间故事
相传,屈原有一个堂妹叫屈幺姑,她是喝三峡水长大的贫苦渔家女,模样俊俏,心灵手巧,性格刚强。她曾驾着渔船迎着西陵峡里的风浪,送屈原云游四方;她曾陪着屈原翻山越岭,听民歌,采楚风,帮助屈原在故乡橘林里写下了《橘颂》诗篇。屈原从郢都回到家乡,擂鼓募兵,抗击入侵的秦国军队,屈幺姑马上带领峡江上的渔民船夫,最先打起抗秦保楚的旗帜,向屈原请战。
一天,屈幺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漂亮的雀儿,在她头上绕着飞,一边叫唤着:“我哥——回——哟,我哥——回——哟!”后来,小雀儿飞走了,屈幺姑便拔腿去追,追到西陵峡口,就不见了,听到有什么人说了这样两句话:“江水倒流三千里,屈原死在鱼肚里。”这时候,屈幺姑看见江水里冒出一条大鱼,鱼背上驮着屈原的尸体。
第二天,屈幺姑把这个梦告诉给乡里姊妹们。姊妹们就跟屈幺姑一同跑到西陵峡口上,一边洗衣裳,一边喊着:“我哥——回——哟,我哥——回 ——哟!”一眨眼,乌天黑地,像是洪水要来了。江边一股子浪头儿拍打过来,淹过了姊妹伙儿捣衣的石墩子。她们惊惶地向江面张望,只见一个像芭蕉叶片似的东西,在浪堆里晃晃荡荡。仔细一望,嗬,原来那是一条大鱼的鳍。屈幺姑便打着“啊嗬”对大鱼说:“鱼呀鱼,你若是把我哥哥驮回来了,就到岸边来呀!”话音刚落,大鱼真的游到岸边,上了石梁子,首尾一蹶,忽然乱蹦乱跳起来,两只灯笼大眼刷刷地流泪,然后轻轻儿扇动鳃,亮出白亮亮儿的肚皮。
幺姑盯着大鱼的肚皮,麻利地从头上取下扁簪,把鱼肚子划开,一股鲜血从鱼肚里流出来,渐渐露出一口通红的棺材。
姊妹把鱼肚子缝好,将鱼放了生,然后抬着红棺材回乡安葬,一路哭着叫着:“我哥——回——哟,我哥——回——哟!”
屈幺姑满含悲愤,越哭越伤心。忽然她一头撞在墓碑上,化作一只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穿过金色的阳光,飞进了丛林。她还在声声呼唤着:“我哥回,我哥回……”
从此,每年端午节,归州屈原沱都要举行龙舟竞渡,机智的艄公和勇猛的桡手(划桨的人),都在鼓声中高喊号子:“我哥──回哟!我哥──回哟,”
那条神鱼,一来因肚子受过伤,二来因惦着屈原的故土,从此上不过泄滩,下不过青滩,永远留在西陵峡里,每年都要来一趟屈原沱哩。
6、神鹰与神虎民间故事
早先,每当过新年的时候,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就在门两旁粘贴上老鹰与老虎的画像。老鹰和老虎曾保护过草原上的牛和羊。有这么一个故事:
那时,这里草地肥沃,牛羊成群,很少发生豺狼野兽侵害牲畜的事情。牧民们都说这是鹰神和虎神在保佑他们。
有一位老阿爸,带着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和一个十三岁的儿子,一家三口给牧主放羊度日。老阿爸年迈体弱,就看家做饭;聪明美丽的姑娘每天带着弟弟去放羊,日子过得倒也太平。有一天,阿爸做好了饭,等待姐弟俩回来,可怎么也不见影子,直到点上酥油灯的时候,才见小儿子哭着跑回来。原来,当他中午睡觉时,姐姐拣蘑菇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阿爸忙点上火把,到草地上寻找,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未找见。可是,待爷儿俩返回家时,却看见姑娘正在家做饭呢。阿爸忙问是怎么回事,姑娘说:“弟弟睡着了,我去拣蘑菇,一只大蟒把我叼起来就跑。正在这时,飞来一只老鹰,用嘴狠啄大蟒的眼睛,大蟒一害怕,丢下我就逃。我半夜才摸回家来。”
父子俩松了一口气。阿爸说:“多亏神鹰保护了你呀!”姑娘说:“听说还有一个神虎很厉害,是吗?”阿爸说:“对,咱们科尔沁草原有了神鹰和神虎,再凶暴的野兽也不怕了。”
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不知为什么,灾难开始降临到这家:姐弟俩放牧的羊群,隔不上几天就莫名其妙地丢失一只。阿爸愁病了,弟弟也心急如火。弟弟想:“这羊丢得真怪呀,早晨赶出去时一只不少,晚上归圈一数就缺。整整一天也没看见有野兽闯进羊群呀?”忽然,他想到,每天午后吃完干粮他总要睡一会儿,是不是那时出的事?
第二天,姐弟俩又去放羊了。午后吃完干粮,姐姐像往常一样对弟弟说:“阿弟,你该歇会儿了,让羊自己吃草,我去采蘑菇。”弟弟装作睡下,待了一会儿,却发现姐姐悄悄溜进羊群,猛地变成一只大蟒,一口吞下一只羊,吃完了,又变回姐姐模样。弟弟心里全明白了。
傍晚羊群归圈,阿爸一数又少了一只,就发起火来,怪儿子贪玩,抄起棍子就要揍。弟弟忙说:“别打我,羊被姐姐吃了,她不是人,是条大蟒!”姑娘一听,“嗷”的一声显出原形,张开大口一下吞了阿爸,弟弟见势不好,扭头就跑,大蟒在后面紧追不放。
弟弟跑呀跑,终于跑到了一片树林子。他再也跑不动了,就赶紧爬上一棵又高又粗的松树躲藏起来。树顶上有一个大鸟窝,一只老鹰探出头来,问道:“小伙子,闯到这儿干什么来啦?”弟弟愣住了,老鹰怎么会说话呢?噢,这一定是阿爸讲过的神鹰呀!于是,他哭着述说了家里发生的事情,并哀求道:“求求您,神鹰,快把大蟒除掉吧,不然草原上的羊群就会被它吃光了!”神鹰眨了眨眼睛说:“头些日子这条恶蟒一窜进草原时我就看见了,可惜没抓住它,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现在刚孵完雏鹰,身上没有劲儿,怕不是大蟒的对手。这样吧,你在这儿替我看护着小鹰,我去找老虎,它一定能够杀死大蟒。”说完,老鹰一扇翅膀飞走了。
这时大蟒追到了大松树下,由于吞了一只羊又吃了一个人,怎么也爬不上去,它就用牙齿咬树根。那牙齿好锋利呀,不一会儿,那大树就晃动起来,鸟窝里的小鹰吓得又蹦又叫。弟弟忙把小鹰揣在怀里,准备树倒了逃命。
就在这时,刮起一阵大风,一只斑斓猛虎扑了过来,与大蟒展开搏斗。它们两个打得天昏地暗,还是不分胜败。老鹰在空中盘旋,找准了机会,俯冲下来,一口啄瞎了大蟒的眼睛,大蟒“嗷”的一声惨叫,老虎借势将蟒脖子咬断,大蟒死了。
从此,科尔沁草原就留下了神鹰和神虎杀大蟒救牧民的佳话。也留下一个风俗,每年过新年,大门两侧都要贴上老鹰和老虎的画像。
7、端午看望新嫁女民间故事
在浙江富阳的石梯村,有个姑娘叫陈兰花,不但长得像仙女一样漂亮,还勤劳善良,乡亲们没有一个不夸她的。
这年冬天,陈兰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冻,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滚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悬崖绝壁,跌落下去还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没有救了,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就在这紧要关头,突然跑过来一只黄麂,用身子一挡,把兰花姑娘给救了。黄麂为她舔起伤口上的血迹,陈兰花非常感激,抚摸着黄麂,不知说什么好。这以后,只要陈兰花上山砍柴,黄麂总来陪她,还拖来一些枯树枝给她作柴火。
黄麂住在深山一个冬暖夏凉的山洞里,两个月前,不知从哪儿来了群野猪,强行霸占了山洞,黄麂只得换了地方。
那群野猪里有一只已经成了精,它凶恶残暴贪婪,兰花姑娘的美丽也让它垂涎欲滴,一心想把她弄来做老婆。对野猪精来说,把兰花姑娘抢来不是件难事,但它清楚,要她心甘情愿才行。
这天,野猪精带着聘礼来到陈兰花家,直截了当地对兰花父母说要娶兰花姑娘为妻。女儿怎能嫁给野猪精?兰花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
野猪精也猜到他们不会要它这个女婿的,就先礼后兵。见他们当面拒绝,也就不客气了,恐吓说:“如果不肯把兰花姑娘嫁给我,不但是你们一家,连全村的人都要跟着遭殃。”说完,跳出门外,对着溪边那株枫树,用背一拱,顿时,枫树连根拔起,倒在溪水中。这还不算,它又爬到村背后的山上,用獠牙乱撬岩石,石块带着泥土滚下山来,弄得村里飞沙走石。看兰花父母和村里的人吓得东躲西藏,野猪精回到兰花家中说:“就这样定下了,我十月初一来娶,你们也好准备准备。”
看来,石梯村要遭灾了,不少人家准备背井离乡投亲靠友,搬到别的地方去。
看大家惊慌的样子,兰花说:“乡亲们不要搬家,也不要怕,我愿意嫁给野猪精。”
乡亲们心中非常难过,他们知道兰花姑娘是为了保住村子才甘愿牺牲自己,于是对她更加感激和敬佩了。
兰花姑娘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兰花娘哭着说:“你去了,我们怎么来看你呢?”
兰花姑娘想,嫁过去后,野猪精是不会答应她回娘家的。如果一年半载后,父母去看望女儿,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爸爸妈妈又怎么能找到自己呢?
这个季节,别人家早在田里撒小麦种了,可兰花家哪有心思顾及农活,小麦种子仍旧搁在桌子上。
十月初一到了,中午,在野猪精的带领下,野猪们敲锣打鼓,抬着一顶用毛竹和树枝野花扎起来的花轿,来到了石梯村。
事情到了这一步,兰花也只有豁出去了,上轿前,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暗地里抓了几把小麦种子,放进了衣袋里。在父母和乡亲们的哭泣声中,她毅然坐上了“花轿”,对“花轿”边的父母说:“等到小麦黄的时候,你们来看我……”可是,还没有等兰花把怎么来找她说清楚,轿子就被抬走了。
兰花姑娘被野猪精逼去做老婆的事,黄麂也知道了,尽管非常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它常常站在对面的山上观望,想看看兰花怎么样了。这天,黄麂终于看到兰花姑娘在洞口晒太阳,见野猪精外出,就悄悄地去看兰花姑娘。
一年来的接触,兰花姑娘和黄麂相互有了好感,看到黄麂到来,兰花既高兴又伤心,把受野猪精虐待的苦楚倾倒出来。
黄麂想,只有除掉野猪精,兰花才有出头之日。自己虽然修行已满千年,能够施展法术,还能显现人形,可是,野猪精也会法术,硬拼不一定能取胜,只有找到它的要害,才能制服它。于是它就问兰花姑娘:“野猪精是否和别的野猪有不同之处?”
兰花想了想说:“它每天午睡时,总有颗珠子一样的东西从嘴巴里吐出来,然后再吸回去,再吐出来,反反复复。”
那颗珠子是丹,看来是野猪精修炼成的,它就靠这颗丹,要是没有了丹,它的功就废了,如何把这丹弄来呢?
黄麂劝慰兰花姑娘,要她保重身体,再忍耐一下,它一定会救她出魔穴的。
黄麂来过的事被野猪精知道了,它听说在这以前,兰花和黄麂关系非常密切,现在黄麂又来找自己的老婆,而且还每天都到对面山上,和站在洞口的兰花遥遥相望。野猪精的肚皮都快要气炸了,非要把黄麂置于死地不可,于是想出一计。它对兰花说有事要离开,悄悄地回来躲在暗处。兰花站在洞口,准会招手要对面山上的黄麂过来,等黄麂进洞,就把它当场杀死。
野猪精的计谋被对面山上的黄麂识破了,它也想出了一个对付野猪精的办法。
这天中午,野猪精又在午睡了。正当野猪精把丹吐出时,兰花姑娘突然扑过去一张嘴,把野猪精的丹吸进肚中。野猪精睁开眼睛一看是兰花,不禁大怒,跳下床,准备用獠牙划开兰花的肚皮,夺回丹。哪里想到,兰花一转身,变成了黄麂,扭头就跑。
原来,黄麂让兰花姑娘躲藏起来,自己变成兰花模样取到了丹。
野猪精气得猪毛直竖,眼睛冒火,獠牙对准黄麂,猛地刺去。黄麂身子一扭,野猪精扑了个空。黄麂跑出山洞,专挑小路不紧不慢地在前面跑,引得野猪精紧追不舍,累得气喘吁吁也抓不到黄麂。
来到一块草地,黄麂见野猪精没跟过来,就故意站着挑衅。野猪精心想,只要对准黄麂扑过去,就是不把它咬死,凭自己笨重的身子,也会把它压成肉饼。见离黄麂只剩三尺远了,它两只后脚猛地用劲,向前一跃,向黄麂撞去。
就在野猪扑来的瞬间,黄麂往旁边一闪,只听“嘭”的一声响,野猪精跌入了陷阱。原来,这是黄麂挖的。见野猪精中计,黄麂用早就准备好的石头,往它头上猛砸。失去了丹的野猪精,哪里还能施展法术,不一会儿就断气了。
黄麂来到山洞,当着兰花姑娘的面,摇了摇身子,脱下了麂皮,变成了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兰花一看,一声“黄郎”,就扑了过去,黄郎紧紧地抱住了她。两人把整个山洞清洗后,拜堂成亲,在洞中安了家。
再说兰花的父母,已多次到深山中寻女,可石梯山上不知有多少峰多少沟,叫他们怎能找得到。
农历五月初的一天,兰花的爸爸到山上砍柴,发现路边有几株小麦黄了,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可一路上,连山路边的草丛中也零零星星地出现了小麦。小麦怎会生长在山路边呢?他猛地想到了女儿要他们在小麦熟的时候去看望她,肯定是女儿怕父母找不到,上轿后一路撒麦子,设下了路标。他柴也不去砍了,就朝着东一株西一株的小麦一路寻去,终于发现了那个山洞。
兰花听到外面有响动,走出洞口一看,见是父亲远远走来,高兴得朝父亲奔过去,父亲终于找到了女儿。
外出打柴的黄郎回来了,兰花的父亲心中不禁一愣,难道野猪精变成了俊小伙子?一想也不可能,这是怎么回事呢?
看父亲疑惑的样子,兰花就把黄郎救她出火坑的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父亲。
兰花的父亲连忙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兰花母亲听了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马上去买布请裁缝为女儿做衣服,还裹了粽子。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第三天,正是端午节,他们去山中看望女儿。母女相见,又喜又悲,抱头痛哭。
第二年端午节,石梯村的乡亲们开始效仿,凡是一年内出嫁女儿的人家,父母做新衣,裹粽子,织扇子,有的还挑上老母鸡和小鸡去看望女儿。端午看望新嫁女,也慢慢地传开了。后来,不少地方都有了这个习俗。
8、结缘换季四月八民间故事
农历四月初八,传说是佛祖的生日,这天也称浴佛节。从前在山东省费县上冶镇,每到浴佛节这天就异常热闹。四乡聚集,除了赶庙会,还要用五条水洗漱,以求祛灾辟邪保平安。所谓五条水,就是用五种树的枝条蒸煮出来的水。
很久以前的这一年四月,男女老幼都趁庙会走进花繁柳绿的树林里,采集所需枝条。一个叫桂生的小伙子加入了热闹的人群。满眼风光,游兴正浓,不知不觉到了一片杏花林中。别处杏花早已落英,唯独这里开得正欢。忽然,一林杏花枝条乱颤起来,花瓣被平地而生的狂风卷到一起,形成一片花雨扑面而来。桂生被风刮得睁不开眼,等再睁开,却什么也看不见了。突然,他脚下一滑,顿时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鼻息中飘来一股杏香味。桂生直觉肚子饥饿,顺着香味,竟然摸到一枚青杏。青杏有拳头大小,他忍不住咬了一口,一股甘甜溜进腹内,顿觉浑身舒畅。桂生不知此时身在何处,又惦记家里和他相依为命的一只狸鼠,急得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只听一阵环佩叮当,好似来了一个女子。桂生朝着声音问道:“谁?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到这里来了?”答话的是一位妙龄女子,声音柔美且幽冷:“你呀,早就该来了,往年每当四月八日,你就到我们这里乱掐枝条,每次你走以后,这些被你掐了枝条的树们要哭上好几天,我都被烦死了!”桂生一听,原来是往年得罪了树精藤怪,今天才遭遇不测。他赶紧打躬作揖赔罪:“小生只知道随俗就事,没承想倒得罪了仙姑仙姐们。放过我吧,我家里那只狸鼠还等我回去呢。”女子冷笑:“我好不容易等到今天,你的大限已到,才能让你来和我面对面清账!”桂生正百思不解,只听女子口中念念有词:“打开前世门,见到生前身。起!”这女子不知使了个什么法术,桂生脑中立刻想起许多事情。
桂生原本是一棵万年桂花树,生长在沂蒙山上鬼谷洞门外。每日得王禅老祖仙训,凝练了一些仙气,使得身体健壮,枝叶茂盛,也颇能洞悉三界事物,仙凡鬼怪都可辨认。那日,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灵雀,被一仙人追赶,慌忙中藏在桂花树的茂密枝丫间。桂花树知道它是为避难而来,便使出最大能力瞒过了仙人法眼,使灵雀逃过一劫。灵雀就把桂花树做了它的栖身之处。灵雀形体不大,叫声绝美,桂花树和它一起十分惬意和谐。这灵雀,原来是西天圣母花园里的仙乐鸟儿,因为时时被关烦闷极了,偷偷啄开笼门跑了出去。看管它的侍女发觉,一直追赶到此,就再也寻不见灵雀的踪影,只好回去禀报了西天圣母。
原本西天圣母也不在意这么一只小小的鸟儿,找几圈没有就算了。只是在离桂树不远处,还有一株千年红杏,日日能沾得一些香火气息,也有了些道行,为邀功求赏,它故意走漏了风声,西天圣母便命侍女来斩杀灵雀。桂花树道业还浅,只好求助于王禅老祖。王禅老祖本不想过问此事,可桂花树早已视灵雀为知己,苦苦哀求,并许下诺言,用自己所有道行助王禅老祖炼丹之用,一次换取救灵雀的办法。王禅老祖称,救灵雀的命万万不可,那是触犯天条的。于是就连夜赶制了一件薄纱衣,告诉桂花树,待明日侍女来斩杀灵雀时,只要让灵雀披在身上,被斩杀后就可以收住灵气,不会涣散,再去投胎做一世人来赎罪,便能再来仙界拥有仙体。桂花树依照诺言,献出了自己所有道行,它灵气已空,也会在明日死去。
第二天,云雷滚滚天劫已到,侍女抽出仙剑,灵雀身披薄衣瑟瑟发抖。桂花树也已经叶落枝枯,眼看就要死去。这时,从桂花树下猛然蹿出一只狸鼠,直奔灵雀而去,叼住灵雀身上的薄纱衣,扭头就跑。灵雀一惊,睁眼看到狸鼠叼了纱衣蹿到桂花树梢上,便想飞到树上抢回纱衣。这时,空中寒光四射,侍女剑锋已出,灵雀身体顷刻间化作了飞灰。薄纱衣裹住了桂花树的灵气,可怜灵雀灵魂无所依附,眼看就要彻底消失了。正巧王禅老祖出了洞口,伸出拂尘把灵雀的一团灵气死死缠住,用脚跟就地踢了个坑,把灵雀迅速埋了进去,加上几层法力盖住。
灵雀保住了灵气,被王禅老祖培育成一株杏树王,管理八百里沂蒙周围杏树的四时生息。而桂花树因为平时经常庇护一些生灵,积攒了一些功德,加上灵气未散,转世做了人,这就是桂生。
桂生出生时,屋内全是浓郁的桂花香味,久久不散,所以爹娘就给他取名桂生。桂生命硬,出生没多久,爹娘相继离世,只有一只不知从何处跑来的狸鼠与他做伴,经常给他叼些干果粮蔬填肚子。桂生一年年长大,到了能独自玩耍的年纪,每年四月八日那天,他都喜欢去远处一片杏树林踏青,谁知道如今却因此送了性命。
现在桂生已经知道,原来他和杏树林有着前世今生的因果纠缠。桂生问那女子:“你就是灵雀妹妹?”女子凄然笑道:“什么妹妹,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你还不是让朋友抢了我的纱衣去保全自己?你可知道我被埋在地下,承受了多少寒冷阴苦?终于熬到你人世寿尽,可趁此报我深仇大恨。”
桂生从怀里摸出一个绿色兜肚,茫然托起,说:“灵雀妹妹,往日我罪孽颇深,让你受了那么多苦,对不起,这是我出生时就有的兜肚。我时时带在身上,可总觉得这不是我的东西,我要寻找它的主人。每年四月初八,我都会不自觉地来到这片杏林,因为在这一天,我会听到很动听的鸟鸣,似乎就是要召唤我来,可总看不见影子。现在,我死了才能见到你,也算了却心愿。”灵雀仔细看桂生手里的东西,哪里是什么兜肚,分明就是王禅老祖曾经给她的薄纱衣。看到纱衣,灵雀恨意更深,拿起手里炼制多年的妖杏蜜,就要把桂生魂魄立刻化掉。
一个黑影猛然从桂生背后蹿出来,一蹦碰掉了灵雀手里的器皿。灵雀定睛细看,原来是曾叼走她纱衣的狸鼠。
原来,这只狸鼠曾在林中被猎人射中身体,逃到了桂花树下,再也没劲奔跑,全靠食桂花树抖落的桂花活下来。桂花树对他有救命之恩,它不愿看到桂花树彻底消失,就抢了灵雀的纱衣盖住了桂花树。狸鼠怒目圆睁,对灵雀说道:“真是恩将仇报,当初桂花树为了你,连性命都不顾,是我自作主张抢来纱衣,保住了它的灵气,如今你却这样加害它。”听到这些,灵雀明白了,是自己误解了桂花树。只因自己灵气险些消失,就把桂花树用生命给自己换薄纱衣的恩情给忘了。后来王禅老祖肯出手相救,还不是因为看在桂花树为它牺牲的分上吗?
灵雀满脸羞愧,转身跪在了桂生面前,说:“那时,我是受惩而亡,必定会魂飞魄散,而你是为了救我而死,想必三界主神不会把你消除。你平日受王禅老祖真传,料定他也不会坐视不管,我才安心披着纱衣受罚,想来世再报答你。没想到因为狸鼠抢夺纱衣,误会你许久。如今我愿意和你一起转世,和你相守在一起。”
这时,桂生眼里两滴清泪缓缓落下,他的眼睛竟然能看见了。他不但看见了美丽的灵雀仙子,王禅老祖不知何时也站到他们面前,微笑点头:“上苍降磨砺,成就你们一对精灵冤家的奇缘,现在看来功德已经圆满,你们去吧!”说罢拂尘一抖,桂生和灵雀就飞了出去。睁开眼睛一看,正是桂生先前走入的杏树林,林里杏花依然争奇斗艳。互相打量,彼此都已是人间平凡的人儿,狸鼠在一旁摇着尾巴望着他们。桂生把手里的薄纱衣给灵雀披在身上,对她说:“今生,我依然用生命保护你……”
一件薄纱衣,流传下一段奇情缘。此后每年四月初八,当地男子就效仿桂生,给心爱的姑娘换一身最好的新衣,告诉姑娘会永远保护她,生生世世不分离。此时,也是春夏衣服更替时节,男子给心爱的姑娘买衣服,就叫做“四月八结缘换季”,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寄托着青年男女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9、赏画妙填五言联句民间故事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
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
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0、君子也贪红粉色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幕僚家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闺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为妾。
这位幕僚既不敢违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儿,正与妻子踌躇不定,愁眉不展时,女儿前来问安,见状便问二老有何心事?
父母只好据实相告。 女儿聪慧过人,又孝顺父母,便灵机一动对二老说:“我有三个条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还得有媒妁之言,应请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礼要有玫瑰宝石、黄色宝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还要对一副对子。三者缺一,我决不和他成婚。”
父亲连连点头说好。次日禀复那位大官,他一一应允。
迎亲之日,那豪华气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迈步欲进洞房,却被侍婢挡住,让其对对子,只见红笺上写着:竹映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大官看着娟秀的字体,一时对不上来,便移步庭院。
正当仰望中天明月,反复吟哦时,一部属过来问:“大人不入洞房,还有雅兴吟诗作对?”
大官便将索对一事告诉了他。部属听罢,连连赞叹,上联出得新巧,竹称君子,红粉桃花,一语双关。不免也沉默构思起来。
这时,星月辉映,树影婆娑,一下子触动了那位部属的灵感,只见他摇头摆尾地吟道:月穿杨柳,嫦娥原爱绿衣郎。
大官连说:“妙极!妙极!明天重重有赏。”便直趋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对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笔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对虽工丽,恐非出自心裁”。
大官见批语,羞愧难当。他忖度片刻,便毅然离开洞房,去寻那位部属,叫他去入洞房,并以全部嫁妆为赠。
11、盘瓠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高辛帝统治天下的时候,全天下年纪最大的那个老妇人,得了一种奇怪的耳疾。
开始时,她左边的耳朵有点痒,后来就越来越痒,到最后实在痒得受不了啦!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到皇宫,找高辛帝借一把黄金耳挖子。她用耳挖子使劲挖,使劲挖,挖得整个耳朵全肿了起来,耳朵里头发出“轰隆,轰隆”的雷鸣声。
“太可怕了。”老妇人吓得捂住脑袋蹲在地上,“我耳朵里面有一支军队,千军万马正在交战。”
“老奶奶,不要慌,”高辛帝把她扶起来,“让大夫把你的千军万马取出来吧!”
高辛帝召来全国最好的大夫,大夫把草药的汁液滴进老妇人的耳朵里,又用草药的烟熏她的耳朵,但是,那只耳朵什么动静都没有。
“你耳朵里面有个怪物。”大夫说,“必须动刀子割开肿瘤才能取出来。”
老妇人虽然害怕,但疼痛得没办法,只好答应:“好吧,割就割了。”
大夫取来天下最锋利的小刀,剖开耳朵肿胀的地方,果然,里面有一只小虫子,它看上去跟蚕茧一般大小,有眼睛有嘴巴有鼻子有尾巴,长着四条腿,虽然个头小,但看上去十分生猛。
大夫把虫子夹出来,放在一个盘瓠里——所谓盘瓠,就是用半边葫芦做的水瓢。那个怪虫蹦蹦跳跳很活泼,大夫怕它逃走,又拿来一个盘瓠把它盖住。
说来也怪,怪虫一取出,老妇人耳朵马上就不痒了,肿胀也很快消退了,老妇人感谢大夫治愈她的耳疾,又跪在地上,感谢高辛帝的恩德。
高辛帝说:“天生万物,必定有它的道理,这怪虫从你耳朵里生出来,这种出生真是稀奇古怪。我看它现在活泼可爱,不知道它将来全如何变化呢?”
老妇人说:“既然皇上喜欢它,就让它留在这里吧!”
说完,老妇人离开皇宫,回到她原来生活的村庄去了。
老妇人一走,高辛帝揭开盘瓠看那个怪虫,它已经长得跟拳头一般大,身体变成小狗的形状,身上长出五彩的皮毛。它看着高辛帝,神情很安静,样子很驯顺,好像知道他是君王,要恭敬地对待似的。
高辛帝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它,它跟小狗一样,发出响亮的“汪汪汪”的叫声。
宫女们议论纷纷,很快,皇后和公主也一起来看。高辛帝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大帝女,二女儿叫二帝女,最小的女儿叫小帝女。小帝女她天生聪明伶俐,长得像月亮一样美丽,高辛帝非常宠爱她。
话说帝女一来到盘瓠跟前,那只小狗马上从盘瓠里跳出来,一蹦就跳到她的怀里,帝女见小狗毛色五彩斑斓,性情乖巧可爱,十分喜欢它:“啊,你是从盘瓠里跳出来的,以后就叫‘盘瓠’吧!”
小狗听到自己有了名字,兴奋得跃到地上,冲着帝女摇头摆尾,又是跳又是舞。
从此,这只小狗就叫做盘瓠。
盘瓠在帝女身边长大,不到三个月,已经身长四尺,身材异常雄骏,它动作矫健敏捷,心性机警灵敏。有时候,高辛帝会带它去山野打猎,它竟然能咬死凶猛的虎豹和豺狼。
盘瓠很聪明,它能听懂人的话。帝女说:“盘瓠,我要出门啦,你给我拿双鞋子。”
盘瓠就马上会衔来鞋子。
帝女说:“要下雨啦,盘瓠,你帮我收收衣裳。”
盘瓠就会跳上晾衣架,把衣裳收回来。
帝女十分疼爱盘瓠,盘瓠也最亲近帝女,它每天跟在帝女身旁,保护着帝女,与她寸步不离。
那时候,南方有个吴戎国,吴戎国的国王叫吴将军,吴将军野蛮凶悍,经常带领军队侵犯高辛帝的边境,高辛帝曾经六次派人征讨吴戎,但都没有成功。
吴戎又要来攻城掠地了,高辛帝第七次带兵迎战。可是,他一出征就遇上大雨,被吴将军打得一败涂地。高辛帝回到皇宫,病倒在床,愁得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
一天傍晚,边境传来了危急的军情,高辛帝无计可施,只好发出一道圣旨昭告天下:“不管是谁,只要能杀死吴将军,领兵打退吴戎军队,就可以娶帝女为妻,分封国土为王。”
这道圣旨一出,盘瓠马上跑出了皇宫。
七天后,它风尘仆仆跑了回来,尘土和血污把它身上的五彩毛皮完全遮盖住,使它看上去像一条土狗。那盘瓠背上驮着一个袋子,径直跑入皇宫,侍卫拦住它,但它用力撞开侍卫,一路跑到高辛帝的床前。
“啊,盘瓠,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盘瓠蹲下身,把背上的袋子呈献到皇帝面前。
高辛帝命人解开袋口,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袋子里面装的,竟然是吴将军的头颅!
就在这时,边境派信使送来捷报:“皇上,大喜啊!”
“喜从何来?”
“五天前,军营中来了一头五彩神狗,它身上披着我军的战旗,带领军队击退了吴戎敌军,在乘胜追击的时候,它以两条后腿站立,两只前爪挥刀,一刀杀死了吴将军。吴戎兵群龙无首,全军覆没,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不过,战争一结束,那条神狗马上不见了。”
高辛帝听了战报很高兴,忧愁全消,他从病床上坐起来,他伸手招呼盘瓠过来,对信使说:“杀死吴将军,打退敌军的勇士,就是我的神犬盘瓠呀!”
高辛帝奖赏了前线的将士,又命人送来最好的肉食,赏赐给盘瓠。但是盘瓠看也不看那些肉食,它望着高辛帝,一味摇头,眼睛里流出大滴大滴的泪水。
高辛帝说:“盘瓠啊盘瓠,我知道你的心思。不是我不想遵守诺言,但你是一条狗,我不能封你为王,也不能让你跟公主成婚啊!”
盘瓠听了,立刻开口说话:“不必担心,只要把我放进后花园的金钟里,让我在金钟待七日七夜,我就会变成人。”
于是高辛帝把盘瓠带到后花园,打开金钟,把盘瓠放进金钟,吩咐侍卫:“盘瓠在金钟修炼,这七天,谁都不许去打扰它。”
一日一夜过去了,帝女去看那个金钟,侍卫对她说:“里头有汪汪的狗吠声,盘瓠不会饿了吧?”
“不会的,盘瓠它在修炼呢。”说完,帝女离去了,但她担心得睡不着觉。
三日三夜过去了,帝女去看那个金钟,侍卫说:“金钟里头有砰砰的撞击声,盘瓠不会受伤了吧?”
“不会的,盘瓠它在修炼呢。”说完,帝女离去了,但她担心得睡不着觉。
六天六夜过去了,帝女又去看金钟,侍卫说:“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盘瓠不会死了吧?”
帝女怕盘瓠在金钟里饿死,悄悄拿来一盆肉食,趁侍卫打瞌睡,小心翼翼打开金钟。金钟打开了,里头冒出一团白云般的烟雾,等到烟雾散去,帝女看到了什么呢?只见盘瓠蜷曲着身子,在金钟里正睡得香,它的身体已经完全变成人的身体,但它的头还没有变,依然是个狗头。
因为金钟打开了,泄了气,盘瓠不能再变了。他睁开眼,打了个呵欠,走出金钟,成了一个狗头人。
高辛帝决定信守诺言,他唤来大帝女,对她说:“盘瓠杀了吴将军,打退了吴戎国的军队,为国家立了大功,你愿意嫁给他吗?”
大帝女说:“我是尊贵的帝女,怎么能嫁给一个狗头人呢?”
高辛帝又唤来二帝女,对她说:“我要把吴戎国的国土赐给盘瓠,封盘瓠为王,如果你与他结婚,你就是王后了,你愿意嫁他吗?”
二帝女摇头说:“不,人和狗是异类,怎么能通婚呢?”
高辛帝唤来帝女,对她说:“你的大姐和二姐都不愿意嫁给盘瓠,你是我最宠爱的女儿,把你嫁给一个狗头人,我很不舍得。”
帝女说:“皇帝不能失信于天下,你信守承诺,让我跟盘瓠结婚吧!”
于是,帝女跟盘瓠结了婚。
结婚后,盘瓠和帝女去了自己的封地,建立了犬戎国。盘瓠很有才能,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们都很崇拜他,称他为盘瓠王。
后来,帝女生了六个儿子、六个女儿,他们跟老百姓通婚,过了一段时间,犬戎国人都有了盘瓠的血统,他们个个爱穿五色斑斓的衣裳。
犬戎国的男子身材魁梧,英勇善战,长着人的身体,狗的脑袋;女子就和一般女子一样五官齐全,她们个个都长得像仙女一样美丽。这大概因为男子像盘瓠,女子像帝女的缘故吧!
12、复仇的火尾狼民间故事
传说早些年,在皖南山区秃鹰岭一带,活动着一种狼,这种狼身上的皮毛是灰黄色的,尾巴却红得像火焰一般。当地人都把这种狼叫做火尾狼。火尾狼长得身高体壮,动作异常灵敏。大凡狼在动物中,生性是特凶残的了,但不知是怎么回事,火尾狼却和秃鹰岭一带的山民们相处得非常好。
有一次,一群小孩子跑到深山里去捉迷藏,玩着玩着,一个叫虎子的小孩脱了伴,失踪了。做爷爷的八斤爹得到消息后,急得差点儿发了疯,村上的人全出动了,帮忙四处寻找,找了整整一夜,也没寻到虎子的踪影。不料就在第二天一大早,村上人正聚集在八斤爹家商量办法时,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声狼嗥,众人走出门外一看,只见一匹火尾狼,背上驮着睡熟了的虎子,正一步一步走了过来……为报答火尾狼,八斤爹每逢冬天来临、大雪封山前,便把家里养的家禽,用绳子缚了,送到深山中喂狼。周围的山民们看到八斤爹这样做,他们也纷纷效仿,把家养的鸡呀鸭呀什么的,送进山中给火尾狼过冬用。后来,每当有山民到深山中打柴或采摘野蘑菇遭到其它猛兽袭击时,火尾狼就好像神兵天降似的,突然出现在眼前,把山民从险境中救出。
1937年12月,日寇的铁蹄踏进皖南这块古老的土地,秃鹰岭邻近的县城也沦陷了。日伪军把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山民全赶到了一块,用绳索把他们绑成一团,然后放火烧掉所有的住房,又挖了一个深坑,要将山民们全部活埋。山民们在日伪军的枪托抽打下,一步步地移向深坑旁。就在这时,从山的周围突然传来一阵阵震天动地的狼嗥声,紧接着有无数匹火尾狼从四面八方拥了过来。山民们一见,顿时喜出望外,齐声欢呼起来:“我们有救啦!”
果然,那些狼像箭一般地冲向日伪军。那些日伪军起先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等他们发现这些狼竟是向自己这边扑过来时,这才知道事情不妙了。
日军小队长岛崎慌忙下令,用机枪扫射狼群,只见狼群一冲过来,就迅速地分成了两组:一组围着日伪军,一组去救那些山民。大概是这些火尾狼出现得太出人意料了,那伙日伪军一时间都慌了手脚。在他们晕头转向胡乱放枪的那一瞬间,火尾狼又像退潮似的驮着山民隐没到远处的山林间。
岛崎气得几乎发了疯。日伪军们折腾了一天扑了一场空,又饥又渴,幸好地上还有两匹中弹死亡的狼,他们把这两匹狼剥了皮,开肚掏肠,生火烤熟吃了起来。谁知这一吃,他们发现火尾狼的肉竟是那么的鲜美可口。两匹狼很快被吃完了,他们仍然觉得没解够馋。于是,岛崎决定把人马暂时安扎在这里,并对部下说:我们大日本皇军是所向无敌的,我们连老天爷都对付得了,还怕对付不了那群火尾狼吗?接着他又发令,先将秃鹰岭一带的火尾狼解决掉,好好饱一下口福,然后再消灭藏有八路的山民们。
第二天一早,这些日伪军像拉网似的向深山中挺进了,他们要寻找火尾狼隐身的地方。不久,有个日军向岛崎报告,说在不远处发现一匹火尾狼。岛崎立即带人追去,没走多远,他果然看见有一匹火尾狼,蹲在一块巨石上,正瞪着一对绿莹莹的眼睛,朝他这儿盯着。岛崎抬手“叭”地打了一枪,不料那匹火尾狼把头一闪,子弹擦着它的耳沿飞过去了。那匹火尾狼掉身就逃。岛崎一枪没有击中,恼羞成怒,带人追了过去。那匹火尾狼呢,好像故意戏耍岛崎这伙日伪军似的,左躲右闪,跑跑停停,不一会儿,转过了一个山洼,来到了一片开阔地。岛崎发现,那儿坐卧着一群火尾狼,至少有30多匹。岛崎喜出望外,把手一挥,命令机枪手对准那群火尾狼,一阵激烈的扫射后,那群火尾狼全倒在血泊之中。
这伙日伪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那些火尾狼拖回了他们暂住的营地。岛崎从群狼的尸体中,找出了那匹被追的火尾狼,狂笑起来,对着身边的那个曾经向他告密的汉奸说:“我明白了,这匹红尾巴狼,就像你们中国有些贪生怕死的人一样,也会出卖自己的同胞,你的,和它大大的一样,也会出卖自己的同胞,你的,和它大大的一样!”那汉奸听了,也不脸红,只一个劲地点头哈腰。
当晚,日伪军营地的上空,飘散着浓厚的狼肉的香味。那些日伪军吃着狼肉,喝着美酒,划拳行令,一直喧闹到大半夜才安静下来,一个个像死猪般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睡熟了,帐篷外面,只有3个哨兵抱着枪,在周围巡逻着。
谁料,凌晨时分,睡在帐篷里的日伪军们,包括那3个流动哨,突然像中了魔似的,都从地上爬起来,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像饿狼一样嚎叫。接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好些日伪军都丧失了理智,用嘴厮咬起来,你啃我的耳朵,我咬你的喉管。那岛崎比谁疯得都厉害,他两手撑着地,上蹿下跳,一直跳到帐篷外,一眼发现那个汉奸,直扑过去,伸嘴就咬下汉奸的鼻子,在嘴里嚼着,并不时地伸着脖子仰天长嚎。他正嚎得起劲,冷不防从背后扑上来一个小日本兵,张嘴咬断了他的喉管……
不消一个时辰,这一伙日伪军厮咬而亡。事后,驻扎在邻近县城日军的一个长官,经过多方周折,终于查清了那伙日伪军发疯的真相。原来,自从岛崎定下先灭狼后灭人的计划后,有一些火尾狼主动走了出来,寻食了大量的蛇气菇。何谓蛇气菇呢?它是生长在秃鹰岭深山林中的一种剧毒无比的野菇,据说是沾染了毒蛇流下的唾液后生长的。无论是人是畜,只要误食了这种野菇,两个多小时后,便会毒性发作而导致神经错乱发疯,如同患了狂犬病一般。那些火尾狼吃了这种蛇气菇后,便派一匹特别机警灵敏的狼去日伪军营里引诱他们前来捕杀自己。结果,那伙日伪军上了火尾狼设的圈套,他们枪杀了这些狼,吃了这些狼肉,蛇气菇的剧毒自然又到了他们的身上,致使他们毒性发作,厮咬起来。
可爱的火尾狼,就这样不惜牺牲性命,消灭了它们和秃鹰岭一带山民们共同的敌人!
13、两不相欠民间故事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城外的一间破茅屋里,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王兴,女的叫丽娘。小两口男耕女织,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自得其乐。到了第二年丽娘就生下一个儿子,小夫妻俩更加高兴了。
转眼儿子快半岁了。一天,丽娘烧熟饭菜,正要抱上儿子去给地里的丈夫送饭去,却发现儿子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她吓得急忙跑到地里喊丈夫。王兴回家一看,知道儿子病了,急得掉头冲出家门去请医生,不料刚出家门,就被一群斜刺里冲来的骑兵撞倒,当即被活活踏成了肉泥。丽娘一见这飞来横祸,眼前一黑,抱着生病的儿子就晕了过去。
丽娘安葬了丈夫,求神拜佛为儿子治好了病,为了保住王家这一点儿血脉,她起早贪黑,含辛茹苦一心扑在抚育幼子身上。儿子在母亲的操劳下渐渐长大了,儿子到二十岁时,丽娘又给他娶了媳妇。
看着儿子成了家,丽娘好不喜欢,心想自己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儿子吗?现在儿子大了,就这样和儿子生活一辈子吧。
时光匆匆一晃二十年过去了。
一天,儿子突然对母亲说:娘,从出生到我成家,你养了我二十年,现在我也养了你二十年,我们两不相欠,就算扯平了,你走吧。儿子说到做到,马上把娘赶出了家门。
丽娘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辛苦一辈子,指望养儿防老,没想到儿子竟把自己一脚踢出家门。如今自己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啊!她拿起衣物,步履蹒跚地走到一棵大树下,不禁号啕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想想与其到处乞讨活受罪,不如干脆一死了之。这么一想,便解了腰带,挂到大树杈上。
丽娘正要上吊,远远奔来一位书生喊道:老妈妈,请慢!书生来到丽娘面前,问:老妈妈,你这般年纪,为何还想不开呢?丽娘见问,便将自己的苦处一股脑儿向书生诉说了一遍。书生听完怒道:岂有此理,这等逆子。真是天理不容!走。我帮你告状去!
书生替丽娘写了状子告到了县衙。县官一听,勃然大怒,天下竟有这等不孝之子,这还了得,当即下令,传来了丽娘的儿子。
县官升堂问道:你母可是养了你二十年?丽娘的儿子说:正是。你不念养育之恩,而今把你娘赶出家门,却是为何?大人,小人母亲养我二十年,我也养了她二十年。我们已两相抵消,谁也不欠谁的了,她当然不能再住在我家。
县官见丽娘儿子说得振振有词,冷冷一笑,又问丽娘:你生下他时,他有多重?丽娘说:有四斤二两,是邻居李家媳妇替我接生时称的。县官立即派人火速传来接生婆李老太太,问:你替丽娘接生之时,可曾称得重量?老太太如实答道:是四斤二两。
县官一拍惊堂木,对丽娘儿子喝道:大胆逆子,你母生下你时是四斤二两,现在证人在此,可见是实。你还清了你母养你的时间账,却还欠你母亲四斤二两肉!怎么说两相抵消?来人。在他身上割下四斤二两肉来,还与其母,使他们两不相欠!
丽娘儿子一听,吓得双膝一软,一下跪在公堂前,把头磕得如鸡啄米一般,连声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情愿服侍我娘终身!又爬到丽娘脚下,把头磕得直冒血,母亲大人饶命,孩儿愿服侍您老终身!县官喝道:不孝之徒,好生服侍你娘,如有半点儿差错,定叫你还肉与你母,使你们两不相欠!
14、名画悬案民间故事
明朝成化年间,安徽省舒城县有个陶员外,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一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瓶,兴奋不已,在家里捧着这个宝贝,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时,刚来陶员外家做女佣不久的马三姑托着茶盘,来给陶员外上茶,不想进门时,一不小心脚下被绊了一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哗啦一下,手里的茶盏茶壶摔得粉碎,马三姑吓得脸都绿了!
更要命的是,马三姑撞在陶员外身上,陶员外也跟着一个踉跄,手里的瓷瓶随即飞了,地下到处散落着青白瓷片。陶员外趴在地上,抢天呼地,一片片捡着瓷片,边捡边颤声叫着:我的瓷瓶啊,我的瓷瓶啊!
马三姑吓得浑身直哆嗦!陶员外家的东西没有不值钱的,陶员外独独对那瓷瓶如此心痛,可见这瓷瓶不同寻常。马三姑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跪在地上不住地给陶员外磕头,连说对不起。陶员外怒不可遏,咆哮道:对不起就行了吗?你得赔我这宝贝!
陶员外也就是出出气而已,不想第二天,马三姑真抱着个东西来见陶员外:老爷,我也没别的东西,就这画儿,不知值不值钱,赔你吧!
陶员外瞥眼一看,是一幅山水画,倒是古色古香的,题名为《富春山居图》。陶员外虽算不上见多识广,但也知道这《富春山居图》非同小可,那是元人黄公望的晚年名作啊!陶员外呵呵一笑,道:你把我的南宋青白瓷瓶给打碎了,拿这么个赝品来糊弄我!《富春山居图》是你一个村姑会拥有的吗?罢了罢了,算我倒霉!你是个不晓事儿的下人,又是个妇道人家,我岂能与你计较!
谁知,马三姑还挺较真,非要陶员外收下画不可,说否则她心不安。陶员外苦笑一声,扫眼看这画儿,只觉它有几分神韵,便随手收了下来。
转眼就是十年,马三姑早已不在陶家帮佣了。陶员外岁数渐大,更加热衷古玩,也交了不少同好,钱员外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日,钱员外来访,两人自然少不了品评古玩。钱员外也不是空手来的,带了一尊北魏金佛,古色古香,金光灿烂。陶员外见了,顿生一种神圣感,喜欢得不得了。陶员外自然也不悭吝,钱员外要看他收藏的古画,便把所有古画都拿出来,让钱员外一睹为快。这下好了,陶员外一心欣赏着那尊金佛,钱员外只顾翻看陶员外的古画,两个人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像两个傻子似的。良久,钱员外挑出一幅古画,赞不绝口,陶员外被那啧啧的声音惊醒,一眼瞥见钱员外赞叹的竟是那幅赝品《富春山居图》。陶员外一边自责,当初将这么一幅画鱼目混珠放在那些古画之中,一边暗暗嘲笑钱员外眼拙。
钱员外似乎看破了陶员外的复杂表情,斜眼看着陶员外道:陶员外喜欢这尊北魏金佛?我却更喜欢这幅《富春山居图》,咱俩不如各取所好,做个交换如何?
陶员外以为钱员外是取笑他,故意一梗脖子道:此话当真,可不许反悔哦!
谁知,钱员外也一梗脖子,说得叮当响:咱还与你打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陶员外见钱员外一副迫切的样子,心中一喜,笑着道:好吧!咱不能驳了钱员外的面子,就依钱员外说的,咱们这确是各取所好!
钱员外似乎就等着陶员外的这句话,陶员外话音一落,钱员外就撇下金佛,卷起那幅《富春山居图》,匆匆告辞而去。
钱员外走了后,陶员外又反复赏玩着那尊北魏金佛,心中默算着这尊金佛值多少银子,得意不已,心中痛快极了。
又是几年过去,苏州的著名画家沈周得到一幅名画,唤作《富春山居图》,高兴得有些癫狂,声称要让天下所有懂画之人,都来见识这幅画,以开开眼界。
陶员外隐约记得自己与钱员外交换的那幅画作,就是《富春山居图》,想去问问钱员外,钱家却已败落,钱员外已过世一年有余,他的子嗣则一问三不知。陶员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要亲眼去见识一下令沈周这个大画家如此癫狂的到底是幅什么样的画作。
陶员外跋山涉水,走了十多天的路,终于到了苏州。沈周自然分外高兴,让陶员外先看他的宝贝,兴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陶员外看着这画,越看越傻眼儿:这不是他与钱员外交换的那幅画吗?陶员外还是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问道:您这画确定是真迹吗?
沈周笑道:怎么?不敢相信?我绘画一生,岂能不认识这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瞧这线条笔墨,瞧这初秋时节的迷人景色,惟妙惟肖,不愧有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之誉。赝品怎能达到这种水平?
陶员外瞠目结舌,又傻傻地问道:敢问,您是从哪儿得来的神品?
沈周洋洋自得,下颌抬着,山羊胡子翘起,手舞足蹈地说:得到这样的神品,自然要的是缘分!我是辗转从一个姓钱的花花公子那儿所得,这个花花公子败光了他父亲的家业,便要变卖这幅古画。因为要价太高,别人不知它的价值,一直没有人买,最后到了我手里,这岂不是缘分。
陶员外一听,眼睛一黑,差点儿没晕过去。接下来,他就细细跟沈周说了他用《富春山居图》与钱员外换了金佛的事儿。最后陶员外喃喃低语道:按说,钱员外的眼光,并不胜于我,何故他认出这画是真迹,我却识不出?
沈周听完陶员外的话,十分诧异,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按说这样的神品,你一个玩家,是不会看不出来的,只因你瞧不起下人,以为一个给人帮佣的村姑,不可能有这样的名画,你的眼光才被晃倒!
沈周这淡淡的一句话,却重如千钧击在陶员外的头顶,陶员外顿时张口结舌。
十余日后,沈周的那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不翼而飞,百般寻找,也不见踪迹。沈周捶胸顿足,死去活来。此后便将自己关在家中,凭着记忆,摹出一幅《富春山居图》。这幅摹本竟然成为传世佳作,沈周号石田,后人便唤此画为《石田富春山居图》。自然这是后话了。
与此同时,陶员外失踪了,再也没回到舒城县。有人便猜测,陶员外偷了《富春山居图》逃了,隐居起来了。这种猜测一直未得到证实,亦未能否认,到底事实如何谁也说不清楚,成为一桩悬案。
15、黑鱼精大闹石头河民间故事
在佳木斯郊区长发镇石头河村东南部,有一座水库,它是截石头河水建成的。早在清朝末年这一带就开始有了人家。当时的小河两岸尽是石头,传说是金代女真人采石冶铁遗弃的废石头。1901年建屯时,屯子里的三家人用河边的石头修一座桥,1960年长发公社发动群众,用河边的石头建了这座水库。如今水库西南的石头河边还有了十几座养鱼池,每到夏秋之季,便有许多钓鱼迷在此尽兴垂钓。在石头河的源头,有一山泉叫长虹泉,泉水四季流淌,清澈爽口。从这泉眼一直到铃铛麦河,曾有一对黑鱼精大闹石头河的传说。
辽代末年,完颜部阿骨打统一了松花江下游的生女真各部落,把首府迁到了松花江南岸。他将许多部落的首领全都招集在铃铛麦河岸边的一座山寨里,举杯盟誓,共同南征,统一南方的熟女真各部,然后西征灭辽。此后,这座山寨就被称为聚龙寨。
阿骨打率生女真联盟军队南下征伐熟女真,而其弟完颜晟则留了下来。从此,聚龙寨就成了完颜晟统管五国旧部的首府。为了支援兄长阿骨打南征,他积极地在东南山区开矿冶铁,打造兵器。他号令各部落的人上山开采铁矿,结果采到的石头多数炼不出铁来,这些石头被到处丢弃。
铃铛麦河流域有一条小河,河边乱石遍布,因被抛弃的石头堆堵塞了河口,致使河水淤积,形成泡沼。居住在岸边东岗部落的人经常在起雾的时候看到水面上竖起一条巨大的黑鱼精,在不停地鸣叫。与此同时,不远处的铃铛麦河里也竖起一条巨大的黑鱼精,两个黑鱼精久久地相望鸣叫,缠绵不绝的声音在山野中回荡。
完颜晟的小妹妹绿珠嫁给了东岗部落的首领牛固鲁。有一次,因为牛固鲁没有完成采矿任务,受到了完颜晟的责难,身怀有孕的绿珠前去找哥哥为自己的丈夫说情,不幸在出门时,被黑鱼精的怪叫声所惊吓,跌倒在地,把孕育了五个月的孩子摔掉了。牛固鲁又气又恼,下令兵丁射杀黑鱼精,泡子里的公黑鱼精身中乱箭,血水崩流,染红了水泡子。几天后,水泡子里传来腥臭的气味,成群的苍蝇聚在周围飞来飞去。更令人不安的是,铃铛麦河里的那条母黑鱼精更是日夜不停地尖叫,悲凉凄哀,如泣如诉。无奈之下,牛固鲁便派兵丁将堵塞河口的石堆扒开,腥臭的污水很快地流进了铃铛麦河。
不幸的是,绿珠因受到惊吓,又失掉了腹中孩子,抑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抛下了不满三岁的儿子承佑。牛固鲁非常悲痛,他下令所有兵丁追杀铃铛麦河里的那个黑鱼精,几十条猎狗日夜守候在河岸,就是不见黑鱼精的踪影。
完颜晟自从妹妹死后,他的采矿冶铁事业也很不顺利,逐渐心恢意冷,惆怅之时,便在聚龙寨的中心位置建起了一座庞大的宫殿,还找来几名歌舞乐妓,整日以酒消愁。
转眼到了冬天,铃铛麦河冰封雪盖,一片宁静。沉闷多日的完颜晟,踏着皑皑白雪来到牛固鲁的东岗部落。见到小外甥承佑,就想起了小妹的不幸,他和牛固鲁举杯狂饮,互叙愁肠。借着酒兴,两人顺着石头河向上游走去。石头河的源头,有一个清泉,四季流淌,部落里的人经常到这里汲水。泉边有一个大水泡子,冰层很薄,完颜晟感到下面有声响,便令身旁几名卫士,凿开冰层,只见下面挤满了冬眠的黑鱼。不一会儿,部落里来了很多人,他们兴致勃勃地抓鱼。这时的牛固鲁想起了绿珠的死,便到处寻找那条黑鱼精,突然在黑鱼群下面窜出一条大黑鱼,一口咬住了他的腿。这条母黑鱼精经过了半天的撕扯,终于咬断了牛固鲁的腿……
事情发生后,一位最有名望的萨满巫师说,开矿采石触动了龙脉,惹得连黑鱼精都起来反抗了,这是个不祥之兆。此后,再没有人愿意进山采石了。
第二年的秋天,完颜晟南下,配合完颜阿骨打西征灭辽。勇猛善战的女真人多数都跟随完颜晟走了。只剩一条腿的牛固鲁,从东岗部落迁到了北部铃铛麦河入松花江处的聚龙寨,做了会龙府的酋长,每当儿子小承佑问起母亲的事,牛固鲁便抚摸着残腿根部,久久不语……
16、穷八辈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家里连穷了八辈子,所以人家都叫他“穷八辈”。
“穷八辈”打算找一个算命的先生给他算算为什么他家祖祖辈辈会这么穷?
他听说北方有一个做绣花针的老先生很会算卦,于是,他就向着北方的方向,沿路乞讨去寻找这个算命先生。
“穷八辈”在路上走的时候,先是遇到一家人家,也想算算卦。据这家的主人说,他家种了棵杏树,十年没长杏,想算算为什么?这家的主人就委托“穷八辈”替他家找人算一卦。“穷八辈”就答应下来。
“穷八辈”又走了几十里路,他又碰到一家人家。这家的主人告诉“穷八辈”说他家种了一棵桃树,每年,这棵桃树上结的小桃每长到指头顶大的时候,就统统烂掉,连续八年了都如此,也想委托“穷八辈”替他家让算命的先生算算这是为什么?“穷八辈”又爽快地答应了。
“穷八辈”又走了几里路,听说有一家人家,生了个闺女二十岁了还不会说话。这家主人就委托 “穷八辈”替他家求那个做绣花针的老先生算算是怎么一回事?“穷八辈”点头答应。
这一路上,“穷八辈”受了不少苦。夏天,他的脸被烈日晒爆了皮。冬天,他的手脚都冻的肿得很厉害。结果,“穷八辈”从夏找到冬,也没找到那个算卦的先生。这时,他垂头丧气地对天发问:“我自己受穷倒也罢了,可我受那三家人家所托,如找不到算卦的先生,我如何向人家交代?老天爷呀,帮帮我吧!”他的话刚落音,突然,他看到一个老头,手里拿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穷八辈”就很有礼貌地问:“老爷爷,您想把铁棒磨成什么呀?”老先生说他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穷八辈”又问:“老爷爷,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先生回答他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聪明的“穷八辈”立刻想到这位老者一定是他要寻找的那个算卦的先生。于是,他扑通跪倒在地说:“老爷爷,请您先给我算算那家人家的杏树为什么不长杏?”老先生说是因为他家的杏树底下有十缸金元宝,把元宝挖出来就长杏了。“穷八辈”又问道:“老爷爷,那家人家的桃树为什么结的小桃会烂掉?”老先生回答他说,那家的桃树底下埋着十缸银锭,把银锭挖出来,他家的小桃就不会烂了。“穷八辈”又问道:“老爷爷,那家人家的闺女为什么二十岁了还不会说话?”老先生说等她见到她心仪的人就会说话了。“穷八辈”最后问道:“老爷爷,我们家为什么会穷八辈?”老先生告诉说他一年只算三卦,说完后立刻不见了。 “穷八辈”心想:“虽然自己的卦没算成,但是,替那三家算成了也值得高兴。”他先把第一卦告诉了那栽杏树的人家。那家真的从杏树底下挖出了十缸金元宝,就送给了“穷八辈”两缸。他要死活不要,可是人家硬是给他送到家里去。他又把第二卦告诉了栽桃树的人家,那家也真的从桃树底下挖出了十缸银锭,也送给了“穷八辈”两缸。
最后,“穷八辈”把第三卦告诉了那家闺女不会说话的人家,他说完后,刚想离开,那家的闺女从楼上走下来,开口挽留他。后来,那个闺女就许配给“穷八辈”当了媳妇,自此后,“穷八辈”变成富人。
17、万里崂山双花仙民间故事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那崂山的景色,真比苏杭还好,要是你不信的话,听我说说下面这个故事:
早年间,在离崂山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杨树庄。在杨树庄的大杨树底下,住着这么一户人家老两口一辈没有三男两女,只有一个老生儿子,名叫杨生,长得眉黑眼亮,俊秀伶俐。人人都说珠宝贵重,鲜花好看,可老两口子把儿子看得比珠宝还要贵重,比鲜花还要好看。那时候庄户人家要念书真比上天摘月亮还难,可是老两口子千辛万苦的,也叫杨生去上学。说起这杨生也真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孩子,只要他过眼的字,便没个忘。别人念书都一行一行地念,杨生念书是一目十行。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杨生书念好了,个子也长高啦。谁知道“养大了儿,栽大了瓜”,老两口子还没有尝到甜味就都死去了。杨生真是悲痛极了,正碰清明佳节三月三,学房先生劝他道:“杨生呵,外面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你也出去耍耍吧。”杨生说:“先生,我不在近处耍,要到远处去,听说那万里崂山,一片山,一片水,青山连着绿水,绿水接着青山,上面有的是奇花异草,我想到那里去观观山景。”先生把眼一瞪说:“到万里崂山,不知要过多少条河,不知要翻多少架山,从今以后不再这样胡思乱想。”杨生什么也没说,只是笑一笑。
第二天,天还不亮,杨生爬了起来,收拾了个小包,悄悄地离开了庄,朝那万里崂山走去了。杨生跋山涉水,在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天。这一天,终于到了万里崂山啦。这里果然是一片山,一片水,山连水,水接天的,树绿花明,草青鸟叫。杨生游逛了一天,心里想:“这两天,好花看见了几百种,好草也见了万万千,可是那奇花异草,在什么地方呢?”杨生向前看看:云飘山头,树罩山坡,另是一样景色,看着,看着,不觉又朝前走去,又见了不知多少条闪亮的瀑布,又爬过不知多少个山头,走了足有几百里路,也没个人烟。杨生饿了吃山果,渴了喝泉水。又走了三天,到了一个地方,只见怪石似虎。古树如龙,满眼是花。再往前走,看到了一个石崖。陡得跟刀子削过一样。抬头望望,有几百丈高,仔细一看,石崖上还有一溜脚蹬。杨生顺着脚蹬爬了上去,上面树叶闪着绿光,花香扑鼻,雀鸟双双地飞,蜜蜂围着花心嗡嗡转。杨生这里看一眼,不知不觉天快黑了,他心里也有些慌了。这山顶风大,寒气逼人,在这深山野林里,不盼着有暖屋热炕,也总是得找个遮风的地方呀。杨生想着想着,抬头一看,啊呀,可是好了,他的眼前,花枝动,青草摆,闪出了一条白光光的小路。杨生顺着小路,身不乏腿不酸地不多时就到了一个山洼。
山洼里,翠的是草,红的是花,迎面却是一条绿光光的大河。路是到了尽头啦,怎么办呢?杨生正在东张西望,忽然听到什么咯咯地叫。回头一看,哈,一对雪白的白鹅,浮浮摇摇,悠悠荡荡顺水而来。杨生喜得手一拍,自言自语地说:“有鹅就有人家呵。”他连忙跷脚向河对岸望去,果然在绿柳红花后面,影影绰绰地看见有一个门楼。
古语说:在家靠亲,出门靠友。在这深山野林里,能看到个门楼,也如同见了亲友一样高兴啊!只是有一桩叫杨生作难的事,他心里犯愁,口里说道:“一无船,二无桥,我怎么才能过河呢?”说话工夫,只见一只白鹅扑拉了一下翅膀,上了河岸,在杨生的脚下安安稳稳地趴下了。
杨生看这白鹅,扬起头,半人高,身子大得象小船。他连忙蹲下,摸着白鹅光溜溜的羽毛说:“白鹅呀,你能不能把我驮过河去?“白鹅点了点头,象是答应他一样。杨生骑在鹅身上,浪不起,水不响的,平平安安地来到了大河对岸。
天又黑了,路又不熟,杨生抬脚走了不多几步,说也奇怪,那门楼已经在眼前了。月光下面,看得清楚楚,黑漆大门,玉台石阶,两边立着一对上马石。他坐在上马石上,等了一阵,不见有人出来,又等了一阵,还是不见有人出来。他站了起来,手刚触着大门,门就吱呀一声开了。探头向里望望,不见人影,只见花影。杨生很是惊奇,试试探探走进了大门,又走进了二门,只见正北一溜大厅,珍珠门窗,雕花窗户,也是冷清清的没个动静。叫了两声,也没人答应。杨生又作难了,进去呢?还是不进去呢?眼看月明也快没了,不进去怎么办呢?又一想,反正这里门也没关,有人也罢,没人也罢,在屋里的凳子头上坐它一宿也好啊。
杨生分开了珍珠门帘,前脚才迈了进去,听到“砰叭!”响了两响。他刚要掉头去看,是谁在那里打火,一对蜡烛却唰地一下亮了。什么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啦,大厅里收拾得再好不过啦,墙上挂着一溜溜的字画,桌上堆着一摞摞的古书,楠木茶几上,堆着茶壶茶碗,黄杨牙床上,放着红绫被褥,左看右看,一个人也没有啊。他走到方桌前,伸手拿起一本古书,坐在椅了上翻看起来。
爱画的人,喜见画,爱花的人,喜见花,杨生喜见的是书,越看越迷。也不知看了多少时候,觉得口干舌焦的,心里想道:“要是有点热水喝喝也好!”他刚刚这样一想,耳朵旁边,立刻铮铮地响了起来。他愣了一下,仔细听听,又听不到什么动静了。自己心里的话:“这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八成是自己肚子响吧。”谁知道,他的眼刚转到书上,耳朵旁边又是那么铮铮地一阵响。他也没心思念书了,把书重又放到桌上。这时,他才看到大厅的一头,还有一个耳屋子。许那里面有人吧,也许这响声是从那里面发出来的吧。
杨生刚刚走了不多几步,挂在耳屋房门上的绣花门帘,就浮浮摇摇地掀了起来。他走了进去,门帘又轻轻地落了下来。耳房里有两起蒸笼,炉子上还坐着一把燎壶,红火苗子向这一闪,壶就不响了;向那一闪,壶就铮铮地响了起来。杨生说不出有多么欢喜,要知道,他多少日子没喝口热水了。眼看着壶里水呼呼地开了,他又想起大厅里还有一把茶壶。哈!掀开茶壶一看,里面还有茶叶。这茶叶也不是寻常的茶叶,沏出茶水来,真是扑鼻香,喝一碗还想喝一碗,喝一碗还想喝一碗。喝到第三碗上,才觉得喝足了。一歪头,又看到热气从耳房门帘两边冒了出来。他又走进耳房里,天呀,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蒸笼上热气腾腾,揭开蒸笼一看,一碗米汤,四样菜,五个饽饽。穿得十日破,挨不得一日饿,杨生实在饿极了,又把饭菜吃了。
杨生吃饱了,喝足了,不知觉地睡着了。醒来一看,天大亮了,更使杨生吃惊的,自己身上不知谁给盖上了红绫被。他连忙跳下了床,里里外外都找了个遍,还是没有见到个人影。有心要走吧,觉得吃了房主的茶,怎么也得见见房主的面,不能就这样走开。
杨生是个实诚小伙子,左想右想,还是留了下来。只要他渴,燎壶就铮铮地响;只要他饿,蒸笼里便冒起热气来。他等了一天,又等了一天,整整地等了一个月。他来的时候是三月初,现在是四月初了。这一天,杨生正在院子里浇花,忽然听到大门吱呀一声,他的心里象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可等得房主回来了!他急忙转身向外看,嘿!进来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闺女。闺女粉丹丹的脸面,红艳艳的嘴唇,俊的呀,天上难找,地下难寻。杨生红着脸说道:“大姐姐,我吃了你家的饭,喝了你家的茶,你家的大爷大娘,在什么地方,请你领我去见见他们吧!”闺女笑得弯了腰,笑完,才说:“这个家,就是我住着啊。”杨生还是信不过去,又问:“你那哥哥兄弟呢?”闺女又笑得前仰后合,过了老一阵,才应道:“我就是孤身一人呀,我也知道你来了一月整了,天也热了,日头也毒了,有话咱到屋里慢慢地说。”杨生脸更红了,想也不想地说:“大姐姐,我也打觉你这多日子了,今天我想动身回去。”闺女忽然不笑了,低下头说道:“杨生啊,你就是中上个状元,也不过有钱有势,黑了心。咱俩在这里住着,我种花你插柳,叫咱这万里崂山铺花盖树,还不强于你做官为宦的祸害人。”杨生一想,闺女说得真对,满心想在这里留下,又觉得不好张口。闺女笑了一声,把手中的花剪递给了他,手拉手地进大厅去了。
杨生和闺女成了夫妻,你亲我爱的,好得和那鸳鸯一样,两个人在月亮底下浇花,两个人在云彩里面种树。说快真快,不知不觉地到了来年春天。这一天,闺女忽然眼泪汪汪地说:“杨生啊,咱们夫妻一场,明天就要分离了。”杨生惊奇地说道:“咱们两个又没吵句嘴,又没红过脸,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生分话?”闺女听了杨生的话更是眼泪扑拉拉下。她说:“杨生啊!今天实话对你说吧,我是牡丹花仙,日晒月照地活了五百多年,明天就来了大难。”杨生安慰她说:“你不要胡思乱想的,咱这里是深山陡涧,还会有什么灾难啊?”闺女说道:“你是不知道啊,明天京里状元老爷要来游山。轿前三千人马,轿后三千人马,遇水逼着庄户人搭桥,遇山逼着庄户人开路,他是一定能来到咱这地方。他要是看到了我的真身,非把它刨出带走不可,那时候我也不能留在这里了。杨生啊,这是硬硬地拆散了咱们夫妻,活活地要了我的命!”牡丹花仙说完,又哭了起来。杨生也急了,他说:“活着咱俩是夫妻,死了咱俩也在一起,只要有我这一口气,就不能叫他把你的真身抢走。”牡丹花仙更是钢刀割心一样痛,是呀!自己死了倒不要紧,可不能叫他受连累呀!她千思万想,只有一个办法。她开口说:“杨生啊,你也不用着急,只要听我的话,就是皇帝来,也拆散不了咱夫妻。”
杨生坐在妻子身边,听她把怎么对付状元老爷,怎么才能夫妻团圆,一五一十讲完了。
这一夜可真短,怕天亮,天又亮了。大清早上,牡丹花仙满脸是泪地对杨生说:“杨生啊,我要走了,你千万记住我的话啊。”杨生也掉下了泪,他拉着牡丹花仙的手,走出了大厅,穿过了院了,到了西南上一个角门旁边,牡丹花仙推开了单扇小门,和扬生走了进去。
原来这角门里面也是个花园,两面是山,一面是海,黄莺白鹭一群一群的,金鱼银鱼在水里游。花开千色,草有万群,千俊万俊都俊不过花园中间的一棵大牡丹。这牡丹,千枝万叶,托出了一个花朵,开得有那笸箩口大。真是雪白玉亮,闪闪发光。
牡丹花仙指着这棵白牡丹说到:“扬生啊,这就是我的真身,我千不盼,万不盼,只盼着七七四十九年以后再见到你的面。”牡丹花仙说完,衣带飘飘,眨眼工夫,已经站在花心上了,她又回头望着杨生,叹了口气,掉了两滴泪,花朵一摆,便不见了。
杨生愣了一愣,扑到牡丹跟前连声叫道:“牡丹花仙啊!牡丹花仙啊!”叫着,叫着,眼泪落到了花瓣上,可是牡丹不会说话,只见它绿叶摇摆,花瓣颤抖。杨生更加难过了,他说:“牡丹花仙呀,你放心吧!我杨生一定照你的话做。”
半头午的时候,状元老爷真的过河来了,轿前三千人马,轿后三千人马,草踩枯了,花踏烂了,鱼虾躲进了水底,雀鸟到处飞。
杨生走到了大门外面,一群兵将,手拿大刀长矛把他围了起来,吆三喝四地喊:“你是什么人?”“快些滚开!”杨生手摇素白小扇,不慌不忙地说:“吆喝什么,我早知道是状元来了。”兵将听了,你看我,我看你的,都寻思杨生是个神仙,要不,他怎么知道状元来了呢。
兵呀将呀的,不敢再赶杨生走了。他们走进了大门,又走进了二门,在大厅上摆上酒席。不多一时,状元老爷的八抬大轿进了大门,又进了二门,直到大厅前才落下了轿。状元老爷摇摇摆摆进了大厅,面朝正南在当中间坐下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状元老爷开口说道:“外面有什么名花好草,给我报来。”一个官连忙跪下说道:“老爷,那边花园里有一棵白牡丹,花头比那黄罗伞还大,叶子比那绿玉还亮,我敢说天底下再也找不出那么俊的花了。”状元老爷立刻一声吩咐:“是好花,就把它刨出带走。”状元说的话,扬生在外听的清清楚楚,他也不顾那些把门的兵将,几步就跳出了大厅,照牡丹花仙教他的话,说道:“状元老爷,那棵白牡丹是我亲手栽的,别人去刨,不知深和浅,刨出来也栽不活,还是我给你刨出来吧。”
状元老爷本来打算发火,一听杨生说得很对,才点头答应了。
杨生来到了花园里,一见那棵白牡丹,不觉又落下眼泪。状元老爷生气地说道:“要你棵花,又不是要你的命,你是哭什么呢!”杨生连忙说道:“老爷呀,我是小时候生痧子风流了眼,,见风就要淌泪呀。”状元老爷信以为真,也就不追问了。
杨生刨一镢,掉两眼泪,刨一镢,掉两眼泪,刨着牡丹花的根,活象刨着自己的心,眼看着小根都刨出来了,中间那条大根,杨生却把它悄悄刨断,留在了地里,嘴里不说,心里恨道:“你就是钱柱北斗,人马满山,也别想这棵牡丹花能活在你的花园里。”
杨生好容易盼着状元老爷起程走了。他依着牡丹花仙的话,忙把那条断根理好。又跑回了大厅,拿来米汤浇在上面。他四下望望,东也是花,西也是花,只缺少那棵牡丹花,他伤心地说道:“牡丹花仙呀,我守着这堆土,就当和你在一块了。”
从这天起,杨生每天按时把米汤浇在上面。白天他种花回来,先到这里看看;晚上上床睡觉前也先到这里站会儿。夏天,他给这花遮上荫凉;冬天,他给这花根盖上软草。他掐着指算,扳着指头数,几时才过完这七七四十九年,几时才能见着她的面啊?
杨生好歹总算盼到那一天了。他水也顾不上喝,饭也忘记了吃,从清早起就在花园里守着,不转眼珠地望着那有花根的地方。一个时辰过去了,又一个时辰过去了,还是不见什么动静。杨生抬头看看,天晴日暖,风平浪静,连点兆头也没有。
到了正晌午时,忽然间,地冒热气,天热得象火,噗地一声,一根桶粗的牡丹芽子冒了出来,嗖嗖地一会儿工夫就长了七八尺高,顶头开了一朵雪白的牡丹花,牡丹花仙从花头上跳下来了。
人家都说,人喜的大了也会掉泪,杨生笑着笑着,止不住地掉了眼泪。
两个人又和从前一样,手拉手地进了大厅,面对面地吃了午饭,你不离我,我不离你。
第二天早晨,牡丹花仙照着镜子梳头,杨生也站在身边,一抬眼看到了镜子里有一个大老头子,不觉吃了一惊,对牡丹花仙说:“这是谁呀!”牡丹花仙笑眯眯地应道:“是你呀!”杨生才忽然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来,只一心想着牡丹花仙,忘了自己的年纪了!算起来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不老吗!
杨生看着牡丹花仙,还是那样粉丹丹的脸皮,红艳艳的嘴唇,还是那么十七八岁的年纪。想到自己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他心里一沉,说道:“牡丹花仙啊,今天我想回家去。牡丹花仙早已知道了他的心思,她不慌不忙地梳完了头,拿了镜子领着杨生进了花园,背过身子,咬破了指头鲜红的血,沥沥拉拉地往下滴着,杨生又着急又心疼,慌得不知怎样才好。正在这时,滴上血的地方,冒出了一缕红雾,围着杨生转了一圈,杨生不见了,红雾也到了半空,立时变成一片红云,闪一亮,雷一响,大雨哗哗地下起来了。
雨过以后,地上凸出了一个土堆,眨眼的工夫,堆上也凸出了一棵牡丹芽子,一长就长了一丈高,顶心开开了一朵大黄花。杨生在牡丹花上,翻身坐了起来,口里说道:“好睡,好睡,我怎么睡在这里?”
杨生心里忧愁,怎么才能下来,谁知道身子比树叶还轻,飘飘摇摇地一点响声没有,便落到了地上。牡丹花仙把镜子递给了他,杨生一照,又一觉大吃一惊,镜子里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眉黑眼亮,十分俊秀。
故事到这里算是完了,如果谁要问的话,我还知道那牡丹花仙和杨生世世辈辈都是那样年轻轻的,世世辈辈都是那么俊秀好看,他们欢欢乐乐地在深山里栽花种树,那万里崂山,也真的花开山红,绿树成林了。
18、衣服上的枪眼民间故事
抗战时期,有个山村边住着老两口,老汉叫关友贵,除了干农活,也常采些草药到山外去卖。
家里来了三个八路
这天,吃过晚饭后,关大妈打算关了院门早点休息,刚到院门口,吓得又跑了回来,一脸紧张地对关友贵说:“不好啦,外面来了三个二狗子。”关友贵赶忙奔到院门口,等看明白后,训斥道:“啥眼神呀,瞅清楚了再叫唤,是八路军!”
三个八路军一大两小,神色疲惫,大的被两个小的搀着,显然是受了伤。不等关友贵开口,那位受伤的八路先叫道:“老头,你姓关吧,听说你会治伤……”一个小八路连忙打断他的话:“别瞎叫,要叫老乡或大爷。”小八路又对关友贵说,“关大爷,您叫我小马吧,他是小刘,这位大哥姓袁,他腿受了伤,求您老给看一看。”
关友贵爽快地答应着,一边让他们进屋,一边问吃饭了没有,得知他们都饿了两顿了,赶紧吩咐老伴拾掇吃的。关友贵把三人领进屋,让老袁在床上躺下,刚要检查他的腿,却发现了个问题:从衣服上看,老袁心窝下有一个枪洞,周围一片血渍,可他的裤子却好好的。关友贵暗暗奇怪,但没动声色,说:“这伤难办哩,我懂些药理,能配一些治伤的药,可不会取子弹,得找西医动手术。”小马立马说:“不是枪伤,是刀伤,今天突围时被一个鬼子用刺刀戳大腿上了。”
原来,山那边有块抗日根据地,鬼子今天重兵围剿,队伍被打散了,小马、小刘掩护着老袁突围到了这一带,躲了起来。八路军没在这一带活动过,没啥群众基础,三人打算天黑后摸进村里看看,正好碰到一个放羊娃,说村子边上有位关老汉会治伤,他们便找来了,打算先把老袁的伤治一治,再去找队伍。
听了小马的话,关友贵没说什么,让老袁把衣服都脱掉,只留着裤衩。老袁不明白干吗要把上衣也脱了,但还是照办了。他的刀伤在大腿外侧,缠有绷带,刀口很深。关友贵先用盐水洗伤口,疼得老袁直叫唤,接下来,关友贵给老袁敷上药、包扎好,说:“你这伤没大碍,养一阵就没事了。”
关大妈摊好了煎饼,招呼大家吃饭,小马十分感动:“大妈,您对八路军真好。”关大妈说:“孩子,你这话就见外了。俺有俩闺女,有一个就嫁在你们根据地附近,是个堡垒村,俺跟老头子看闺女时见过八路军,那是咱自己的队伍啊!再说,就是没俺闺女这一茬,俺也不能拿八路当外人!”
他们可能是假八路
第二天,关友贵上山为老袁采草药,回来时发现三个八路躲在里屋争吵,他问老伴怎么回事,关大妈说:“也没啥,就是小马很担心根据地的乡亲,说迟早要跟小鬼子算账,老袁说了句‘八路军打不赢皇军’,小马就不高兴了。”关友贵听了,朝里屋瞟了一眼,挥手让老伴出去。
关友贵把老伴领到灶房,关上门,突然说:“这些人不是八路。”关大妈惊得张大了嘴。关友贵常往山外跑,见过不少世面,此刻,他说出了自己的一番怀疑:“那个老袁流里流气,咋看咋不像好人。他刚见我时,喊我‘老头’,这不是八路的做派;我给他洗伤口时,他直叫唤,八路能这么怂吗?再往前,小马向我介绍老袁时,不叫‘同志’,叫‘大哥’,八路是不兴称兄道弟的。还有,你刚才说,老袁说‘八路打不赢皇军’,八路都叫日本人‘鬼子’,喊‘皇军’的都是汉奸。”
这么一说,关大妈也醒悟过来,难怪小马数落老袁呢,是不是怕他露出什么?关友贵又说:“其实,我早觉着不对了,老袁的伤在腿上,可裤子没破,衣服心窝下却有一个枪眼,我昨天让他脱光,就是想看看他心窝处有没有伤,哼,啥也没有。”关大妈既佩服又害怕:“死老头子,我平时咋没发现你这么有心眼呢?你说,这里头有啥道道?”
关友贵先跑到门口,从门缝里往外望望,又回过头说:“这说明,他们的衣服是从死去的八路身上扒下来的。他们是二狗子、汉奸,冒充八路,还演了出苦肉计。”
关大妈吓得摔倒在了柴堆上:“他们为啥冒充八路?”关友贵想了想,说:“他们的大部队找不着八路,就派些汉奸冒充八路,打听消息,就算找不着八路,也能试探出哪些人亲八路、有没有堡垒户。”
关大妈弄不懂老伴的话是不是有道理,可仍觉得有哪不对:“可今天,那个小马、小刘,不停地帮咱干这干那,不像是坏人哪!”
“越是坏人越会装。”关友贵沉着脸说,“以后,你也要学会装!”
让假八路见阎王去
两天过去了,老袁的伤好多了。这天吃过早饭,关友贵扛起锄头下地去了,到了地头,他也没心思干活,老想着怎么对付这几个假八路。过了一阵,老伴寻来了,说这两天越装越别扭,不如躲个清静。
关友贵一听,把她训斥了一顿,说这样会坏事的。关大妈说装了才坏事呢,那些假八路肯定把他们当成抗日分子或堡垒户了!一语提醒了关友贵,是呀,真这样会招来祸事,早知道就该假装讨厌八路。
关大妈见关友贵有些发呆,劝道:“你也别瞎想了,小马刚才说,他们晚上就要去找队伍了,让咱到时备点吃的和药。这倒好,一走百了。”关友贵一听,突然着急起来:“不能让他们走,咱都一把年纪了,不怕他报复,可我不能让他们再祸害别人。”关大妈不明白他要干啥,关友贵说:“你中午杀只鸡,把藤黄粉拌进去,我送他们见阎王去。”
藤黄有毒,关友贵还在里面加了别的东西,配制成一种毒药,主要是对付那些偷鸡的黄鼠狼,人要是吃了,不一会儿就会剧痛而死。关友贵如此交代一番,就让老伴回去操办了。关大妈一进屋,便杀鸡烧火,忙活起来。到了晌午,她把炖好的鸡肉端上桌,还弄了些酒,说是提前给八路同志饯行,然后用钵子装了些棒子面、窝头和腌菜,说去给老伴送饭,让八路同志先吃。
老袁一听,抓起一块鸡腿就往嘴里塞,小马劈手夺了过来,又放回碗里,说:“你咋这么没礼数?瞧大爷大妈吃的什么……”随后,他拦住关大妈,说:“大妈,您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让大爷回来一块儿吃。”关大妈赶紧说:“嗨,老头子早在地里吃习惯了,这只鸡是给你们补身子的,俺们还有两只呢。”
小马眼圈红了,说一定要等关大爷回来,不然就自己叫去。关大妈忙说:“你们可别在外头露面,要不,我拣几块鸡肉带去。”“那也不行。”小马犟劲上来了,“大爷要是不回来,我们就不动筷!”关大妈傻眼了,只好答应去叫老头子。关大妈一路小跑赶到地里,把情况告诉了关友贵。关友贵倒没料到这一出,他寻思了半晌,才下定决心说:“行,我回去,到时你借口再炒俩菜,躲灶房去,等这事过了,你投奔闺女去。”关大妈“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头子,你想干啥哩?”关友贵咬着牙说:“我要跟他们同归于尽!”
跟着八路打鬼子
回到家里后,关大妈进灶房去了,关友贵坐上了饭桌,先倒上酒,又给每个人碗里舀上肉和汤,说:“来,干了,吃饱了好打鬼子!”大家把酒干了,正要动筷,关大妈突然冲了过来:“慢!”
四个人都愣住了,关友贵虎着脸说:“你干啥哩,忙你的去!”关大妈不管不顾地走上前,说:“我越寻思越不对,他们放着鸡肉不吃,非要等咱回来一块儿吃,这要是二狗子,早就撕扯光了,有些话我得问清楚!”关友贵急了:“有啥问的,快出去!”小马忙劝道:“大爷,您别动气,有啥话就让大妈问吧。”
“其实,也没啥。”关大妈说,“我就是想问问,袁同志的衣服上为啥有个枪洞,可身上咋没伤呢?”
小马笑了:“嗨,您问这个呀,跟二老说说也没啥。”
原来,八路军策反了一个伪军中队,他们在一个晚上投诚了,鬼子十分恼怒,展开了报复性扫荡。小马他们被打散时有四个人,还有一位是班长,他心窝下中了一枪,已经牺牲了。这个老袁是伪军的一个小队长,鬼子的阵势把他吓住了,说八路打不过鬼子,等他伤好后,不当汉奸也不当八路,回家种地去。班长牺牲前一直开导他,还决定把自己的服装留给他,说八路军的服装不富余,不能让它跟着自己埋进土里,能省就省省。班长牺牲后,小马和小刘按班长的遗愿,把他的衣服脱给了老袁。他俩明白,班长想用自己的军服和精神激励老袁,可老袁意志仍很消沉,两人怕大爷、大妈另眼看老袁,就一直没把这茬儿往外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关大妈怒气冲冲地瞪了关友贵一眼,伸手把桌上的鸡肉全泼到了地上:“肉里有毒,都是这个老糊涂自作聪明。”
关大妈把经过一说,小马、小刘和老袁都惊出一身冷汗。这关大爷可不糊涂呢,怪只怪自己没说清。小马先自责了一句,又忍不住埋怨老袁说:“都是因为你消极,不像个八路,差点弄出事。”小刘既后怕又气愤,骂道:“他本来就不是八路,袁队长,你今天就回家种地去吧,我们不稀罕你当八路。”
老袁站起身,惭愧地说:“不,我现在是八路了,我要穿着班长的衣服,跟小鬼子干到底!”
关友贵、关大妈不顾阻拦,硬是又宰了一只鸡煮了。小马他们吃了饭,兴冲冲地找队伍去了……
19、驴蹄和尚民间故事
妖孽横生
仙台镇的人们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去镇子西边的仙斧庙烧香拜佛。这时,总会有一个老和尚在庙门外倚着墙根坐着,专注地打量每个来烧香的人。这个老和尚常年穿着一件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僧袍,左袖子比右袖子长出一大截。这样一来,老和尚便只把右手露在外面,左手则藏在长长的袖筒里,从来没伸出来过。
有香客问他:“老师傅今年高寿了?”老和尚便从鼻子里哼出一声“九十九”。一听他的回答,人们便会相视一笑,因为据镇上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跟着大人来庙里上香,老和尚就在这坐着了,那时人们问他多大岁数,他就说自己“九十九”。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孩儿都胡子一大把了,他却还是九十九,一岁没长!
老辈人还说,曾有人窥见过老和尚左袖子里藏着的那只“手”。那根本就不是人的手,而是黑乎乎的一坨,好像是个什么动物的蹄子。
不管人们怎么说,老和尚依然我行我素,每天一早默默地坐在庙门外,打量来上香的香客,一直到日落西山,他才失望地起身离去。有一次,一个小沙弥听到老和尚一边走一边嘟囔:“你可该来了!”小沙弥很是奇怪,心想,他从不外出云游,也不与人结交,他在等谁呢?
而就在这时,仙台镇出了怪事。
仙台镇后有一座仙台山,这几天,人们发现仙台山的上空飘来一片黑云。起先是一小片,慢慢地,云片越来越大,最后,黑云竟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天,整个镇子的狗突然都不叫了,半夜里,刮起了一阵旋风,风中带着腥臭味。旋风过后,人们发现从没断过的更夫梆子突然不响了。等到天亮人们才知道,老更夫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大伙儿找遍了全镇也没找到,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人们在胆战心惊中过了两天,第三天,发生的事更吓人了。半夜里,外面又刮起一阵腥臭的旋风,一团黑雾向镇子这边飘来。突然,一个硕大的三角形脑袋“扑棱”一下从黑雾里探了出来。不少老百姓都看见了,那是一条巨蟒!
这条巨蟒可不是一般的蟒,它原是天界的一条草蛇,偷偷溜下界蛰伏于仙台山,已修炼了千年。眼看千年修行圆满,就能化龙升天,但因它是偷偷下界,藏匿起来阴修,体内缺少阳气,所以要吃够阳间百人才能增补所需的阳气,老更夫就这样命丧蛇口了。
出了妖孽,这太可怕了,立时仙台镇人心惶惶,人们蜂拥到仙斧庙烧香拜佛。倚坐在庙门外的老和尚此时也显得有些焦灼,他嘴里嘟囔着:“祸害现身了,你还不来?”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阵喧哗,人们一看,原来是镇上李老汉的儿子李冒哭着喊着,要来庙里当和尚。
葫芦新娘
这可奇怪了,李冒是李老汉的独子,今天是他的大喜之日,怎么新郎官不当,来当和尚?
原来这李老汉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大了儿子李冒。眼看李冒十八岁了,他便想请媒婆给儿子寻个好媳妇。李老汉请的这个媒婆,长着一双半吊子眼,人们都叫她“半吊”。这半吊一听李老汉要给儿子说媳妇,当下眉开眼笑。原来,半吊有一个娘家侄女,名叫大俊。想当初大俊一落生,连见多识广的产婆都被唬了一跳,真没见过这样的长相:一张脸两头宽中间细,活像一个葫芦!父母见孩子生得丑,就给起名叫“大俊”,为的是用“俊”来压“丑”。可大俊长大后非但没俊,还脾气暴躁,食量大过两个壮汉,全没一点女孩样。
大俊十九了,没人来提亲。大俊爹娘便让半吊给大俊找个婆家。半吊眼光老辣,她看出李家一老一小是两个老实疙瘩,于是眼珠一转,两手一拍,笑着说:“这真是好女儿多剩,好姻缘多碰。老婆子娘家有个侄女,虽说比您家令郎大上一岁,但那长相可是天下无双,每天就知道不惜力……”
这一番抹了蜜的话,说得李老汉爷俩相当满意,于是订婚、完聘,很快到了迎娶的日子。李冒一进洞房,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秤杆去挑新娘的盖头,哪知盖头刚挑一半,露出了一张恐怖的葫芦脸。李冒浑身一哆嗦,一害怕,把挑了一半的红盖头又给盖上了。红盖头挑起再撂下,对新娘是莫大的侮辱,这一下惹恼了大俊,就见她“呼”的一下,自己把盖头扯下来,站起来挥巴掌就朝新郎扇了过去。
外边的人听到新房里“咕咚”一声,都忙来看究竟。只见李冒被打得趴在地上,他看看众人,悲怆地从地上爬起来,二话不说,朝仙斧庙就跑。此时,仙斧庙门口乱成了一团,大伙儿你一嘴我一嘴地劝着李冒,只有老和尚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就在这时,更猛烈的嘈杂声从后边响起,原来是大俊追来了!此时她一张脸已气成了紫葫芦,鱼泡眼瞪得老大。忽然,一直安稳坐着的老和尚“腾”地站起来,他两眼放光,盯着大俊,嘴里喊了一声:“师弟,你让我好等啊!”
这一声,让所有人都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老和尚和大俊的前身本是一对师兄弟,法号分别叫慧觉和慧明。他俩苦修圆满飞升后,师弟慧明却因功德尚欠,需再次轮回,平息仙台山巨蟒之祸,以补其功德。慧明洒泪拜别师兄,登上了转生轮,慧觉却发现师弟落下了辟邪利器—黑驴蹄子。慧觉知道,没有黑驴蹄子,师弟就会抵挡不了千年巨蟒,遭其吞噬。
慧觉决定偷偷下界给师弟送黑驴蹄子。他转生后,死死拿着黑驴蹄子的左手化为了驴蹄。因为他不知道巨蟒何时出来祸世,所以来早了,一直在仙斧庙苦苦等着,又因修行之人,百年即会圆满飞升,所以他一直说自己九十九岁,以避百年之期。
此时,老和尚一喊大俊“师弟”,不仅大伙愣了,就连刚才还暴躁异常的大俊突然间也安静了。她呆立在那,直愣愣地看着老和尚。老和尚来到大俊跟前,用手拍了拍她头顶的神聪穴,大俊就觉得一阵凉风直透印堂。她如梦方醒,双手合十,面向老和尚,口称:“师兄。”
老和尚伸出左手,露出环绕着一圈银毛的黑驴蹄子。只见他右手刀光一闪,黑驴蹄子被当场斩下,递到大俊跟前。大俊双手接过,合十相拜。人们见了又惊又喜,惊的是一代高僧投胎后竟转成了女儿身,喜的是天降吉人,来降服妖孽。
舍身除妖
当天夜里,大俊悄悄躲在镇口的一个土堆后,这里是巨蟒下山的必经之路。三更天,一阵腥风刮起,巨蟒裹着黑雾来了。大俊盯着巨蟒,她手里握着一把大斧子,这把大斧子是仙斧庙的镇庙之宝,足有平常斧子的十倍大,斧头有百斤,木柄三米多长。
巨蟒朝着大俊藏身的土堆来了,一口阴气“呼”出,周围空气中的湿气立刻凝结成片片霜冰。大俊的一张葫芦脸气得通红,只见她手一扬,把黑驴蹄子一下扔进了巨蟒的大嘴里。
黑驴蹄子一进巨蟒的肚子可就热闹了。巨蟒是阴修,阳气太少,而带着一圈银毛的黑驴蹄子又是最阳之物,它在巨蟒肚子里烧灼得巨蟒没抓没挠、异常难受。就见巨蟒扭动着大水缸一样粗的身子,向一棵老槐树滑去。大俊一愣,提着斧子也跟了过去,悄悄藏在了老槐树对面的树上。
老槐树下是一口老井,原来,巨蟒要喝深井水来灭肚子里的灼火。大俊一看,赶紧掂起了大斧子,她要等巨蟒喝水时一斧子砍死它!
哪知巨蟒并没直接去喝水,而是顺着老槐树“呼”地盘了上去,然后把整个身子像一根大粗绳子一样挂在了树上。大俊明白了,巨蟒这是在做防备,防备喝水时被袭,先将自己挂起来,一有动静便能借着挂在树上的劲儿抬头起身。
就见巨蟒朝老井里伸进头去,它身上锃亮的厚鳞闪着亮光。大俊知道,必须抓住巨蟒吞咽的机会砍它,只有这时,它身上的蟒鳞才会上翘,顺着上翘的鳞缝才能砍到巨蟒的身子。如果砍在厚厚的蟒鳞上,不仅伤不到巨蟒,反会被它吞噬。
巨蟒在喝水,只见它身上的鳞片微微闪动,“忽”一下便上翘了!说时迟那时快,大俊从树上直扑过去,拼足了力气,一斧子砍向巨蟒。
这一斧子把巨蟒齐刷刷地斩为两截,大俊刚松了口气,就见巨蟒悬进井里的半截身子借着吊在树上的力,一下抽了回来。大俊一愣的工夫,巨蟒的大脑袋已伸着红信子过来了。大俊见状,拔腿就跑,一心复仇的巨蟒凶狠地拖着半截身子在后边狂追。
大俊没往镇子里跑,而是带着巨蟒一路奔仙台山而去。这是她的慈悲心,她怕怒极了的巨蟒祸害镇子里的人们。巨蟒追着大俊,围着仙台山转了九个来回,身子断口处流出来的血绕着仙台山划出了一道血河,最后血尽而死。大俊也累极吐血倒地,死在了巨蟒的尸体前。
当人们找到大俊时,只见吐尽鲜血的大俊已没了气息,不禁痛哭
-
- 200个睡前晚安故事免费看
-
2023-05-17 17:17:45
-
- 格林童话故事100篇经典
-
2023-05-17 17:14:59
-
- 儿童益智故事300篇合集
-
2023-05-17 17:12:13
-
- 儿童益智故事300篇赏析
-
2023-05-17 17:09:27
-
- 经典童话故事100篇锦集
-
2023-05-17 17:06:41
-
-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精选
-
2023-05-17 17:03:55
-
- 经典童话故事100篇原文
-
2023-05-17 17:01:09
-
- 安徒生童话故事100篇内容
-
2023-05-17 16:58:23
-
-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欣赏
-
2023-05-17 16:55:38
-
- 经典童话故事100篇优选
-
2023-05-17 16:52:52
-
- 民间故事120篇欣赏
-
2023-05-17 16:50:06
-
- 民间故事120篇经典
-
2023-05-17 16:47:20
-
- 格林童话故事100篇精选
-
2023-05-17 16:44:34
-
- 安徒生童话故事100篇经典
-
2023-05-17 16:41:48
-
- 经典童话故事100篇简短
-
2023-05-17 16:39:02
-
- 婴儿早教故事300个在线观看
-
2023-05-17 16:36:16
-
- 经典童话故事100篇完整版
-
2023-05-17 16:33:30
-
-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100篇大全
-
2023-05-17 16:30:44
-
- 婴儿早教故事300个合集
-
2023-05-17 16:27:58
-
-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简短
-
2023-05-17 16: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