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河网 > 句子 > 正文

​三十六计故事儿童版21篇

2023-06-30 17:42 来源:学河网 点击:

三十六计故事儿童版21篇

1、三十六计之离间计睡前故事

从前,狗、猫、鼠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了食物,大家一起分享;有了敌人,大家一起抵御,一直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可现在我们眼中的它们,怎么就成了天敌呢?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一天,狗突然生起病来,猫和鼠自然很尽力地照顾它。可没过几天,老鼠也生病了。这下可把猫给累坏了,整天忙忙碌碌。时而出去觅食,时而给它们端茶倒水,时而陪它们看病抓药。真辛苦啊!

image.png

这天,猫照例出门找寻食物,可是今天的运气好象不是很好,找了好久,还是一无所获。猫束手无策,只好坐在银杏树下唉声叹气。

这时,一只松鼠从银杏树上跳到猫跟前,“猫大哥,为何叹气呀?”“唉,我的两个朋友病了,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这可怎么办呀?”“猫大哥,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你又不是它们的儿子。你整天跟两个病痨子在一起,当心你自己的身体呀!”猫沉思良久,没有说话,可是松鼠清楚地知道,猫已经动摇了。

猫果然没再回去照顾两位老朋友,松鼠却找来药和食物去看望它们,顺便说了一大堆猫的坏话。几天后,狗和鼠痊愈了,鼠去找猫理论,结果被猫咬得遍体鳞伤,逃进洞里。接着,狗又去找猫交涉,猫哪里史的对手,逃上房顶,才保全了小命。

松鼠的成功离间,使猫、狗、鼠成了永远的敌人。

2、气压计寓言故事

舵手高声宣布:“气压计指示针下降,突然下降一度半。风雨即将来临,是特大风雨,请提高警惕。船长命令,做好防风准备!”船立刻收帆。救生艇和应急的斧子都准备好了。船在含盐的水域迎着温和的凤航行,远处,天水文界处一片宁静。这时,船长望望气压计,笑了,说:“喂,舵手,你放声歌唱吧!这一次,不必发出警报,也不会发生悲剧,瞧,气压计导管漏了,水银都流出来了!”有的时候,费了不少气力,预言却是错误的。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自然导致错误。

3、六十六块红烧肉民间故事

南宋高宗年间,临安府(今杭州市)的吴山脚下有户梁姓人家。当家人梁阿彪在河坊街开了爿小杂货店,老婆梁王氏操持家务,虽然家境算不上豪富,度日倒也绰绰有余。

夫妇俩膝下无子只有三个闺女,长女梁花嫁的是县衙书吏洪生,次女梁叶许配给珠宝行的盛三少爷,三女梁枝嫁给了私塾先生柳一鸣。

梁阿彪当初给长女起名花,便寓意先开花后结果,谁知这花、叶、枝凑齐了也没等来果。膝下无子总是缺憾,如今三个女儿都出了嫁,老两口难免落寂、伤感。幸好三个闺女懂事孝顺,三个女婿也以半子自居,逢年过节总不忘携妻带子,来岳父母家请安问好。二老的寿诞之日,他们更是争先恐后送吃、送穿。

不过,绫罗绸缎是穿,粗衣布鞋也是穿;山珍海味是吃,粗茶淡饭也是吃,枝子的穷教书夫婿明显落了下风。每当三个连襟在岳父家相逢,财大气粗的盛三少爷对穷妹婿总是鼻孔里出气爱理不理。书吏洪生虽然在衙门只干些抄抄写写的活计,可好歹也是个“公务员”,对“白丁”柳一鸣更是居高临下,冷嘲热讽。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梁老夫妇晓得三女儿家境与两个姐姐相差甚远,免不了心生怜悯。也算是爱屋及乌,老两口心疼女儿对女婿便也多了些担待、体谅。二老有心要帮衬柳一鸣,想给他筹备份“考本”,可虽说生活无忧,但要拿出太多闲钱也是个难事。老夫妇也曾在阔女婿面前暗示过几次,盛三少爷听得老岳母要他借银子给穷妹夫赶考用,哼哼哈哈了大半天,就装没听懂。书吏洪生更绝,明明白白告诉老岳母自己会看相,这柳妹婿横看竖看也是教书匠的相。还笑嘻嘻地表示,这扔在水里没响声的银子,不如留着孝敬岳父岳母……

日月荏苒,转眼又是几载。这年的中秋佳节,适逢梁阿彪的六十六岁寿诞。正午时分,大女儿梁花就携夫婿赶了过来。送到娘家的除了时鲜水果、长寿面,还有二套织锦缎面料的秋裤秋袄。二女儿梁叶也不甘落后,捧给爹娘的署圆、荔枝加燕窝。可不知怎的,距此最近的三女儿梁枝夫妇却迟迟未到。盛三少爷与洪生免不了借题发挥,颇有微词。

“爹娘万福!姐姐、姐夫有礼……”直至申末酉初,梁枝才与柳一鸣匆匆赶到。见姗姗来迟的梁枝夫妇两手空空,两个阔姐夫便有意要羞辱他们一番。

盛三少爷与洪生不约而同迎上前去,理冠整衣重新见礼。梁王氏见平日对穷女婿横眉竖眼的富女婿,这会儿放下身段主动言欢,很是惊喜。谁知盛三少爷嘿嘿一笑,开口就问今日带什么来孝敬泰山,是否忙于准备寿礼才耽搁来迟。而书吏洪生在一旁猛敲边鼓,嚷嚷着要开开眼界。

梁枝被大姐夫、二姐夫的连珠炮砸懵了,怔在那里不知所措。“对对对,是娘子亲手准备的寿礼。”柳一鸣倒是见惯不怪,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只小瓷罐,恭恭敬敬地捧到了岳母面前。

梁阿彪夫妇虽不知柳一鸣的小瓷罐里装了什么,但晓得两个富女婿今日是有意要为难穷女婿,为了给柳一鸣解围忙不迭接了过来。梁王氏嘿嘿一笑,还连声表示寿礼哪有贵贱,孝道不分先后,只要儿女有心就是老辈的福分。

两个姐夫坐不住了。这也难怪,老岳母对自家奉送的高档寿礼不足为奇,倒对穷教书匠黑不溜秋的瓷罐颇有兴致,越想越是懊恼。俩人对岳父母的偏袒不敢造次,便将怨气记到了柳一鸣头上。

盛三少爷决意要出出穷妹婿的丑,可抓耳挠腮苦无良策,只得悄悄向大姐夫讨教。洪生不愧在衙门混迹多年,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沉思片刻,悄然离座……

夕阳西沉,明月高悬。梁阿彪设好家宴,喜滋滋请爱女贤婿入席。按惯例,三姐妹要依次携夫婿给寿星老父磕头祝寿。大女婿洪生行罢礼,顺手把装满时鲜瓜果的盘子挪到了醒目处,又示意妻子将那二套丝绸秋衣,直接披在了岳父母身上。他话语间故作谦逊,可话题一转又牵到了三妹婿的寿礼上。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梁枝晓得大姐夫是铁了心要让穷夫君难堪,禁不住阵阵心酸。偏偏书呆子柳一鸣对娘子的黯然神伤毫无察觉,还兴冲冲吩咐她把寿礼捧上桌来。梁枝只得依言从厨房端来了自家那只小瓷罐。

梁阿彪老夫妇笑吟吟揭开罐盖,顿时懵了。怎么也没想到,三女婿的瓷罐里会是满满一罐红烧肉。柳一鸣忙上前解释,说这罐小火慢炖的肉有六十六块,象征岳父的六六大寿。这一岁一块肉的寓意,便是年年有今朝,岁岁乐逍遥。柳一鸣的寿礼别出心裁,这番贺词更是说得梁阿彪开怀大笑。

洪生一心要让柳一铭难堪,谁知反让他在众人面前露了脸,懊恼之极。见状,盛三少爷忙上前打躬作揖,连称三妹婿孝心可敬,还建议岳父即席吃完这六十六块肉,才不辜负三妹夫妇亲手烹制的一片孝心。

其实,这罐肉虽说有六十六块,但最大的也仅如麻将牌大小,梁阿彪又不想扫了孩子们的兴致,笑吟吟品尝起来。

洪生见岳父抄起筷子,便摇头晃脑报起了数字。“……五十五、六十、六十五……咦,怎么还有三块?这,这多出来的两块是……”大姐夫此言一出,梁枝傻了。这肉是她亲手切的,下锅前数过,盛罐时也数过,明明是六十六块,咋会变成了六十八块?二姐夫盛三少爷见状,也不甘落后,连连“请教”三妹婿多出来的两块肉又有什么讲究!

柳一鸣环顾众人。一眼瞥见两个阔姐夫挤眉弄眼,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二姐夫问得极是,这两块肉自然也有名堂……”柳一鸣嘿嘿一笑,不卑不亢地说,“多出来的两块肉,一块是天一块是地,寓意岳父大人寿与天齐,福如地泽。”

洪生悄悄把六十六肉夹成了六十八块,原以为柳一鸣措手不及间定会无言可对。谁知穷书生一块天一块地的比喻,似乎比一岁一块更吉祥、更讨彩,不由得傻了眼。

梁叶见大姐夫与夫君神色怪异,便知定是俩人在三妹婿的肉罐里动了手脚。梁叶不便说破,只得催促丈夫快将自家的寿礼奉上。盛三少爷会意,忙不迭将自家的桂圆、荔枝、燕窝一一献上。转身捧起那只包装精美的礼盒,更是满脸炫耀。“……这是来自西域的胡饼,是家父生意上的朋友送的,小婿特来孝敬岳父母大人。啊!这、这……”盛三少爷慢悠悠打开礼盒盖,却突然间目瞪口呆。他做梦也没料到,礼盒里的芝麻圆饼竟然会少了一角。

见夫君神色陡变,梁叶忙抱着儿子上前,谁知刚满二周岁的宝贝儿子,一见饼盒手舞足蹈。梁叶夫妇这才发觉儿子的鼻尖,嘴角还留有饼屑。顿时,四目相对,张口结舌。

柳一鸣见众人面面相觑,悄然上前说道:“二姐夫的寿礼果然与众不同。依小婿看,就连圆饼上的缺口,也是二姐夫煞费心机特意弄的……”柳一鸣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盛三少爷晓得自己刁难、羞辱穷妹婿在前,这会儿是“六月债还得快”。盛三少爷骚头挠腮,语无伦次。原先还是同盟的洪生见岳父母面露不快,哪里还敢出谋划策。

梁枝虽然平日受够了阔姐夫的耻笑,这会儿见二姐夫妇尴尬难堪,心里反倒十分不忍,悄悄扯丈夫的衣袖。柳一鸣毫不理会,反上前引经据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二姐夫在敬献给岳父寿诞的圆饼上弄个缺口,是有意告诫、提醒做儿女的要牢记父母养育的艰辛与不易,可见用心良苦……

盛三少爷做梦也没想到,平日处处受自己刁难、讥笑的穷妹婿,竟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为自己解围。百感交集,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柳一鸣的这番解释实在出其不意,众人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除了对柳一鸣的巧辩妙答惊叹不已,对他的以德报怨更是自愧不如。

半月后,两个阔女婿主动提出要资助穷女婿。据说,柳一鸣有了两个姐夫捐助赶考,一鸣惊人。又据说,柳一鸣无意仕途,用这笔银子修缮私塾,扩招学子,成了造福一方的名人雅士。坊间传言各异,真假难辨。不过,父母六十六岁生日那天,出嫁女儿回娘家祝寿,须带六十六块红烧肉的说法,顷刻间传遍了四野八乡。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如今父母寿诞之日,儿女们送体检、送休闲、送美容、送旅游层出不穷,但在杭、嘉、湖地区,仍延续着六十六块肉的习俗。有趣的是,按规定这罐红烧肉非得寿星佬儿当场吃完,旁人不可代劳。当然,六十六岁生日吃的是六十八块肉,这一块天,一块地是万万不可少的。不过,当爹娘的常唠叨的还是那句话:常回家看看!

4、贾古董计骗吉三官民间故事

江南水乡梧县有个做丝生意的掮客,姓吉,因他排行第三,大家叫他吉三官。吉三官的父亲祖父也做丝掮客,还倒腾些古玩,到吉三官辈里,免不了也弄点古玩卖卖。不过,他不精于此道,也从来舍不得花大钱,所以进进出出大都是些不上品的东西,赚不了什么钱。好在吉三官也只当它是消遣,不十分在意。

有一次,他路过一家陶瓷店,看见店铺地上放着一对仿明彩釉花盆,五色斑斓,很是好看,标价银元五块。吉三官过去还了半天价,以四块银元五十个铜板买了下来,高高兴兴地捧回了家。此时正值重阳节,金菊盛放。吉三官家的天井里栽的两盆“绿玉簪”开得正好,他连忙把“绿玉簪”移进盆里,五彩古盆衬着淡雅素净的花,看着别有一番惬意。

这天,吉三官没出门,正在天井里看着“绿玉簪”,一个自称姓贾的做古董生意的人登门造访。吉三官把他让进堂屋,说过几句话就把自己的收藏让他看了。贾古董看了笑笑没说什么。吉三官自己清楚,自己几样物品没噱头,并不指望做成生意。闲谈一会儿,贾古董便起身告辞,吉三官也没多留,送他出门。走过天井,贾古董忽然在两盆“绿玉簪”跟前停了下来,吉三官当他也喜欢这菊,正要介绍,却见贾古董俯着身子仔细地在看两个盆。半晌,贾古董侧转脸对吉三官说:“三老板,这两个盆割爱了吧。我出个好价钱!”

吉三官以为他开玩笑,可贾古董却一脸正经。吉三官一怔,信口说:“家传的这两个盆,人家说是明正德年间的彩釉,有人出两百银元,我舍不得卖。”

贾古董听了并没吱声,索性蹲下身子,把这盆底倒过来细看上面打的印记,然后又把彩釉研究了半天,嘴里只是自个嘀咕:“像倒是像明彩釉,只是釉色太新,是不是仿明的?”这样许久,忽然问吉三官:“我出八十大洋,吉老板卖不卖?”

吉三官听得,心里一阵狂喜,脸上却不露声色:“这家伙怕刚出道,是个孱头。”他知道古董商都有一套粘缠人的本领,见了中意的东西,不依不饶,死乞白赖一直要到手为止。吉三官搭了架子,只摇头说不想卖。

贾古董果然会粘缠人,拉了吉三官重又回到屋里坐了。“三老板,自古漫天讨价就地还钱,你说个准价,这第一回生意一定要做成才是!”

吉三官装着沉吟,半晌才说:“好,饶二十算一百八十,少一块大家就不用说了。”

贾古董又还价,你讨我还足足有半个时辰,吉三官咬定一百大洋。贾古董想了半天说再打一个九五折扣,五块银元三老板你就当替我这新结识的朋友开销一顿饭钱罢了。吉三官却坚持不肯再让。

贾古董看看已经无望,叹一口气说:“罢罢!三老板,我也不饶了这五块钱。”他顺手拿了桌上一个黑不溜秋的墨海说:“小弟案头正少个贮墨的东西,这算个添头给了小弟。”

吉三官正怕丢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生意,一个破墨海,不值钱的货,当下顺势答应了。

贾古董很高兴,立即起身和吉三官到天井,帮着把“绿玉簪”翻移进原先的瓦盆里,让吉三官找些草绳把两个仿明彩釉花盆仔细缚好,又拎了拎,看看结实,就待出门,又记起那个墨海,回屋里拿了,告别吉三官出门。

吉三官心里好不高兴,四块半银元竟换了一百大洋,揣个瓶子要去打一壶陈年绍兴酒来自家庆贺一番。

吉三官出门走过一段路,旁边是一个废墟,到处碎砖瓦砾。忽然吉三官眼眸子里觉着一点触目,看过去,瓦砾堆边一堆五彩碎瓷。他心里一顿,连忙走过去,细看,却是自家刚才换了一百大洋的两个仿明彩釉花盆的碎片,旁边散着的草绳也正是自己找出捆缚这盆的。吉三官自语:“这贾古董如此不小心怎把花盆跌碎了,整一百大洋呢!”

心里话还没说完,猛觉得不对,刹那间把这贾古董前后行径细细筛想了一遍,拍一记自己巴掌:“上了当了!这家伙一定是把这仿明花盆做诱头诓了我,他真正要的是那墨海!”

他第二日便去省城两家古董店打听,把那墨海的样子详细说过,两家古董店的人都说:“照你说的怕是窑变的‘霁红’,果真是,三千大洋怕拿不下呢!”

吉三官听了只是跺脚。

5、五九六十八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为什么叫《五九六十八》?别急,读完你就知道了。

我叫韩小伟。老早以前,我就发现了一条“规律”:不论我每天干的事儿有多少样,总起来分,只能分为两类。

一类是:钓鱼,踢球,看电影,吃冰棋淋什么的,当然,如果可能,上台领奖状呀,接受“光荣称号”呀,也可算在内,这都归为“爱干的”那一类;还有一类是:听课,做算术题,写作文,考试什么的,这都归为“不爱干的”那一类。一发现这条“规律”,我紧接着就想:哈,要是有谁去替我干“不爱干的”事,我光留下“爱干的”事,那该多美!

谁能想到,我的愿望还真的实现了。那天晚上,我正盯着算术作业本出神,心却早去干“爱干的”事了:坐在松花江边钓鱼,哎呀,一条好几斤重的鲤子上钩了……

正在这时,门被“砰”地撞开了。我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孩子,笑嘻嘻地跑到我身边。我觉得他十分面熟,忙问:“咳,你是谁?”

那个孩子答道:“我叫韩小伟。”我说:“什么!你也叫韩小伟?”那孩子点点头说:“一点也不错。”说着,他拉住我的手,站到大镜子前面。

我朝镜子里一看,哟,镜子里并排站着两个孩子,都那么高,那么胖乎,眼睛、鼻子、嘴都长得一模一样。我敢说,我俩比双胞胎还像。当然,表情可不一样:那个惊讶得大张着嘴巴的,是我;那个笑眯眯的,是新来的伙伴。“虽然咱俩长得都一样,可我是‘假’的,”他向我声明说,“我是电子研究所陈爷爷做的机器孩子。我是专来帮你的。今后,你把不爱干的那一类事儿,都交给我干吧,用不着客气。”

哟,竞有这样的好事!他还怕我客气。我又仔细瞧瞧,这个机器孩子和机器完全不沾边,根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陈爷爷真了不起!“非常感谢!”我连忙说,“机器孩子,那就把这几道算题给我做了吧!”

机器孩子眨眨眼说:“你就叫我伙伴,还不行吗?”说着,拿起算术作业本,一口气把这几道

题全做出来了,又问我,“还有什么事?”

我忙说:“没啦,谢谢。伙伴,那明天呢?”“伙伴”回答得挺干脆:“当然是我替你上课去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忽然,听见妈妈在外屋对爸爸说:“唉,小伟在屋里跟谁说话呢?”我慌了手脚,要是妈妈突然进来呢?“伙伴”忙对我说:别急,你揪一下我的后脖梗。

明天早上再吹起来。”

我伸过手去,在“伙伴”后脖梗上一揪,只听“哧”地一响,“伙伴”便像个放了气的塑料娃娃那样,瘪了。我急忙将“伙伴”卷了起来,放到抽屉里。

6、客栈连环计民间故事

明朝的时候,陕南洋州城的西郊,有一家“富顺居”客栈,生意常年红火。

一天下午,富顺居客栈的人正忙着,突然门外响起吵架声。有人跑到门外一看,只见两个小伙正相互指责对方,一个说:“我看你就是个懒东西。”另一个回敬对方:“我懒?可是我觉得你笨,又小气。”头一个说:“你知道个屁,小心使得万年船,我觉得咱们做这事儿多辛苦,千万不能出岔子。我是老大你该听我的……”另一个马上抱起膀子说:“我可说清楚,你不同意我的建议,往后我可不挑,你一个人出力别说累。”自称老大的小伙,瞪了对方一眼说:“哟,长大了,向我了?都是我把你惯的!”另一个说:“我这是看情况说话,咋是让你惯的?”老大又瞪了对方一眼说:“也好,就按你的意见办吧。”抱膀子的小伙一听这话,脸露喜色说:“好。那咱们先吃饭。”说完,小伙把旁边一副担子向客栈门口挪了挪,放好后,一起走进了饭馆。

掌柜金石信看到客人进来, 就笑着迎了上来:“请问二位客官用点啥?”“来2斤牛肉,再上几个馒头和一壶黄酒。”酒肉上来,两兄弟吃完,叫老板过来,付了钱,老大左右看看,说:“我们兄弟俩想跟金老板商量点事情。”“有事好说,二位请随我来。”老板就领着兄弟俩直奔后面的一个房间。

老二说:“我们带有一担油,因另外有事要办,想存放贵店一段时日。保管费照付,行吗?”“行呀,不知二位何时来取?”金老板爽快应道。老大说:“估计二三个月以后。”金老板道:“好!你给二钱银子吧。” 兄弟俩赶紧把担子放到指定地方,按照约定交罢保管费二钱银子后,又上路了。

一日,客栈老板娘王巧娥带着在她家玩耍的娘家的一个5岁的侄子,到库房取东西。一不留神,那小侄子顺手捞起一个小木锤,“咣”的一声朝地上的坛子捶子一下。王巧娥发现了,夺了木锤说:“坏了!小祖宗呀!这是客人寄存的油呀!捶不得哟!”说罢,她急忙查看坛子破了没有。可是坛子沉得挪不动,而且坛子上没有油腻,她觉得奇怪,客人不是说存一担油吗?怎么感觉不像是油呀!”她禁不住好奇心开坛查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天啊,油坛里装的竟是两坛白花花的银子!

当金石信得知两位客商寄存的是两坛白花花的银子,就打起了主意:“既然他们骗我说存放的是一担油,嘿嘿,我干脆给他们来个偷梁换柱。”可夫人王巧娥由于怕事,劝丈夫别这样做,但架不住丈夫的软硬兼施只得同意。

转眼之间快二个月了,那兄弟俩竟然提前来了。金老板仍是笑脸相迎,把二人迎进雅间,并吩咐店小二端酒端菜好生侍候。酒足饭饱之后,兄弟俩准备取了担子上路。可当他们打开坛子查看时,顿时傻了眼,坛内原来白花花的银子不见了,却真是满满的两坛油。“金老板,你为什么换走我们坛内的银子?”兄弟俩厉声质问。

“真史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替你们保存油这么久,不感谢我也就罢了,反而诬陷我偷了你们的银子。”金老板一口否认。

“客人存的东西,你却暗地里偷梁换柱,你真是个小人!”兄弟俩怒不可遏。

“你们血口喷人!”金老板针锋相对。“不还我们的银子,就砸你的招牌。”兄弟俩说着就准备动手。“谁敢动一下我就劈了谁!”金老板叫喊老婆拿来一把斧头,护住招牌。那兄弟俩不肯罢休,举起了扁担,怒视着对方。就在紧要的时候,有人高叫:“捕头大人到了。”

于是,他们都被带到了衙门。“你们缘何争吵,快与本官从实招来!”县老爷威严地喝问。“我们兄弟俩二月前的一日存了一担银子在‘富顺居’客栈,谁知今日来取却变成了一担油。望大老爷替小民做主,索回银子。”

“一担银子?你们真有那么多的银子吗?你们是干什么的?”县老爷不相信地问。兄弟俩同声说:“我们是在汉江河里淘金的,我们淘到金子卖了,换成了银子,因为要去别处继续淘金,银子不便带走,才寄存他家的。想不到他们就黑了心。”县官下堂察看了兄弟俩的双手,果然皮肤粗糙,指甲缝巷有河沙的痕迹,看来说的是实情,便逼视着金石信:“金石信,你竟敢黑了心昧了人家的银子?”“大老爷,冤枉啊,明明他们寄存我店的是一担油,而今他们却敲诈我,硬说是一担银子。还望大老爷明察,还小民一个清白。”“他是放屁。”两兄弟又骂起来。眼看又是剑拔弩张,县老爷眉头皱成了疙瘩。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衙役跑进来大声说:“老爷,不好了,城南的三柳树村的王狗娃死了。”县老爷一怔:“王狗娃是谁,怎么死的?”衙役说:“我听村保说,王狗娃是偷鸡摸狗的刁民。昨天王狗娃嫌他爹娘没给他找着媳妇,打骂了他的爹妈一阵后,到村头的小酒店喝酒,可他路过五郎庙门前时,走得好好的,突然跌到地上就死了。大伙都说是菩萨显灵,把王狗娃给收拾了。”县官说:“既然王狗娃是被神灵惩处了,让村人把他当死狗埋了就是了。”

师爷忙对县官说: “大人,既然江对面的五郎庙里的菩萨很灵,咱们就让这下跪的四个人,坐船到江对岸的庙里去当着神灵好好审!”县老爷点头:“好,好。”

一伙人到了江边。因为前天下了大雨,正是汛期,江里浪头一个接一个向下游滚去。县老爷坐了一条大船先过江,上船后说:“让这四个人分别坐两条小船,如果谁心里有鬼,嘿嘿,神灵一怒,到了江心必然出事。”

随后,这四个人先后被押上两条小船,因为诗差特意找的打鱼的船,船只有四尺宽五尺长。金石信夫妇又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颤抖着上了船。船到江心,颠簸个不停,金石信和老婆吓得脸色灰白,紧紧抓住船梆,就相互埋怨开了。“神爷爷,别发怒啊,都是金石信惹出的事非。我当初不让你老东西换人家的银子,你就是不听,你真贪心!等着喂鱼吧……就是船不翻过了江,在神爷面前,看你如何撒谎。”老婆王巧娥说。

“都怨你,若不是当初你去看人家的油,我又怎么会知道是银子,是你惹事……”金石信也没有好声气。老婆又顶了一句:“你心也不轻!干歪风邪气的事够胆量的。”“哼!你还有脸说我?上次红姑那事不是你先出主意,我会下手干那种勾当……”金老板瞪着老婆说。

而另一条船上的兄弟俩也相互埋怨开了。“我当初不让把银子存放‘富顺居’客栈,你偏要存,还说我笨……如果我们不来这个店就好了……”哥哥没好气地埋怨道。“我当初要说是银子,你偏要骗人家是油,还怨我啊……坚持住吧,这船再小再难受,也没有我们做生意辛苦啊!”弟弟也嘀咕道。

幸而船没出事,两拨人终于到了江对岸。两个衙役和撑小船的船老大,应声动手把四个人推进庙里。船老大们脱去外衣,竟然是差役装扮的。他们跟县老爷嘀咕了一阵后,县老爷大声地喝斥道:“好一个老奸巨猾的金石信,还不快把你做的好事从实招来!”金石信看看神像,哆嗦着,只好如实招了用油偷换银子的事实。

县官说:“你俩说完了吗?”金石信磕了个头说:“小人说完了。”县官把桌案一拍:“金石信!王氏!杀人的事呢,你们还想隐瞒到何时?”“啊?这……”金石信和老婆一下跌倒在地,“大人,我招,我招……”金石信如实把罪行招了出来。

县官让人锁了金老板两口子。接着,打官司的兄弟俩当场各拿了县官赠的一点银子后,谢过县官上路去了。可是,他们并未挑走曾经争执不休的那一担银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几个月前,本县龙亭镇有一个叫红姑的姑娘,因与家人气,自离家出走后在“富顺居”客店住宿,老板娘见红姑头戴一枝金衩,很值钱,就心生贪念,随后她鼓动丈夫金石信先给红姑茶里做手脚,允许他占有红姑的身子后,把金衩掳了送给她。金石信见红姑美貌就答应了。当夜三更,他拨开门闩入室,害死了红姑,贪了金衩。红姑失踪了,她的家人就报了官。有人向官府报告说“富顺居”客栈有问题,因为他们发现有几天此店卖的包子,肉馅很奇特,估计是人肉包子。可县官派人暗中查了一番,却未能发现什么。

可是,还有人接二连三提出“富顺居”客栈可疑。于是,官府决定下大力气慢慢侦察“富顺居”。后来师爷就想了一个连环计,请了两个外地的亲戚装扮成客人,挑着一担银子来富顺居寄存,想试探他们,没想到金老板果真是贪心的人,又伸出了黑手。

其实,县官审案时衙役跑来报告,说王狗娃经过五郎庙门前时被神爷天惩一事,是师爷让衙役故意这样说给金老板夫妇听的。师爷助县官由赖银案入手,终于智破了红姑被杀一案。

7、调包计民间故事

清朝咸丰年间,河南张家庄首富张员外成亲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张员外是家中子,又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死后,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娇妻叶菊红,叶菊红只有十八岁哪!张家族人的眼睛都盯着张员外的万贯财产,他们纷纷以“延续张家香火”为由,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叶菊红,叶菊红婉言谢绝了,她说:“我还没有到二十岁就不幸成了未亡之人,若过继一个年幼的孩子给我,我没有抚养的经验;若过继一个年龄稍大的,又恐难避男女之嫌,所以,请再过二十年,那时我成了老妇,则唯命是从。”族人们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叶菊红说得合情合理,他们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族人们不肯就这样罢休,便聚集在一起商议,说是叶菊红年轻貌美,身寡居,长此以往,寂寞难耐,怎么可能安分守己一辈子呢?于是,他们花钱买通了叶菊红身边的一个贴身丫鬟,让这个丫鬟日夜监视叶菊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她有不轨行为,立即向族人们报告。

族人们推测得还真不差,没过多久,果然有事了:张员外在世时,聘请了姑表兄长、同村书生祝锦山当家里的账房先生,祝锦山早已成家。张员外死后,张家没有了主事的,表哥祝锦山自然而然地帮叶菊红处理一些家务事,他和表弟媳两人,一个是风流儒雅的青年,一个是花容月貌的寡妇,天长日久,难免生情。

一开始,两人还比较谨慎,祝锦山只是在白天偷偷和叶菊红相会,可慢慢地,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祝锦山索性夜不归宿,和叶菊红明铺暗盖。

那个贴身丫鬟早已被收买,她将两人的奸情报告了族人,一天晚上,那丫鬟做内应,张家族内一群人一拥而进,直扑叶菊红的房间,将赤身****的两人用被褥包裹起来,七手八脚地捆绑得结结实实,一路抬着,来到县衙。这时已是三更时分,衙门早已关闭,巡更的吏卒见是捉奸的,就把捆绑在一起的两人安置在一间馆舍里,门口由吏卒把守,族人们则被安排在另外一间馆舍里休息,等天亮老爷升堂后再去告状。

叶菊红和祝锦山刚刚被族人们抬出村子,张家庄的好多人便知道了这事,祝锦山的妻子倪氏也听到了这消息,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思来想去,她还是当即来到同村陈讼师家里,恳求他想方设法营救丈夫。陈讼师笑了笑,说:“你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寻新欢,你不痛恨他,反而要我救他,这是为何?”

倪氏流着眼泪说:“我丈夫只是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先生若能大发慈悲,设法救他一次,我料他经过这次惊吓,以后定会改邪归正;再说他毕竟是我丈夫,没有他,我寐儿寡母今后可怎么活呀?”

倪氏不计前嫌,一心救夫,这让陈讼师大为感动,顿生恻隐之心,他想了想,面有难色地说:“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如今你丈夫已被人家当场捉拿,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呢?”倪氏听了连连乞求陈讼师:“只要你肯救,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陈讼师沉思了一会儿,说:“那我就试试吧。”

第二天,县令升堂,张家族人来到堂上,状告叶菊红和祝锦山通奸一事。那县令姓刘,听了这有伤风化之事,自然十分恼怒,他让人把衣裤送到馆舍,让叶菊红和祝锦山穿上,然后先传讯了祝锦山。

祝锦山被带到大堂,刘县令问道:“祝锦山,你身为读书人,怎么能做出如此寡廉少耻之事呢?”祝锦山听罢,理直气壮地答道:“我们并无什么奸情,而是夫妻同居一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只因张家族人有意侵夺张员外的家产而迁怒于晚生,无端地把我们夫妻捆绑到县衙,让我们受此奇耻大辱,还望大人为晚生作主。”

刘县令见祝锦山如此沉着、冷静,完全没有通奸被捉后的狼狈,顿时奇怪起来:“你们夫妻两人怎么会一起住在张家?”

祝锦山告诉刘县令:他和张员外拭表兄弟,几年前即在张家管账,张员外病故后,因和表弟媳两人孤男寡女,多有不便,为避免闲言碎语,就和妻子同宿于张家……如此这般,说得振振有词。张家族人们听了大怒,大骂祝锦山一派胡言。刘县令说:“原告和被告究竟谁在说谎,只要把馆舍里关押的女人带到堂上,一切自会不言而喻。”说罢,当即命人从馆舍把女人带到大堂上。

工夫不大,女人被带到堂上,张家族人回头一看,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跪在堂下的哪是什么叶菊红,分明是祝锦山之妻倪氏呀!昨天晚上他们分明亲手将叶菊红和祝锦山捆绑在一起,如今怎么换人了呢?他们虽然知道其中必定有诈,但苦于没有证据,只好忍气吞声。

刘县令见带上大堂的果然是祝锦山之妻倪氏,不由大怒,下令将诬告他人的张家族人各打二十大板,张家族人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哭爹喊娘,随后,刘县令又好言安抚了祝锦山夫妇一番,将他们释放回家。

不用说,这调包计正是陈讼师一手策划:陈讼师知道要解救祝锦山,除了调包计别无他法,他先让倪氏把头发弄乱,遮住面目,然后带着她来到了关押祝锦山和叶菊红的馆舍。陈讼师对看押的吏卒说:被关押的那个男人是他的表妹夫,他的表妹听信传言,说是她丈夫因通奸已被族人乱棍打死,所以带她来看看。

说话间,陈讼师给吏卒每人手里塞了几两银子,吏卒们和陈讼师原本就是熟人,如今又拿了银子,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就这样,陈讼师让倪氏进了馆舍,他自己留在门外,和吏卒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目的当然是为了分散吏卒们的注意力。

倪氏走进馆舍后便移花接木,放开叶菊红,让叶菊红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后又让叶菊红把她和祝锦山捆绑在一起,前后不到一袋烟的工夫……祝锦山回村的当天便辞去了张家账房先生之职,他感念妻子倪氏的贤惠和大度,从此一心一意和她过日子,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叶菊红经过这一次惊吓,也变得安分守己,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8、二郎定计民间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湖北出了个学识渊博又很幽默的怪才叫贾二郎。因为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又敢作敢为,所以达官贵人都不喜欢他,尽管他一肚子学问,也因此在科举考场上屡屡失意。但老百姓却很喜欢他,都亲热地叫他“二郎”。

有一年秋天,农民汪老大来找贾二郎,哭诉他租了“赵老虎”的五亩稻田,因年成不好交不起租,赵老虎就要喂他吃屎。他要贾二郎想个办法救救他,也救救乡亲们。

“有这种事?”贾二郎大吃一惊。

“二郎,我没骗你。”汪老大胆战心惊地说,“何狗儿、冯竹根,还有秋癞子他们好几个,因为交不起租,已被赵老虎的家丁按着喂了屎,而且……今年的租谷如果到年底还不想法交上去,不但要收回租田,还要喂屎、拆屋……”

“这老畜生!”贾二郎听了滑稽地一笑,让汪老大悄悄地去把被人叫做“姚斯文”的那个老师请来。汪老大不明白请一个弱不禁风的教书先生来有啥用?但又不便多问,就只管请人去了。

第二天,姚斯文请赵老虎去家里喝酒,说是请了地方上的几位名人,想听听名人们对他两年来教学的意见。因为赵家是地方上的旺族,又有几个孩子在他私塾里读书,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先来请他,不知他愿不愿意赏光去他家里喝一杯淡酒。

一听说赴宴的都是些地方上的名人,赵老虎心想,如果自己不去,那岂不是被排在了“名人”之外?于是他赶忙一笑说:“先生想听取办学意见,这是地方上的大事,我再忙也得去啊!”

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姚斯文家里已经到了好几个人,赵老虎一看都是地保、乡绅之类有脸面的人物,连他和姚斯文正好八个。此时菜已上桌,他自认为财大气粗要朝上席走去时,不料姚斯文却对客人们说:“各位,请稍等一会,还有一位贵客未到。”

“谁?”赵老虎问。

“贾二郎,”姚斯文赔着笑说,“他家离我这里远,您就坐会儿。来,喝茶……”姚斯文给赵老虎碗里注满了开水后就焦急的在禾场边张望去了。众人都觉得是该等等,贾二郎也是个有脸面的人物啊!一见众人这么巴结贾二郎,赵老虎心里不快活也没法。

谁知等了好一阵还没见贾二郎的影子,众人的肚子早饿了,赵老虎是个不经饿的人,他在走廊上来回踱步时,闻到廊柱上吊着的篮子里有一股诱人的香气,就踮了脚尖去看。啊!原来篮子里晾着煮好了的五香豆。他是个吃五香豆的馋鬼,家里一年四季都为他准备着,心里一喜拿了一颗就往口里送,才嚼几口就觉得要比自己家里的好吃得多,于是抓了一把大嚼起来……

“陈先生来了!”正在这时,随着姚斯文的一声喊,贾二郎来了,众人赶忙去迎接。

“啊!不好!”谁知,当姚斯文看见赵老虎在吃五香豆时,不禁大惊失色:“妈啊!要出人命案了!”姚斯文指着正在嚼五香豆的赵老虎吓得瘫在了地上。“天哪!那篮子里的五香豆是我用来毒老鼠的,里面拌了砒霜。为了不让孩子够着,我特地高吊在廊柱上晾干,万没想到赵老爷您会误吃毒鼠豆呀……”说罢就大哭起来……

姚斯文这一哭诉,赵老虎面色如土,当即就使劲呕吐,可怎么也吐不出来……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呀……”众人也慌了手脚,可谁也拿不出个办法来,如果去请郎中,只怕郎中还没请到人就没救了。

“二郎,求求你!”忽然,姚斯文跪在贾二郎面前说,“你见多识广,一肚子学问,想法救救赵老爷吧!不然,我一家人也活不成了……”

“可我不是郎中呀!”贾二郎也焦急地说,“不过,我在医书上看到过,要想让赵老爷肚子里的‘五香毒鼠豆’吐出来,除非服用解药催吐剂。姚先生,你家里有这种药吗?”

“二郎,我家哪来的这种解药呀……”

“唉,”贾二郎也急得转着圈子直叹气,说:“以前,我倒是给人配制过土解药,而今也可以配一剂试试,就怕这药气窝闻赵老爷不肯服呀!”

“我服……”一听说有土解药可配,呕出满头大汗也没呕出啥东西来的赵老虎就赶忙说,“为了活命,气味再难闻我也服。陈先生,快去配药吧!我的肚子有些发痛了,妈呀!只怕是活不成了……”

“好吧,姚先生这里我常来,知道他屋后的山坡上长得有几味草药,我这就去配。”跟着,贾二郎又叮嘱姚先生和众人不要打扰他,他怕受打扰分了心配错药。说罢他就去了姚家的屋后。

不一会,贾二郎端着一碗配好的土解药来了,走到赵老虎跟前时大声说:“快!捏着鼻子,闭了眼,张大嘴巴,一口气吞下去!”此时的赵老虎哪敢不听从命令,嘴巴皮一触到碗口就把碗里的解药一古脑儿吞了下去……

果然,刚吞完解药,就听“哇”地一声,赵老虎肚子里的东西翻江倒海地吐了出来,直到肚子里的东西吐完了也还在呕,连黄水都呕了出来,呕得满脸泪水……

“陈先生,谢、谢谢你救、救了我……”

“不用谢,”贾二郎一笑说,“应该的。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这也是做好事积德呀!”

“是、是……”赵老虎皱着眉头说,“陈先生,只是,你配的解药怎么这样厉害,又、又这么臭呀……?”

“这药嘛,不厉害不臭,臭就厉害哟!”贾二郎叹了口气说,“真不好意思,你可别怪我啊!我哪里会配解药呀!你只要看看你呕出来的东西就会明白,除了没消化的五香豆,剩下的都是茅坑里舀来的稀屎啊!为了救你,我也是没法啊……”

“哇”一听说贾二郎给自己服的“土解药”是稀屎,赵老虎又呕了起来,这一回,连肠子都快呕出来了……

那么,赵老虎真的是中了毒吗?

原来,当贾二郎听说赵老虎喂佃户吃屎时,心里就骂好你个龟儿子,我会要你哭的。他忽然想起了乡里流传的一句话:“王猴子的鸦片老虎的豆”。意思是说叫王猴子和叫赵老虎的这两个人,离开了鸦片和五香豆就没法活了,于是他让汪老大暗里请来了姚斯文,说是要治治赵老虎给何狗儿他们出气。姚斯文虽然是个斯文人,可他也恨赵老虎,就问咋个治法?贾二郎就说“只须如此如此……”

姚斯文回家后马上就用最好的蚕豆烹了一钵五香豆,又故意挂在了显眼的走廊上。第二天请客时,贾二郎已早早地躲在了离姚家不远的一片林子里,看见赵老虎到了姚家后,就故意拖延赴宴时间,等赵老虎“闻香吃豆”。果然,当他看到站在禾场边的姚斯文“手搭凉棚”张望的暗号时,就知道“鱼”已经上钩了,这才朝姚家走来,这才出现了前面的一幕。

其实,“五香毒鼠豆”里并没有拌砒霜,那只是吓唬赵老虎的。那么,赵老虎为啥又说肚子痛了,只怕活不成了呢?这也是他使劲揉肚子,想让肚里的东西吐出来自己揉痛的。

不久,乡里就有了谣言,说赵老虎喂佃户吃屎,结果他自己中毒也吃了屎,这是天理不容遭报应啊!可赵老虎做梦都不会想到,这谣言也是贾二郎暗里请算命先生散布的……

9、十三个强盗童话故事

相传,从前有兄弟俩:一个是富裕的鞋匠,另一个是贫苦的农夫。有一天,农夫在田里干活,看见一棵橡树下有十三个人,他们个个都拿着一把利刀,那样子谁看了都要吓坏的。农夫心想:他们一定是强盗!于是他连忙躲藏起来。他看到那一帮子人走近橡树,强盗头子喊:“橡树,开门!”果然,橡树干裂了开来,强盗们一个接一个地钻了进去。农夫藏在原地继续观察着。过了一会儿,强盗们又一个个地钻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那个强盗头子。“橡树,关门!”听到命令,那棵橡树上裂开的口子合上了。

等强盗们走远后,农夫决定自己去试一试。他走到橡树跟前,说:“橡树,开门!”橡树裂开了,他钻进了树身。树身里面有一把梯子,通向地下。他顺着梯子走下去,发现了一个地洞;洞里堆着十三堆金银财宝,每一堆都是从洞底堆到洞顶。另外,还有好几堆金子,好几堆钻石,好几堆拿破仑金币。农夫望着这一堆堆闪闪发光的金银财宝,真是眼花缭乱,大饱眼福。他看了半晌,便开始把金币往上衣口袋里装,装满后又往裤子口袋里装,接着他又把裤腿扎紧,拚命朝裤裆里装。到最后实在装不下

了,他才拖着沉重的步子,一路丁丁当当地响着,回到家里。

“你这是怎么回事呀?”他的妻子瞧着他走路的样子,吃惊地问道。农夫把口袋里和裤腿中的金币都倒了出来,接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他想最好拿个量酒的升来估量一下有多少钱,可是家里没有那样的东西,只好去到哥哥家借一只。鞋匠感到纳闷:“弟弟究竟要量什么东西呢?他向来是个穷光蛋,我倒要瞧瞧他量什么东西。”于是,他在升底用浆糊粘了一根鱼刺。

升还回来后,鞋匠马上查看鱼刺上挂住了什么东西。啊,一妹破仑金币!想想吧,当他看到一枚金币时,他的脸上是什么样的神情啊!

他立刻去找弟弟:“告诉我,是谁给了你这些钱!”农夫把事情告诉了哥哥。鞋匠对他说:“你也得带我到那里去一趟!我有儿有女,比你更需要钱!”

于是,兄弟俩赶着两头牲口,带着四只麻袋,来到橡树前,说:“橡树,开门!”他们把四只麻袋全装满后,便离开了。回到家里,兄弟俩二一添作五,平分了这些金子、钻石和拿破仑金币。这下他们俩都有了一大堆金银财宝,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因此,他们约定:“我们现在生活宽裕了,别再到那个地方去了,要不就会丧命的!”

虽然鞋匠也同意了,但他却总想瞒着弟弟,自个儿再去偷一次,因为他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偷偷地到了那儿,等着强盗们从橡树里钻出来;可是当强盗们出来后,他也没有数一数出来几个,就贸然走进树洞,结果倒了大霉:走出橡树的不是十三个,而是十二个强盗;原来,强盗们已觉察到有人到洞里来过,偷走了他们的东西,就留下一个强盗在那里看守。这个强盗一下子蹿了出来,出其不意地抓住鞋匠,象宰猪似地杀了他,把他的尸体切开,绑在两个树杈上。

鞋匠的妻子见丈夫迟迟不回家,便到农夫那儿去打听。“小叔子,不好了,出事啦!你哥哥又到橡树那儿去了,可到现在还没回来!”

农夫等到天黑,来到橡树跟前。他看见哥哥的尸体被砍成四块,绑在树杈上。他解下尸体,放在驴背上,驮回家。鞋匠的妻子和孩子们一见到尸体,便嚎啕大哭起来。为了让丈夫有个囫囵尸首下葬,鞋匠的妻子请了另一个鞋匠把碎尸缝合起来。

鞋匠的妻子用丈夫留下来的钱开了一家小酒店,当了老板娘。

这时候,强盗们在城里到处转悠,探听谁拿了他们的财宝。一天,一个强盗来到了缝尸首的鞋匠那儿,问他:“朋友,你能给这只鞋缝两针吗?”

“你别打哈哈了,”鞋匠说,“我连一个被分尸的鞋匠都能缝好,难道还缝不好这只鞋子?”

“哪个鞋匠?”

“我的同行,就是那个被人分尸四段的鞋匠,小酒店老板娘的丈夫。”

这样,强盗们知道了,小酒店老板娘就是用偷来的财宝做生意的。他们弄来一只大木桶,十一个强盗藏在木桶里;木桶放在一辆马车上,另外两个强盗赶着马车上了街。他们在小酒店门口停下来,说:“好心的老板娘,我们把这只桶暂时搁在这儿,行吗?你给我们去弄点吃的好吗?”

“别客气,”老板娘说完,去给两个马车夫下面条。这当儿,老板娘的女儿正在马车旁玩耍,听见木桶里有说话声。她凑过去侧着耳朵听起来,只听有人说:“我们马上就要送这个娘们儿

上西天了!”姑娘吓了一跳,急忙跑出告诉她的母亲。老板娘当机立断,端起一锅开水倒进木桶里,把里面的强盗们统统烫死了。然后,她去招待另外两个强盗。她给他们端去两碗面条,倒了两杯放上了麻醉药的酒;两个强盗昏睡过去后,她砍掉了他们的脑袋。老板娘对女儿说:“现在去请法官吧。”

法官来了,当他得知这十三个家伙是强盗后,便奖赏了酒店老板娘,因为她为民除了害。

(巴西利卡塔地区)

10、小兔八十六的妙计童话故事

一只秃尾巴老狼在绿草地上靠吃羊为生。

某一天,它突然觉得吃羊吃腻了,便决定离开绿草地,前往蓝草地。蓝草地是兔子们栖息的地方。老狼准备改吃兔子了。

消息传来,兔子们吓得东奔西跑,兔子窝里乱成一锅粥。

“慌什么?”兔老大一见这混乱的场面,气得跺着脚,厉声喝道,“现在我们要紧的是研究如何应对老狼对我们家园的入侵。快,把兔子们都叫来开大会,一起来研究对赶狼的良计妙策。”

接到通知,兔子们全都赶到兔子窝里开大会。

兔老二头一个发言:“我研究过,狼奔跑的最高时速为110公里,麋鹿最高时速为130公里,而我们兔子最高时速只有72公里。因此,狼一般抓不到麋鹿,而捕捉我们兔子却是不在话下……”

兔老大打断兔老二的话,很不满意地说:“请注意不要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兔老二一拍脑袋,说:“我们可以生产一种飞毛鞋,时速可以超过110公里。大家穿上这种鞋子,老狼就追不到我们了。”

兔老大一瞪眼睛:“飞毛鞋?用什么材料做?怎么做?凭什么能达到时速超过110公里?”

兔老二抓着头皮,不说话了。

兔老大一脸纠结:“继续开会。下面谁发言?”

会场里一片寂静。

很快,传说变成了事实,老狼真的来了。

蓝草地上,天天传来兔子失踪的噩耗。兔老大虽然着急,可它也没好的办法,只能天天召集兔子们开大会。

在兔家族里排行八十六的小字辈小兔八十六,平时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

这次它站起身来,怯生生地说:“我有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在老狼的脖子上挂一只铃铛。我们只要听到铃铛响,就会知道老狼来了,就可以躲起来了。”

兔老大连连摇头:“谁来把铃铛挂到老狼的脖子上呢?”

小兔八十六一时无语。

蓝草地上,继续演绎着兔子失踪的悲剧。兔老大还是天天召集兔子们开大会,商量对赶狼的办法。

这天,兔老五拍着脑袋说:“我们可以在脊背上安一对翅膀,那就可以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了。你们说,老狼会飞吗?肯定不会。它只能在地上看着我们干瞪眼。哈哈!”

兔老大一跺脚:“异想天开!翅膀怎么做?怎么安到脊背上?而且你以为天上就安全了?天上不是有老鹰吗?”

兔老五一听,吓得立刻不吱声了。兔子们都知道,老鹰不但在空中攻击鸟类,有时还会捕捉草地上的兔子。老鹰也是兔子的天敌。

小兔八十六趁老狼外出觅食的机会,悄悄来到老狼屋子外。它透过窗户,看到屋里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奖状和奖牌。

这些奖状和奖牌上,记录着老狼的许多战绩,比如:

某年某月某日曾经打败过豹子(那是一只腿摔伤的豹子);

某年某月某日打退过狗熊(那是一只眼睛让沙尘刮迷糊了的狗熊);

某年某月某日打跑过老虎(那是一只一不留神离开妈妈的幼虎)

兔老大面对老狼的入侵,束手无策,只有继续开会。

那天,兔老八叉着腰说:“我们可以给老狼下毒。下毒的最好的办法是,请一位兔子勇士自己先吞下毒药,然后奔到老狼跟前,让老狼把自己吃掉……”

兔老大眼睛一亮:“很好!那谁来当这位勇士呢?你?你?还是你?”兔老大指指东,指指西。

“不不不……”兔子们一个个东躲,谁也不愿去当给老狼下毒的勇士。

小兔八十六关起门来,自一人在房间里敲敲打打,制作一只金光闪闪的铃铛。

它把制作好的铃铛,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只箱子里。

蓝草地上,老狼继续吞噬着兔子。来开会的兔子,变得越来越少。每次开会,兔老大总是耷拉着脑袋:“想想,谁有对赶狼的好办法?”

兔子们已经陆陆续续贡献了几十个“办法”,可全都被兔老大一一否定。正在大家沉默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奔进会场的是小兔八十六。它尖着嗓门告诉大家:“我已经把铃铛挂到老狼脖子上了。你们听到铃铛响,就知道老狼来了……”

果然,老狼心甘情愿地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上了小兔八十六制作的铃铛。

那只铃铛上写着“奖给曾经打败过豹子打退过狗熊打跑过老虎的狼大帅”一行字。

这些天,老狼出门觅食,常常不见一只兔子的影子。

老狼想:怪!难道兔子们全都迁出蓝草地了?

老狼决定离开蓝草地,到别处去觅食。

从此,蓝草地上再也听不到铃铛的响声,看不见老狼的影子。蓝草地,又变成了兔子们的乐园。

11、计救卖货郎民间故事

清朝末年,邵州有个秀才叫柯旷生,为人豪爽,闲时又喜欢教村童断文识字,因而村里人都尊称他为“秀才先生”。

这天,柯旷生正在家里教村童念唐诗,忽然邻村的姚老汉走了进来,“扑通”跪在他面前。柯旷生急忙放下手中的诗集,扶起姚老汉问:“姚老汉,你这不是折我的寿吗?快起来,有什么话坐下慢慢说。”姚老汉坐下后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儿子被人冤枉的事讲了出来。

原来,姚老汉的儿子姚根平,以卖豆腐为生。几天前,姚根平挑着豆腐担子沿村叫卖,一直到日落西山,才把豆腐卖完。他不敢怠慢,急忙收拾好货担往家赶,可走到云村张家后花园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正愁无处躲雨,却刚巧被绣楼上的张小姐瞧见了。

张小姐一见姚根平,忽然想起自己春上去玉清观还愿时,途中遇到歹徒,当时多亏姚根平搭救。眼下,她见大雨倾盆,怎忍心让恩人忍风受雨,于是急忙差丫鬟梅花下楼叫住姚根平,让他进宅避雨。姚根平见雨越下越大,便也没推辞,跟丫鬟从后花园角门进了张家。

二人走到绣楼下,丫鬟拦住说道:“这是后园,外人是不得进入的,我去问问小姐将公子安置什么地方避雨才好。”说完上了绣楼。

张小姐视姚根平是救命恩人,不假思索地对丫鬟说:“此时雨大,顾不得告诉父亲了,先让姚公子上楼避雨,等雨小些了再向父亲禀报。”

于是,丫鬟下楼,邀姚根平上楼。姚根平见是小姐绣楼,哪里敢去,挑着货担就要走。丫鬟一见急了,拉着姚根平就往楼上走。楼上张小姐见姚根平不肯上楼,知他是有碍于男女之嫌,便拿着雨具送下楼来。

谁知就在这时,张员外正巧走出上房,一见女儿、丫鬟和姚根平在楼梯上拉拉扯扯,顿时怒气冲冲地走上前,不问情由便将三人大骂了一通。骂罢他又叫来家丁,将姚根平绑了,押送县衙问罪。

那县令是个糊涂官,又与张员外素有来往,他偏听张员外一面之词,不容姚根平辩解,当堂便将其判了死罪,并答应张员外到时请他前来监斩。

柯旷生听到这里,禁不住问道:“姚老汉,这些事情你怎么知晓的?”

姚老汉道:“事出之后,是张小姐差丫鬟探得我家住处,前来告知的。”柯旷生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

姚老汉眼泪汪汪地又说“老汉得知小儿蒙冤,想要救小儿,却无计可施,故冒昧前来,求先生怜小儿无辜,救他一条性命。这是些银子,不成敬意,望先生笑纳。”说着从怀里掏出几块碎银。

柯旷生说道:“当朝世道唯权与财方能成事,我虽僻,但绝非那种贪利小人,银子我分毫不取。但为救令郎,此银倒可派上用场。”

姚老汉听罢,不解地问:“不知秀才先生有甚妙计?”

这工夫,柯旷生早已胸有成竹,冲老汉狡黠一笑,便如此这般对姚老汉讲说了一遍。姚老汉听罢,连声道:“妙,妙!”

这天上午,姚根平就要开刀问斩。张员外早已来到公堂,县太爷例行公事,向犯人读了刑部批文,并问犯人姚根平还有什么话要讲。姚根平大声叫道:“县老爷明鉴,小人实是冤枉啊!”

县太爷将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刁民住口,上次本县审讯,你已供认不讳,今日为何却又翻供?”

姚根平说道:“县老爷上次审讯,偏听张员外一面之词,逼迫小人画供,小人受刑不过,只得屈打成招。本想日后再上诉重审,哪料到今日就要开刀问斩!大老爷呀,如今是非不明,皂白不辨,小人如此死去,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大胆!”县太爷怒声喝道,“难道是本县错判了不成?”

“大老爷,容小人斗胆相问,难道一个女流之辈,也做得那种寻花问柳的勾当吗?”

“哦,此话怎讲?”

“大老爷不知,小人乃是道姑,玉清观马道长可以作证!”

“你,你讲什么?”

姚根平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太爷听了不禁张口结舌,瞪眼直盯着张员外。

张员外翻着白眼看了看姚根平,姚根平又问道:“张员外,我女流之辈怎能和你家小姐干出那等风流之事?你如此男女不分,将我绑来县衙问罪,你家小姐岂不是与我同罪吗?”

“啊?”张员外又羞又恼,慌忙上前向县太爷说道:“这刁民信口胡言,大老爷……”

县太爷摇了摇手,截住张员外话头,捋了捋胡须冷笑几声,向姚根平说道:“你若真是一女子,这桩风流案定是冤屈了你。不过,本县不可偏信你信口雌黄,欲让人验明你身,方见真假。你可愿意?”

姚根平答道:“小人乃清白之人,如今蒙冤受屈,为理清是非真相,也就顾不得羞臊了。”

于是,县太爷唤来女侍,将姚根平带下去验了身子。二人重上大堂,那女侍向县太爷回禀道:“禀大人,适才奴婢查验过了,姚根平确系女流之辈!”

“啊,这、这……”县太爷听后惊得目瞪口呆,“腾”地站了起来。此刻,张员外也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

这姚根平分明是个男子,怎么变成了道姑?原来,这正是柯旷生的妙计。

那天,柯旷生听了姚老汉的讲述后,不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即让姚老汉携带银子,一同来到玉清观。见了马道长,柯旷生把姚根平的不白之冤和解救姚根平出狱的法儿向马道长说了一遍。马道长乃是嫉恶仗义之人,与柯旷生素有来往。他听了柯旷生的想法,立即唤来一位与姚根平体型和年纪相仿的道姑——小玉儿,并对她说了原委。小玉儿也是一位侠肝义胆的女子,当即爽快应允。

事不宜迟,即日,柯旷生便让姚老汉揣上三十两银子,带着小玉儿一同赶往县城,买通了狱卒李贵,让小玉儿扮成姚根平,趁天黑时,由李贵带进监房,与姚根平换了衣服,脸上擦了污垢,坐在牢内等候提审。

再说县太爷吃此一惊,过了片刻,才静神问道:“姚根平,你既是道姑,为何女扮男装,又去张小姐绣楼做什么?”

小玉儿从容答道:“大老爷不知,弟子的师父马道长听说张小姐极擅裁衣,欲请小姐到观里做些裁衣的活计,故差弟子前来张家。师父想到张小姐以前来道观还愿时,曾遇歹徒纠缠,他怕我一女子惹人眼目,故让弟子女扮男装,又挑一货担,以遮人眼目。谁料,弟子刚蹬上张小姐的楼梯,便被张员外撞见,他不问情由,便将弟子绑来县衙。弟子句句实言,不敢欺瞒,还望大老爷明鉴,为弟子做主!”

县太爷听罢小玉儿的言词,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羞恼得满脸通红的张员外,连连摆手说道:“罢了,罢了,本县判你无罪,下堂去吧!”

小玉儿谢过县太爷,起身出了大堂。张员外愣在一旁,翻着白眼,怎么也搞不明白,姚根平如何变成女流了呢?

12、计打盗版民间故事

清朝中期, 江南才子林妙手以卖文为生,他写的传奇话本深受老百姓喜爱,他也因此获得不菲的收入。但是,令他头疼的是,书市上盗版横行,疯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市场上林妙手的书,有一大半是盗版。

林妙手为了打击盗版商,多次到杭州府击鼓上诉,杭州府也督促下面州县衙门极力配合巡查,但是收效甚微。关键是盗版商多如牛毛,林妙手精力有限,搜集到的线索不多,而衙门只根据证据抓人,不负责搜集线索。所以,常常是这个县抓了一个,形势好了一点,那个州又开始猖獗,弄得林妙手各个州县跑来跑去,舟车劳顿,苦不堪言。

而今,林妙手的新书《妙手传奇》已经印刷完毕,可是他迟迟没有投放书市,就是心怵盗版。他在书房里踱着方步,冥思苦想。

五天后,林妙手走出书房,高声叫道:“ 小顺子,拉两箱书到杭州府书市去。”

小顺子驾着马车,林妙手坐在车头,向杭州府飞驰而去。

途经杭州湾,林妙手和小顺子到路边的酒馆吃饭。吃罢出来,林妙手打开箱子,失声高叫:“哎呀,我的书哪去了?”叫声惊动了四周的人,大家围过来,议论纷纷,都说没有注意到这边,没见到有人偷书。

林妙手也不管众人的议论,转身冲进酒馆,拉住掌柜说:“我的书在你的酒馆门前被偷,你得给个说法。”掌柜辩解说:“ 你的书又不是在酒馆里面丢的,难不成还要我赔?”林妙手说:“不要你赔,你得和我一起到衙门作证。”有了证人,衙门才不敢推诿,才会立案。

到了杭州府,上了公堂,林妙手递上状纸。知府大人看罢,又询问了证人,开口说:“ 杭州湾地处交通要道,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贼人偷了书,也不知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更不知是何方人氏,一时半会难以破案。不过,案子先准了,容差役慢慢四处寻访缉拿。”

林妙手高声禀道:“ 大人,晚生有一办法,不知可否一试。”知府大人说:“ 快快讲来。”林妙手说:“ 贼人偷去晚生的书,不卖,就是废物。

他要卖,就得在书市上露面。晚生的书,以往是遍地开花,所有书铺都有销售。如今,我改变了方法,每个州县只有一家书铺销售,除此之外的书铺如果销售晚生的书, 那就是赃书了。晚生恳请大人让各州县的差役在书市上巡查,将销售赃书的贼人捉拿归案。”说完,递上了各州县售书书铺的名单。

其实,知府大人也读过林妙手的传奇话本,很欣赏他的才华。他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依着林妙手的建议,向各州县府发下公文,附上各州县售书书铺的名单,责令各州县差役加紧巡查。

自此之后,各州县都有差役专门负责在书市巡查,那些盗版商眼看着林妙手的新书卖得那么好,却不敢轻举妄动。

话说宁波港有一个大书商叫胡大宝,靠着宁波港这个大码头,生意做到广东及福建一带。这一天,胡大宝正在码头上组织人装货,林妙手跟着几个差役来了。差役不由分说打开一个大货箱,林妙手拿起一本《妙手传奇》,翻了翻,冲差役点点头。几个差役一拥而上,擒住了胡大宝,喝道:“ 你盗印《妙手传奇》,跟我们走一趟。”胡大宝急忙辩解称自己卖的都是正版。差役说:“ 有理留到公堂上说去。”

在公堂上,胡大宝连声喊冤:“大人,小的是宁波这一带《妙手传奇》唯一的销售商,所有进货都是林妙手提供的, 有进货单为证。”

他又冲林妙手喊道:“老林,你我是多年的生意伙伴,签有协议的,你不能诬陷我啊。”林妙手说:“没错,我们是签有销售协议的,但是那是销售正版书的协议,没有让你盗版。”胡大宝怒喝道:“胡说,我卖的明明是正版,怎么成了盗版?”

林妙手拿出一本书,对知府大人说:“大人,这是晚生的正版书。”接着从赃物中拿出一本书,说:“这是盗版书。”他把两本书举起说:“这两本书从纸张质量、字体大小、用墨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书后的印章上。”他把两本书呈给知府大人,解释说:“正版书书后的落款‘林妙手’三字,‘手’字少了一勾,这是我当初印刷时故意留下的破绽,就是为了揪出胡大宝这个奸商。”知府大人把书扔给胡大宝,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胡大宝这几年印了不少盗版书,他印刷盗版书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完完全全按照正版书来模仿,绝对能以假乱真。他花这么大的力气和代价,就是为了逃避官府的巡查。这次盗印《妙手传奇》,也是他一字一字把关校对的,怎么就没有看出“手”字少了一勾呢?胡大宝仔细看了看正版书的落款,“ 手”字还真是少了一勾,不注意看还真难发现。想不到自己这么谨慎还是翻了船,胡大宝一下子晕了过去。

林妙手的前几部书盗版猖獗,他暗中做过调查,其中大部分盗版书出现在沿海一带地区。这次印刷新书时,他特地做了特别处理。那几家有嫌疑的书商都在林妙手的新书销售名单里。新书上市后,林妙手派出人手暗中到温州、宁波、嘉兴等港口调查,最终找到了线索,锁定了胡大宝。

当然,这也得感谢杭州府责令各州县差役对书市的巡查,让那些小打小闹的盗版商不敢出手,少了许多干扰,才让林妙手暗中调查的主体明确。

望着从胡大宝商铺仓库中搜出的像山一样高的盗版书,小顺子喜形于色地说:“少爷,在杭州湾,你那出‘ 贼喊捉贼’的戏唱得真妙。”

原来,在杭州湾,林妙手的书并没有被盗,因为书箱里根本没有书!

自此以后,林妙手的书再也没人敢盗版了。

13、狐女三灾六难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书生,名叫李文,生得眉清目秀。一天,游玩来到桃花镇,登上小桥,迎面遇到一个窈窕女子,十分美貌。他不觉两眼发呆,对着姑娘笑了一笑,那女子也还了他一笑,便擦肩而过。

李文在桃花镇上玩了一天,傍晚时分才回家去。他走着,走着,太阳已经落下山去,心里正愁没处过宿,忽见道旁有个人家,便下马问道:"屋里有人吗?"话音刚落,门帘掀起,走出来的,正是在桥上遇见的那个女子,便问:"请问大姐贵姓?"那女子说:"小女子姓魏,名翠。天色已晚,李公子就在我家歇息吧?"李文奇怪了,问道:"翠姐怎么知道我的姓氏?"魏翠笑笑说:"我不告诉你。"说着,就请李文进屋,款待李文。酒席上,两人眉来眼去,都有了心意。

突然,一阵风把门吹开。这女子顿时脸色大变,说:"我妈回来了!"果然,走进一个老妇人。李公子打一躬说:"李文路过贵府,天色已晚,承蒙小姐款待,望能留宿一夜,明早就走,请老婆婆给个方便。"那老妇人冷冷一笑说:"可以可以,只是我家睡的是石床,用的是石枕,只要公子受得这份苦,莫说住一宿,就是住十天半月,也无不可。"说完,走开了。

老妇人上了楼,翠姐悄悄地说:"李公子,我妈妈要害你!"李文吓了一跳:"什么?你妈妈为什么要害我呢?"翠姐说:"你不知道,我家是狐窝,我妈是狐,我也是狐狸呀!我妈不准。

我和男人来往,谁要是看上我,她就要害死他!"李文问:"你妈怎么害我呢?""夜里等你睡着了,我妈就将被子盖在你的身上,那被子是石头变的,石被就会将你压死。"李文说:"翠姐,你和我一起逃吧!"翠姐摇摇头说:"不行,我妈有飞刀。"李文说:"这......这怎么办呢?”

翠姐说:"你别慌,睡的时候你就把石枕抱在怀里,石被就压不死你啦!听到我妈打呼嗜就是她睡着了,你就悄悄溜出来,我们就跑了。”

当晚,李公于上了石床,把石枕抱在怀里,就睡了。睡到小半夜,忽然一阵狂风刮来,一床很大的被子将他压住,那被子越来越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把石枕紧紧抱住,才觉得好受些,过了许久,果然听到隔壁发出鼾声,知道是老狐狸睡着了。李文听听周围没有一点动静,就钻出被窝,下了床,再往被上一摸,那被子真的变成了冰冷的大石头。李文轻手轻脚地逃出了房,在门口,翠姐打着一把伞,怀里抱着一只公鸡,一把拉住他说:"快走!”

他们没走多远,就听背后"呜"的一声,翠姐说:"李公子,我妈的飞刀到了,快把伞抓住,再把公鸡放在伞边上,飞刀把公鸡头切掉之后,刀刃见血,刀就回头了。"果然,那飞刀砍掉了公鸡脑袋,血淋淋的飞刀就往回飞去。

翠姐说:"鸡血是咸的,人血是甜的,我妈一尝就知道没有杀死你,还会追上来的。我们赶紧奔江边去吧!只要过江就好了,我妈的飞刀过不了江。”

江上望不见一只船。翠姐就在岸边掐了几片芦叶,叠了一个船放到水里,哈了一口气,船就变大了。翠姐把李公子一拉,二人跳上了船。船只有澡盆大,摇摇晃晃过了江,上了岸,翠姐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可好了。”

话音未落,江水里冒出一个黑大汉,跳上按,喝道:"你们可跑不了啦!今天是三月三,祭江之日,你们一对童男童女,正好跟我去吧!"翠姐一看,知道遇到了江神,凶多吉少,流着眼泪对李文说:"李公子,看来今生今世我和你做不了夫妻了。我死了,你把我放在缸里盖好,等到七七四十九天,就把盖掀开,我也许还能活着出来。"话说完,那江神向李文放来一根飞钉,翠姐用身子一挡,飞钉正中翠姐胸口,李文抱住翠姐的尸体不放,嚎陶大哭。

江神发起狂涛,将他们卷进江底。又一个浪头,把他们打得趴在江堤上。潮水这才渐渐退去。李文按照翠姐生前的吩咐,买了一口缸,让翠姐坐在缸里,封上盖子。他在江边搭了个草棚住下,日日夜夜守缸哭。直等到四十九天晚上,李文心想:翠姐一定活转过来了,就慌忙打来盖子,冒出一阵香雾,雾气中有个女子站在他的面前,跪下说:"李公子,谢谢你救我一命!”

李文连忙把翠姐拉起来说:"翠姐,我们现在往哪里去呢?"翠姐说:"再向北走,走九百九十里,我就脱胎换骨,变了!"李文说:"我已经没有分文路资,怎么走得了那么远?"翠姐说:"这好办,我变成一匹马,你就在路上把我卖了,然后,我就逃走。”

翠姐摇身一晃,变成一匹白马,这白马长得好看。走不多远,就有一个少年问:"喂,你这马卖吗?"李文回答说:"卖的。""多少银子?""三百两。"那少年说:"贵鼠了,可是这马长得太好看,跟我回家拿银子给你。"少年把李文领到一个大户人家门口,门里走出一个老者。少年说:"舅舅,你看这马多好,三百两,我买下了。"那舅舅看了看那马,脸色顿时大变,原来认出白马是小狐变的。老者眼珠一转说:"把马牵到马房关起来,把窗户用纸糊好,请这位公子住一宿,明早结账。”

李文没办法,只得让人家把白马牵进马房,那人又把李文灌醉了,送到西厢房睡了。

再说白马心里急啊,马房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看不见光,她就没办法再变;没法再变,就逃不出去。忽然,只见窗纸被外面的小孩捅了一个洞,白亮亮的灯光透了进来,白马一变,变成了一只麻雀,从窗纸洞里飞了出来。

那舅舅一看,一只麻雀飞出马房,知道是小狐精跑了,一打一个滚,变成一只鹰子,就去追麻雀。眼看要追上了,麻雀一头往下一栽,变成一枚铜钱,掉在一个小孩的粥碗里,小孩子喝完粥,看见一个铜钱,拿在手上玩,鹞鹰一望,就变成一个和尚,说:"孩子,这是我们和尚的佛钱,快还给我吧。"小孩说:"这钱是我碗里的,我扔了也不给你。"说着"叭"的往地上一扔,铜钱滚着滚着,变成一只小老鼠跑了,老和尚马上又变成一只狸猫,追小老鼠;眼看要追上了,小老鼠一逃进了墙洞。狸猫心想:"你在洞里出不来,我就站在洞口等着你。"谁知小老鼠又打一个后洞,一出来就变成一只大黄狗,一口咬死了狸猫。

第二天早上,李文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睡在野草滩上,坐起来一看,翠姐正在水边梳头哩,他高兴死了,忙喊:"翠姐,你这一夜到哪里去啦?"翠姐说:"我已经经历了三灾六难,从今以后,我就谁也不怕啦!我们赶快走吧!"他们手拉着手,一起往北走去。

14、老鼠罗米减肥计童话故事

老鼠罗米是一只善良的老鼠,它最喜欢的事就是躺在床上吃东西,一个暑假下来,罗米不停的吃,慢慢的越来越胖,学校开学了,罗米必须去上学。

来到学校的罗米简直让人认不出来,因为它太胖了,可是罗米并不这样觉得,渐渐的,同学们都不愿意和罗米在一起玩了,因为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肉球。

一堂体育课,老师让同学们练习跳高,同学们都一个个跳过,打算进行下一个项目,可此时的罗米别说跳过去了,连跑起来都是不可能的,同学们都嘲笑着罗米,埋怨它太慢了,罗米感到很不好意思。

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一点点疏远罗米,罗米伤心了,因为它不想变成一只没有朋友的老鼠,罗米不知道该怎么办,它伤心的哭了起来,又是一个假期,不一样的是,罗米打算在这个假期里减肥,它能成功么?这是个问题。

假期过去了,在看看罗米,它真的瘦了下来,原来罗米在假期每天都跑步锻炼,也不再躺在床上吃零食了,罗米觉得要改掉那些坏毛病。

以前的罗米又回来了,小伙伴们都凑上前来看,罗米变得和以前一样漂亮了,不过罗米的同学还是觉得胖胖的那个罗米比较可爱。

15、疲国之计民间故事

公元1004年初秋,一队人马押运着大量的丝绢、茶叶和白银,出了古北口,进入了燕山腹地,缓缓北行。带领这队人马的使节正是在澶州城下让契丹人闻风丧胆的大将马知节。副使节是曹利用,就是他代表北宋与契丹人签订了让北宋臣民蒙羞的澶渊之盟。他们这次说是出使,实际上是按照盟约的规定,往契丹国送岁币。岁币美其名曰压岁钱,可这压岁钱值数十万两白银,那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马知节对宋真宗的这次安排颇为不满,与曹利用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懦夫一起出使,实在是有失体面。出行前,他也曾向宰相寇准提出换掉曹利用,可寇准也只是摇头叹息,表示无能为力。

一路上,北国风光雄奇秀美,可马知节哪有心思欣赏,越往北走,心情越发沉重。曹利用则不同,表情轻松,时不时地还吟出两句马知节听不太懂的词句。

这天,一抬头,只见一座险峻的大山横亘在眼前。曹利用不禁感叹道:“真是一座奇山呐!”随从的契丹向导赶紧对曹利用说:“大人,这就是我族心中的圣山马盂山。”接着,一些契丹人的牙帐陆续出现。牙帐周围,成群的牛羊散布在山间,三五髡发、衽袍少年,纵马驰骋,飞射自如。曹利用随口说道:“你们为何髡发?” 契丹向导答道:“为骑射时,发不挡眼;睡时,把后面的束发盘起来做枕。”曹利用看了看圆领左衽袍服,猜测道,“这样的袍服也是为了骑射方便?”契丹向导点头说:“对,行马时,两侧顺势盖住人腿,使双腿免受风寒。”这时,路边牙帐里走出一个双腿有些弯曲的老人,曹利用奇怪地问:“可那个老人,腿为何还这样?” 契丹向导笑道:“这并非骑马所致,只因北地风寒重,我等又多居于行帐所致。” 曹利用突然眉头一动,转过头对马知节说:“马大人,若论颐养天年,这塞北还真不如我们江南。”马知节哪有这份闲情逸致与他讨论,打马而去。

马知节等一行人到了辽国的都城上京,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岁币交割完毕,萧太后设宴款待。马知节刚要去赴宴,曹利用上前一步拦住他说:“皇上有密旨,请马大人接旨。”马知节无奈,赶紧接旨。曹利用取出圣旨,高声读道:“交割完毕后,一切事宜由曹利用全权处置,尔等且记,谨重寡言。”原来胆小而多疑的宋真宗生怕性格耿直的马知节说错话,惹怒契丹人,这才采取了这临阵换将的办法。马知节纵然是满胸愤懑,但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好领命。曹利用狡黠地一笑:“马大人走吧。”马知节只得气哼哼地跟在他的后面。

席间,萧太后看了一眼这两位神色黯淡的北宋使臣,不由自主地得意起来,以胜利者的姿态问:“尔等一路上,见我山川可雄美,民风可悍?”曹利用赶紧起身,点头哈腰地说:“美且悍。” 看到他低三下四的样,马知节心里大为不满。没想到曹利用又接着说:“圣山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前有辽河东逝远,后有群峰来遮挡,恰似一把龙椅。这样的宝地,在我大宋实在难寻。” 马知节对这样献媚的话,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哼哼”了两声。曹利用生怕他惹是生非,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袖子。

萧太后的心腹大臣韩德让也狗仗人势,以鄙夷的口吻说:“我说你们大宋怎么老是求和?看起来是根基不行啊。” 曹利用赔着笑答道:“各有所长,各有所长。”这个韩德让原本是北宋人,后来投靠了契丹。马知节对这种卖国求荣之徒恨不得食其肉,嚼其骨,咬着牙从鼻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萧太后是何等人物,早就看出端倪,问道:“莫非,这位马大人有话要说?” 曹利用赶紧打圆场:“马大人不善言辞,数日来身体不适,请莫怪。” 萧太后微微一笑:“不会吧,这位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马知节看了曹利用一眼,心里说,这可是她让我说的,不是我故意多嘴吧。曹利用也不好再阻拦,就说:“马大人,要慎言。”马知节冷笑一下,说:“我朝山水秀美之处,不可胜数。文化古迹,多前有先哲遗足,后有庙宇相衬。哪像你们这荒蛮未化之邦,就连先祖的圣地马盂山,依然是草木荒疏。” 此话一出,顿时鸦雀无声。太后刚才还笑容满面,现在脸色刷地变了。

韩德让还想挽回一下面子,又说:“我们不讲求形式,重简朴自然,讲求实用,而不像汴京,如此繁华,却是不堪一击。”马知节本来就不善言辞,一时没有了话。曹利用赶紧趁机踢了踢他,那意思是别说了。这下子反道提醒了马知节,他一下子想到了路上见到的那个老者,就说:“逞一时年少之能,算什么。你没有看到,你们那些腿疾缠身的老者,其状苦不堪言。哪像我们,老者能安享天年,少者能全力为国。”韩德让一时哑口无言,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

萧太后沉思良久道:“你是说,你们大宋的圣地多有香火城卫,民者皆有其屋?” 马知节这回豁出去说:“那是自然。不敬圣地,居者无屋,与兽何异?”这就等于在骂这些契丹人的祖宗。曹利用一边使劲地扯他的衣襟,一边说:“马大人素来贪杯,口无遮拦,请太后莫怪。” 在一旁的契丹猛将们个个手握腰刀,怒目而视,只等萧太后一声令下,过去就让他们头颅落地。

萧太后微微一阵冷笑,看了看左右,吩咐道,“来人,赏马大人五十金。”这下子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马知节他们离开后,萧太后当即传下话来,选俘虏中的能工巧匠,在圣山脚下建中京,在中京周围广建民屋 。韩德让等人上前问道:“太后,你一向勤俭治国,因何要耗巨资,做此种劳民伤财之事?那个莽夫的性情之词,切切不可当真。”萧太后微微一笑,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用北宋的赔款修建城池和民屋,一则可以保神山和民众之安定;二则,可做我南行之前哨。”萧太后左右那些大臣,这才恍然大悟,无不为太后的深谋远虑而折服。

韩德让依然有些不解地问:“太后,对那个有口无心,胸无点墨之人,为何赠金予他?” 萧太后笑着说:“我素知那个宋真宗,胆小而心多疑,我们采纳那个马知节的建议,又送金与他,他回去怕是必死无疑了。五十金折北宋一员对我族出言不逊的猛将,值否?” 韩德让由衷地感叹道:“太后的手段真是高明啊。”萧太后环顾一下四周,脸色突然阴了起来。韩德让他们深知这个太后喜怒无常,让人捉摸不透,不敢多言,纷纷退下。

这一下子可愁坏了马知节,自己图一时言语之快,为萧太后献上了一个良策,还被萧太后赏赐,这事如果让宋真宗知道了,自己小命休矣。曹利用则在一旁幸灾乐祸,还时不时地说些风凉话。

回来的路上,马知节想到自己一生忠心耿耿,只因一时快嘴,竟落下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悲愤交加,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到了古北口,眼前就是北宋的领地了。马知节猛地抽出宝剑,想要一死了事,忽然觉得自己的宝剑特别轻,低头一看,竟然是把断剑。这时,曹利用拎着另外那半截剑走过来,说:“马大人,何故如此呢?我早就料到大人会想不开,才从中做了手脚。”马知节怒视着眼前这个小人,吼道:“你想怎样?”曹利用嬉笑道:“马大人,你若是死了,在皇上面前我怎么说得清?”然后,吩咐一声,“给我绑了。”一路上马知节对曹利用大骂不止,曹利用佯装听不见。

回到汴京后,宋神宗果然大怒,当即就要命人把马知节推出去斩首。事已至此,马知节也无话可说 。曹利用凑过去,说:“马大人,你若是求求我,我还是有救你的办法。”马知节瞪了他一眼,慨然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必多言。” 曹利用感叹道:“马大人真是大丈夫啊。”然后把头转向寇准,喊道,“寇大人,你还不出手相救?”寇准这才上前道:“万岁,此人不能杀,他不但无罪,还是有功之人。”宋真宗疑惑地问:“此话怎讲?”寇准说:“在他们临行前,我就与曹利用定好了疲国之计,让他二人一个示弱一个示强,引诱契丹人中计。” 宋真宗有些不明白了,问:“你是说,让他们修城筑郭是一计?” 寇准点头:“正是,我国大战刚完,国力空虚。如果契丹人以这些财产充作用,则我朝危矣。让他们修城筑郭以耗其资,损其锐气,我们正好得以休养生息,巩固边防。”

宋真宗思索一下,说:“言之有理,那朕要好好赏他了?” 寇准赶紧说:“不可,这样一来,不就让契丹人识破此计了吗?你还得降罪于他。”于是,宋真宗名义上把马知节贬出京城,发配到边疆服役,实则是镇守边疆。

几年后,曹利用和马知节再次出使辽国,一路上见到百姓安居乐业,中京的繁华不亚于江南。萧太后亦赐宴款待,酒过三巡,萧太后问:“两位大人,见我邦这些年可有变化?” 曹利用起身说:“百姓安居乐业,百业繁盛。” 萧太后微微一阵冷笑,喝退左右,突然话锋一转:“这要多谢大人的疲国之计。”这下子可把曹利用吓出一身汗,原来这个萧太后早已看破了自己计策。马知节沉不住气了,问:“既然你已知我计,何故上当?”

萧太后感叹道:“我国连年征战,死者多矣,剩皆年少,国力空虚,民愤日大,很多收服者心怀异志。而我邦一些将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亦恋南方繁华,盲目言战。我也是将计就计,以堵众将之口。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后辽国达到了鼎盛,两国边疆有了百余年的繁荣平和的社会局面。马知节和曹利用也成了北宋后期的重臣。

16、楚国樵夫诱敌计益质事

公元前700年。绞国都城(今湖北郧县西北)南门外。

城下猎猎战旗,闪闪戈戟,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楚国大前来攻伐绞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但是,城墙巍峨、坚固,城头上守卫森严,一时无法攻入。楚武王一筹莫展,召集文官武将商议攻城谋略。

有个叫屈瑕的官员对楚王说:“听说绞国国王一向草率从事,缺少谋略,又不能够听从忠谏。我看,此番争斗,只能智取,切忌硬攻。”屈瑕把他的计谋如此这般一说,楚王大喜,即令将士照计去办。

第二天,天刚亮,楚中一些士兵脱下装,去北门外的山上砍柴。城头上的守看得真切,忙向国王报告。

绞国国王发令道:“赶快派人前去捉拿楚国的樵夫。”

一支轻骑从北门风驰电掣般冲出,来到山下,生擒了30个楚人。第三天,楚王派出更多的樵夫上山砍柴。

绞国国王得讯后,说:“这次要派出更多的兵士给我前去捉拿!”一位谋士跪谏道:“大王,臣以为不可轻举妄动。”

国王喝问道:“这是为何?”

谋士说:“昨天我们轻而易举地捉了30个楚人,今日他们又派出樵夫,竟然不派队保护,这些樵夫会不会是敌人的诱饵呢?”

国王生气地说:“什么诱饵不诱饵!人总是要吃饭,做饭总要柴火,他们不上山砍柴,难道砍自己的脚当柴烧?至于他们不派队保护,这是他们的失策。敌人的重兵在南门,我们要装出仍重兵把守南门的样子,而把兵力调出北门,一个突然袭击,捉尽山上的樵夫,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

谋士还想说什么,国王却挥手让他退下,发出令旗,调兵遣将。

绞冲出北门,驰于山下,忽听金鼓大震,杀声四起,山林中伪装得难以识辨的伏兵蜂拥而至,一场恶战直杀得空中鸟雀惊,山上豺狼奔。绞在重重包围之中难以突围,在一片呐喊格杀声中,一个个倒于血泊之中。

楚兵大败绞后,又兵临城下,两头夹攻,绞国国王只得签订了投降条约。

17、陆俟打猎平叛计益质事

公元446 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的一天,太武帝在给一位将赴疆场的部将送行。

太武帝敬过第三杯酒后,对这位大将朗声发话:“安定(今甘肃镇原西)卢水胡人刘超聚众造反,它是匈奴的一支,一万多反贼夭天都在扰乱百姓。你陆俟此行平叛,任务重大。我给你太多的士兵,刘超等人会早作防备、联合抵抗,你极难攻下;我给太少的士兵,又制服不了叛贼。以目前形势衡量,你当随机应变,智取刘超才是上策!”

“遵令!”言毕,陆俟将太武帝所敬之酒一饮而尽。

当天,陆俟单身骑马赶到刘超驻地。刘超心中暗暗得意:“看样子,陆俟是怕以卯击石,来求和啦!”

陆俟下马进屋,未及坐下,便施礼发话:“刘义士,太武帝恩威名扬四海。一旦发怒,大压境,义士处境不会太妙。但是,义士盛名远扬,我愿将犬子娶义士之女为儿媳,永结亲家。太武帝面前,我自会保义士久享荣耀。”

刘超不置可否一笑:“陆大人,你太累了,先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陆俟给刘超不软不硬顶回去后,并未丧失信心。当天,他又亲率部下再来拜见刘超,想乘机摸清对方底细,制定突袭良策。迎接他们的是刘超的心腹,那人半阴半阳地发话:“我们首领不想见你们。他说了,您如果带300以上人来,我们就以刀剑相迎;您如果领300 以下人来,我们就以酒肉招待。”

陆俟听完,于心不甘。马上挑选了200 名士兵骑马来见刘超。刘超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他。陆俟细细察看四方,见悍将林立,戒备森严,哪能下手?打定主意,陆俟一顿美餐以后率领手下返回。

回营之后,陆俟心生一计:“带手下人直接攻打刘超绝对不行,看来,得假装打猎偷袭刘超。”他马上遴选了500 精兵,言词恳切地对他们说:“明天,我领你们假装外出打猎。我估计刘超见了我们,会请我们喝酒。你们看我的样子像喝醉了,就马上一起动手杀敌!”

士兵们热血沸腾,纷纷发誓:“陆大人,我们以死效忠,别无二心!”

第二天,陆俟带着这五百勇士外出打猎了。他们一边引弓射箭追杀猎物,一边慢慢靠近刘超营。刘超见了,哪知这是个圈套,心里嘀咕:“这家伙给我用话抵挡回去后,可能心里不太快活,出来打猎散心啦!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家伙人还不错,既然打猎路过这儿,不会有啥用意,请他们进来休息、喝杯酒。不投降他们,可也别得罪他们。”

刘超当下摆好宴席,将陆俟等人请入营盘。刘超亲自把盏酌酒,跟陆俟慢慢对饮。陆俟没喝上几杯,就摇摇欲坠,那样子像快醉倒啦。陆俟部下会意,大家几乎同时“刷”地操刀在手,大动于戈。刘超尚未醒过神来,陆俟突然跃上战马,大喝一声:“杀死刘贼!”话音未落,已手起刀落,砍掉了刘超的脑袋。士兵们心大振,应声杀敌,刀剑翻飞,勇往无敌。他们风扫残云般扑向刘超队,当场打死打伤叛数千人,平定了反叛。

太武帝在都城得到这一喜讯,高兴得连连大笑,“陆俟真可谓智勇双全啊!”于是把他调回国都,出任外都要职。

18、貂蝉巧设美人计益质事

董卓自从废少帝、立献帝后,变得更加残了,经常滥杀无辜。一日又给司空张温定了一个谋反罪,命养子吕布砍去其头颅,百官大惊失色。

晚上,司徒王允自在家中后园叹气,一位名叫貂蝉的绝色歌伎听了,忙上前询问其叹气的原因,并表示:“如果有用得到的地方,万死不辞。”

王允心中顿时有了一个计策,他看了看貂禅,然后说:“想不到汉家天下的安危就在你的手中。”停了一会儿,王允又接着说:“董卓危害朝廷,而吕布作为一员骁勇大将却认贼作父,他俩有很强的势力,难以铲除。不过,他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色。我想运用连环美人计,将你嫁吕布又献董卓,让他们反目成仇,促使吕布杀掉董卓。”

貂蝉说:“大人待我如同亲父,我当以死相报!”王允拜谢。

第二天,王允给吕布送去金冠和明珠,吕布亲自到王家致谢,王允摆下酒宴款待他。宴会中,王允让貂蝉为吕布斟酒。吕布见她长得跟貌若天仙,被迷得魂不守舍。王允即提出将貂蝉嫁于他为妾,吕布大喜而去。

过了几天,王允请董卓到家中赴宴,董卓满口答应了。席间王允又叫貂蝉载歌载舞,以助酒兴。董卓见貂蝉是一个绝色佳人,禁不住连声赞叹。王允当即命人备好毡车,将貂蝉送至相府服侍董卓,董卓称谢不已。

王允亲自把董卓送回府中,返回途中,吕布一把揪住他胸襟质问,王允解释道:“这是董卓太师将小女聘回,给你做媳妇呀。我这里还准备了一些嫁妆,等到小女到你家后即将送上。”

吕布听了非常高兴,忙向他道歉,拜谢而去。

自此,吕布来到相府中打听消息,却总是看不见貂蝉人影。实在忍受不住了,便来到堂中,询问董卓的侍女。

“太师与新来的小姐正睡在床上,至今未起。”侍女答道。

吕布又惊又怒,偷偷进入董卓卧房后窗窥探。貂蝉正在房内梳头,见了吕布,便紧锁眉头,做出忧愁悲伤的样子,并用香罗手帕频频拭泪。两人眉目传情。董卓见了非常生气,将吕布喝退。以后董卓被貂蝉的美色迷住了,足足有一个月没有出去了。后偶患小病,貂蝉衣不解带,曲意伺候。

一天,吕布来到相府向董卓问安。貂蝉在床后探出半身,深情地望着他,然后又不停的流泪。吕布的心都快碎了。董卓见吕布一直盯着貂蝉,忍受不住心中的怒火,斥道:“你敢调戏我的爱妾吗?”马上让手下人将他赶出,并下令:“今后不许到这里来。”

吕布又气又恨,极不情愿的离去了。董卓后经部下李儒劝说,又派人给吕布送去金帛,并以好言抚慰,但吕布心神恍惚,终日只是想念貂蝉。

一天,董卓病好,入朝议事,吕布执戟相随。见董卓与献帝说话,便离宫来到相府,找到貂蝉。貂蝉见了吕布,哭着说道:“自从我见了将,就已经对您产生了爱慕之情,能嫁将是我的心愿,谁料太师顿生邪念,将我奸污。我已不洁,愿死在将面前,以明我爱君之心!”说着就要跳下荷花池,吕布慌忙将她抱住,两人偎依难分。

董卓在朝不见吕布,心中产生了怀疑,忙向献帝告辞回府,见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抢了画戟就要杀吕布,吕布忙逃走。

貂蝉向董卓哭诉道:“吕布调戏我。”董卓发誓要将吕布杀掉。

王允见时机成熟,便埋伏了一些精兵,唆使吕布将董卓杀死。

和强大的敌人硬拼是莽夫的行为,这样无疑是鸡蛋碰石头。巧用美人计,从内部离间敌人,让敌人自相残杀,这比自己亲自出马要绝妙得多。

19、井底之蛙逃生计睡前故事

呱,呱,呱……”井里又传来青蛙的哀叹,怎么回事呢?青蛙想当年可是十分快乐的,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游泳,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不时的对生活作出赞美,今天怎么伦落到这个地步了?一只小鸟好奇地飞到井边,询问井底之蛙。

“青蛙,怎么不高兴了?”小鸟问道。

“大概是世道变了,井里里的水浑浊了,小草也不长了,我的食物越来越少,妻子大儿子、小儿子都相继死去,就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而且井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差空气难闻到极点,井水难喝,食物更脏,灰尘到处都是,我的心情差到极点,忍耐也达到了限度。最后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昨天,从远处传来砍树的声音,我好奇便出去看一看,啊!原来苍翠欲滴的树木,神气活现得壁虎,庄重威严的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矮树桩,漫天飞舞的黄沙,狰狞可怖的死黄土,连精神抖擞的太阳也无精打采。往常夜里,柔和的月光显得明亮动人,不少诗人为它写下诗情画意的句子。而现在,月光十分微弱,甚至消失,邪恶的乌云经常用它罪恶身躯挡住月亮高雅的身影。我知道了,一切的罪恶,全部出自人类,他们为了权势,不断扩张……”

话还没说完远处响起一片声,青蛙一听忙说:“我正在逃身,麻烦你带我走吧!”小鸟二话没说驮起青蛙向远处飞走,不一会儿黄沙遮住了它们的背影……

20、韩信巧借洪水计益质事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 年)十月,韩信攻下齐国历下,并一举占领了齐都临淄。

齐王田广慌忙赶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国盟主,现在敝国情况万分危急,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你别把韩信吹得那样神乎,那位钻裤裆将竟把你吓成了这般样子,真是活见鬼。”

楚王虽然看不起韩信,但他还是委派了大将龙且率二万兵卒,前往与齐国联合抵抗韩信。

楚将龙且亦是位有勇无谋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冲猛打,而不讲究计谋韬略。

十一月,齐楚联与韩信的汉在潍水两岸濒水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发起猛攻,都被齐王田广劝阻住了。

“将,我们真的是再经不起大的失败了,没有必胜的把握,过河去与汉拼消耗,我们实在是拼不起呵!”

齐王苦口婆心地劝说龙且应伺机而动,不可鲁莽行事。可是,齐王的良言相劝,终究没能阻止龙且给齐楚联带来失败的厄运。

这天,韩信突然指挥大渡河进击龙且。可是,部队渡过一半时,汉便有秩序地向回撤了。

“龙将,汉不战自败,而且退得并不慌乱,可能其中有诈。”田广对龙且说。

“哈哈,我早就知道韩信这人是个胆小鬼,齐王呵,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龙且根本听不进齐王田广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了。

当龙且的将士渡过近一半时,潍水上游发起了洪水,激流滚滚,倾泻而下,一下子把龙且的部队冲散了。而对岸的汉也趁机回身反击。在急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龙且兵卒成了汉的活靶子了。而阻在潍水东岸的楚兵更是溃不成,四散逃亡。汉在韩信的指挥下过河乘胜追击,杀死了龙且。齐王田广也被韩信活捉了。

原来,韩信设置了诱敌之什。早在齐楚联赶到潍水两岸布阵之前,他在夜里让士兵做了一万多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细沙,堆在潍水上游,这样潍水上游便形成了一个人工堤坝。于是,他再用佯装败退的战略,把敌引入河中。让士兵突然在上游把沙堤打开,汉借助洪水之势,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齐楚联。

21、赵匡胤巧施离间计民间故事

“陈桥兵变”之卮,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其他的藩国也逐一被他平灭,最后只有南唐了。

对于南唐,赵匡胤十分想要吞灭,但是心里却非常顾忌南唐战将林仁肇,因为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一旦发动战争,会成为宋的头号强敌。如何才能除去林仁肇呢?赵匡胤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

有一次,南唐李从善前来朝拜赵匡胤,被他找了个借口扣押下来。南唐国主李煜派人来讨,赵匡胤也以爱才之名不肯放李从善回去。李从善知道自己回不去,便安慰:“李煜我留在这里,正好可以打探一些消息,以备赵匡胤有不利我们的举动。”

看到李从善安心地留了下来,赵匡胤立刻展开了计划,他先派人去南唐画下了林仁肇的画像,然后将画像带回汴梁,挂在宋朝开国将士的画像之中。

安排好一切之后,赵匡胤在凌云阁设宴款待李从善。酒酣之际,他做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讲起自己当年征战的功绩,大力地吹捧曾经辅佐自己的战将。还盛情邀请李从善参观凌云阁上这些功臣的画像。

当李从善登上凌云阁的时候,赵匡胤对着画像为他讲述了这些功臣各自的战功,可是在林仁肇的画像前,他却忽然不说话了。李从善看到林仁肇的画像,大吃一惊,忙问:“这个人是林仁肇,怎么会在这里挂着他的画像呢?”

赵匡胤假装支支吾吾了一番,然后说:“你也不是外人,所以也没有必要骗你了。我非常爱惜林将的才华,劝他早日归顺,他已经答应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带着大投降,南唐也就要落入我的管辖了,所以他也是我大宋的功臣啊!”

李从善听到这番话非常惊讶,以为赵匡胤喝醉了才会透露这个消息。他忙回到府邸,写信给李煜说明了情况。李煜见信大吃一惊,忙召林仁肇来试探,一无所知的林仁肇自然不能应对已经起了疑心的李灯,更加引起了他的怀疑。最后,李煜当即赐毒酒给林仁肇,将他毒死在宫中。林仁肇死后,赵匡胤再也没有任何顾忌了,挥兵南下,轻松渡江灭掉了南唐。

在战争之中恰当地使用“诡计”,就可以找到一条达到目的的捷径。离间计作为所有战争计谋之中效果最好的计策之一,也是常常会在战争谋略中出现的计策。赵匡胤不过使用了一幅画像,并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将自己吞并南唐最大的障碍扫清,可见敌人虽然强大,但并不是只有面对面的厮杀才可以击败他,有时候选择从内部进行瓦解,反而更容易达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