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句子 > 正文

​儿童故事端午节的由来20篇

2023-06-30 21:19 来源:学河网 点击:

儿童故事端午节的由来20篇

1、端午节的由来民间故事

小朋友,每年,我们都要过很多很多的节日。那么,你听说过“端午节”这个节日吗?你知道端午节是在哪一天吗?

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一天,爸爸妈妈会买好吃的粽子给我们吃,还会带我们去看划龙舟比赛呢!

image.png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嗯,差不多是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作屈原的人。屈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很爱国的大臣。但是,屈原不幸遭到坏人的陷害,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屈原非常伤心,写下了很多怀念祖国的诗歌。后来,屈原的祖国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灭亡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在农历五月五日那一天,来到汨罗江边,投江自尽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表达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屈原死后,很多老百姓来到江边祭奠他。渔夫们驾着小船,在江上来来回回地划着,希望能将屈原打捞上来。为了防止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大家还用苇叶把糯米包起来,煮熟后扔到水里喂鱼喂虾。后来,每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大家都会包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于是,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了吗?

2、端午节插艾草由来民间故事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除了吃粽子,都要在房子上插几根艾草,说是可以祛瘟镇邪。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神仙来到人间巡视。那时人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神仙降下云头,摇身变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乞丐。他右手拄着打狗棒,左手端着破碗,来到一家农户门前。这家女人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哀求说:"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哪女的对老头白了一眼,说:"臭要饭的,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快走!"老神仙又说:"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那女人一听,顺手将墙上拴的网勺拿了下来,扔给老头,没好气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好舀水呢?老神仙来气了,用袖口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大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尽。”化作一道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像根木头,好久才明白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头,背着瘟瓶,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有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诉儿,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伢儿在匆匆赶路。老神仙感到奇怪,怎么大的抱,小的搀!又变成一个老头倒在路上哼,那女的看见了忙问,"老大爷,你怎么啦?”

"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

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连忙放下怀中的伢儿,摘了几片文草叶,放到老人伤口上,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老人问了:"你走得这样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们村里有个大嫂,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发了怒,说三日之内,叫我们全村人生瘟病死光,我们都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起来,"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逃命吧2”

"那你为什么不抱小伢儿走,而抱大伢儿走呢?”

"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前妻生的孩子,这小的是我生的孩子。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

"噢!"老神仙一听,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办错了事!天下还是有好人,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那么,你们也不必逃命了,这艾草就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子上,就不会生瘟病了。"说完,就上了云头,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一到村子,这妇女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告诉了大家。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地面上有艾草防着,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五月初五插艾草的风俗习惯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3、端午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 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偿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4、端午节民间故事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命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每年的端午,在中国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带的华族,都还会举办龙舟竞渡,提倡端午龙舟赛。

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偿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5、端午节戴石榴花民间故事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这个风俗流传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古时,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头住着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温柔贤淑,与村人和睦相处。当时战事不断,男子都被强拉去服兵役。榴花的丈夫就是在新婚三个月被抓走的,当时榴花已有孕在身。公婆由于思念儿子,忧虑成疾,还没等孙子降生就相继故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榴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子的降生多少让榴花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她就在自家院子那棵石榴树下摆开香案,祈祷天下太平、丈夫平安归来。

这年春天,夷安瘟疫横行,榴花住的小村也未能幸免。更可怕的是,小村里的人所患病症与别处不同,病人多伴有莫名其妙的头痛,行医多年的郎中也束手无策。这病一旦染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视物不清,严重的还会两眼失明。榴花的两个儿子也染上了病。

快端午节了,天气很热,儿子的病越来越重,榴花心急如焚,四处找寻偏方为儿子治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正在榴花束手无策之时,偶听一位游方道士说,西去三百里的霞山上有位得道高人精通岐黄之术,或许可以治这种怪病。于是榴花带着两个儿子动身前往霞山。

榴花一家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霞山脚下。榴花从山下一步一跪到了山顶,见到了高人。高人听了榴花的来意,仔细查看了她两个儿子的病情,末了长叹一声:“天意如此,贫道也没有办法。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延缓二子失明。”榴花忙问什么法子,高人对榴花低语道:“你把盐块用石臼细细捣成精盐,每天中午时分,从井里提上清凉之水,把精盐放在水里搅匀化开给孩子洗眼或可明目。”榴花听了再拜答谢,然后领着孩子赶回了村子。

回到村子,榴花发现全村的人大都失明了,没失明的也开始视物不清。她赶忙把家里的盐块捣成精盐搅在水里,然后挨家挨户送去,让他们洗眼。

这天,她又领了两个儿子到村口的井边,提了水,然后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精盐,长叹一口气。那时候盐奇缺,榴花把自家的盐全部用光了,村里人的眼疾还是不见好转。儿子拉拉她的衣袖说:“娘,你说咱家的盐都用光了,怎么不去向村人讨?反正也是给他们治病。”榴花摸着儿子的头说:“村人眼睛看不见,弄点盐不容易,他们的盐还得生活,娘不好意思向他们讨啊。所幸我还没患病,明天我再出门去寻吧。”

6、端午戴石榴花的来历民间故事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这个风俗流传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古时,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头住着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温柔贤淑,与村人和睦相处。当时战事不断,男子都被强拉去服兵役。榴花的丈夫就是在新婚三个月被抓走的,当时榴花已有孕在身。公婆由于思念儿子,忧虑成疾,还没等孙子降生就相继故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榴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子的降生多少让榴花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她就在自家院子那棵石榴树下摆开香案,祈祷天下太平、丈夫平安归来。

这年春天,夷安瘟疫横行,榴花住的小村也未能幸免。更可怕的是,小村里的人所患病症与别处不同,病人多伴有莫名其妙的头痛,行医多年的郎中也束手无策。这病一旦染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视物不清,严重的还会两眼失明。榴花的两个儿子也染上了病。

快端午节了,天气很热,儿子的病越来越重,榴花心急如焚,四处找寻偏方为儿子治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正在榴花束手无策之时,偶听一位游方道士说,西去三百里的霞山上有位得道高人精通岐黄之术,或许可以治这种怪病。于是榴花带着两个儿子动身前往霞山。

榴花一家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霞山脚下。榴花从山下一步一跪到了山顶,见到了高人。高人听了榴花的来意,仔细查看了她两个儿子的病情,末了长叹一声:“天意如此,贫道也没有办法。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延缓二子失明。”榴花忙问什么法子,高人对榴花低语道:“你把盐块用石臼细细捣成精盐,每天中午时分,从井里提上清凉之水,把精盐放在水里搅匀化开给孩子洗眼或可明目。”榴花听了再拜答谢,然后领着孩子赶回了村子。

回到村子,榴花发现全村的人大都失明了,没失明的也开始视物不清。她赶忙把家里的盐块捣成精盐搅在水里,然后挨家挨户送去,让他们洗眼。

这天,她又领了两个儿子到村口的井边,提了水,然后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精盐,长叹一口气。那时候盐奇缺,榴花把自家的盐全部用光了,村里人的眼疾还是不见好转。儿子拉拉她的衣袖说:“娘,你说咱家的盐都用光了,怎么不去向村人讨?反正也是给他们治病。”榴花摸着儿子的头说:“村人眼睛看不见,弄点盐不容易,他们的盐还得生活,娘不好意思向他们讨啊。所幸我还没患病,明天我再出门去寻吧。”

正说话的时候,身后突然来了个人。榴花回头一看,原来是位衣衫褴褛的老婆婆。老婆婆看着榴花,眼神里现出异光,道:“刚才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难为你为村人想得这么周到。”榴花向老婆婆深施一礼道:“老婆婆夸奖了。看到村人在受煎熬,实是心里不忍。”

榴花一边和老婆婆说着话,一边用辘轳提上一桶水来。看着那清冽的井水,老婆婆直说口渴,不等榴花同意就趴到桶边要喝。榴花见了,伸手从园边捋了一大把草籽丢进水桶里。老婆婆见了,脸色一变,盯着榴花狠狠地看了几眼。看着老婆婆边吹草籽边小口喝水,榴花这才说:“老人家不要怪罪。这大热的天,看你满头大汗,肯定肚内实热,要是骤然喝下刚打的凉水,冷热相交定会生病,轻则腹痛不止,重则有性命之虞。”老婆婆听了,点了点头,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大义贤妇,何至失命,唉……”

喝罢了水,老婆婆转身就走,但走了一段路又转了回来,她紧紧拉住榴花的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对她说:“这事我本不该说,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实话对你说吧,你们这地方的村人不敬神灵,民风败坏,得罪了上天,上天要惩罚你们了。所以先是瘟疫,再让人染上眼疾,然后视物不清直至失明。你讨来的方子,也是只能解一时之痛,村人终究还是要受到惩罚的。端午这天会有一场黑雾降临你们这里,这团黑雾也叫障眼雾,能使人产生幻觉。村人以为眼疾已痊愈,会争相到村西的河边看龙舟比赛,出门后也会误以为走的是坦途,却不知不觉就会走到村西的红绣河里。”

榴花听了大吃一惊,急问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解救。老婆婆说:“这是天机,和你说了我也要受到惩罚,但看你心地良善,一直对神灵恭敬有加,命不该绝。我就告诉你个解救的法子吧。这个只能救你自己和两个孩子,跟任何人都不要说,说了你也要受到惩罚。端午这天子时到卯时这段时间,你摘三朵石榴花,把我刚才握过的你那只手的中指刺破,用血把石榴花染红,然后戴在额前,就会照亮脚下的路,不被幻觉所困,可保你家三口性命无忧。”说完又拉起榴花的手在她掌心里画了画,还没等榴花明白过来,老婆婆突然不见了。

榴花静心一想,后天就是端午节,想想一村人就要不明不白地死去,她的心里很是不忍,于是她打定主意,不管受到什么惩罚,一定要救村子的人。

端午节这天,子时刚过,榴花就起床从村里的那棵老石榴树上摘下一篮子花。回到家后,她点清了村里的人数,然后数出石榴花,用锥子刺破中指,把血滴到每朵花上。刚开始血还旺,后来血出得越来越少了,她就使劲向外挤。再后来,挤也挤不出了,她就拿刀割开皮肉取血。

鸡叫三遍,终于做完了最后一朵,她虚弱地都站不住了。看看天已大亮,她赶紧把两个儿子叫起来,吩咐他们把花拿出去分给村里人佩戴。两个孩子拿着花,磕磕绊绊地出去了。果然,日上三竿,好端端的天突然漆黑一片。榴花在家左等右等,好长时间不见孩子回来,正等得心焦,猛然想起,自己光顾给村子里的人染石榴花了,唯忘了给自家三口人做!想想两个孩子可能已遭遇不测,她心痛得大叫一声倒了下去。

黑雾散尽,村里所有佩戴石榴花的人都安然无恙,只有几个当时不听劝告的人迷迷糊糊掉进河里。大家还发现了一件奇事,那就是原先视物不清或是失明的眼睛突然全都好了,比患病前看得还要清楚还要远。

人们这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大清早来送血染的石榴花。大家都涌到榴花家想表达感激之情,却惊讶地发现榴花由于失血过多,加之丧子心痛,已经停止了呼吸。

村里人感激榴花的救命之恩,就在村口厚葬了她,又把她两个儿子的尸体打捞上来,一左一右埋在旁边。

第二年,榴花的坟上竟然长出一棵石榴树,开花时节,红艳艳一片,从这以后石榴花都是红色的了。端午节这天,村里人都摘了石榴花插在发间,不单寄托对榴花的哀思,据说还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7、毛南族火把节的由来民间故事

贵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一带的毛南族人,每年腊月三十晚上,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毛南族的祖先就在卡蒲这块山青水秀的地方生息劳作。一天,一个外出做生意的毛南族人急急忙忙跑回来对寨老说:“今年三十晚,一支异族人将要来侵占我们的地盘。他们人高马大,兵器精良,……”寨老立即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大家一致认为,硬拼是要吃亏的,只有采取疑兵计,才能击退外族人的进攻。于是,寨老组织全寨男女老少在寨脚、路边和山坡上插了许多亮槁,再用猴滕把亮槁牵连起来,并挂上许多炮竹。天快黑时,全寨人马四处埋伏,封锁消息,备足牛角、火药、锣鼓家什,等待入侵的异族人。当异族人马趁着夜色扑进寨脚时,突然一声炮响,埋伏多时的毛南族人们点燃亮槁,牵动猴滕,顿时,锣声、鼓声、牛角声、炮竹声和怒吼声响成一片。异族人见山坡上、路边都亮起晃动的火把,弄不清到底有多少毛南族人,以为中了埋伏,个个吓得心惊肉跳,不敢往寨子里冲,纷纷夺路而逃。有的异族人在逃跑时,由于不熟悉地形被毛南族人捉住拉进寨子,寨老们亲自给他们松绑,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他们,给他们压惊,并耐心规劝,使俘虏们很受感动。从此以后,异族人再也不来侵犯毛南族的地盘。

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劳,年年都在除夕晚上全寨人集中在一起,手持点燃的火把,敲锣打鼓、吹牛角、放炮竹,互祝新年快乐,与邻寨群众互相对“骂”、捉“俘虏”,据说“骂”得越凶,来年就越吉利,对“骂”正酣,双方暗中派人混入对方人群,出其不意,将对方成员“俘虏”归寨,用酒肉惩罚,将其灌醉。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毛南族人叫它“火把节”。

8、侗家斗牛节的来历民间故事

在远古的时候,侗家人是不兴斗牛的。后来,也记不清是哪朝哪代,有个叫爱牛的老者兴起斗牛活动。

爱牛老者住在牛王寨。他从会走路的时候起,就跟着牛屁股转,对牛感情很深。后来,他以放牛为生。一晃眼,已经年过四十,不知道养了多少头牛,但没有一头是他满意的。他决心走村串寨买一头好牛。也不知他走过多少村,串去多少户,花了多少年,牛王寨的人们只记得他回到家的那年,两鬓已经斑白了。

他跟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牛的好坏他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来。从牛眼到牛鼻,从牛毛到牛蹄,他都能看出优劣。你若同他摆牛门子,他三天三夜也摆不完。

他来到一个叫沟洞的地方,发现了一头宝牛,高兴极了。“嘎老,你这牛卖不卖?”他这样问养牛的人。养牛的老者早听说爱牛老者是个识马认牛的能手。“他既然想买,我这头牛一定不差。”养牛老者心里这样想。的确,养牛老者这头牛的来历是不平凡的,它的祖宗原住在白水洞。一天,牛祖宗突然失踪了。养牛老者的祖宗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后来顺着牛的蹄印,找到沟洞,才把牛找到。牛主人见沟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在这儿定居下来。这以后,那老牛死了,又有牛崽,又有牛孙……养牛老者一家如今也变成一寨人了。自从他祖宗跟牛祖宗来到沟洞,他家喂猪猪长得肥,养鸭鸭不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是人发千口,粮发万担。由于这牛有这样一段不平凡的来历,养牛老者有意把牛价抬得高高的。谁知爱牛老者一声不响就把牛买下了。爱牛老者刚把牛牵出门,有个好心人劝他道:“嘎老,你买拐了!”“你晓得个屁!”爱牛老者捋捋胡子,像得胜似的,笑眯眯地对那个人说,“这是头保家牛,得了它,人旺家发,是个无价之宝嘞!”“何以见得?”那人不解地问。“你看,它额凸,角翘,腰直(俗称三翘),腿粗,蹄甲坚硬;那蹄壳的花纹织成五个大字:天下我为王。”因为这是已经到手的货,爱牛老者毫无顾忌地夸着。那个人看了看,果然有那么几个大字,连忙点头称赞。爱牛老者见那人如痴如醉,又神秘地说:“还有哩!你看,它右耳内还有一根卷须。这是根龙须,最能打架。”那人扯住牛耳朵,理出一根红长毛,用手一量,足足有七尺五寸,可以从牛头扯到牛尾巴上去。爱牛老者高高兴兴地赶着保家牛往家走。保家牛翻过看牛场,走过放牛坡,很快就到了清水江畔的犀牛潭了。爱牛老者虽然身子骨很硬朗,走起路来能跟小伙子比,可他哪里赶得上力大无比的保家牛?一转眼,保家牛昂头甩尾,挣脱了他手中的绳子,把他扔了一大截路。当他气喘吁吁赶到犀牛潭边时,突然有一头犀牛跃出水面。它喷着鼻、甩着尾,走上按与保家牛角斗。保家水牯牛见犀牛个儿虽然比自己长大,角却没有自己的长,而且又是角,就用蹄抓了两下地皮,屙了一泡屎和尿,瞪着红彤彤的大眼睛,一直朝犀牛碰过去。

保家牛与犀牛在岸上打了好一会儿,就转入水中去了。它们在水中继续角斗,激起千层浊浪,掀起万朵银花,把个犀牛潭的水搅浑了,把个红彤彤的太阳斗暗了。它们几沉几浮,左抵右触,斗了三天三夜,难分输赢。

看的人越来越多,扶老携幼,提米带肉,热闹极了。

大家看得高兴,爱牛老者却心事重重。他正在考虑如何把他的保家牛救出来。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绳子套牛脚杆。他到附近的村子去找来两根大粗绳,听他一声号令,许多水性好的小伙子便潜入水底,很快就把犀牛和保家牛的腿拴住了。两头牛正斗得难解难分,都没有注意后面来人。

犀牛虽然稀奇,但爱牛老者并没有要它。他叫大伙把它宰杀了,让众乡亲欢欢喜喜地饱餐了一顿。这一天,正是农历九月初九。得了保家牛,侗寨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为了纪念保家牛斗犀牛的胜利,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爱牛老者都领着乡亲们来到犀牛潭边放牛打架,欢庆丰收。

这就是斗牛节的来历。

9、圣诞节的由来睡前故事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10、“光棍节”的由来和故事民间故事

又是一年一度的11月11日“光棍节”,又叫“单身节”。关于光棍节的来历倒还有些说法。

“光棍”最初并非指单身而是流氓地痞

“光棍”一词在中国最先出现于元朝。元朝萧德祥的杂剧《杀狗劝夫》“楔子”里写道:“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这里的“光棍”就是流氓、地痞、无赖、人渣、烂仔的意思。

明末凌蒙初的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27:“元来临安的光棍,欺王公远方人。”

清朝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46回:“恐怕是外方的什么光棍,打着太尊的旗号,到处来骗人的钱。”也是这个意思。(呵呵,即使从今天来看,这个最初的意思也还是有一定道理哟!)

只是到了明朝以后,“光棍”才指没有老婆的单身成年男人。明朝冯惟敏的杂剧《僧尼共犯》第一折:“哄俺弟子都做光棍,一世没个老婆。”清朝洪楝园的杂剧《后南柯招驸》:“妹妹已有人家,阿兄犹然光棍,岂不愧煞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此外在一些方言里,“光棍”还有聪明人、好汉、识趣者的意思,如“光棍不吃眼前亏”的说法。

更有意思的是,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种树也叫“光棍树”。

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殊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

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相传当天光棍们都要吃糖葫芦,而且要一口气吃光,这叫“脱光”,要不然,来年还殊棍。

11、六月六吃新节的传说由来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没有稻谷,人们是靠猎取野兽、采摘野菜充饥度日。

这件事被天上的仙狗晓得了。仙狗觉得凡人生活过得太苦,心想:凡间有肥沃的土地,有充足的阳光雨露,我要把仙境里的稻种送给凡人去种植。

偷仙稻种下凡,是触犯天规的。为了避开众仙的眼光,仙狗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仙狗像往常一样,守在晒仙稻的地方,等众仙们离开之后,仙狗便在稻谷堆里打了几个连滚,全身的毛沾满了仙稻,连尾巴上都沾满了。

仙狗满心欢喜,这下凡人不愁没吃的了。

天黑了,仙狗偷偷地逃出天门,腾云驾雾,奔向凡间。一刻时,仙狗绕过南天门,来到了通天河边。

正在这 时,只见一条渡船划来,仙狗见船离岸不远,纵身一跃,便跳上了渡船,小心地蜷缩在船尾上。

船到河中心,船夫发现一条奇怪的野兽上船偷渡,心想这不吉利,举起船篙子,朝仙狗打过去。

仙狗“扑通”一声跌进通天河中。船夫见怪物落水,飞快地把船划走了。

仙狗落水后,全身水淋淋,粘在毛内的稻谷,也被河水冲洗走了。仙狗心里十分难过,一边使劲地朝对岸游去,一边用力把尾巴伸出水面,只要能保住尾巴上的稻谷,就可以繁种。

仙狗费尽全身力气,游过了通天河,爬上了河岸。

这时,仙狗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手里提个包袱,向有人的地方走去。

半路上,正好碰到一个农夫,白发老翁把稻种送给他,并告诉他如何繁种。

农夫刚接过稻种,霎时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白发老翁突然昏倒在地上,农夫吓得全身发抖,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过了一会儿,白发老翁苏醒过来,连忙催农夫快离开这里。

农夫见白发老翁不能行走,就上前去扶他,白发老翁连连摆手说:“我不能走了,我本是天上的仙狗,今天偷送稻种下凡。这稻种是天上神仙们吃的,如今被玉皇大帝晓得了,我要遭雷打火烧。”

农夫听后,心里很难过,但无力相助,只好含泪离开。

风停了,雨住了。仙狗被雷打火烧后,失去灵气,再也不能上天了,变成了凡间的狗,从此,在人间生存。

第二年,农夫按照仙狗传授的方法,精心种稻,禾苗长得特别好,获得好收成。

为了感谢仙狗送稻种,六月六那天,农夫用石碓舂了谷壳,煮了一大锅白米饭,盛了一大碗,还夹一块肉放在米饭上面,先给狗吃。

此后,每年稻谷熟了的时候,在这天,农夫都要让狗先尝新。就这样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个风俗,相传至今。

12、得宠的马儿童话故事

楚庄王是个爱标新立异的人,他非常宠爱一匹马,他给那匹马穿上用五种装饰而成的锦衣,并且将它养在富丽堂皇的房子里,还给它睡没有帐幕的床,它吃切好的蜜枣干。

楚庄王派了五十位仆人专门服侍这匹马,将它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这匹养尊处优的马,竟然因为太过肥胖而死了。楚庄王当然是非常的伤心,他决定要大臣们为这匹马办丧事,并且想要用大夫的礼仪来葬马,优孟听到这件事,就飞也似地走进宫殿中,号啕大哭,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哭得这么伤心?”

优孟回答:

“听说大王的爱马过世了,凭楚国这样的大国,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葬大王的爱马,这未免太草率了!请大王用君王的礼仪来葬它,这样一来,天下诸侯都会知道大王原来是一个贱人贵马的人啊!”

楚庄王听了,才恍然大悟的说:

“我的过错,难道已经大到这种地步了吗?”

13、蓬蓬的画儿童话故事

晴空镇的棕熊蓬蓬很喜欢画画儿。

他用粉色和蓝色画了一幅草地和森林的画儿。“太难看了,我们可不喜欢在这样的地方生活!”鸟儿们叽叽喳喳地飞走了。

蓬蓬又用红色和紫色,给好朋友松鼠贝贝画了一幅运松果的画儿。“太难看了,我可不喜欢吃这种怪颜色的松果!”贝贝不高兴地走开了。

大家都不喜欢蓬蓬画的画儿。“心里有点不好受。”棕熊蓬蓬背着画夹离开了晴空镇。

蓬蓬走呀走呀,一不小心,扑通!他掉进一个大坑里,幸好坑不深,他很快就爬了上来。“如果有人再经过这里怎么办?也会像我一样掉进去的。”蓬蓬想着,他打开画夹,先画了背的猎人和一个大坑,然后,用红色写上“危险”两个字和三个大大的感叹号。他把画儿用树枝撑在坑边上,然后心情愉快地向前走去。

前面有三条小路。“哪条小路是通向紫云镇的呢?”蓬蓬掏出导向电子书看了看,“呵,紫云镇在南面,我应该走右边的那条小路。可是,如果有人不知道去紫云镇的路怎么办?”他停住脚步,打开画夹,先画了一座座房子和美丽的云朵,然后,他用紫色写上“紫云镇”几个字和一个巨大的箭头。他把画儿摆放在小路旁的石头上:“这下我就放心了!”蓬蓬又向前走去。

路边有台无人售货机。“啊,我又渴又累,我来看看售货机里有什么好喝的。”蓬蓬往售货机里投了一个硬币,他得到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啊,这里的咖啡真不错,如果有人路过这里,一定要喝一杯!”蓬蓬打开画夹,先画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然后用黄色写上“请品尝我的咖啡”几个字,还画了一个笑眯眯的人头像。他把画儿挂在无人售货机上,继续向前走去。

就这样,蓬蓬回到了晴空镇。他没想到有很多人都来看望他。

“谢谢你,蓬蓬!多亏了你画的那张红色的警告画,我们一家人才没有掉进大坑里。”鸡爸爸感激地说。

“谢谢你,蓬蓬!多亏了你画的紫色指示,我才顺利地走到了紫云镇。”河马奶奶感激地说。

“谢谢你,蓬蓬!你画的笑眯眯的人头像,让很多朋友都品尝到了我煮的浓咖啡。”无人售货机的管理员斑马大叔笑眯眯地说。

晴空镇镇长大象先生还颁发给蓬蓬一份聘书,他被聘为小镇规划厅的设计师,专门为大家绘制实用又有个性的画。

14、大亨的女儿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镇,交通便利,镇上的人们以经营小买卖为生。镇长大亨有两个十分可爱的女儿,大的勤劳,小的懒惰,她们从小就很会做买卖。镇长可得意了,对她们疼爱有加,可遗憾的是,镇长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一日,镇上来了个女巫,前去占卜过的人都说很灵验,一传十,十传百,女巫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镇长决定带着两个女儿,求女巫给她们算算前程,自己对她们的未来也好有个底。

女巫看了看她们的手和脸,认真地说:“您的这对女儿是富贵命,以后肯定财运亨通。但是,她们必须经历一次奇异的冒险才会明白!”镇长听了大悦,很爽快地赏了女巫一大包银子。女巫拿了银子,带着镇长的两个女儿来到一面大镜子旁,镜子上面挂了很多签,女巫送给她们每人一个锦囊,并且让她们各抽了一支。

姐妹俩正准备打开签看,这时,突然出现一道耀眼的光芒,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她们腾空而起,“记住,苦难的时候解开锦囊,它可以帮助你们。”女巫的声音渐渐远去。

她们来到了一座茂盛的大森林。森林里蜂蝶嬉戏,她们边走边观赏,不知不觉到了晌午。艳阳高照,她们又饥又渴,妹妹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实在不想动了。姐姐突然想起沿途树上挂满了果子,激动地说:“你在这等着,我去采些果子回来,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填饱肚子。”

过了很久,姐姐还没回来,妹妹的肚子早已咕咕直叫,她想起女巫说的锦囊。哈哈,该打开看看,试试它的威力了。

“锦囊,锦囊,请赐我饮料和食物!”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小方桌摆在眼前,上面摆满了美味佳肴,妹妹一看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

吃饱喝足的妹妹,见姐姐还没回,就在原地休息起来。等她一觉醒来发现已是晚上,四周一片漆黑,姐姐也不见踪影。这可怎么办,听说大森林里经常有豺狼出没,她一下急了,拿出锦囊:“锦囊,锦囊,把我带到一处可以住宿的地方吧。”

话音刚落,她就置身于一间土屋内,屋内亮堂堂的,好客的大叔接待她吃了晚饭并给她备了张小床,她便安稳地睡了下来。

半夜,外面下起了大雨,妹妹睡在床上打起了寒战,她又想起了锦囊,“锦囊,锦囊,请赐予我一床温暖的被子吧。”话音刚落,一床温暖又舒适的鹅绒被便出现在床上。

话说姐姐跑回去采野果,迷失了方向。她抱着野果自一人在林子里走着走着,天色暗了下来,月亮也害羞似的躲起来了,路面变得模糊。为了防止再次迷路,她在经过的树上做了记号。不知走了多久,她看见一间土屋,屋内亮堂堂的,透过玻璃,看见一个大胡子大叔在沙发上呼呼地睡大觉。

她在屋外叫唤起来,胡子大叔浑然不知。这下怎么办呢,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都渐渐隐了下去,风刮得树枝乱舞,似乎要下大雨了。

姐姐在屋外走着走着,发现屋外还有处养鸡场,于是她急中生智,学起公鸡打鸣来,“喔喔,喔喔……”大胡子大叔一听到公鸡打鸣,以为天亮了,他一翻身起来,就开门来给他的鸡宝贝们喂食。

打开门一看,四处漆黑,一个小姑娘站在门外,姐姐说明了来意,大叔也没生气,很客气地接待了她。

第二天清早,姐姐向大叔道完谢,就辞别了。她按照前一天留下的记号走着。

妹妹一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出门发现四周都是大树耸立,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拿出锦囊,“锦囊,锦囊,请你帮我指明来路吧。”可是,这次锦囊没能如她所愿,任凭她怎么叫唤都不起作用了。

“锦囊的魔力已经用完了,怎么办?”她坐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大叔见她年纪小,就收留了她,让她在林场做事。

可妹妹无心工作,大叔交代的工作常常出错。一天,大叔出去砍柴了,妹妹在大坪内晒太阳。不知从哪飞来几只老鹰,妹妹懒得去赶,依旧晒着太阳,结果老鹰把大叔养的家畜叼走了。

大叔回来发现家畜全不见了,一怒之下把妹妹轰出了门。

话说姐姐一直走着,她的鞋子都磨破了,还是没有找到妹妹。

一天,她遇到一位鞋匠,年轻俊朗的鞋匠免费为她修了鞋子,她心存感激,决定留在鞋匠的鞋店帮忙,一边等妹妹的消息。

姐姐的勤劳和鞋匠的心灵手巧相得益彰,鞋店在他貌同经营下生意越来越红火。姐姐和鞋匠于是顺理成章地结婚了,并有了一对乖巧的女儿,她成了一家大型鞋店的老板娘。一天,她带着女儿去集市,在一个小摊铺前选饰品。而这小摊,正是她妹妹眼下的寄身养生之处。摊铺小贩衣衫破旧,神态憔悴,但她眼里充满着紧张和期待,她目视着客人兴高采烈离去的背影,知道姐姐已经认不出她来了,想到自己现在的境地,情不自禁大哭起来……

一道强光袭来,姐姐和妹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于女巫的小屋内,镜子完好无损。

姐姐发觉这一切只是一场梦,要想有光明的前程,只能靠自己去创造。妹妹起来,感觉一身冷汗,看来,有锦囊也不是万能的,她决心改掉懒惰的坏毛病。

十年以后,姐姐和妹妹都成了镇上的大富商,她们找到当年的女巫,想感谢她。

女巫给她们看了当年她们抽的签——下下签,说:“我当时是为了得到镇长的奖赏才说成是上上签的,没有想到你们俩这么努力,下下签也变成了上上签。”

15、聪明的小鸭儿童话故事

傍晚,小鸭儿从河里爬上岸,准备回家。

“是丑小鸭呀?”尖嘴狐狸突然跳到小鸭儿面前,“哈哈,我等了你好久了!”

小鸭儿知道尖嘴狐狸不是个好东西,便不理睬他,抬脚就往回家的路上走。

尖嘴狐狸忙跳上一步,拦住小鸭儿:“别走啊,丑小鸭!告诉你吧我不会游泳,所以不敢下河去捉你,现在你自己上岸了,嘿嘿……”

小鸭儿知道自己走不脱,便问尖嘴狐狸:“你捉我干什么?为什么捉我?”

“我想吃掉你,因为你太丑了!”尖嘴狐狸露出尖尖的大牙,瞪圆了黄黄的大眼珠子说。

见尖嘴狐狸凶凶的样子,小鸭儿很害怕,可他马上镇静下来:得想办法战胜尖嘴狐狸!

想了想,小鸭儿微微一笑,说:“我会学狐狸叫,你先让我学学再吃我好吗?”

尖嘴狐狸心想:反正你小鸭儿也逃不出我的手心,而你小鸭儿也不会学得像的。于是,就笑嘻嘻地说:“好。你学得像我就不吃你。若是学得不像,可就别怪我吃掉你了!”

“嘎、嘎……”小鸭儿边点头,边叫了起来。

尖嘴狐狸马上说:“不像不像!这哪是狐狸叫呀?”

“嘎、嘎……”小鸭儿摇头,又叫了起来。

“还是不像,不像,不像!”尖嘴狐狸连声叫道。

小鸭儿停下来,问尖嘴狐狸:“那你学学我是怎么叫的吧!”

“嘎、嘎……”尖嘴狐狸很快学会了。

“哈哈哈哈,”小鸭儿大笑起来,“嘎、嘎……你狐狸不也是这么叫的吗?”

尖嘴狐狸一愣:自己叫小鸭儿忽悠了,上了小鸭儿的当了!

见尖嘴狐狸没有话说,小鸭儿赶紧摇摇摆摆地走了。

16、儿童防触电故事:危险的小洞益质事

鼠妈妈带着它的三个孩子搬到了一所新房子里。小老鼠们高兴极了,他们东看看,西瞧瞧,好像永远也看不够。他们对新房子里每一样东西都觉得很新奇。特别是那个电插座,瞧,鼠妈妈把电插头一插进去,电风扇啊、微波炉啊,就转了起来。三只小老鼠觉得惊讶极了。

妈妈用微波炉烤香肠和蛋糕,哈哈,真是又快又好啊,烤熟的时候,还会发出好听的铃铛声,整个房间里都充满了香肠和蛋糕的味道,好闻的不得了。

鼠妈妈说:“铃声响的时候,就是在通知我,东西已经烤好啦,这下好了,我不用守在炉子跟前了,我也能和你们一起看动画片和玩球了。”

小老鼠们也想用微波炉做好吃的东西。

鼠老大说:“妈妈,有那个小洞洞帮我的忙,我也会做好吃的东西。”

鼠妈妈一听就跳了起来:“不行!千万不能碰那个小洞洞,会触电的,被电粘上就危险啦!”

小老鼠们很想问问妈妈,电是什么样儿的,是神仙还是妖怪?可是妈妈有急事正要出门呢。

一看妈妈要出门,鼠老大特别高兴,他想:“哼,等妈妈不在的时候,我非得把那个很凶的电拽出来!”

鼠老大看见鼠妈妈走远了,就趴在小洞洞前大声吼道:“电,我要把你拽出来!我才不怕你呢!”

鼠老大的手刚伸进去,就觉得身体一阵发麻,难受死了,它想叫“救命”,可它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鼠老二发现鼠老大软软地趴在地上,觉得很奇怪,就去拉他,突然身子发麻,就像被鼠老大粘住了一样,她想叫鼠老三救她,可是却发不出声音。

鼠老三刚想用手去拉鼠老二,可是看见鼠老二为了救鼠老大被粘住了,就想起了妈妈的话,心里想:“我不能让电粘上!我得救我的两个哥哥!”鼠老三突然灵机一动,就拿了一根木棍子去拨鼠老二,嘿,果然有用,鼠老二和鼠老大分开了。

接着,鼠老三又用木棍把鼠老大的手从小洞洞那儿拨开。干完了这一切,鼠老三累得满头大汗,就躺在了鼠老大和鼠老二的旁边。

鼠妈妈办完事回家了,一进门,看见三个孩子躺在地上,吓了一大跳。

这时候,鼠老大和鼠老二还没有苏醒呢,鼠老三一看妈妈回来了,就哭着把刚才发生的危险事告诉了妈妈。

鼠老三说:“妈妈……刚才……他们被电……粘住了……是我用木棍把他们从洞口拉回来的。”

鼠妈妈把鼠老大和鼠老二送到医院,乌龟医生说,幸亏鼠老三聪明能干,要不然,鼠老大和鼠老二就没命了。

-------------------------------------------------------

家长给孩子讲完这个防触电故事后,可以对孩子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比如:不能把手放到旋转的电风扇的风页里,看到露的电线不能碰,等等。如果看到别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要用木制品或塑胶制品拨开。要不然不但救不了别人,还会让自己送命。

17、古诗中的快乐儿童民间故事

近日读到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儿童诗,题为《小儿垂钓》。诗云:“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个“蓬头稚子”,斜身在野草中钓鱼。路人向他招手问路,他却怕惊动了鱼儿而不敢回应。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但却似一枝出水的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惟妙的纯真和无限的童趣。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牧童,更像个小雷锋。“欲断魂”的路人刚一提问,他就热情相答,并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吕岩(吕洞宾),也写过一首×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宽阔的田野,悠扬的笛声,辛劳的牧童放牧归来,吃过了饭连蓑衣都来不及脱,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童》,又与众不同。一个夏日的午后,袁枚去拜访朋友,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褂、骑着黄牛的牧童在高声唱着《放牛歌》。袁枚正听得如醉,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原来牧童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并熟练地爬上牛背,踮起脚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壮的树干。而机灵的知了,却“嗖”一声飞走了。袁枚见状,哈哈大笑。回家后即赋诗一首:“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对而言,白居易的《池上》,则更为妙趣横生:“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塘中一个个的大莲蓬,清香诱人。一个小孩儿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但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又淘气又可爱的顽童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写儿童诗最多的是宋时的杨万里。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桌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还有《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的蝴蝶,淹没在黄色的菜花中。令急走的儿童,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儿童的词句,我知道的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一句“最喜小儿无赖”,父母之爱,儿女之欢,都尽在其中。

苏轼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舍讲:“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天真无邪的儿童,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快乐,而且带来了希望。

18、膝盖生的女儿童话故事

有一个男人,已经五十岁了,从来没有结过婚,没有儿女,一个人过着单身生活。他看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有时生了病,身边连一个给递口水喝的人都没有,心里觉得十分着急。有一天,他虔诚地向安拉祷告:“安拉,安拉,我求求你,只要我能有一个孩子,那怕让我长个大脓包,疼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也心甘情愿。”

过了几个月,他突然发现自己左腿膝盖有些红肿,后来越肿越大,最后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脓包。这个脓包钻心地痛。痛得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连走路都走不了,只好一天到晚坐在地上。有一天,他痛得实在受不了啦,便用一根针把脓包扎破了。这时,血水直往外流,不一会,脓包处钻出一个漂亮的、活蹦乱跳的小女孩。他见自己有了女儿。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并且直向安拉表示感谢。

这个女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他十分疼爱她,每天他都要不辞辛苦地到外面去给她弄回很多很多好吃的。几年之后,女孩子长成像天仙一样漂亮迷人的少女,他更是越看越喜欢,越来越疼爱。

有一天,他对女儿说:“孩子,我每天出门后,你一个人呆在家里,我真不放心,我担心有一天会有人把你抢走。我准备为你修建一座坚固的房子。”

他找了一处环境优美的地方,在那里盖起一座坚固豪华的房子。这座房子四周共有十二道门,从外表上,每道门都一模一样,实际上只有一道门通向内层,其它都是假的,外人是无法知道哪道门是真的,哪道门是假的。他让女儿住进去后对她说:“孩子,我不在的时候,谁敲门你也不能打开,只有听见我的声音后才能开门。”女儿说:“好吧!”

他又说:“每次从外面回来后,我就这样说:

女儿啊,女儿啊,

爸爸的好女儿!

爸爸给你带来好吃的,

快快开门来收下。”

女儿说:“记住啦,爸爸!”

就这样,他每天都照过去那样出去寻找食物,每次回来后一边敲门一边说:

女儿啊,女儿啊,

爸爸的好女儿!

爸爸给你带来好吃的,

快快开门来收下。

女儿听见是爸爸的声音,马上跑到门跟前,用脚踩一下地上的一根木棍,房门马上自动打开了。他走进屋去,把手中好吃的东西交给自己的女儿。

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女俩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有时,他一天出去两三趟,每次回来都给女儿带回各种各样吃的东西。有一天早上,他正准备出门时,特别叮嘱女儿说:“除了听清是我的声音外,任何人叫门你都不得打开,不然的话他们会把你抢走的。”女儿回答说:“我一定记住您的话。”

这天中午,当他带着吃的东西回来后,蜘蛛正好到这里来乞讨。蜘蛛看见他边敲门边说:

女儿啊,女儿啊,

爸爸的好女儿!

爸爸给你带来好吃的,

快快开门来收下。

这时房子的门马上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蜘蛛回头就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路上,人们见蜘蛛跑得这么急,以为发生什么紧急的大事,个个关切地问:“怎么啦?怎么啦?你为什么跑得这样急?蜘蛛先生。”蜘蛛边跑边回答说:“没事!没事!”

蜘蛛一口气跑到王宫,向国王报告说:“陛下!陛下!我刚才看见一个令人奇怪的少女,她住在有十二道门的房子里。平时门守着的,当她爸爸回来后,边敲门边说句话,一道门就自动打开了,少女的爸爸进门后,门又自动关上了。这个少女真漂亮,天下没有一个姑娘能够同她相比。”

国王说:“蜘蛛先生,你说的都是实话吗?”

蜘蛛说:“我说的要是有半句假话,愿意受到您的任何惩罚。”

第二天,国王的几个仆人跟着蜘蛛来到那地方,他们装着在做某样事。

这时,一个男人走到房子前,边敲门边说:

女儿啊,女儿啊,

爸爸的好女儿!

爸爸给你带来好吃的,

快快开门来收下。

少女听见是自己爸爸的声音,赶紧跑到门跟前,用脚踩一下地上的木棍,门马上自动打开了。国王的仆人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出现在门口,她从爸爸手中接过吃的东西。当父女俩走进去后,门马上又关上了。

仆人们马上回到王宫,对国王说:“陛下,蜘蛛讲的是真实的。”

国王说:“那好吧,等有一天我去把这位姑娘弄来。”

蜘蛛说:“陛下,既然您喜欢这个姑娘,那就交给我去办好啦,您只要交给我几个人,到时我一定为您把姑娘弄来。”

国王说:“行!那就谢谢你啦!”

第二天,国王的几个仆人随着蜘蛛骑着马出发了,他们要去为国王把姑娘弄来。这天,姑娘的父亲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吃的去了。蜘蛛和仆人们来到房子前,蜘蛛学着姑娘父亲的声音,边敲门边说:

女儿啊,女儿啊,

爸爸的好女儿!

爸爸给你带来好吃的,

快快开门来收下。

姑娘听见敲门声,赶紧跑到门跟前,但她觉得外面说话的声音同自己爸爸的声音不一样,她没有用脚踩地上的木棍,门也就没有开。

蜘蛛见姑娘不开门,又连续敲了两遍,而且声音越来越像她的父亲。

当蜘蛛敲第三遍时,姑娘听着好像是自己爸爸的声音,就用脚踩了一下地上的木棍,门马上打开了。就在这时,仆人们冲进去,抱起姑娘,把她放在马背上,飞快地向王宫跑去。

姑娘的爸爸回来后,看见房屋的门敞开着,他跑进屋里一看,女儿没有了,急得他跑出屋来,四处寻找他的女儿,边跑边喊着他女儿的名字。这时,刮起了大风,打着雷,下着大雨,他顾不得这些;荒野地上的断枝硬草划破了他的衣服,刺破了他的皮肤,他身上流着血,也不去理睬。他不停地跑着、喊着,像发疯似的寻找着他的女儿。不知跑了多少时间,跑了多远的路程,最后他眼冒金花,浑身无力,晕倒在荒野之上。

第二天,一个拾柴禾的老大娘发现地上有很多血,就顺着血迹往前找,最后看见地上躺着一个衣裳破烂、满身污垢的人,她吓了一跳,自言自语说:

“这是妖魔还薯怪?”

就在这时,姑娘的父亲醒了过来,见身旁有个拾柴禾的老太太,便说:

“大娘,我不是妖魔也不薯怪,是个人啊!”

老大娘说:“什么伤心的事让你躺在这儿?大雨淋湿了你的衣服,柴草划破了你的皮肤,你都不回家去?”

他说:“大娘,说来话长啊!我没有结过婚,没有儿女,孤单单地过了大半辈子。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生活很不方便,有时生病身边连个递口水喝的人都没有。于是,我就求救于安拉,只要让我有个孩子,哪怕让我身上长个大脓包也没关系。后来,我腿上膝盖处长了一个脓包,并且越长越大,痛得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由于实在忍受不了就把脓包刺破了。脓包里的血水流完后,蹦出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我精心地喂养着这个孩子,她渐渐长成了大人,越长越漂亮。我怕有人将她抢走,就带她从城里来到乡村,在一块空地上为她盖了一座坚固豪华的房子。每天我出门时,她就把门关上,等我带着吃的东西回来时,边敲门边说几句话,她就把门打开,我把吃的给她。天天都是这样,我们父女俩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但是,不知是谁把我说的几句话偷听去了,然后装成我回来了,学着我的声音叫门,骗得我女儿开了门,最后把她抢走了。当我带着吃的东西回家后,见房门敞开着,女儿不见了,我到处找也没找到,不知怎么就躺在这儿了。没想到能够遇上您,这可真是万幸。”

老大娘说:“快起来吧!躺在地上能有什么用?起来跟着我回家去。”

老大娘收拾好地上的柴禾,领着他到了家。到家后,老大娘找人给他理了发,烧热水让他洗了个澡,拿出干净衣服让他换上,最后烧了可口的饭菜让他吃得饱饱的。

第二天,老大娘对他说:“现在我要对你说的一件事,那就是,你去弄一些鲜花来,拿着这些花去卖,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一条街一条街、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叫卖,以卖花为手段寻访你的女儿。只要你遵照安拉的旨意,坚持不懈地去做,最后你一定会找到你的女儿。”

他照老大娘说的办法,采来了很多鲜花,装了满满的一篮子,他向老大娘表示感谢,同老大娘告别。老大娘说:“安拉会帮助你的,你一定会找到你的女儿的。”

他说:“十分感谢您的好意。”

他告别了老大娘,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边走边大声喊道:

卖花啊卖花,

多美丽的鲜花啊!

卖花人寻找他的女儿,

他女儿如同这鲜花啊!

要是我女儿听见了我的话,

快快出来迎接爸爸!

他每到一座城市,就一条街一条街地叫卖;每到一条街,就一个胡同一个胡同地叫卖;每到一个胡同,就挨门挨户地叫卖。每当篮子的花卖完了,就去采集一些新的继续卖。一个月过去了,他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城市。最后,他来到王宫所在的京城。

进城后,他就一条街一条街地叫卖,最后,他来到王宫跟前,大声喊道:

卖花啊卖花,

多美丽的鲜花啊!

卖花人寻找他的女儿,

他女儿如同这鲜花啊!

要是我女儿听见了我的话,

快快出来迎接爸爸。

这时,姑娘正好在王宫的楼上。自从她被抢来后,一天到晚地躺在床上哭。当她听见叫卖花的声音,觉得很熟悉,就停止了哭泣,稍稍抬起头,仔细再听一遍:

卖花啊卖花,

多美丽的鲜花啊!

卖花人寻找他的女儿,

他女儿如同这鲜花啊!

要是我女儿听见了我的话,

快快出来迎接爸爸。

姑娘听着听着,突然坐起身来。姑娘刚来时,国王曾对两个女仆人说,姑娘什么时候坐起身来,开始讲话时,赶快去向他报告,姑娘有什么要求他都满足她。女仆们见姑娘坐在床上仔细听卖花人的叫卖声,知道姑娘是想买花,就急忙跑去向国王报告。

国王问:“怎么回事?你们有什么要紧的事?”

女仆们说:“姑娘停止了哭泣,坐在床上,仔细听一个卖花人的叫喊声,她想买花。”

国王说:“那就让卖花的人进宫里来吧!”

姑娘的父亲走进了王宫,站在姑娘住的那幢楼下面,对着姑娘房间的窗户大声叫卖道:

卖花啊卖花,

多美丽的鲜花啊!

卖花人寻找他的女儿,

他女儿如同这鲜花啊!

要是我女儿听见了我的话,

快快出来迎接爸爸。

姑娘听着听着,突然跳下床,走到房间。自从她到宫里来后,这是头一次下床。女仆们对姑娘说:“卖花的人正在楼下,我们去给你买几枝上来好吗?”

姑娘说:“我要下楼去自己买,你们不知道我喜欢什么花。”

女仆急忙跑去向国王报告。

国王说:“自从她来到王宫后,整天伤心落泪,连头都没抬起过。今天来了卖花的人,没想到竟引起她这么大的兴致。既然她想买花,还要自己去挑,那就让她下楼去吧!”

姑娘走下楼,来到院子中间。卖花人见是他日夜寻找的女儿,就扔下花篮子,跑过去,俩人抱头大哭起来。

跟在姑娘身后的两个女仆人,站着你看我、我看你,感到非常奇怪。

这时,国王走过来,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干吗要这样?”

姑娘对国王说:“这个卖花人就是生我的父亲。你们抢走我的那幢房子就是他给我修建的。”

国王听姑娘这么一说,马上向姑娘的父亲深深鞠了一个躬,向他表示歉意,希望得到他的谅解。

姑娘的父亲说:“我是一个没有妻子、没有儿女的人,安拉看见我可怜,让我生了这么个女儿。为了避免麻烦,我们父女俩住到郊野,同任何人也没有来往,生活本来是很平静的。可是,你们不同我打一声招呼,偷偷地把我女儿抢走了,害得我到处寻找。失去女儿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这样平白无故地抢走一个良家女子,难道是一个人人见了都要俯首帖耳的国王应该做的吗?”

国王听了这些话,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请求原谅。国王说:“为了表示我的谢意,我让你去做官好吗?”

姑娘的父亲说:“我不喜欢做官,我要的是我的女儿。”

国王说:“那我送你一座城市好吗?”

姑娘的父亲说:“我更不稀罕,一座城市的价值是无法同我女儿相比的。”

国王说:“我要娶你的女儿做妻子,看在安拉的面上,请你答应我的请求。”

姑娘的父亲一想,女孩子长大,终归是要嫁人的,嫁给国王,女儿可以从此以后过上好日子;加上国王求婚很热切,也很诚恳,就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国王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式同姑娘结了婚。国王送给了姑娘的父亲一座城市。从此后,姑娘和她的父亲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姑娘的父亲十分感谢安拉施舍给他的宏恩大福。

19、儿童故事-小螳螂学艺益质事

小螳螂长得很威武,他认定自己长大了会有出息,所以谁也看不起。

一天,妈妈对小螳螂说:“你一天天地长大了,想于点什么呢?”

小蝗娜说:“我手里有两把大刀,想练武,将来当个英雄!”

“好!有志气!”妈妈把他送到武术教师猴先生那里学习武艺。

小螳螂很骄傲,一定要跟猴先生比试比试武艺。猴先生让他最小的徒弟猴四和小螳螂比武。

没想到猴四的猴拳特别厉害,他三拳两脚就打伤了小螳螂的一条腿。

小螳螂被送进医院养伤,武术教师猴先生安慰他说:“孩子,猴四的手重,误伤了你,好好养伤,等你的伤好了再跟我学习武艺。”

小螳螂红着脸说:“老师,看来,我学不了武艺,我想改行学木匠。”

养好了伤,小螳螂向猴先生告辞,来到木匠熊先生那里拜师。熊先生见小螳螂手中的两把大刀像锯子,就收留了他。

熊先生对小螳螂说:“孩子,我要打两个箱子,请你把这几块木板锯开。”

小螳螂用自己手中的锯子锯呀,锯呀,锯了半天,也没有锯开一块木板。

熊先生不高兴了:“怎么搞的?于活可不能装样子啊!”

“老师,看来,我干不了木匠活儿。”他向熊先生告辞,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去。

田野里,麦苗儿青青,螳螂妈妈正在田野里捉虫。她一眼看见学艺归来的儿子,高兴地迎了上去:“孩子,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小螳螂说:“妈妈……我什么也没有学到,还是跟您学习捕虫吧!”

妈妈听了儿子的诉说后,并没有责备小螳螂,而是说:“这样也好,你要是成了捕虫能手,也会很有出息的!”

从此,小螳螂专心跟妈妈学习捕虫,终于成为一名捕虫能手,他在生活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20、门神的来历,门神的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

据说有这么一段传说: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课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专为人算命,据称能知阴阳,断生死。这人的来头倒也不简单,是那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则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经发明了流传至今的称骨算命法。

有一群在长安城外靠泾河吃饭的渔人,每日孝敬袁守诚一尾金色大鲤,袁守诚便会指引他们在何时何处下网捕鱼,必然网网不落空,捉去许多泾河的水族。不知道怎么的,这事传到了泾河龙王的耳中,它一怒之下,化身为一个白衣秀士,潜入长安,寻那袁守诚的麻烦。

袁守诚在长安西门繁华大街上卖卦,生意自是十分兴隆,泾河龙王寻到卦摊前,本想当场发作,却被袁守诚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慑,于是收了轻视之心,向袁守诚问上一卦。

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

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

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

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泾河龙王自认身为司雨龙神,那凡人袁守诚怎么可能比自己还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时辰,这场赛,自己定是赢了。谁知刚回到泾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长安,降雨的时辰与水量和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龙王虽然大惊失色,叹这世间竟有如此通天晓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极刚烈,怎也不肯轻易服输,那争强好胜之心让它晕了头,竟然决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时辰,又克扣了雨量。

次日,龙王挨到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

雨后,龙王化为人形,径直去那袁守诚的卦摊前,一口气将卦摊砸了个稀烂,还要袁守诚立即滚出长安城。可袁守诚只是安静地看着龙王打砸,末了冷笑一声,说道:“我小小卦摊不值钱,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明日恐难免一刀!”

泾河龙王这才慌了手脚,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诚救命。

袁守诚叹道:“求我无用,明日午时三刻,你该被魏征处斩,那魏征是当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处讨个人情,尚有生路一条。”

泾河龙王拜谢袁守诚后,匆匆赶到皇宫,直待到子时,唐王李世民入梦之后,它才潜入李世民梦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惊:“你是何人?朕当救你?”

龙王道:“臣乃长安城外泾河龙王,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下天条,当被陛下贤臣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见它苦苦哀求,心生恻隐,便答应了它:“既是魏征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龙王这才放心,叩谢隐去。

唐王李世民从梦中醒转,思量龙王所托,想来想去,决定明日将魏征留在身边一日,不放他出宫门半步,应可救下那龙王。

翌日,唐王退朝之后,留下魏征一人,宣上金銮,召入便殿,先议安邦之策,再论定国之谋,拖到巳末午初时候,见魏征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宫人取过棋枰,要与魏征纹枰论道,魏征不敢不应,只能谢了恩,与唐王对弈。

魏征棋力高强,唐王本意却只是拖延时辰,厮杀至中盘,唐王已呈败象,不由低头陷入长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头望向魏征,魏丞相却已伏在案头,呼呼酣睡。唐王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

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唤,眼见午时三刻已至,想那泾河龙王,应已逃过一劫。

忽而伏案之魏征,额前汗珠密布,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热,心疼贤臣,便亲自为魏征打扇,凉风徐来,魏征密汗顿收,睡得甚是沉稳。

突闻朝门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观看,却是徐茂功,秦叔宝等人,秦叔宝手中提有一物,见唐王在此,便将那东西掷在地上,那东西滚到唐王脚边,竟是一个血淋淋的龙头!那龙头须发戟张,一双眼还未闭合,正正瞪着唐王。唐王吓得后退,惊问:“此乃何物?”秦叔宝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

魏征被喧闹声惊醒,步至唐王身边,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适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恕臣慢君之罪。”唐王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但看这龙头,却是何说?”魏征仍伏在地,并未起身,说道:“此龙是臣适才梦中所斩!”

唐王闻言大惊:“贤卿困睡,并未见动身,更无刀兵,如何斩却此龙?”

魏征答道:“此龙犯下天条,当被臣于今日处斩,臣虽身在君前对局,却梦离陛下驾云提剑追斩此龙,谁知孽龙仓皇逃窜,一时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为臣打扇,借那三扇凉风,臣撩衣进步追上孽龙,手执霜锋一举斩下龙头,那龙头就此滚落虚空。”

唐王心中一时悲喜不一,喜者,有魏征如此能人豪杰相助,江山岂有不稳之理。悲者,梦中曾许救龙,岂知竟致遭诛,魏征更是借自己三扇凉风之力才斩了龙王。无奈,唐王强打精神赏了魏征,众人散去。

入夜二更时分,唐王竟听闻宫门外有凄惨号泣之声,惊恐之余,唐王朦胧睡去,谁知梦中那无头的泾河龙王,提着血淋淋的首级,扑到唐王身边,擒住其手直呼其名:“李世民!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亏你允诺救我,不救也罢,怎还助那魏征追斩我?快快出来!与我到阎王处说理!”

唐王有口难言,惊的汗流遍体,怎也挣不脱龙王纠缠,大叫一声有鬼,方从梦中醒转。至此连续几日,唐王夜夜被龙王鬼魂惊扰,竟落下脉弱体虚之症。

唐王病重,鄂国公尉迟恭与护国公秦叔宝入宫探视,得知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二将劝慰唐王,秦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什么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谢恩而出。

当日晚,两位将各取披挂穿戴整齐,金盔银甲,威风凛凛,持剑举斧在宫门外把守。一夜间,竟再无半点响动,唐王因此安寝无事。

虽有二位将把守,皇宫清静了几日,但唐王终究不忍二将辛苦,为难两人夜夜守候,便寻那丹青妙手,将尉迟恭秦叔宝披挂在身的真容绘于宫门之上,前宫门从此夜间无事。而两位将的威风仪容,就成了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